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致病菌感染体内外肠道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仪洋 吴梦洁 +1 位作者 董庆利 李卓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0-349,共10页
体内外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科学工具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基因表型、耐受性、免疫反应和疫苗开发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对食源性致病菌肠道模型的研究已有诸多进展,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 体内外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科学工具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基因表型、耐受性、免疫反应和疫苗开发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对食源性致病菌肠道模型的研究已有诸多进展,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本文对近年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体内外肠道模型进行了系统阐述。分别归纳了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其他一些动物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系统阐述了细胞模型、肠道类器官等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和前景,最后分析和讨论了不同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优劣势。体内动物模型可全面评价食源性致病菌的宏观感染进程以及宿主免疫反应,但由于物种差异,结果不能完全适用于人类;体外三维细胞模型,尤其是肠道类器官和器官芯片,采用人体细胞,不存在种源差异,在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微观层面上的致病机制、细胞和组织趋向性方面潜力巨大。本文的进展研究,将为研究食源性致病菌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体内模型 体外模型 肠类器官 毒性评价
下载PDF
依托泊苷诱导的人小肠类器官衰老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2
作者 武凤云 王应归 +4 位作者 肖春 李玉芳 金蕊 程龙 牛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 用依托泊苷(etoposide)诱导类器官发生DNA损伤构建人小肠类器官衰老模型。方法 临床活检小肠组织,体外无菌分离获得小肠隐窝,在培养基中培养成为类器官。类器官用依托泊苷10μmol·L^(-1)处理7 d,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类器官表... 目的 用依托泊苷(etoposide)诱导类器官发生DNA损伤构建人小肠类器官衰老模型。方法 临床活检小肠组织,体外无菌分离获得小肠隐窝,在培养基中培养成为类器官。类器官用依托泊苷10μmol·L^(-1)处理7 d,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类器官表面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水平;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染色检测类器官SA-β-gal阳性细胞面积百分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衰老标志物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人小肠隐窝体外成功培养成球。依托泊苷诱导的人小肠类器官衰老模型表面皱缩,类器官部分死亡,整体表面积变小;类器官中γH2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SA-β-gal阳性细胞面积百分率显著增加(P<0.01),约90%细胞呈SA-β-gal阳性;p16^(INK4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依托泊苷处理可诱导人小肠类器官发生DNA损伤,从而诱导人小肠类器官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小肠类器官 依托泊苷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 p16^(INK4A)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