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国内人性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健 沈一兵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17,共6页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人性问题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拓展。学者们对人性的内涵、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性的特征、人性的善恶、人性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观点,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研...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人性问题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拓展。学者们对人性的内涵、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性的特征、人性的善恶、人性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观点,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的本质 人性特征 善恶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人性”概念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世兴 程琳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2,共8页
马克思人性论以"人性的社会"为价值指引,具有具体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独特的理论品质,其超越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之处在于,它从本质上把人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产物和表现,把工人群众"非人性"的生活状况的... 马克思人性论以"人性的社会"为价值指引,具有具体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独特的理论品质,其超越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之处在于,它从本质上把人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产物和表现,把工人群众"非人性"的生活状况的变革诉诸于全部目的在于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建立共产主义这一"人性的社会"。由此,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达到了具体人性的认识高度,认为人性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劳动、需要等"人的一般本性"在社会历史中的具体展开和深化,并最终体现为历史地变化了的和实际地发展着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性 具体人性论 人的类特性 人的个体特性
下载PDF
王阳明的“人性论”思想及其特征
3
作者 唐锦锋 肖燕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阳明学”是继“程朱理学”之后的又一学术重镇,是儒学在宋明时代的最后高光时刻。在“人性论”问题上,王阳明认为“性”无定体,“心之本体”即是“性”,性无不善;恶,人之心失其本体。王阳明以庄子的“道通为一”消解各种“人性论”概... “阳明学”是继“程朱理学”之后的又一学术重镇,是儒学在宋明时代的最后高光时刻。在“人性论”问题上,王阳明认为“性”无定体,“心之本体”即是“性”,性无不善;恶,人之心失其本体。王阳明以庄子的“道通为一”消解各种“人性论”概念的藩篱,援引禅宗“佛性清净”的道德本体,借孟子的“良知良能”以立论,在“会通”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人性论”的重构。王阳明的“人性论”思想具有会通性、先天性、自然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人性论” 特征
下载PDF
“天人合一”之于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英姿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9-55,共7页
人道本天道而来,须尊(遵)天道而行,"天人合一"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是人道对天道的彰显与实现,是人生的实践过程。实践性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环境哲学内在统一的关键,具体体现为人道和天道在对天人之际、对... 人道本天道而来,须尊(遵)天道而行,"天人合一"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是人道对天道的彰显与实现,是人生的实践过程。实践性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环境哲学内在统一的关键,具体体现为人道和天道在对天人之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照,对人的实践主体地位的强调,对人的实践方式之依据的规定,以及对人的实践过程的重视等方面,它们是内在一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主导下的实践活动主体,"天人合一"思想在一元论世界观、整体性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适度节俭的消费观等方面的理论内涵,正可助益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建构。更进一步,从对形而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上升为重新或继续思考中国哲学形而上的"究天人之际"和"天人合一",中国特色环境哲学有理由成为中国哲学当代发展的一种形式。一方面,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理论建构,应该充分挖掘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充分吸收中国哲学的理论滋养,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中结出丰硕的理论果实;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现实关注,赋予了"究天人之际""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以鲜活的时代精神,或可成为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个路向,进而使中国特色环境哲学成为中国哲学当代发展的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环境哲学 中国特色 建构
下载PDF
论沈从文生命诗学的内在构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投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呈现出一个生命诗学的基本构架,这是其创作最为显明的标志,也是其创作独特性的根源所在。"生命"与"生活","人性"与"神性","人事"与"人生"是沈从文... 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呈现出一个生命诗学的基本构架,这是其创作最为显明的标志,也是其创作独特性的根源所在。"生命"与"生活","人性"与"神性","人事"与"人生"是沈从文生命诗学的三对基本范畴,联结沈从文思想与创作的各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诗学 生命 人性 神性 人事 创作独特性
下载PDF
餐具形态的人性关怀特征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贺伊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年第1X期163-165,共3页
餐具是人性关怀的产物,餐具形态是餐具人性关怀特征最重要的体现部分。本文从造型、材料、色彩这三大餐具形态基础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人性关怀特征。以此启示餐具形态创新设计,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达到... 餐具是人性关怀的产物,餐具形态是餐具人性关怀特征最重要的体现部分。本文从造型、材料、色彩这三大餐具形态基础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人性关怀特征。以此启示餐具形态创新设计,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达到食物、餐具、人、环境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具形态 人性关怀 特征
原文传递
成仿吾文艺美学思想的特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邢宇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在文艺美学中,人性的追求与艺术的表达一般是高度统一的。在国家命运窘迫、救亡图存的外部环境背景下,任何文艺追求都难免受到影响,甚至形成多组共存的矛盾。成仿吾文艺美学的思想特质,映射了时代巨变中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在... 在文艺美学中,人性的追求与艺术的表达一般是高度统一的。在国家命运窘迫、救亡图存的外部环境背景下,任何文艺追求都难免受到影响,甚至形成多组共存的矛盾。成仿吾文艺美学的思想特质,映射了时代巨变中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审美价值论上形成了文学审美性与功利性的矛盾,在艺术创作论上表达了浪漫与写实的矛盾,在思想立场上,实现了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总体表现为"人性"与"艺术"相互夹缠的矛盾纠葛。这也需要人们从时代与发展的角度探索与还原成仿吾对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艺美学 人性追求 艺术表达 思想特质
下载PDF
大学校长治校作用怎样科学发挥——一项基于知识分子类型的解释学分析
8
作者 王飞 王运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共9页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校长在大学办学治校的作用发挥中仍然存在较大空间,很多时候校长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知识分子类型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大学是一个有"大脑"的组织,中国大学治理背后的深层问题是,作为大学&qu...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校长在大学办学治校的作用发挥中仍然存在较大空间,很多时候校长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知识分子类型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大学是一个有"大脑"的组织,中国大学治理背后的深层问题是,作为大学"大脑"关键承担者和首席执行官的大学校长普遍拘泥于"特殊知识分子"的作用开展治校,校长的作用难以科学发挥。在建设一流大学的新时代,解决此问题的路径是:大学校长从"特殊知识分子"向"理想知识分子"发展是当今中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校长需要从中国传统精神家园里寻找支撑"理想知识分子"的精神基因,培育好"理想知识分子"身上普遍的人性特质,发挥好"理想知识分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长 特殊知识分子 理想知识分子 人性特质 大学治理
下载PDF
人的本质与社会文明
9
作者 薛晓萍 潘立勇 杨钦祥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4-16,33,共4页
人的本质由人的内部矛盾性和外在关系决定的,它的主要特征有:物质性、意识性、主体性和社会性。文明(社会文明)是由人的本质特征引起的、由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适应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它们是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或环境的财富,... 人的本质由人的内部矛盾性和外在关系决定的,它的主要特征有:物质性、意识性、主体性和社会性。文明(社会文明)是由人的本质特征引起的、由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适应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它们是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或环境的财富,具有显著的社会进步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主体性。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正是人的本质的社会表现需求,它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本质特征 社会文明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反思 被引量:16
10
作者 岳文泽 韦静娴 陈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厘清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概念内涵,揭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适宜性评价的核心需求和现实挑战,反思与改进评价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经历了从土地利用到国土空间开... 研究目的:厘清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概念内涵,揭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适宜性评价的核心需求和现实挑战,反思与改进评价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经历了从土地利用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嬗变,具有空间协调性、时序统筹性、效益综合性三重内涵;(2)国土空间规划对适宜性评价提出了安全、效率、品质等需求;(3)现行适宜性评价思路忽视了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长期交互的“适应性”状态、对地域功能的空间联系缺乏足够重视、对多元人本需求关注不足;(4)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尊重国土空间“适应性”状态、满足人类多层次需求、凸显适宜性空间结构,建立适宜性评价、适应性修正、结构性优化“三位一体”的思路。研究结论:科学辨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内涵,应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和挑战,改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和思路,赋能国土空间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国土空间规划 多宜性 适应性 人本性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继瑞 杨蓉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表述,对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特...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表述,对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当代中国的凝练与诠释,既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一脉相承,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从经济理论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与立场;从经济实践角度看,绿色GDP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绿色GDP
原文传递
人的本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根源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8年第4期40-61,共22页
马克思从生产的'双重关系'视域中揭示的人的本质,深刻地预设了具有'天人合一'整体性特征的利己利他经济人才符合人的本质,并由此揭示了由利己经济人向利己利他经济人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 马克思从生产的'双重关系'视域中揭示的人的本质,深刻地预设了具有'天人合一'整体性特征的利己利他经济人才符合人的本质,并由此揭示了由利己经济人向利己利他经济人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资源与需要双约束假设、公平与效率互促同向变动假设、公有制高绩效假设的相互联系及其正确性。新发展理念是利己利他经济人的理念。蕴含了利己利他经济人所遵循的相互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一带一路'国际发展战略,必然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研究,必然会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五大理论假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互利益最大化原则
原文传递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13
作者 陈业欣 韩淑梅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史中的重要主题。而马克思深入社会历史维度分析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开辟了一条把握现实生态问题的科学道路。资本主义的现实社会历史表现为资本是“以太的光”,其增殖性的生产逻辑和强制性的消费逻辑必然造成...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史中的重要主题。而马克思深入社会历史维度分析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开辟了一条把握现实生态问题的科学道路。资本主义的现实社会历史表现为资本是“以太的光”,其增殖性的生产逻辑和强制性的消费逻辑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异化与自然危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人、社会、全球多重视野,在自觉变革中引领人类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形成二者良性共处提供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资本逻辑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及现实践履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旭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这一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现实践履及价值意蕴,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这一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现实践履及价值意蕴,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汲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在精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持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树立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方法、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中国立场、凸显世界眼光、饱含人类关怀,以其鲜明的系统性与辩证性的理论特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以及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先锋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61,共8页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若没有社会理想,就无法维持共同体的存在,更无法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天性。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契合了人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人实现自我解放的社会规律,这是共产主义理想...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若没有社会理想,就无法维持共同体的存在,更无法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天性。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契合了人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人实现自我解放的社会规律,这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逻辑。共产主义实现是一个过程,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之而奋斗,就是在脚踏实地地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在向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 理想信念 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基于演化范式的人性假设演化解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裴雪 温建芳 杨亚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3期126-127,共2页
在系统地回顾人性假设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从动态演化的视角分析了人性假设的演化规律,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有实质意义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人性假设 演化特征 遗传机制 变异机制 选择机制
下载PDF
轿车仪表人性化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烈洪 张飞林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当代汽车追求"人车合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人的需求而设计与制造,使人乘驾汽车感到舒适、方便和不易疲劳。汽车设计师们除了设计更加赏心悦目的车辆外形,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车型内饰方面的设计上,尤其是汽车仪... 当代汽车追求"人车合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人的需求而设计与制造,使人乘驾汽车感到舒适、方便和不易疲劳。汽车设计师们除了设计更加赏心悦目的车辆外形,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车型内饰方面的设计上,尤其是汽车仪表系统。介绍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汽车仪表系统的基本要求,汽车仪表显示装置人性化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如何实现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在汽车仪表系统造型设计中如何体现中国元素与特色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仪表 人性化 设计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从理论自觉到人类情怀:三个“共同体”理念的规律性阐释
18
作者 余成龙 《宁夏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32-39,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从理论自觉到人类情怀的贯通具有规律性。首先,人民性作为其理论旨归,表征着三者均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取向。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境遇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从理论自觉到人类情怀的贯通具有规律性。首先,人民性作为其理论旨归,表征着三者均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取向。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境遇是其生成的现实逻辑,凸显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最后,化解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障碍是其话语出场的实践进路,彰显着大历史观视域下世界多元化的样态。三个“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重塑了世界发展转型中的“文明观”、生态危机逆境中的“自然观”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健康观”,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创造了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权力行使类型理论的延伸性思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19
作者 刘杨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权力行使类型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为一对基本类型和依不同标准而划分的三对"子类型"的结构。"本质的、功能的、深层的、活动的研究"方法,叙事与论理相结合的方法,是权力行使类型理论得以构建的前提,也是具有普遍启... 权力行使类型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为一对基本类型和依不同标准而划分的三对"子类型"的结构。"本质的、功能的、深层的、活动的研究"方法,叙事与论理相结合的方法,是权力行使类型理论得以构建的前提,也是具有普遍启发意义的方法。纵向权力的"不定数"特性和不同的人性论预设,构成了权力行使类型理论有效性的内在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官吏群体和稳定、成熟的制度环境,是权力行使类型理论有效性的外在条件。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危机和制度变迁,深刻改变了权力行使类型理论发生作用的条件,然而传统文化是活的文化,正在走向复兴的现代中国,有条件积极利用权力行使类型理论这一珍贵的传统资源,营造讲究为官之道的现代"官文化",促进和谐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行使类型 传统文化 人性论 官文化 和谐行政 制度的内容性质与形式特征
原文传递
“完整的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0
作者 左亚文 高晓英 周绍东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4,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探讨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问题,而只有理解人的本质,才能把握人的需要,进而准确定位生产目的。建立在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历史本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完整的人"的本质是:从事生产劳动,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探讨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问题,而只有理解人的本质,才能把握人的需要,进而准确定位生产目的。建立在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历史本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完整的人"的本质是:从事生产劳动,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能动地表现、实现与确证自由个性和满足其需要的人。"完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定,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握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变,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完整的人"的客观现实性规定,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展望自由人联合体,又历史地承认"经济人";既追求帕累托改进,又倡导"孔子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完整的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合目的性 合规律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