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超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72,157-158,共15页
21世纪的头十年中,"保护的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规范,在国际社会广泛扩散。作者首先回顾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国际社会兴起和扩散的进程,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框定理论分析了"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背后的动... 21世纪的头十年中,"保护的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规范,在国际社会广泛扩散。作者首先回顾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国际社会兴起和扩散的进程,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框定理论分析了"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背后的动力,指出规范倡导者采取的有效框定战略是推动"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重要因素。规范倡导者将"人道主义干预"重新框定为"保护的责任",使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干预者向干预目标亦即遭受暴行的平民转移,同时规范倡导者重构主权理念,强调"主权也是一种责任",并通过联合国框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实施"保护的责任"的政府间协议和解决方案,从而打破了人道主义干预规范中人权与主权、干预者权力与受保护者权利相冲突的困境,有力地推动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全球的扩散。理解"保护的责任"规范变迁与扩散的动力,有利于中国更好地把握相关国际规范的发展演变趋势,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预 保护的责任 框定战略 规范扩散动力
原文传递
从“干涉的权利”到“保护的责任”——话语权视角下的西方人道主义干涉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小鼎 王亚琪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19,159,共23页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构建了"干涉的权利"和"保护的责任"两套人道干涉话语体系,不断加强理论辩护,强化人道干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对现行国际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文章依据"话语主体一话语内容一话...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构建了"干涉的权利"和"保护的责任"两套人道干涉话语体系,不断加强理论辩护,强化人道干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对现行国际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文章依据"话语主体一话语内容一话语平台—话语认同—干涉实践的基本逻辑,结合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干涉行为,对西方人道干涉话语的构建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本质上更多的是利益驱动下的话语建构而非基于真实的人道危机,其干涉不仅偏离了"捍卫人权"的根本目标,反而在多数情况下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人道危机。西方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扭转自身在人道干涉问题中的被动局面提供了契机。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应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交被动应对为主动塑造,以多元的话语主体构建高质量的话语内容,增强中国人道话语的认同度。同时,中国还应有效利用联合国这一权威话语平台,从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干涉实践两个层面介入人道干涉国际规范的构建,提升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话语权 干涉的权利 保护的责任
原文传递
“人道主义干涉”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冲击 被引量:15
3
作者 贺鉴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冷战后,西方大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盗用和滥用国际人权保护的名义,频繁地对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其实质是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严重违背了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以及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后冷战时代西方新霸权的... 冷战后,西方大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盗用和滥用国际人权保护的名义,频繁地对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其实质是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严重违背了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以及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后冷战时代西方新霸权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国家主权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下载PDF
框定竞争与“保护的责任”的演进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拯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27,158-159,共17页
作者以"保护的责任"理念的规范化过程为例,探讨国际规范的演化机制问题。以规范生命周期为基本框架的主流"社会化"思路难以把握行为体话语交锋在规范演进中的影响,难以解释规范理念自身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行... 作者以"保护的责任"理念的规范化过程为例,探讨国际规范的演化机制问题。以规范生命周期为基本框架的主流"社会化"思路难以把握行为体话语交锋在规范演进中的影响,难以解释规范理念自身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行为体间的框定竞争是塑造规范演进轨迹的重要机制。规范/理念在各方框定策略互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调整。以"保护的责任"演进中的框定竞争为例,作者指出,以干预与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为代表的一方提出"保护的责任"这一新概念,转换关注视角,重新解读"主权"与"人权"的关系,使之成为相关讨论的主导框架,增进了对"国际人道干预"正当性的认可。对人道主义干预持保留意见的各方则对该议题进行了重新框定,提出如何避免以"保护"为名进行的干预造成更大伤害的问题,将焦点转向"保护的责任"的具体执行,对前者构成补充和限制,推动"保护的责任"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人道主义干预 框定争论 规范演进 “保护过程中的责任”
原文传递
“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睿壮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7,共9页
近年来“人道于涉”论在西方甚嚣尘上,其实,所谓“人道干涉”并无人道可言,“人道干涉”论只是西方为确立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所做的舆论准备,以此为法理依据的关国新干涉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造成了极大威胁。美国海外干涉... 近年来“人道于涉”论在西方甚嚣尘上,其实,所谓“人道干涉”并无人道可言,“人道干涉”论只是西方为确立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所做的舆论准备,以此为法理依据的关国新干涉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造成了极大威胁。美国海外干涉往往具有多重动机,包括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后者除政治意识形态如民主、人权外,还包括民族意识形态即关国的道德优越感和全球使命感。美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新干涉主义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新干涉主义 美国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种族清洗 动机 科索沃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下载PDF
国际法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否定与再考虑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凤城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9-64,共6页
有的国际法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涉在 19世纪末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 ,另外一些国际法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即使认为人道主义干涉曾经是习惯国际法 ,它也已经在 2 0世纪被国际法确定为非法。但是 ,由于 2 0世纪的国际法对于解决发生于国家... 有的国际法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涉在 19世纪末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 ,另外一些国际法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即使认为人道主义干涉曾经是习惯国际法 ,它也已经在 2 0世纪被国际法确定为非法。但是 ,由于 2 0世纪的国际法对于解决发生于国家内部的严重人道主义问题没有给出积极的规范 ,因而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问题在国际法学界依然争论不休。19世纪式的人道主义干涉极易被强权国家所利用 ,不应当使其合法化 ;而发生在国家内部的严重人道主义问题又需要采取必要的人道主义行动。因此 ,人道主义干涉是国际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 ,正确的方向应当是进一步完善安理会采取人道主义干涉行动的程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国际法 联合国 安理会
原文传递
从国际法看人道主义干涉 被引量:9
7
作者 迟德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问题,...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的某些人道主义干涉同现行国际法是冲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国际法基本原则 合法性
下载PDF
国际关系中的司法干涉:新干涉时代来临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杰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127,158-159,共17页
司法干涉是21世纪前十年中的一种重要法律现象,是人道干涉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抵制之后的产物,分为国家层面的司法干涉和国际司法机构层面的司法干涉两种形式。国家层面的司法干涉主要体现在国家行使普遍刑事管辖和普遍民事管辖两方面;... 司法干涉是21世纪前十年中的一种重要法律现象,是人道干涉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抵制之后的产物,分为国家层面的司法干涉和国际司法机构层面的司法干涉两种形式。国家层面的司法干涉主要体现在国家行使普遍刑事管辖和普遍民事管辖两方面;国际司法机构层面的司法干涉则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来对发生在他国的犯罪行使管辖方面。随着国际法院2007年针对"《灭种罪公约》适用案"判决的做出以及澳大利亚诉日本案的出现,基于普遍性法律利益的司法干涉作为一种新形式构成了司法干涉的新发展。司法干涉一方面能促进实现国际正义,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也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了挑战。对于中国而言,司法干涉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中国有必要认真评估此种法律现象,根据不同司法干涉现象不同"合法性"特质来确定不同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干涉 人道干涉 普遍管辖权 国际司法机构 普遍性法律利益
原文传递
国际法准则与“保护的责任”——兼论西方对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干预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琼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13,共19页
目前,国际法中"保护的责任"是法律、政治和道德的综合体,但是尚不构成国际法的正式渊源。"保护的责任"不能违背不干涉内政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框架是其唯一合法且不可回避的决策协调机制。从利比亚到叙利亚,... 目前,国际法中"保护的责任"是法律、政治和道德的综合体,但是尚不构成国际法的正式渊源。"保护的责任"不能违背不干涉内政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框架是其唯一合法且不可回避的决策协调机制。从利比亚到叙利亚,中、俄等国与西方国家在"保护的责任"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现实中的多个因素决定了"保护的责任"在两国实践的不同。基于目前"保护的责任"发展现状,中国宜以积极举措应对"保护的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倡导以和平方式化解各类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人道主义保护 武力干预利比亚 叙利亚
原文传递
西方正义战争理论与人道主义干预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韦宗友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48,156-157,共17页
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是西方世界关于何时诉诸武力以及如何使用武力的战争伦理理论。它起源于公元5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对战争的论述,后经托马斯.阿奎那、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胡果.格老秀斯等神学家和国际法学者的系统阐述而形... 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是西方世界关于何时诉诸武力以及如何使用武力的战争伦理理论。它起源于公元5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对战争的论述,后经托马斯.阿奎那、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胡果.格老秀斯等神学家和国际法学者的系统阐述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提出了一套关于诉诸武力和使用武力的标准问题,包括诉诸武力时的正当理由、正当权威、正当目的、最后手段、成功的可能性与对等性以及使用武力时的区别对待和对等性。冷战后,其核心要素为人道主义干预鼓吹者所吸收,成为主张人道主义干预者的重要伦理基础。无论是鼓吹"人道主义干预的权利",还是主张"保护的责任",都强调在使用武力方面要符合和满足西方正义战争理论传统中的正义标准,为人道主义干预寻求道德支撑。作者通过对西方正义战争理论思想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的梳理和归纳,指出它与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之间的共鸣之处,提出尽管两者在特定历史和环境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有被滥用的风险。在国际关系已部分"法制化"的今天,在人道主义干预问题上,国际社会必须慎之又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战争 人道主义干预 保护的责任
原文传递
“保护的责任”:制度化进程之夭折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崇利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9-187,共9页
本世纪初,"保护的责任"概念提出之后,在联合国的框架内,作为其核心选项的人道主义干预之制度化,无论是采取以"原则"为起点的"自上而下"的路径,抑是以"规则"为起点的"自下而上"的路径... 本世纪初,"保护的责任"概念提出之后,在联合国的框架内,作为其核心选项的人道主义干预之制度化,无论是采取以"原则"为起点的"自上而下"的路径,抑是以"规则"为起点的"自下而上"的路径,还是以"规范"为起点的"承上启下"的路径,无一不面临绝境。"保护的责任"制度化进程事实上已经夭折,其所剩的只是一具躯壳;而要维持这具躯壳存在之意义,必须回到2005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规定之原点——对确有必要实施的人道主义干预之授权,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由安理会逐案处理。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的立场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人道主义干预 制度化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试析人道主义干涉的条件与方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国强 《时代法学》 CSSCI 2011年第3期86-92,共7页
尽管存在"最低限度的一致",然而关于人道主义干涉的实在国际法存在明显缺陷,需要在自然国际法的语境中来考虑这一问题,并借助自然国际法来解释、指导与转化有关的实在国际法制度。人道主义干涉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只有达到违... 尽管存在"最低限度的一致",然而关于人道主义干涉的实在国际法存在明显缺陷,需要在自然国际法的语境中来考虑这一问题,并借助自然国际法来解释、指导与转化有关的实在国际法制度。人道主义干涉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只有达到违反强行法的程度且在不与具有更高效力的其他强行法规则相冲突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如果单方面的人道主义干涉符合有关的条件(强行法)并且是基于情势的严重性、危急性和紧迫性而实施的话,则可以采取武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条件 方式
下载PDF
变革的中国与人道主义干预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旗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21,158-159,共19页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反应有一些变化。作者从中国外交理念、人道主义干预规范和国家利益三个维度来解析这种变化。冷战结束以来,这三个维度的因素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们在特定时空下的交错...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反应有一些变化。作者从中国外交理念、人道主义干预规范和国家利益三个维度来解析这种变化。冷战结束以来,这三个维度的因素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们在特定时空下的交错互构塑造了中国的行为逻辑,由此导致中国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反应迥然不同。具体而言,当危机涉及中国核心或重大利益时,中国将捍卫自身利益,反对强制干预。如果不涉及核心或重大利益,中国将采取灵活的应对政策:在人道主义干预规范认可度高的阶段,中国倾向于遵循国际规范行事;在干预规范认可度低的阶段,倾向于从自身外交理念出发设定立场。中国外交理念从"韬光养晦"、"负责任大国"到"奋发有为"的转变,对其在人道主义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和介入力度产生了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人道主义干预 保护的责任 外交理念 国际规范
原文传递
中国参与东帝汶维和的原因及立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仲君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1999年东帝汶骚乱的发生是科索沃战争之后影响东亚安全的第一个热点问题。2000年1月,应联合国要求,中国政府向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派遣了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对东帝汶维和的积极参与... 1999年东帝汶骚乱的发生是科索沃战争之后影响东亚安全的第一个热点问题。2000年1月,应联合国要求,中国政府向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派遣了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对东帝汶维和的积极参与,使东帝汶问题能够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维护了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中的核心地位及东亚的地区稳定。本文将从中国与东帝汶的关系入手,结合对东帝汶维和的参与过程,分析中国参加此次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和对“人道主义干预”问题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帝汶问题 联合国维和行动 “人道主义干预”
原文传递
国际法视野下的单边人道主义干涉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秋丰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136,共5页
只有在联合国的批准或授权下,或经被干涉国的邀请,国际社会才能对发生于一国的人道主义灾难实施人道主义干涉。而西方大国越来越倾向于擅自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武力介入他国。这种单边的人道主义干涉多是某些国家实现一己私利的工具,从未... 只有在联合国的批准或授权下,或经被干涉国的邀请,国际社会才能对发生于一国的人道主义灾难实施人道主义干涉。而西方大国越来越倾向于擅自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武力介入他国。这种单边的人道主义干涉多是某些国家实现一己私利的工具,从未成为国际习惯,也违反《联合国宪章》,因此是违反国际法的。而联合国现行的体制无法有效发挥在制止人道主义灾难方面应有的作用,使大国有了擅行干涉的口实。为此,应完善联合国的人道主义干涉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人道主义灾难 国际习惯
原文传递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政策剖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怀普 《欧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2,共7页
“人道主义干涉”是战后西方大国为谋求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包括人权价值观 )为基础的世界秩序而采取的一项政策。该政策以挑战并力图否定不干涉原则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要对象。作为一项政策 ,它经历了从冷... “人道主义干涉”是战后西方大国为谋求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包括人权价值观 )为基础的世界秩序而采取的一项政策。该政策以挑战并力图否定不干涉原则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要对象。作为一项政策 ,它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初步形成到冷战后急剧而恶性的发展、以及干涉形式从较为单一和有限到日趋多样化和强度不断增大的演进过程。该政策目前仍处在发展之中 ,并对今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西方政策 实质 危害性
原文传递
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兼论“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剑虹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人道主义干涉"从正当性和合法性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既不具有正当性,也找不到能证明其合法性的法律依据,而只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并不能真正实现保护人权的目的。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正当性 合法性
下载PDF
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兼评"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剑虹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对一些西方大国"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既不具有正当性,也找不到能证明其合法性的法律依据,而只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并不能真正实现保护人权的目的。
关键词 国际法 人道主义干涉 人权
下载PDF
非盟与东盟干预规范演进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拯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21,158-159,共27页
尽管非盟与东盟起点类似且同为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二者在区域干预问题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非盟实现了从"不干预"到"不漠视"的规范转变,而东盟则依旧是"不干预"原则的坚定支持者。对于二... 尽管非盟与东盟起点类似且同为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二者在区域干预问题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非盟实现了从"不干预"到"不漠视"的规范转变,而东盟则依旧是"不干预"原则的坚定支持者。对于二者的差异,既有理论提供了地缘政治、社会压力、区域结构、历史情感等解释思路,但仍然存在漏洞,特别是未能将二者的分化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在反思上述偏差的基础上,作者借鉴国际关系实践理论的发展,引入实践视角与时间维度,强调区域规范演进是复杂、开放的历史过程,突出不同实践经历所调整累积的背景知识的关键影响。冷战时代非盟与东盟对于南非与中南半岛问题的处置所沉淀的背景知识在后续卢旺达危机及对缅甸制裁中的应用,循环交互作用,推动了非洲和东南亚在区域合作实践中出现分化。同样基于维护国内政权安全的基本考虑,非盟更新和发展了传统原则,而东盟的非正式传统则保持了不干预及不制裁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非盟 人道干预 实践理论 背景知识
原文传递
保护的责任:利比亚问题的国际法实践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琳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3-126,共4页
自从2001年干预及国家主权委员会的《保护的责任》报告问世后,保护的责任理论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保护的责任有比人道主义干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2011年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被称为保护的责任理论的首... 自从2001年干预及国家主权委员会的《保护的责任》报告问世后,保护的责任理论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保护的责任有比人道主义干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2011年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被称为保护的责任理论的首次实践。保护的责任理论对安理会军事干预的合法性提出了六个标准,若运用该方法来对利比亚问题进行实践研究,此次多国部队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合法性难免要受到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比亚 保护的责任 人道主义干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