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人格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9期98-99,共2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 《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该学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二十五人” 人体形态 人格
下载PDF
普拉提运动对人体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盈盈 刘伶燕 +1 位作者 郝鑫鑫 刘文平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2期157-158,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普拉提的相关内容以及普拉提运动对人体形态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拉提运动可以加强核心力量,促进平衡能力、提高协调性以及缓解肌肉紧张,对人体形态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本研究期望...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普拉提的相关内容以及普拉提运动对人体形态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拉提运动可以加强核心力量,促进平衡能力、提高协调性以及缓解肌肉紧张,对人体形态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本研究期望使更多的民众了解普拉提运动,参与其中并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提 人体形态 影响 研究
下载PDF
文艺的人文精神和文艺的历史精神 被引量:2
3
作者 陆贵山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5-16,共12页
文艺的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文艺中的人文因素都是被历史化了的并以具体的历史形态呈现出来的。非人文的历史精神表现在 :庸俗历史学和庸俗社会学的倾向 ;直观反映论倾向 ;科学主义的倾向。非历史的人文精神表现在 ... 文艺的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文艺中的人文因素都是被历史化了的并以具体的历史形态呈现出来的。非人文的历史精神表现在 :庸俗历史学和庸俗社会学的倾向 ;直观反映论倾向 ;科学主义的倾向。非历史的人文精神表现在 :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倾向 ;各种空想主义和幻想主义的倾向 ;各种原始文化主义和自然文化主义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历史精神 人文形态 历史结构
下载PDF
人形、天性、兽性:《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的人性探究
4
作者 关熔珍 刘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4-93,159,共11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文本背景,以不同人物的人性叙事构建文本。本文从伦理学维度中的人形、天性、兽性三个视域出发,深入解读小说中虚构的太古村民的人形、天性、兽性的不...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文本背景,以不同人物的人性叙事构建文本。本文从伦理学维度中的人形、天性、兽性三个视域出发,深入解读小说中虚构的太古村民的人形、天性、兽性的不同呈现,聚焦虚构文本的现实意义,以哲学的思维探讨虚构人物与真实人性的文本构建意义,通过虚构的太古村庄映射现实世界,揭示人性的内涵意义,展现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人性探究 人形 天性 兽性
下载PDF
多分类器结合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刚 戚飞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用贝叶斯理论分析了常见的和、积、中值及投票多分类器结合方法 ,指出它们各自的缺陷 ,类比真实的选举情形 ,对原投票法进行了改进 :赋予不同分类器不同的“说话份量 ,被重视程度”,即不同权值 ,增加“第二候选人”备选 ,并考虑“第一... 用贝叶斯理论分析了常见的和、积、中值及投票多分类器结合方法 ,指出它们各自的缺陷 ,类比真实的选举情形 ,对原投票法进行了改进 :赋予不同分类器不同的“说话份量 ,被重视程度”,即不同权值 ,增加“第二候选人”备选 ,并考虑“第一与第二候选人”的可信度差给予“附加选票”.采用Olivetti和 Oracle研究室的人脸图像库 ,结合本征脸法、协同算法和自联想神经网络法分类器 ,对比了新方法和常见结合方法 .实际结果表明 ,改进的方法有较好的识别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本征脸法 协同算法 自联想神经网络法 分类器
下载PDF
光带法激光三维人体扫描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葛宝臻 孙明睿 +3 位作者 吕且妮 牟冰 孙宇臣 张以谟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研制了光带法激光三维人体扫描系统,以4个半导体激光线光源在人体表面形成一个环带,通过位于线光源两侧的8个面阵CCD摄像头接收光带像,在四轴伺服同步扫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采集系统的支持下,自上而下地实现了人体外形轮廓的自动扫描。... 研制了光带法激光三维人体扫描系统,以4个半导体激光线光源在人体表面形成一个环带,通过位于线光源两侧的8个面阵CCD摄像头接收光带像,在四轴伺服同步扫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采集系统的支持下,自上而下地实现了人体外形轮廓的自动扫描。并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和针孔相机透视变换模型,通过数据处理与数据拼接,成功得到了人体的三维轮廓的点云图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带法 人体扫描 半导体激光线光源 轮廓测量 三维外形轮廓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的无创性磁刺激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洪广 周琳 +3 位作者 顾靖 罗跃嘉 魏景汉 蒋大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0-295,共6页
无创性磁刺激技术在中枢神经功能检测和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应用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电生理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文章从理论上对磁刺激的发生发展 ,物理原理 ,特性 ,磁刺激与标准电刺激的差别 ,外周磁刺激技术的多信道磁刺激对电刺激模拟... 无创性磁刺激技术在中枢神经功能检测和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应用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电生理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文章从理论上对磁刺激的发生发展 ,物理原理 ,特性 ,磁刺激与标准电刺激的差别 ,外周磁刺激技术的多信道磁刺激对电刺激模拟等最新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刺激 外周磁刺激 功能磁刺激 中枢神经 无创检测
下载PDF
“父亲”形象的互文书写——《王蒙自传》与《活动变人形》对照解读
8
作者 黄亚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82,共12页
《王蒙自传》与《活动变人形》中的“父亲”形象,构成了显著的互文现象。作为两种创作路向,自传和小说相互提供由文外看文内的参照性史料。《王蒙自传》为《活动变人形》“父亲”形象倪吾诚的虚构,提供了政治与心理动机的说明;以《王蒙... 《王蒙自传》与《活动变人形》中的“父亲”形象,构成了显著的互文现象。作为两种创作路向,自传和小说相互提供由文外看文内的参照性史料。《王蒙自传》为《活动变人形》“父亲”形象倪吾诚的虚构,提供了政治与心理动机的说明;以《王蒙自传》父亲王锦第为原型,在倪吾诚形象的生成中,见出作家艺术表达中重抒情想象的情感审美,重政治意义的逻辑起点和真诚勇敢的心理线索;受小说人物影响,王锦第与倪吾诚同构,因而在史实、史评、史思三个层面偏离了传记人物的全面性、客观性和思想性。由此可见,关注传记与其他文类编织的史料网络,可弥补文学史偏于虚构文学而致的结构性缺失,赋予文学研究以历史维度和思想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自传》 《活动变人形》 “父亲”形象 家族史 互文
下载PDF
从“悉如常人”到“偶见鹘突”--《聊斋志异》中异类的人化与显形
9
作者 刘珂佳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聊斋志异》对于“异类”形象的塑造,真正做到了“悉如常人”“偶见鹘突”。这些异类在外在形貌、内在性格上“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并且在他们的身上都体现着人类特有的社会关系;其在显形的表现上也颇具特色:或由叙述者直接点明异类身... 《聊斋志异》对于“异类”形象的塑造,真正做到了“悉如常人”“偶见鹘突”。这些异类在外在形貌、内在性格上“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并且在他们的身上都体现着人类特有的社会关系;其在显形的表现上也颇具特色:或由叙述者直接点明异类身份,或因自身行为及其他外界因素暴露异类身份。本文以鲁迅对《聊斋志异》异类描写的评价为切入点,探析“异类”的人化与显形,总结异类形象塑造的独特之处,从中窥见作家在创作目的、创作手法及创作观念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悉如常人 异类人化 偶见鹘突 异类显形
下载PDF
《尚书》五行、《周易》八卦和人体形态逻辑再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龙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3-76,共4页
通过人体形态逻辑使《尚书》五行和《周易》八卦发生内在的逻辑联系,尽管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尚书》五行、《周易》八卦和人体形态逻辑之间联系,涉及诸多内容,其主要有:《尚书》五行和《周易》八卦相结合的缘起及产生的新成果;八卦与... 通过人体形态逻辑使《尚书》五行和《周易》八卦发生内在的逻辑联系,尽管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尚书》五行、《周易》八卦和人体形态逻辑之间联系,涉及诸多内容,其主要有:《尚书》五行和《周易》八卦相结合的缘起及产生的新成果;八卦与人体形态逻辑的对应关系,说明八卦是八个逻辑公式,人体形态是逻辑结构且可以作为逻辑图使用;《周易》卦象中蕴含的五行内容,说明五行生克关系可以用八卦卦象加以解释;五行与"六子"的对应关系等。从逻辑的角度看,单讲五行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卦象相结合才能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五行 《周易》 八卦 人体形态逻辑
原文传递
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以跨学科“拓展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东博 《设计》 202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文章基于经济管理学中的"经营战略管理"和"组织机构"的逻辑关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理视角,以研究"人的形为"如何引导空间设计作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办公空间设计》的核心教学... 文章基于经济管理学中的"经营战略管理"和"组织机构"的逻辑关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理视角,以研究"人的形为"如何引导空间设计作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办公空间设计》的核心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以跨学科、多元视角、创新经济环境新模式,如企业文化分析、围绕"人"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分析等。尝试以企业管理学为背景下的现代办公空间环境的交互模式设计,突破和改革传统单一模式的理论概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专业课堂上举一反三的学习拓展力和设计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学 办公空间设计 人的形为与空间 拓展整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语言事实和语言实践——论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一致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姣玲 谢维营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维特根斯坦是西方哲学史上系统地从语言的角度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关注的核心是语言事实,早期论证都是围绕语言事实这个中心概念来进行的;后期的基本哲学精神是语言实践,分析语言事实为后期的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是西方哲学史上系统地从语言的角度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关注的核心是语言事实,早期论证都是围绕语言事实这个中心概念来进行的;后期的基本哲学精神是语言实践,分析语言事实为后期的语言哲学实践做了逻辑铺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思想领域。尽管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存在诸多差异,但对语言和人类生活形式的重视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一以贯之的哲学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前后期思想 语言事实 语言实践 生活形式
下载PDF
《山海经》:中国神话的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山海经》中,中国神话主要在人与自然物,尤其是人与动物之间构成,两者之间的怪异构形便是原始的神;而后以此构形去表述历史,使历史动物-神化,这就是神话。神话最终演变为人-物之间的"化形"故事,开启了后世"志怪"... 《山海经》中,中国神话主要在人与自然物,尤其是人与动物之间构成,两者之间的怪异构形便是原始的神;而后以此构形去表述历史,使历史动物-神化,这就是神话。神话最终演变为人-物之间的"化形"故事,开启了后世"志怪"小说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动物神化 历史神话化 化形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基于人体形态学科技馆沉浸式生命教育的探索
14
作者 刘谭明 杨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4,共8页
生命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进入新时代,从促进“人之完整”的角度反思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结合中南大学人体形态学科技馆沉浸式生命教育的多样实践,以“由死观生”“感恩而生”“敬畏而生”“热爱而生”四个维度为着力点,推进大学... 生命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进入新时代,从促进“人之完整”的角度反思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结合中南大学人体形态学科技馆沉浸式生命教育的多样实践,以“由死观生”“感恩而生”“敬畏而生”“热爱而生”四个维度为着力点,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路径在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原则、生命质量层面实现优化,切实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 人体形态馆 沉浸式生命教育
下载PDF
甲骨文人形符号的设计发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镜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6,212,共3页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在常用的4 8 0个汉字中,以完整人形出现的甲骨文符号约有6 5个。甲骨文人形符号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现和理解汉字的设计思维、美学特点和...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在常用的4 8 0个汉字中,以完整人形出现的甲骨文符号约有6 5个。甲骨文人形符号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现和理解汉字的设计思维、美学特点和当前设计应用与视觉转化的空间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人形符号 设计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人形”造型与纹饰研究
16
作者 惠国夫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虽然在器型和纹饰上以动植物纹样和几何形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 "人形"纹饰与造型,其中主要有人面具、人面纹饰、人像造型和构件、人物画像等。这些"人形"造型与纹饰从造型的内容和题材上看,主要有... 中国古代青铜器虽然在器型和纹饰上以动植物纹样和几何形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 "人形"纹饰与造型,其中主要有人面具、人面纹饰、人像造型和构件、人物画像等。这些"人形"造型与纹饰从造型的内容和题材上看,主要有抽象的神话图腾和具象的写实人物;从造型表现手法上,主要有"人形"雕塑和人物画像类纹饰;从造型艺术风格上看,有的比较原始狰狞,有的比较生动传神,有的非常富有审美情趣,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人形”雕塑 人物画像 造型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维修技术指令的验证仿真
17
作者 朱兴动 黄葵 王正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4年第6期88-89,95,共3页
该文研究了用人体结构模型验证飞机维修程序的可行性 ,介绍了使用参数化行为描述和多重模型的仿真方法。参数化行为描述是以动画人体结构模型 (HFMs) ,通过CAD技术模拟人体各个部位的维修动作 ,它支持自然语言的理解。多重模型是指仿真... 该文研究了用人体结构模型验证飞机维修程序的可行性 ,介绍了使用参数化行为描述和多重模型的仿真方法。参数化行为描述是以动画人体结构模型 (HFMs) ,通过CAD技术模拟人体各个部位的维修动作 ,它支持自然语言的理解。多重模型是指仿真对象具有几何外观和非几何领域的行为属性。将编写的维修技术指令分解为简单的行为 ,进行程序的仿真。在统一的界面下 ,封装多重模型的同步机制。通过维修程序与相应行为的比较 ,可以方便地判断程序是否安全、符合逻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技术指令 验证仿真 人体结构模型 飞机维修 CAD技术 计算机仿真 多重模型 参数化行为描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蕴 被引量:27
18
作者 韩喜平 郝婧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的主线,在生发背景、指导理念、方法途径、价值立场等方面凝结出了独特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以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优化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的主线,在生发背景、指导理念、方法途径、价值立场等方面凝结出了独特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以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优化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向世界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与各国发展展示出的中国示范、中国担当,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深刻的世界意蕴,具体表现为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参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改变了世界分化的格局、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西方现代化模式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异化风险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保民 武朝阳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人类本性亦面临有史以来最大挑战和最深刻瓦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异化逐渐导致人类社会的异化,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技术人类生活形态。由此带来诸多伦理和法理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人类本性亦面临有史以来最大挑战和最深刻瓦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异化逐渐导致人类社会的异化,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技术人类生活形态。由此带来诸多伦理和法理挑战,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甚至终结人类。根据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理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陷入“粗俗唯物主义”窠臼,人与世间万物都被抽象化、可计算化,技术理性超越人类理性,技术开始支配人类,人工智能技术异化趋势愈加明显。这需要法哲学为相关立法提供正确指引,用法律规制和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用方式,用法的价值约束引导人性欲望,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新技术人类生活共同体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 法哲学 异化 技术人类生活形态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人体形态的织物立体悬垂测试方法与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剑虹 周衡书 +2 位作者 武世锋 刘向荣 刘晋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针对传统织物悬垂性能测试法的固有缺陷,以人体三维形态为基准,提出了一种测试自然悬垂状态下织物立体悬垂性能的新方法,研制了织物三维立体悬垂仪,并依此原理设计和制作了简易模型测量装置。提取织物的波纹数、悬垂系数、平均弯曲指数... 针对传统织物悬垂性能测试法的固有缺陷,以人体三维形态为基准,提出了一种测试自然悬垂状态下织物立体悬垂性能的新方法,研制了织物三维立体悬垂仪,并依此原理设计和制作了简易模型测量装置。提取织物的波纹数、悬垂系数、平均弯曲指数、弯曲变异指数等指标,对织物立体投影曲线进行CAD模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伞式悬垂测试法相比,新方法所得悬垂系数与织物的悬垂性能成正相关,2种方法所测波纹数接近,相关性高达0.9,表明三维立体悬垂性能测试方法可更逼真地反映织物的真实悬垂性能与形态。由此建立的织物悬垂性能指标体系可更好地反映织物的造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三维立体 悬垂性能 人体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