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全自动显微镜的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辰希 董枫 +3 位作者 傅琪钲 叶德贤 周晓燕 柏乾明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1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旨在针对目前病理科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全自动显微镜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断系统,提高诊... 目的:研究旨在针对目前病理科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全自动显微镜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断系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方法:设计和构建了一套基于AI的全自动显微镜的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系统。在硬件方面,设计和开发了自动扫描台、高速相机以及电动Z轴集成高分率光栅等,集成电动物镜切换、滤光片切换、预览相机、自动滴油装置等硬件模块,可同时支持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两类全景图像,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全自动显微镜HER2乳腺癌辅助诊断一体机(简称一体机)多用途的应用。在软件方面,本课题组基于荧光显微镜拍摄的HER2基因FISH荧光染色照片,结合AI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技术,以及传统计算机视觉处理方法,构建肿瘤细胞检测模型。此外,研究还基于HE染色组织病理图片对HER2阳性进行预测分析。根据在FISH荧光染色的HER2阳性细胞,在HE上进行定位,建立DL模型,提取大量特征进行判读。结果:该系统的信号寻找准确率、肿瘤细胞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满足病理科实验室的工作需求,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可重复性;显著降低了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变异。基于FISH图片,乳腺癌HER2基因信号自动计数准确率趋于100%;基于HE染色组织病理图片对HER2阳性进行预测分析奠定了较好的可行性基础。结论:该系统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全面解决了目前病理科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该系统在HER2型恶性肿瘤的诊断、对靶向药物治疗反应的预测以及对病理科医生的培训和教育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贾晓晨 孟文静 +2 位作者 何丽宏 贾勇圣 佟仲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6-491,共6页
目的索拉非尼是首个获准上市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近年来探讨索拉非尼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不断开展,但试验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 目的索拉非尼是首个获准上市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近年来探讨索拉非尼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不断开展,但试验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entral等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16-10,筛选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治疗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结果应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分析。结果纳入5个临床试验共计1 381例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明显延长,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77,95%CI为0.60~0.99,P=0.04;而无病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83,95%CI为0.64~1.07,P=0.14)、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1.06,95%CI为0.90~1.23,P=0.49)、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1.12,95%CI为0.97~1.30,P=0.14)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度的手足综合征、乏力、皮疹、胃炎及贫血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而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相比单纯化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可以从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治疗中获益,但手足综合征、皮疹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多吉美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不可切除胃癌MDCT特征与HER2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凤明 何静 +3 位作者 费强 诸毓文 俞健力 张闽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92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胃癌MDCT特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上海市中医医院161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可切除胃癌患者,根据HER2表达情况分为阳性组30例和阴性组131例。分析阴性组和阳性组...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胃癌MDCT特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上海市中医医院161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可切除胃癌患者,根据HER2表达情况分为阳性组30例和阴性组131例。分析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的胃癌原发灶和转移性肿瘤的CT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ER2阳性癌与阴性癌的重要CT特征。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患者的临床T分期更低,门静脉期多呈高密度,更常转移至肝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门静脉期高密度和肝转移是预测HER2阳性癌的重要独立因素(P<0.05)。结论与HER2阴性癌相比,HER2阳性胃癌表现出较低的T分期、门静脉期CT高密度,并且经常转移至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T分期 肿瘤分期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黎美仁 郑美蓉 +1 位作者 周燕 路名芝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4-517,528,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bladder,U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FISH检测HER2在76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bladder,U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FISH检测HER2在76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3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各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9.0%,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肿瘤大小、肿瘤级别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HER2蛋白的过表达与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可能对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her2 免疫组化 FISH
下载PDF
重组抗HER2融合蛋白基因ScFv/tBid对骨肉瘤E1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裘秀春 单乐群 +7 位作者 纪振钢 杨彤涛 龙华 许彦鸣 周勇 马保安 杨安钢 范清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构建抗HER2重组融合蛋白基因ScFv/tBid,并探讨其对骨肉瘤E10细胞的促调亡作用。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E10细胞膜表面HER2的表达。将抗HER2单链抗体基因e23sFv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的转膜结构域基因(PE... 目的:构建抗HER2重组融合蛋白基因ScFv/tBid,并探讨其对骨肉瘤E10细胞的促调亡作用。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E10细胞膜表面HER2的表达。将抗HER2单链抗体基因e23sFv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的转膜结构域基因(PEⅡ)和tBid基因连接,构建抗HER2重组融合蛋白基因ScFv/tBid,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中构建重组pCMV-ScFv/tBid载体,转染骨肉瘤E10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E10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到E10细胞膜表面有HER2的表达。成功构建重组融合蛋白基因质粒pCMV-ScFv/tBid。重组质粒转染E10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检测到E10细胞中tBid的过表达;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中出现;细胞出现明显的固缩、核浓缩等形态特征。Annexin V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6.1% vs 4.5%);TUNEL染色显示,E10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结论:重组抗HER2融合蛋白基因ScFv/tBid可以在转染的骨肉瘤E10细胞中表达,并诱导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ID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融合蛋白 骨肉瘤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晚期胃癌HER2表达与MSCT多参数影像表现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陈龙 叶薇 +1 位作者 王康 陈文坚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与MSCT多参数影像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62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及MSCT扫描资料,根据HER2表达情况的免疫组化结果,晚期胃癌患者分为HER...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与MSCT多参数影像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62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及MSCT扫描资料,根据HER2表达情况的免疫组化结果,晚期胃癌患者分为HER2阴性组47例(75.8%)和HER2阳性组15例(24.2%)。先采用卡方检验对临床病历资料(年龄、性别、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CT多参数影像表现数据(肿瘤部位、厚度、大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肝转移及是否腹膜转移)进行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计算优势比(dominance ratio,OR)。结果:明显强化、是否肝转移、是否腹膜转移,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分化程度、Lauren分型、肿瘤部位、厚度、大小、强化方式、是否淋巴结转移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明显强化(OR=8.214)、肝脏转移(OR=6.244)与HER2阳性有关(P<0.05)。结论:与HER2阴性胃癌相比,HER2阳性胃癌表现强化程度(明显强化)、肝脏转移,具有一定潜在的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乳腺癌HER2的PET显像临床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钱焕 徐宇平 杨敏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6期431-438,I0004,共9页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过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HER2阳性乳腺癌首选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化疗同步或序贯给药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小于30%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对一线曲妥...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过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HER2阳性乳腺癌首选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化疗同步或序贯给药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小于30%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对一线曲妥珠单抗治疗有效果,且大部分有效果患者最终会对曲妥珠单抗产生耐药性。HER2的高表达可能预测曲妥珠单抗的疗效,所以靶向治疗的成功取决于对HER2表达的准确评估。目前常规用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组织评估HER2状态,但穿刺活检有创,不适于反复操作。此外肿瘤组织具有异质性,活检不一定能反映远处转移灶的HER2状态。与活检不同,使用靶向HER2探针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PET)能无创、实时地评估全身HER2状态,有助于医师选择有效疗法并提供替代治疗方案。靶向HER2的抗体和小分子已用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用于临床前及临床PET显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靶向乳腺癌HER2 PET显像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医师了解分子影像在乳腺癌HER2诊疗研究中的临床结果,推进HER2 PET技术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PET) 分子探针
下载PDF
乳腺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8
作者 周涛 唐甜甜 +2 位作者 李春晓 王占东 李海平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0期68-70,共3页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3 383例,筛选出符合IMPC为实验组,同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本组IMPC 167例,...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3 383例,筛选出符合IMPC为实验组,同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本组IMPC 167例,占同期乳腺癌4.94%,年龄29岁~80岁,中位年龄54岁.淋巴结转移者共135例,占80.8%,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共105例,占62.9%,HER2阳性率58.7%,与ID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C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生物学行为.应与其他类型肿瘤进行鉴别,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胡赛男 张莉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人表皮生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期。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应用跨线曲妥珠单抗(H)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 目的观察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人表皮生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期。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应用跨线曲妥珠单抗(H)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1例,均完成一线H治疗,30例患者疾病进展后继续二线H治疗,19例患者疾病再次进展后继续三线H治疗,主要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及预后分析。结果一、二、三线治疗中,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方案和联合非紫杉类方案相比在有效率(RR)和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 t rate,CB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三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4、9、4月和26、39、53月,总的中位PFS为11月,总的中位OS为36月。一线治疗的PFS较二、三线治疗明显延长(P=0.000),曲妥珠单抗持续应用至三线的中位OS较仅一线治疗的有延长(P=0.008)。全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66%、39%。71例患者中14例出现了17次心脏相关事件,1例患者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至48%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在OS的Log rank单因素分析中,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个数、有无脑转移、治疗线数、一线治疗的PFS时间与OS有关(P=0.026,P=0.042,P=0.028,P=0.005)。在OS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治疗线数、有无脑转移、DFS和一线PFS时间为对OS有影响的独立因素(P=0.004,P=0.021,P=0.018,P=0.000)。结论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疾病进展后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优于未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方案,曲妥珠单抗的跨线使用可以使患者持续获益,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化疗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 PR HER-2及Ki-67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何洋 赵伟鹏(综述) 佟仲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185-1188,共4页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Ki-67表达情况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种变化机制是否会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尚无定论。本文将就NAC对乳腺癌ER、PR、HER-2及Ki-67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 孕激素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下载PDF
TOP2A基因表达与乳腺癌HER2通路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汤小江 周瑜辉 +2 位作者 张伟 许刚 何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2,55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靶点TOP2A(DNA topoisomeraseⅡalpha)基因表达水平与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基因表达及PI3K(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基因突变的相关... 目的探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靶点TOP2A(DNA topoisomeraseⅡalpha)基因表达水平与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基因表达及PI3K(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为乳腺癌预后及药物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96例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样本,通过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TOP2A、HER2、PTE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PI3K基因突变,并对检测结果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TOP2A与HER2通路基因的关系。结果蒽环类药物靶点TOP2A和HER2存在共表达性,HER2基因高表达时,TOP2A趋向于高表达(P=0.01)。PTEN表达与TOP2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性关系。PI3K突变与TOP2A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I3K突变时TOP2A趋向于高表达(P=0.004)。结论蒽环类药效预测因子TOP2A与HER2通路的关键因子相关,提示HER2表达和PI3K突变是调控TOP2A表达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化疗药物耐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OP2A her2 蒽环类药物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曹晓珊 丛斌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65-968,共4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分子类型的15%~20%,该类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抗HER-2靶向药物能有效降低这部分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存,并改善预后...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分子类型的15%~20%,该类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抗HER-2靶向药物能有效降低这部分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存,并改善预后。目前多种抗HER-2靶向药物(如帕妥珠单抗、T-DM1、吡咯替尼等)相继问世,使乳腺癌治疗策略不断优化,为HER-2阳性乳腺癌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本文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靶向药物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璠 高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2期2014-2016,共3页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胃癌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HER2阳性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卡培他滨化疗;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观察...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胃癌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HER2阳性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卡培他滨化疗;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观察组于化疗第1天加用曲妥珠单抗静脉滴注,8 mg/kg。21 d为1个周期,2组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可改善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上调MC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Ki-67和Her-2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晓芳 王增 李楚倩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近期疗效,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近期疗效,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Ki-67、Her-2的表达,分析化疗前四者的相关性,疗效与其化疗前表达的关系以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前ER与PR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00),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03),PR也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r=-0.265,P=0.014);化疗结束后16例获得PCR,PCR率为16.16%,ER、PR阴性表达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率高于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038、10.834,均P<0.05);化疗前激素受体、Ki-67和Her-2阳性/阴性表达或过表达/非过表达间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8、0.17、0.13、0.04,均P>0.05);除去16例获得PCR患者,剩余83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3,P<0.05),ER、PR阳性率、Her-2过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965、1.364、0.392,均P>0.05)。结论 ER、P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增加,提示增殖能力较强,而新辅助化疗可以下调Ki-67表达,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ER、PR阴性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乳腺癌组织ER、PR和Ki-67表达的变化可以有效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抗原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HER-2阳性乳腺癌双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信娟(综述) 马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3-536,共4页
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针对HER-2的单靶向治疗虽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仍有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双靶向治疗因其作用机制不重叠,具有协同作用,使患者生存期得以进一步延长。本文以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为基础,对与联合抗HER-... 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针对HER-2的单靶向治疗虽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仍有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双靶向治疗因其作用机制不重叠,具有协同作用,使患者生存期得以进一步延长。本文以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为基础,对与联合抗HER-2的双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曲妥珠单抗 双靶向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HER-2的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的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艳辉 张国淳 《循证医学》 CSCD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及超声造影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思维 丁炎 +4 位作者 吴鹏西 周锋盛 蒋骁 陈俊 朱巧英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与生物学预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原发性乳腺癌手术患者239例,均为单发病灶。患者年龄22-84岁,中位年龄47岁。术前行超声及超声造...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与生物学预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原发性乳腺癌手术患者239例,均为单发病灶。患者年龄22-84岁,中位年龄47岁。术前行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乳腺癌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术后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与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的毛刺征、微钙化、周边高回声晕、肿块形态及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与各预后因子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后方回声衰减是ER阳性表达的预测因素(P〈0.05)。乳腺癌直径〉2 cm是HER-2、Ki67表达阳性的预测因素(P〈0.05);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为早增强、晚消退是HER-2表达阳性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与其预后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术前无创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声造影 乳腺癌 预后因子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KI67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馨彤 王上 +3 位作者 张紫筝 赵凌霄 曲连悦 林建阳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697-2704,共8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易复发和转移,总体预后较差。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因靶向药物的不断问世而呈现更多可能,这类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酪氨...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易复发和转移,总体预后较差。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因靶向药物的不断问世而呈现更多可能,这类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奈拉替尼、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图卡替尼)、抗体药物偶联物(T-DM1、DS-8201)。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乳腺癌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抗体药物偶联物
原文传递
含铂方案治疗HER-2阴性蒽环和紫杉类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会强 王涛 +6 位作者 边莉 周金妹 张少华 吴世凯 宋三泰 张宏 江泽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分析含铂方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蒽环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癌患者的疗效,并对比不同含铂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5-04-01-2013-05-31就诊于解放军第307... 目的分析含铂方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蒽环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癌患者的疗效,并对比不同含铂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5-04-01-2013-05-31就诊于解放军第307医院乳腺肿瘤科的186例晚期乳癌患者,均为蒽环和紫杉治疗失败,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GP)治疗76例,长春瑞滨联合顺铂(vinorelbine-cisplatin,NP)治疗110例。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m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75mg/m2),静脉滴入,d1-d3。NP方案: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用法两组相同。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含铂方案总有效率为29.6%(55/186),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95%CI:4.2-5.8个月,其中一线治疗和单器官受累者中疗效更佳。GP方案组和NP方案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6.3%(20/76)和31.8%(35/110),χ2=0.653,P=0.419;临床获益率分别为36.8%(28/76)和41.8%(46/110),χ2=0.465,P=0.49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个月(95%CI:3.8-6.2个月)和6个月(95%CI:5.0-6.9个月),P=0.7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其中3-4级主要为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毒性中1-2级呕吐发生率较高。结论在HER-2阴性蒽环和紫杉类治疗均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含铂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GP和NP两方案疗效相当,均可作为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肿瘤 顺铂 联合化疗
原文传递
乳腺癌发生过程中ER、PR、HER-2及WT1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静 钟玲 +4 位作者 陈庆秋 张孔涌 张毅 姜军 齐晓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Wilms瘤基因1(WT1)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95例经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增生22例、乳腺导...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Wilms瘤基因1(WT1)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95例经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增生22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3例、导管内癌23例及导管内癌微浸润27例),取组织病理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HER-2和WT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观察在导管上皮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和导管内癌微浸润4种乳腺癌不同分期水平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R、PR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HER-2在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和导管内癌伴微浸润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2)、4.3%(1/23)、34.8%(8/23)和51.9%(14/27),其表达逐渐增加(P<0.001);W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8%(7/22)、60.9%(14/23)、13.0%(3/23)和22.2%(6/27),在不典型增生患者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导管内癌的患者中,ER、PR的表达与否(+/﹣)和WT1阳性率呈一定的相关性,ER或PR阳性表达者其WT1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ER、PR表达的逐渐增加可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而HER-2在乳腺癌的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WT1不仅发挥了癌基因的功能,同时也可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促进其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Wilms瘤基因1(WT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