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16和52型双荧光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崔玉伟 牟颖 +4 位作者 马莉 丁雄 方宗宇 王焰 吴青青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7-1023,共7页
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IMSA)技术,分别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的E7和52型的E6基因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并在检测体系中加入羟基萘酚蓝(HNB)和SYBR GreenⅠ的混合双荧光指示剂,建立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双荧光IMSA方法.结果表明... 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IMSA)技术,分别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的E7和52型的E6基因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并在检测体系中加入羟基萘酚蓝(HNB)和SYBR GreenⅠ的混合双荧光指示剂,建立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双荧光IMSA方法.结果表明:340μmol/L HNB与1∶10 000SYBR GreenⅠ混合构建的双荧光指示剂在IMSA反应体系中具有明确的指示效果,455nm蓝光激发下阳性反应管双荧光显色为黄绿色,阴性反应管双荧光显色为橘红色;该方法对HPV16和HPV52型检测限分别达60,600拷贝/μL,可特异性检出样品中HPV16和HPV52,与临床检测结果比对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人乳头瘤病毒52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 双荧光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52型L1蛋白病毒样颗粒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3
2
作者 仝光杰 王文伟 +3 位作者 蔡蓓蓓 王蓓 胡海涛 楼觉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2型(human papillomaviruses 52,HPV52)L1蛋白,并检测其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同义密码子替换的方法对HPV52 L1蛋白的野生型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体外构...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2型(human papillomaviruses 52,HPV52)L1蛋白,并检测其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同义密码子替换的方法对HPV52 L1蛋白的野生型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体外构建多拷贝表达质粒,经转化和筛选获得在毕赤酵母系统中高表达的HPV52 L1 VLP菌种。采用15 L发酵罐大规模培养,菌液破碎上清经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排阻层析两步法纯化,获得HPV52 L1VLP。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PV52 L1 VLP的大小和形态,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HPV52 L1 VLP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结果 HPV52 L1 VLP在溶液中呈较均一的单一组分,水合粒径为91. 37 nm;镜下观察呈均一的、直径约50 nm的球状空心颗粒,大小与HPV52天然病毒颗粒相近。HPV52 L1 VLP相对分子质量约56 000,纯度达95%以上,产量为3. 6 mg/L,且可与小鼠抗HPV L1多克隆单抗发生特异性结合。HPV52 L1 VLP在小鼠体内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0. 010μg,在大鼠体内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06。结论 于毕赤酵母系统成功表达了HPV52 L1 VLP,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相关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52 L1蛋白 病毒样颗粒 毕赤酵母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妇女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HPV52的遗传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姝 许国章 +1 位作者 倪红霞 李永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HPV52的分布和癌相关基因E6、E7区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宁波市社区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其中HPV52亚型阳性株进行癌相关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HPV52的分布和癌相关基因E6、E7区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宁波市社区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其中HPV52亚型阳性株进行癌相关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从778份样本中检出HPV52阳性24例,检出率为3.1%。获得E6、E7基因序列分别为21和19条。E6区有3个位点发生碱基颠换:G350T、G356A和A379G,其中G350T和A379G出现率最高,占95.2%;E7区有3个位点发生碱基颠换:C751T、A801G和A849C,其中C751T和A801G出现率最高,占94.7%。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宁波地区HPV52型存在亚洲型和欧洲型。结论宁波社区人群HPV52感染率较高,多数感染者携带病毒的癌相关基因发生变异,应加强对人群HPV感染状况和病毒株变异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宫颈癌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52 E6 E7 基因 变异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52型E2和E6/E7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岳军 周妙姬 邱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52型(human papillomavirus 52,HPV52)E2及E6/E7m RNA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高危型HPV分布情况,探讨HPV52感染及E2、E6/E7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12例高危型HPV阳性病例,依据病...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52型(human papillomavirus 52,HPV52)E2及E6/E7m RNA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高危型HPV分布情况,探讨HPV52感染及E2、E6/E7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12例高危型HPV阳性病例,依据病理学诊断归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组(atypical squamous cell lesions,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以及鳞状细胞癌组(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24例HPV52阳性样本E2及E6/E7 m RNA,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HPV52型E2与E6/E7m RNA呈负相关,rs=-0.98,P<0.01,两者检出率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3种高危型HPV中,检出率最高前三位为HPV52(24.2%)、HPV58(20.5%)、HPV16(11.7%)。结论 HPV52型E2缺失、E6/E7表达过度是宫颈癌变的关键环节,E2、E6/E7水平在评估宫颈病变程度中具有参考价值。同时,HPV52型在宫颈癌的发展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52型(hpv52型) E2 E6/E7 宫颈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