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μ综合方法的智能车辆人机共驾的鲁棒横向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有浩 魏振亚 +2 位作者 赵林峰 王家恩 陈无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在大多数智能车辆横向控制研究中,存在未考虑驾驶员误操作的影响这一不足。以人机共驾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将驾驶员操纵转矩和车辆状态作为控制器输入。首先,建立转向系统和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在车辆局部坐标系中,根据预瞄点曲率信息实... 在大多数智能车辆横向控制研究中,存在未考虑驾驶员误操作的影响这一不足。以人机共驾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将驾驶员操纵转矩和车辆状态作为控制器输入。首先,建立转向系统和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在车辆局部坐标系中,根据预瞄点曲率信息实现虚拟路径的规划,基于车辆状态和目标车道设计上层期望横摆角速度控制器。其次,将侧向风和驾驶员误操作作为干扰输入,以车辆状态中的横摆角速度、转向盘转角、转矩传感器测量值和期望横摆角速度作为控制器反馈变量,考虑车辆参数摄动及传感器测量噪声等影响,设计下层μ综合控制器,使车辆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和期望的横向位移,确保车辆能稳定地跟踪目标路径。最后,进行自动换道和车道保持仿真,并基于Carsim/Labview的硬件在环试验台上进行硬件在环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提出的横向控制方法能辅助驾驶员更好的跟踪目标车道,且对侧向风和驾驶员误操作均有很好的干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横向控制 人机共享控制 Μ综合控制
原文传递
人机共融的主动型下肢假肢分层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伟亮 曹武警 +2 位作者 李瑨 魏小东 喻洪流 《生物信息学》 2017年第3期191-195,共5页
为研究当前主动型下肢假肢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主动型下肢假肢设计和分类的通用控制框架,包括3个分层结构:上层控制器、中层控制器、底层控制器。其中,上层控制器感知运动意图;中层控制器将运动意图转换为预期的装置状态,用于底... 为研究当前主动型下肢假肢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主动型下肢假肢设计和分类的通用控制框架,包括3个分层结构:上层控制器、中层控制器、底层控制器。其中,上层控制器感知运动意图;中层控制器将运动意图转换为预期的装置状态,用于底层控制器的跟踪参考;底层控制器通过反馈控制或者前馈控制计算出预期装置状态与当前装置状态的误差,驱动假肢执行这些命令,形成控制闭环。结果表明,该通用控制框架可完整阐释主动型下肢假肢的人—机—环境共融关系,明确了分层控制策略的层级任务,为未来主动型下肢假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型 下肢假肢 人机共融 通用框架 分层控制系统
下载PDF
面向人机共享控制的低速电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朋陈 张京军 高瑞贞 《自动化与仪表》 2019年第8期24-28,共5页
对低速特种应用电动汽车驾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人机共享控制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包括转向子系统、刹车子系统、加速子系统和PLC控制系统以及环境感知系统。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和多线程技术进行环境感知;通过设计压力反馈感知... 对低速特种应用电动汽车驾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人机共享控制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包括转向子系统、刹车子系统、加速子系统和PLC控制系统以及环境感知系统。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和多线程技术进行环境感知;通过设计压力反馈感知人员操作,利用西门子S7200PLC控制器进行系统控制与人机操作的切换。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智能驾驶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低速电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控制相对稳定,成本相对较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智能驾驶 PLC控制系统 人机共享操作 机器视觉
下载PDF
智能汽车人机共享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俊儒 褚端峰 +3 位作者 陆丽萍 王金湘 吴超仲 殷国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1-55,共25页
智能汽车人机共享控制由人类和机器共同完成驾驶任务,通过人机智能混合增强,保障行车安全,提升驾驶性能。对当前人机共享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其概念进行梳理;从客观风险评估指标和考虑驾驶员因素论述人机共享控制权决策方法,分析直接式和... 智能汽车人机共享控制由人类和机器共同完成驾驶任务,通过人机智能混合增强,保障行车安全,提升驾驶性能。对当前人机共享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其概念进行梳理;从客观风险评估指标和考虑驾驶员因素论述人机共享控制权决策方法,分析直接式和间接式2种共享控制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讨论5种共享控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总结人机共享控制性能评价指标;指出人机共享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将机器学习与现有的基于模型的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驾驶员信息、车辆状态、动态环境对行车风险影响,是未来人机共享控制的研究方向。此外,建立健全自动驾驶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预期功能安全认证,保障行车安全,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享控制 控制权决策 共享控制方法 性能评价
原文传递
车辆车道保持系统人机共享转向控制
5
作者 李凯 韩增文 +2 位作者 陈金建 李斌 王洪波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基于神经网络时滞的人机共享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车辆车道保持系统的性能。为了捕捉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非线性转向、变化的速度和转向行为的不确定性,采用了T-S模糊方法对驾驶员-车辆系统进行建模。在系统建模之后,考虑采用... 基于神经网络时滞的人机共享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车辆车道保持系统的性能。为了捕捉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非线性转向、变化的速度和转向行为的不确定性,采用了T-S模糊方法对驾驶员-车辆系统进行建模。在系统建模之后,考虑采用基于神经网络时滞的控制结构,并基于一定时滞相关的矩阵不等式的可行性设计时滞相关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基于李亚普诺夫泛函理论,给出了计算期望的人机共享转向控制器的一组充分条件,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车道保持能力和驾驶员操纵舒适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系统动力学 人机共享控制 模糊模型 时滞
下载PDF
基于熟悉度的人机混驾交通流车辆换道模型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霞 赵晓东 +2 位作者 张孝铭 朱敏清 崔洪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与普通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s,HV)的车辆性能、驾驶行为均有较大差异,考虑HV驾驶员对CAV的熟悉度与CAV驾驶协同行为,构建人机混驾交通流换道模型,可更准确地反映CAV混入...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与普通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s,HV)的车辆性能、驾驶行为均有较大差异,考虑HV驾驶员对CAV的熟悉度与CAV驾驶协同行为,构建人机混驾交通流换道模型,可更准确地反映CAV混入对宏观交通流的影响,对人机混驾交通流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引入额外车间距离参数量化HV驾驶员对CAV的心理反应,改进Gipps安全距离模型,并计算不同目标车道车辆类型下车辆换道最小安全间隙;考虑CAV协同驾驶行为将换道场景分为目标车道空间条件满足换道要求时的自由换道与空间条件不满足换道要求时的协同换道;应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理论构建人机混驾环境下基于HV驾驶员熟悉度与CAV驾驶协同行为的车辆换道行为模型;结合Matlab进行换道场景仿真以验证所建模型有效性,并分析CAV混入对道路交通流速度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驾驶员熟悉度情况下,道路最大流量较传统模型平均降低1.32%,在CAV渗透率P=0.6时降低3.31%;同时CAV的协同驾驶行为可以显著提高道路最大流量,最大流量的提升比例随CAV渗透率的增大而不断增高,渗透率P=1时,纯CAV交通流环境下最大流量提升约10.49%;CAV的混入能够有效降低交通流速度波动,车辆密度40 veh/(km·ln)状态下,CAV渗透率P>0.8时交通流速度波动平均值较纯HV交通流降低2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换道模型 元胞自动机 人机混驾 协同驾驶
下载PDF
基于握力分布的驾驶人人机共驾状态识别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嘉懿 朱冰 +1 位作者 赵健 马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人机共驾是现阶段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人机共驾中为了避免人机冲突,对驾驶人的人机共驾状态进行识别是实现和谐人机共驾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考虑了该状态,同时相关识别方法多基于驾驶人生理信息,导致应用繁琐,不具备实用... 人机共驾是现阶段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人机共驾中为了避免人机冲突,对驾驶人的人机共驾状态进行识别是实现和谐人机共驾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考虑了该状态,同时相关识别方法多基于驾驶人生理信息,导致应用繁琐,不具备实用性。为此,设计了一种能够测量握力分布的智能方向盘系统硬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握力分布的驾驶人人机共驾状态识别方法。首先搭建了能够测量驾驶人双手握力分布的智能方向盘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驾驶人在环试验台采集了15名驾驶人在不同人机共驾状态下的试验数据;然后根据试验数据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法对驾驶人的上肢肌肉阻抗特性参数进行了辨识,分析了不同状态下的驾驶人上肢肌肉特性;最后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构建了Hybrid-GRU(H-GRU)模型,将回归任务与分类任务混合,利用辨识得到的肌肉阻抗特性结果对模型中的回归部分进行预先训练,使模型具备了一定的先验知识,实现了从驾驶人握力分布到人机共驾状态的映射,并将H-GRU模型与常规GRU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97.59%,相比常规GRU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提升6.97%和33.02%。所提出的基于方向盘握力分布的人机共驾状态识别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辨识驾驶人人机共驾状态,还能够输出驾驶人肌肉阻抗特性参数,可为驾驶人建模或人机共驾策略开发等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人机共驾 GRU神经网络 驾驶人状态 握力分布 驾驶人肌肉阻抗 递推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基于人-车风险状态的人机共驾控制权决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柏苍 王胤霖 +2 位作者 谢宪毅 金立生 韩广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5,共13页
频发的交通事故证明驾驶车辆是一类高风险行为,驾驶人的风险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自动驾驶系统辅助或代替人类驾驶人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导致行车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以智能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最大化为目标,使用熵... 频发的交通事故证明驾驶车辆是一类高风险行为,驾驶人的风险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自动驾驶系统辅助或代替人类驾驶人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导致行车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以智能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最大化为目标,使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和完全静态博弈理论建立了人、车风险博弈模型,提出了相对效用最大化的策略函数并嵌入强化学习奖励函数中,推理了以最大化车辆安全性期望为导向的强化学习奖惩机制。其次,利用强化学习算法擅长解决序列决策问题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优势演员评论家(Advantage Actor Critic,A2C)的人机共驾控制权决策方法,通过迭代人、车风险决策权重和奖励函数优化了决策模型的输出效果,借助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训练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验证。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不同切换时机对车辆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限制驾驶人风险行为并提升车辆安全性的控制权决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创新地以人、车风险监测模块分别映射至A2C的演员、评论家模块为研究框架,充分发挥了智能汽车与人、车风险状态进行交互并通过获取奖励来迭代更新取得最大回报的效果,实现了以促进车辆安全性最大化为导向的人机共驾控制权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控制权决策 强化学习 人机共驾 汽车人因工程 智能车辆
原文传递
基于触觉引导的L2级智能汽车人机共享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邓修金 王艳阳 +2 位作者 黄秋实 王珂 廖凯凯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3,共11页
因技术和法规等因素限制,智能汽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L1级到L5级的快速跨越,人机共驾将长期存在;基于触觉引导的人机共享控制技术为L2级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提供了有效的人机共享控制途径。通过综述国内外车辆人机共享控制技术相关问题的研... 因技术和法规等因素限制,智能汽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L1级到L5级的快速跨越,人机共驾将长期存在;基于触觉引导的人机共享控制技术为L2级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提供了有效的人机共享控制途径。通过综述国内外车辆人机共享控制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触觉引导的车道保持、换道、避撞、倒车辅助等人机共享控制在路径规划、意图决策和权限分配转移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人机冲突进而导致车辆稳定性降低、行车安全性变差和驾驶员操作舒适度与自由度恶化等关键问题。同时针对人机共享控制中固有的驾驶人风格及认知差异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人机共享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人机冲突产生的机理。提出未来应在大量仿真或实测行车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迭代优化智能系统,提高智能控制系统对行车环境和驾驶人状态识别的精准度,从而合理分配人机共享控制权重,有效解决人机冲突、车辆稳定性、行车安全性、驾驶员操作舒适性和自由度等问题。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自适应性触觉引导共享控制器、权重分配共享控制器、基于神经肌肉反应共享控制器及基于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共享控制器等将是智能汽车人机共享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驾 触觉引导 人机共享控制 车辆稳定性 人机冲突
下载PDF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人机共驾策略评价
10
作者 李曙光 胡杰瑞 +1 位作者 王志国 孔召权 《中国汽车》 2023年第7期24-30,共7页
人机共驾是一种驾驶员与智能系统通过合作,共享车辆控制权并实现协同驾驶的驾驶方式。该方式相比手动驾驶模式,能够降低事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动驾驶带来的伦理问题。目前面向人机共驾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开展实车实验具有较大... 人机共驾是一种驾驶员与智能系统通过合作,共享车辆控制权并实现协同驾驶的驾驶方式。该方式相比手动驾驶模式,能够降低事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动驾驶带来的伦理问题。目前面向人机共驾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开展实车实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现有人机共驾策略的评价方法有所欠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自主设计的人机共驾驾驶模拟器进行实验,对人机共驾策略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客观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以及主观问卷调查表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人机共驾策略主客观评价指标,并进行理论论证,证明了指标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模拟器 人机共驾 测试评价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