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肠系膜血管炎并改善肠道损伤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王蓓 程功 +5 位作者 李浩 王乃迪 赵亚云 冯瑞玲 金月波 何菁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257-2263,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患者前后的临床表现、免疫指标、影像学以及人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变化,分析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对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 目的:通过比较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患者前后的临床表现、免疫指标、影像学以及人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变化,分析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对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LMV并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共1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疗效及预后,并且测定治疗前后的肠道损伤标志物LBP水平。结果:10例LMV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腹痛减轻或消失(P=0.003),胃肠壁增厚水肿减轻或消失(P=0.000),肠梗阻/肠穿孔解除(P=0.025),IgG降低(P=0.032),补体C3回升(P=0.047),B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P=0.022),SLEDAI评分下降(P=0.005),LMV缓解率100%,复发率10%。利妥昔单抗治疗后LBP浓度显著下降[(8.94±6.37)μg·mL^(-1)vs(2.89±3.21)μg·mL^(-1),P=0.04]。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影像学及肠道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LBP有望成为狼疮肠系膜血管炎肠道损伤的评估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 肠道损伤 人脂多糖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抗体dsFv V_L链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晓冬 邹佳 +1 位作者 杨艳丽 刘友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将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抗体的Fv L链引入半胱氨酸(Cys),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mega-primer PCR方法,在抗NH-LBP单克隆Fab抗体的轻链基因骨架区中引入编码Cys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放入载体pET-28a(+),于工程菌BL2... 目的将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抗体的Fv L链引入半胱氨酸(Cys),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mega-primer PCR方法,在抗NH-LBP单克隆Fab抗体的轻链基因骨架区中引入编码Cys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放入载体pET-28a(+),于工程菌BL21star(DE3)中表达及TALON柱芯亲合纯化,通过ELISA法初步鉴定其与NH-LBP的结合力。结果dsFv VL链的Thr21替换为Cys,扩增出基因片段长约为650bp,经BL21star(DE3)菌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的目的蛋白,与NH-LBP具有一定的结合力。结论抗体轻链中成功引入了C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 二硫键稳定性Fv抗体 半胱氨酸
下载PDF
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人NH-LBP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葛晓冬 刘友生 +3 位作者 王晓东 王长松 邓军 李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制备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 (NH- LBP)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以噬菌体展示系统(pComb3H/VCSM13)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Fab), 并以昆虫细胞sf21在无血清培养基 (SF 900Ⅱ )中,通过BAC- TO- BA...  目的: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制备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 (NH- LBP)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以噬菌体展示系统(pComb3H/VCSM13)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Fab), 并以昆虫细胞sf21在无血清培养基 (SF 900Ⅱ )中,通过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表达NH -LBP。再以NH -LBP为抗原, 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可产生抗NH- LBPmAb的菌株并进行鉴定。结果: 昆虫细胞sf21可表达人源NH- LBP, 经亲和纯化柱芯 (TALON)有效纯化后, 获得约8mg的NH- LBP。成功地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 库容达5. 0×108 CFU。经 8轮筛选后, 抗体库被富集 1. 85×104 倍。经ELISA法鉴定, 获得 3株可产生抗NH -LBPmAb的菌株(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见GenBank中的: AY337713,AY337714 )。结论: 以昆虫细胞sf21表达NH LBP及以其为抗原制备噬菌体mAb是可行的。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抗NH- LBP的二硫键稳定的Fv抗体 ( disulfidestabilizedFvfrag ments, dsFv), 研究人体内LBP的变化规律和过度炎症反应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多糖结合蚩白氨基端片段 人源噬菌体抗体库 昆虫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氨基末端片段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晓冬 刘友生 +2 位作者 王晓东 王长松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 以昆虫sf2 1、sf9细胞表达、分泌人源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氨基末端片段 (NH LBP) ,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昆虫sf2 1和sf9细胞于完全Grace培养基中分别扩增编码人源NH LBP的杆状病毒 ,再以sf2 1和sf9细胞于SF 90 0Ⅱ无血... 目的 以昆虫sf2 1、sf9细胞表达、分泌人源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氨基末端片段 (NH LBP) ,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昆虫sf2 1和sf9细胞于完全Grace培养基中分别扩增编码人源NH LBP的杆状病毒 ,再以sf2 1和sf9细胞于SF 90 0Ⅱ无血清培养基中表达NH LBP ,并以TALON柱芯对NH LBP进行亲和纯化 ,此后以Tris Tricine电泳、毛细管电泳、流式细胞分析实验 (flowcytometryanalysis)、TNFa分泌实验的方法鉴定NH LBP的纯度及生物学活性。结果 昆虫sf2 1和sf9细胞均能有效地扩增编码NH LBP的杆状病毒 ,其中sf9细胞扩增病毒的能力为sf2 1细胞的 1 18倍。sf2 1细胞成功地表达、分泌NH LBP ,并经TALON柱芯亲和纯化 ,其纯度达 98%,NH LBP具有明确的与脂多糖 (LPS)结合的生物学活性 ,而sf9细胞却不能表达、分泌NH LBP。结论 以昆虫sf2 1细胞分泌表达具有活性人源NH LBP是可行的 ,昆虫sf9细胞可扩增编码NH LBP的杆状病毒 ,但不能表达、分泌NH L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细胞 人源氨基末端脂多糖结合蛋白 无血清培养基 杆状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