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53
1
作者 谢红卫 孙志强 +4 位作者 李欣欣 李政仪 张明 史秀建 李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对比较典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首先讨论人因可靠性的基本定义;然后选取几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第一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基础介绍第一代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接下来分析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中两种... 对比较典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首先讨论人因可靠性的基本定义;然后选取几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第一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基础介绍第一代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接下来分析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中两种典型方法,讨论它们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它们相对于第一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优势以及自身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方法 性能形成因子 认知模型 事件树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旋 牛秦洲 +3 位作者 徐和飞 巫世晶 秦明 黄河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8期22-27,共6页
提出一种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HRABN)方法,其中的每个因子对应于贝叶斯网络中的节点,该方法可对人因可靠性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上,节点的因果关系(HRA中的因子关系)及需要改进的薄弱节点都直观地显示在层次图中;在... 提出一种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HRABN)方法,其中的每个因子对应于贝叶斯网络中的节点,该方法可对人因可靠性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上,节点的因果关系(HRA中的因子关系)及需要改进的薄弱节点都直观地显示在层次图中;在定量分析方面,对节点因子后验概率的推断通过HRA中的先验信息(包含仿真数据、现场操作及专家知识等)和最新信息得到。如果人因可靠性贝叶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先验概率分布和后验概率分布都已知,模型的可信性就可通过贝叶斯因子进行定量验证。贝叶斯网络扩展性好,当有新的节点因子需要考虑时,只需要补充对应的节点;笔者的方法也能很好地应用在不同行业的H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hra模型 模型的可信性 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因子
下载PDF
人为差错成因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志强 史秀建 +1 位作者 刘凤强 谢红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1-27,共7页
控制甚至消除人为差错成因能从本质上降低人为差错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因此,辨识和分析人为差错成因是一件非常必要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该问题,在总结和分析现有的人为差错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为差... 控制甚至消除人为差错成因能从本质上降低人为差错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因此,辨识和分析人为差错成因是一件非常必要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该问题,在总结和分析现有的人为差错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为差错成因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将差错成因分为"操作者-系统-任务-环境-组织因素"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从大类到小类"的层次化分析原则。为了尽量降低不同差错成因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以任务为中心,将差错成因分为任务相关和任务无关两大类因子的分类方式。最终共分析得出了34种不同的差错成因。该差错成因分类框架的提出,为人为差错概率量化以及差错规避措施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差错 差错成因 人因可靠性分析 系统安全 效能形成因子
下载PDF
行为形成因子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英杰 李龙 +2 位作者 孙志强 宫二玲 谢红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全面了解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行为形成因子(PSF),对现有的PSF分析方法进行评述。分析情景环境的各种称谓,指出PSF是目前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并规范PSF的定义及其内涵。分2种类型评述当前PSF的分类方法:基于影响机理分类和系统化分... 为全面了解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行为形成因子(PSF),对现有的PSF分析方法进行评述。分析情景环境的各种称谓,指出PSF是目前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并规范PSF的定义及其内涵。分2种类型评述当前PSF的分类方法:基于影响机理分类和系统化分类。评述在HRA中PSF的选择和使用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选择和使用PSF的建议。分别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个方面对PSF的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结果表明,PSF分析方法仍处于发展之中,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形成因子(PSF) 人因 人因可靠性分析(HPA) 人为差错 任务场景
下载PDF
一种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锦 张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2-64,共3页
从控制论角度说明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在分析现有两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不足的基础上 ,结合控制论 。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控制论 人因可靠性分析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 人因失误率预测法 认知可靠性预测法
下载PDF
一种系统化的行为形成因子分类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蒋英杰 孙志强 +1 位作者 宫二玲 谢红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为了准确表述能够诱发人为差错的情景环境,对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的行为形成因子(PSF)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一种新的系统化的PSF分类方法。对现有人因可靠性文献中的PSF进行分析,明确PSF的定义及其内涵。通过分析人机交互过程,指出PSF应... 为了准确表述能够诱发人为差错的情景环境,对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的行为形成因子(PSF)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一种新的系统化的PSF分类方法。对现有人因可靠性文献中的PSF进行分析,明确PSF的定义及其内涵。通过分析人机交互过程,指出PSF应该包含:操作者,机器,任务,组织,环境和辅助系统等6个方面,分别从上述6个方面对PSF进行细致分解,最终构建包括6个方面38个元素的PSF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形成因子(PSF)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人为差错 人机交互 人因
下载PDF
CREAM方法中控制模式分类的模糊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志强 谢红卫 +1 位作者 李欣欣 史秀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1-26,共6页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通过对任务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直接确定人为差错发生概率。该方法提出控制模式的概念,认定不同的任务环境下可能对应不同的控制模式,而人为差错概率直接由控制模式确定。因此,确定控制模式是其中的关键环...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通过对任务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直接确定人为差错发生概率。该方法提出控制模式的概念,认定不同的任务环境下可能对应不同的控制模式,而人为差错概率直接由控制模式确定。因此,确定控制模式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模糊方法。通过对性能影响因子进行打分对任务环境进行量化,利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性能影响因子分值对于控制模式的隶属度;通过拟合分析确定性能影响因子的分值对控制模式的隶属函数,得到控制模式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方法应用到两个示例中,其结果与原有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 控制模式 模糊逻辑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通用性能因子(CPC)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袁乐平 张兴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3,共6页
为有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业可靠性,以人为差错评价和规避方法(HEART)为基础,开发面向管制员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首先分析管制员的工作任务,确定管制员通用任务场景(GTT);然后采用几何平均法、采样法对多源的基本人为差错概率... 为有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业可靠性,以人为差错评价和规避方法(HEART)为基础,开发面向管制员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首先分析管制员的工作任务,确定管制员通用任务场景(GTT);然后采用几何平均法、采样法对多源的基本人为差错概率(NHEP)进行融合;按照人-机-环-管的思路,结合已有方法的差错诱发条件(EPC)或绩效形成因子(PSF),综合确定管制员EPC,并结合德尔菲法,利用贝叶斯网络(BN)计算得到EPC的最大影响值;最后以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为例,运用文中所提方法计算人为差错概率(HEP)。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纯使用HEART方法和认知可靠性差错分析方法(CREAM)的计算结果相比,文中所提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差错诱发条件(EPC) 人为差错评价和规避方法(HEART) 通用任务场景(GTT) 贝叶斯网络(BN)
下载PDF
通用桥式起重机驾驶员操作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文豪 刘治宏 +2 位作者 王全伟 徐俏媚 陈言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68,共6页
为有效改善桥式起重机驾驶员的操作水平,通过分析和确定这种起重机的工作流程,建立驾驶员基本动作序列。采用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模型,按正常工作状态与紧急工作状态2种情况,对驾驶员操作可靠度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与研究。结果... 为有效改善桥式起重机驾驶员的操作水平,通过分析和确定这种起重机的工作流程,建立驾驶员基本动作序列。采用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模型,按正常工作状态与紧急工作状态2种情况,对驾驶员操作可靠度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操作可靠度定量研究中,重要的是要考虑起重机机型和基本操作动作序列、工作状态、动作时间、人机工效、作业环境等复杂因素。建立驾驶室人机工效定量分析与评价机制,加强驾驶员专业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提高驾驶员操作可靠度等级,才能符合起重机械安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驾驶员 操作可靠度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人机工效
下载PDF
基于CREAM方法的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斌 杨琴 +1 位作者 鲁茂 罗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46-50,共5页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是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中的代表方法之一,通过对任务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直接确定人为差错发生概率。本文分析了该方法及其后续研究在人因可靠度评估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CREAM方法为基础建立新的人...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是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中的代表方法之一,通过对任务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直接确定人为差错发生概率。本文分析了该方法及其后续研究在人因可靠度评估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CREAM方法为基础建立新的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模型首先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具体任务环境确定通用性能影响因子(CPC)权重,然后通过对CPC进行打分对任务环境进行量化,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分别计算出CPC的改进总分值G和降低总分值J,最后运用新建的预测模型计算出人因失效概率。新模型提出了三点改进:第一将任务环境设定为连续的空间;第二提出了不同的工作环境(任务环境)应该有其对应的CPC因子权重;第三考虑正影响CPC因子和负影响CPC因子的双重影响,建立双变量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 通用性能因子(CPC) 失效概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船舶驾驶员操作可靠性量化的CREAM改进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席永涛 胡甚平 +1 位作者 陈伟炯 张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共7页
为解决不确定信息条件下船舶值班驾驶员(OOW)操作可靠性量化问题,以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 (CREAM)为基础,采用模糊集合(FS)、贝叶斯网络(BN)和证据推理(ER)算法对多源粗糙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一个改进的CREAM模型。用该模型对长... 为解决不确定信息条件下船舶值班驾驶员(OOW)操作可靠性量化问题,以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 (CREAM)为基础,采用模糊集合(FS)、贝叶斯网络(BN)和证据推理(ER)算法对多源粗糙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一个改进的CREAM模型。用该模型对长江特定场景下驾驶员操作可靠性进行量化。结果显示,驾驶员认知行为控制模式为战术型,失误概率为3.40×10-3。数据对比验证和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结果合理,模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值班驾驶员(OOW)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模糊集合(FS) 贝叶斯网络(BN) 证据推理(ER)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加权模糊CREAM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宁 杜修力 +2 位作者 张明聚 许成顺 卢鑫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中人因可靠性分析(HRA)问题,构建了一种加权模糊CREAM模型.首先,利用复相关性分析和证据理论确定共同绩效条件因子(CPC)的合理权重.其次,基于现行规范编制CPC评价细则,利用统计方法得到了CPC水平隶属函数.在此...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中人因可靠性分析(HRA)问题,构建了一种加权模糊CREAM模型.首先,利用复相关性分析和证据理论确定共同绩效条件因子(CPC)的合理权重.其次,基于现行规范编制CPC评价细则,利用统计方法得到了CPC水平隶属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离散基本控制模式图连续化的方法,建立了地铁盾构施工人因失误概率(HEP)点估计值预测模型,通过4条公理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加权模糊CREAM模型将权重引入到CPC效应值计算和HEP推理中,能更好地反映不同CPC因子对人行为绩效的影响,可为地铁盾构施工HRA提供定量评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人因可靠性分析 施工风险 CREAM
下载PDF
基于CREAM的值班驾驶员避险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锦朋 陈伟炯 +1 位作者 张浩 张善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6,共7页
为探索船舶值班驾驶员(OOW)在船舶避险中的可靠性——人为失误概率,基于CREAM,建立值班驾驶员避险中的可靠性计算模型。采用任务细化、动作分解方法,提炼出驾驶员避险事件的理想序列模型,确定子任务中的认知行为。通过专家评价驾驶员身... 为探索船舶值班驾驶员(OOW)在船舶避险中的可靠性——人为失误概率,基于CREAM,建立值班驾驶员避险中的可靠性计算模型。采用任务细化、动作分解方法,提炼出驾驶员避险事件的理想序列模型,确定子任务中的认知行为。通过专家评价驾驶员身处的情境,运用改造的三角白化权函数、Bayesian-CREAM网络,得出驾驶员4种不同控制模式的概率值。据此修正CREAM中人的基本失误概率值。根据可靠性串联和并联原理,计算出班驾驶员避险中的可靠性程度。最后,以实例验证,得到航行值班驾驶员在避险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概率在10-5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CREAM) 值班驾驶员(OOW) 避险 人的可靠性分析(hra) 人的失误概率
下载PDF
基于DEMATEL方法的海运行为形成因子影响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席永涛 陈伟炯 +1 位作者 张晓东 张善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揭示并量化海运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行为形成因子(PSF)间复杂的影响关系,采用DEMATEL方法对航海人员值班任务中9个PSF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船上组织的完善程度、驾驶台班组成员的合作质量、可... 为揭示并量化海运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行为形成因子(PSF)间复杂的影响关系,采用DEMATEL方法对航海人员值班任务中9个PSF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船上组织的完善程度、驾驶台班组成员的合作质量、可用时间等PSF在系统中的作用大;船上组织的完善程度、人机界面(MMI)与运行支持的完善性、值班区间以及培训和准备的充分性4个PSF为原因因素,驾驶台班组成员的合作质量、同时出现的目标任务数量、可用时间、船上工作及船舶航行条件和操作规程/计划的可用性5个PSF为结果因素。安全管理人员应针对作用大或原因因素中的PSF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改善情景环境,提高人因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运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行为形成因子(PSF) 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DEMATEL) 影响关系分析
下载PDF
秦山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模拟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力 黄祥瑞 +1 位作者 赵炳全 王遥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2期41-46,共6页
数据匮乏与可用性差是长期困扰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的一大难题。在秦山核电厂HRA过程中用秦山核电厂全尺寸模拟机实施了操纵员可靠性实验。该项实验选择包含技能型、规则型和知识型 3种认知类型以及对电厂运行安全有重大影响的 2 3个... 数据匮乏与可用性差是长期困扰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的一大难题。在秦山核电厂HRA过程中用秦山核电厂全尺寸模拟机实施了操纵员可靠性实验。该项实验选择包含技能型、规则型和知识型 3种认知类型以及对电厂运行安全有重大影响的 2 3个异常事件 (5 5个HIs界面 ) ,对 38名操纵员事件响应状况和时间进行录像和记录 ,取得 76 4个数据点 ,经数据处理和分析后获得适合秦山核电厂系统与人员特性的HRA/HCR模型基本参数。介绍了该实验的背景、理论、方法、过程、结果及与国外数据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模拟机 可靠性模型(HCR)
下载PDF
适用于数字化主控室的核电厂HRA基础数据架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笑 仇永萍 +3 位作者 卓钰铖 雷文静 胡军涛 何建东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目前国内开展核电厂人员可靠性分析(HRA)采用的人员失误概率基础数据库年限较为久远,且缺乏对于数字化主控室环境下人员失误模式的考虑。本文基于多个HRA方法及国外典型人员可靠性数据库的设计,结合国内电厂的实际情况,搭建了核电厂HRA... 目前国内开展核电厂人员可靠性分析(HRA)采用的人员失误概率基础数据库年限较为久远,且缺乏对于数字化主控室环境下人员失误模式的考虑。本文基于多个HRA方法及国外典型人员可靠性数据库的设计,结合国内电厂的实际情况,搭建了核电厂HRA基础数据库的框架,对于其中的绩效影响因子(PSF)架构采用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的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结合数字化环境下新增的人员失误模式,给出可供采集的PSF数据项,完成可适用于数字化环境的核电厂HRA基础数据库中PSF架构的搭建,并针对核电厂HRA基础数据架构着手开发相应的数据库软件,为核电厂人员可靠性数据的采集、防人因失误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可靠性分析数据库 绩效影响因子(PSF) 人员可靠性分析(hra) 数字化主控室
下载PDF
核电站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THERP中的班组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童节娟 余少杰 赵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5-1428,共4页
目前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PSA)中的人员可靠性分析(HRA)着重于个人行为特征,没有充分涵盖班组特点。该文以Sasou和Reason提出的班组失误分类方法为理论基础,分析人误概率预测技术(THERP)中班组因素构模方法。结论如下:THERP方法在诊断模... 目前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PSA)中的人员可靠性分析(HRA)着重于个人行为特征,没有充分涵盖班组特点。该文以Sasou和Reason提出的班组失误分类方法为理论基础,分析人误概率预测技术(THERP)中班组因素构模方法。结论如下:THERP方法在诊断模型等方面已考虑了班组因素,但在模化班组导致的正/负相关性问题、相关性影响传递范围、相关性程度量化关系式等存在不足。保持THERP总体框架不变,引入故障树等方法对诱误因素进行处理,以及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班组失误模型对相应环节的人误概率进行修正等,可提高THERP对班组失误的构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安全评价(PSA) 人员可靠性分析(hra) 班组 人员失误概率预测技术
原文传递
船舶溢油应急反应人的可靠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103,共7页
为减小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反应人员失误概率,提升应急处置效果,在对应急人员可靠性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贝叶斯网络(BN)建立船舶溢油应急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模型,将应急反应流程抽象为可进行概率推算的BN,实现单个应急任务... 为减小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反应人员失误概率,提升应急处置效果,在对应急人员可靠性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贝叶斯网络(BN)建立船舶溢油应急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模型,将应急反应流程抽象为可进行概率推算的BN,实现单个应急任务和全过程人的可靠性的量化评估,并依据该模型对一起船舶溢油事故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模糊集值专家评估较好地解决应急人员可靠性情境依赖性强,难以量化评估的问题;其次,BN卓越的概率推理性能实现由单个应急任务向全过程人的可靠性的推算;最后得到应急反应人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关键应急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相关情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溢油 应急反应 人的可靠性分析(hra) 模糊理论 贝叶斯网络(BN)
下载PDF
基于CREAM的校车驾驶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斌 高慧 +1 位作者 刘敏 杨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校车目前已成为学生上学的重要交通工具,而近几年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但大多数有关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如何提升校车本身硬件设备的可靠性,而缺乏对驾驶员的可靠性研究。针对当前... 校车目前已成为学生上学的重要交通工具,而近几年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但大多数有关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如何提升校车本身硬件设备的可靠性,而缺乏对驾驶员的可靠性研究。针对当前国内校车安全管理现状,以近期发生的甘肃校车安全事故为例,运用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CREAM对校车事故中的人因失误进行追溯性分析,找到事故发生根本原因。为今后在校车安全管理中采取相关措施,弥补安全漏洞,减少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并为以后研究一般工业系统认知差错提供方法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可靠性分析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 安全 校车驾驶员
下载PDF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加权CREAM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志永 曹茜 姜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97-1202,共6页
为有效预测开发阶段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分析的准确性,降低部分系统输入数据的主观性,利用区间值直觉模糊集(IVIFS)和网络分析法(ANP),在考虑共同绩效条件(CPC)间相关性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CPC权... 为有效预测开发阶段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分析的准确性,降低部分系统输入数据的主观性,利用区间值直觉模糊集(IVIFS)和网络分析法(ANP),在考虑共同绩效条件(CPC)间相关性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CPC权重的优化方法,使可靠性分析更加符合实际环境。在算法中基于判断矩阵获得各CPC权重,克服了一致性检验的约束,并确定了加权的人因失效概率。最后将改进前后的方法应用在肺癌穿刺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试验中。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获得的权重的标准误差(SE)更低,与真实值更贴近,准确性更高,证明了其分析能力的优越性;改进后方法最终预测结果包含的信息更广,有效避免了对系统潜在故障的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共同绩效条件(CPC) 权重 网络分析法(ANP) 区间值直觉模糊集(IVIF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