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小说《羊脂球》中人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蕾蕾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一名叫羊脂球的妓女所遭受的悲惨境遇来反衬资本主义的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人性。文章从各人物间人性的变化,对莫泊桑的《羊脂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羊脂球》的解读...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一名叫羊脂球的妓女所遭受的悲惨境遇来反衬资本主义的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人性。文章从各人物间人性的变化,对莫泊桑的《羊脂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羊脂球》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脂球》
人性变化
替罪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海经》与海洋文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方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8-25,共8页
《山海经》历来被误读,有巫书、地理书、博物志诸说。其实,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写海洋的经典,又是一部?集古代社会早期文化的经典,一部蕴含中国文学艺术原生态素材的经典。《山海经》以人为本,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
《山海经》历来被误读,有巫书、地理书、博物志诸说。其实,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写海洋的经典,又是一部?集古代社会早期文化的经典,一部蕴含中国文学艺术原生态素材的经典。《山海经》以人为本,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一是流变性与包容气魄,二是原创性与求异思维,三是多元化与前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海洋文化
人文精神
流变性
原创性
多元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性质态测评模型设计及现代人人性质态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长江
欧阳奕
邵会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1期95-100,共6页
对人性的准确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文化的转型正当时,人性也随之变迁,要依据文化转型特点科学把握现代人的人性质态特征,才能实施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文章创新性设计了人性质态模式和人...
对人性的准确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文化的转型正当时,人性也随之变迁,要依据文化转型特点科学把握现代人的人性质态特征,才能实施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文章创新性设计了人性质态模式和人性质态测评量表,并基于对浙江省、山东省和江西省随机调查获取的98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现代人人性诉求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社会人、责任人、经济人、自我实现的人,且社会人、责任人、经济人的测评值两两差异显著,经济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测评值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质态
人性变迁
复杂性
测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长江
欧阳奕
《科技和产业》
2013年第1期130-136,142,共8页
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是时代的产物。文化通过价值观影响人。本文研究了中国文化转型特征,分析了文化如何通过价值观影响人,并借助人性质态测评模型,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性质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人的人性质态呈现多样性特征...
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是时代的产物。文化通过价值观影响人。本文研究了中国文化转型特征,分析了文化如何通过价值观影响人,并借助人性质态测评模型,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性质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人的人性质态呈现多样性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人性质态的差异显著,折射出社会文化变迁对不同年龄段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时代造就具有不同人性质态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不同年龄段
人性质态
人性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英修证与平民教化的殊途同归——王阳明致良知与王凤仪化性论比较
5
作者
陈海威
周爱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王凤仪的化性论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二者都以《大学》"修齐治平"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恢复天性良知为根本目的,以为善去恶为修证方法;但二者又有区别,致良知重视对心性隠微的审查,在修证方法...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王凤仪的化性论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二者都以《大学》"修齐治平"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恢复天性良知为根本目的,以为善去恶为修证方法;但二者又有区别,致良知重视对心性隠微的审查,在修证方法上侧重由"体"到"用",适合社会精英的修证;化性论以家庭伦理道德为行为规范,由伦理实践入手,从"用"到"体",是儒家思想在三教合一潮流中的大胆尝试,适合底层平民的教化。二者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良知
化性论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小说《羊脂球》中人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蕾蕾
机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文摘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一名叫羊脂球的妓女所遭受的悲惨境遇来反衬资本主义的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人性。文章从各人物间人性的变化,对莫泊桑的《羊脂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羊脂球》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
《羊脂球》
人性变化
替罪羊
Keywords
Boule
de
Suif
human
nature
’s
change
scapegoat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海经》与海洋文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方牧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文化研究所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8-25,共8页
文摘
《山海经》历来被误读,有巫书、地理书、博物志诸说。其实,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写海洋的经典,又是一部?集古代社会早期文化的经典,一部蕴含中国文学艺术原生态素材的经典。《山海经》以人为本,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一是流变性与包容气魄,二是原创性与求异思维,三是多元化与前瞻理念。
关键词
《山海经》
海洋文化
人文精神
流变性
原创性
多元化
Keywords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maritime
culture
human
spirit
nature
of
change
originality
multifo
rmity
分类号
I242.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性质态测评模型设计及现代人人性质态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长江
欧阳奕
邵会会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1期95-10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630089)
文摘
对人性的准确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文化的转型正当时,人性也随之变迁,要依据文化转型特点科学把握现代人的人性质态特征,才能实施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文章创新性设计了人性质态模式和人性质态测评量表,并基于对浙江省、山东省和江西省随机调查获取的98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现代人人性诉求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社会人、责任人、经济人、自我实现的人,且社会人、责任人、经济人的测评值两两差异显著,经济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测评值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人性质态
人性变迁
复杂性
测评
Keywords
human
nature
human
nature
change
complex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长江
欧阳奕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和产业》
2013年第1期130-136,14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630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是时代的产物。文化通过价值观影响人。本文研究了中国文化转型特征,分析了文化如何通过价值观影响人,并借助人性质态测评模型,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性质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人的人性质态呈现多样性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人性质态的差异显著,折射出社会文化变迁对不同年龄段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时代造就具有不同人性质态的人。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不同年龄段
人性质态
人性变迁
Keywords
cultural
transition
different
age
stage
human
nature
state
human
nature
change
分类号
F27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英修证与平民教化的殊途同归——王阳明致良知与王凤仪化性论比较
5
作者
陈海威
周爱华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432080)
文摘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王凤仪的化性论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二者都以《大学》"修齐治平"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恢复天性良知为根本目的,以为善去恶为修证方法;但二者又有区别,致良知重视对心性隠微的审查,在修证方法上侧重由"体"到"用",适合社会精英的修证;化性论以家庭伦理道德为行为规范,由伦理实践入手,从"用"到"体",是儒家思想在三教合一潮流中的大胆尝试,适合底层平民的教化。二者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关键词
致良知
化性论
比较
Keywords
intuitive
knowledg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hange
comparison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小说《羊脂球》中人性变化的研究
王蕾蕾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海经》与海洋文化
方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性质态测评模型设计及现代人人性质态分析
李长江
欧阳奕
邵会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文化转型研究
李长江
欧阳奕
《科技和产业》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精英修证与平民教化的殊途同归——王阳明致良知与王凤仪化性论比较
陈海威
周爱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