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蝙蝠葛酚性碱对人肿瘤细胞PC-3、BT5637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苏云明 张闯 +3 位作者 肖佳音 刚宏林 王志国 华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蝙蝠葛酚性碱对体外处理PC-3(前列腺癌)和BT5637(膀胱癌)细胞株24h的存活率。同时测定药物处理不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IC50及IC90。实验设立阴性空白...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蝙蝠葛酚性碱对体外处理PC-3(前列腺癌)和BT5637(膀胱癌)细胞株24h的存活率。同时测定药物处理不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IC50及IC90。实验设立阴性空白对照组和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结果不同浓度蝙蝠葛酚性碱对PC-3和BT5637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显示其具有细胞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酚性碱 人肿瘤细胞株 MTT比色法 细胞毒
下载PDF
蝙蝠葛酚性碱对K562、BXPC-3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云明 孟繁兴 +2 位作者 王欣 刘莉 刘春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在体外的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蝙蝠葛酚性碱对体外处理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24 h的存活率,同时测定药物处理不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IC50及IC90...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在体外的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蝙蝠葛酚性碱对体外处理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24 h的存活率,同时测定药物处理不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IC50及IC90。实验设立阴性空白对照组和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结果不同质量浓度蝙蝠葛酚性碱对K562、BXPC-3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均与质量浓度呈梯度关系。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揭示其具有细胞毒效应,蝙蝠葛酚性碱产生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酚性碱 人肿瘤细胞株 MTT 比色法 细胞毒
下载PDF
阿诺宁的抗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冰芬 冯公侃 +4 位作者 朱孝峰 苏秀容 刘宗潮 杨仁洲 魏孝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9-38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我们先前的研究证明,阿诺宁(anuoning)、bullatacin和squamocin在体外有强抗肿瘤作用,squamocin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本研究目的是进一步研究阿诺宁的细胞毒作用和体内抗瘤作用。方法:体外试验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阿... 背景与目的:我们先前的研究证明,阿诺宁(anuoning)、bullatacin和squamocin在体外有强抗肿瘤作用,squamocin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本研究目的是进一步研究阿诺宁的细胞毒作用和体内抗瘤作用。方法:体外试验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阿诺宁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鼻咽癌细胞(SUNE1和CNE2)、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阿诺宁腹腔注射对小鼠肝癌(HepS)和肉瘤S-180的体内抗瘤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阿诺宁对CNE2、bel-7402、HT-29和SUNE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044μg/ml、0.068μg/ml、0.446μg/ml和1.617μg/ml;对MCF-7和GLC-82细胞的IC50分别为1.857μg/ml和3.481μg/ml。体内试验表明,阿诺宁15、30和60μg/kg,腹腔注射作用10天后,对小鼠肝癌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36.9%、51.8%和57.9%,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43.0%、52.1%和61.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诺宁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并对小鼠移植瘤具有抗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宁/药理学 人癌细胞株 细胞毒作用 小鼠移植性肿瘤 抗癌作用
下载PDF
18种人肿瘤细胞株药物敏感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现让 魏玲 +2 位作者 王兴武 郑燕 柳永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2474-2477,共4页
目的探讨18种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株对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和卡氮芥(BCN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 目的探讨18种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株对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和卡氮芥(BCN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等耐药相关基因和Fas、bcl-2、p53和p16等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细胞株对同一药物敏感性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41),对其余药物的敏感性与所检基因的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与p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株 化疗敏感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抗肿瘤作用的体内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秀丽 李冬晖 +3 位作者 高春芳 沈东海 王平 赵光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anticancerpolypeptidefromButhusMartensiiVenom,APBMV)的细胞毒作用和体内抗癌作用。方法体外试验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APBMV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HT-29)、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anticancerpolypeptidefromButhusMartensiiVenom,APBMV)的细胞毒作用和体内抗癌作用。方法体外试验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APBMV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HT-29)、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APBMV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给药对S-180肉瘤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APBMV对Lovo、SGC-7901和HT-2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60、71、139μg/ml。体内试验表明,APBMV9、6、3mg/kg,腹腔注射作用10d后,对小鼠S-180肉瘤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64%、53%和47%,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BMV对多种人消化道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对小鼠移植癌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BMV 人癌细胞株 细胞毒作用 抗肿瘤作用 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
下载PDF
平阳霉素的体外抗癌谱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学汤 李珮茵 林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采用集落形成试验法,对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的体外抗癌谱进行研究,结果10种人癌细胞系对PYM的敏感性存在差异,ID_(50)为0.03~0.82μg/ml。食管癌Eca109和CaEs17细胞、鼻咽癌CNE细胞及肝癌BEL-7402细胞对PYM敏感,ID_(50)<0.2... 采用集落形成试验法,对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的体外抗癌谱进行研究,结果10种人癌细胞系对PYM的敏感性存在差异,ID_(50)为0.03~0.82μg/ml。食管癌Eca109和CaEs17细胞、鼻咽癌CNE细胞及肝癌BEL-7402细胞对PYM敏感,ID_(50)<0.2μg/ml,与PYM的临床疗效一致;2种起源于宫颈癌的细胞系对PYM明显抗拒,ID_(50)>0.7μg/ml,与临床疗效不一致;2种胃腺癌细胞系(MGc80-3和BGC-823)对PYM的敏感性较低,ID_(50)为0.21和0.47μg/ml;肺鳞癌LTEP-78为PYM敏感细胞,ID_(50)仅为肺腺癌SPC-A-1细胞的1/7,但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人癌细胞系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RNA干扰ezrin基因真核生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7
作者 杨旭凯 王养民 +6 位作者 张斌 周逢海 董永超 景德善 常德辉 李卫平 郑少斌 《中国医药》 2012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构建用于RNA干扰(RNAi)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ezrin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以ezrin为靶基因,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设计和构建重组体,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ezrin核苷酸序列,按照Tuschl设计原则,设计2条小... 目的构建用于RNA干扰(RNAi)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ezrin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以ezrin为靶基因,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设计和构建重组体,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ezrin核苷酸序列,按照Tuschl设计原则,设计2条小发夹结构的DNA序列,经退火形成互补双链,克隆到空载体pGenesil-1中,转化DH5a菌株,提取质粒,予以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染786-0肾癌细胞株,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进行筛选鉴定。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重组质粒shRNA—ezrin1、shRNA—ezrin2;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肾癌细胞中shRNA—ezrin1、shRNA—ezrin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76±0.0166)及(0.4661±0.0266),shRNA—ezrin1与shRNA-ezrin2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基相对表达量算出shRNA—ezrin1,shRNA—ezrin2ezrin—mRNA的表达量抑制率分别为66.33%及53.29%。转染重组质粒后显著抑制786-0细胞中ezrin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shRNA—ezrin1的抑制效率最高。结论成功构建ezrin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并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重组质粒载体shRNA-ezrin1,为进一步研究ezrin基因沉默对肾癌786-0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重组质粒 人肾癌786-0细胞株
下载PDF
中药方剂R_1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文卿 刘叙仪 +2 位作者 韩复生 杨敬贤 王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8-22,共5页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Westernblot分析证实MCF7adr细胞P-糖蛋白(PGP)过量表达,而MCF7细胞无PGP表达。1:60R1(复方R1)和1:90R1处理细胞2小时、3小时均使MCF2adr细胞PGP表达...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Westernblot分析证实MCF7adr细胞P-糖蛋白(PGP)过量表达,而MCF7细胞无PGP表达。1:60R1(复方R1)和1:90R1处理细胞2小时、3小时均使MCF2adr细胞PGP表达下降,并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有关。Northernblot分析示MCF1adr细胞mdr1mRNA高表达,而MCF7细胞无表达。1:60R1、1:90R1处理2小时或3小时均使MCF7adr细胞mdr1mRNA表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浓度(1:60R1,1:90R1)改变对耐药细胞mdr1mRNA表达下降的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R1的逆转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其从蛋白质和mRNA水平使耐药细胞PGP表达下降.从而增加细胞内药物聚集量和抗癌药细胞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表达 耐药细胞 mdr1 阿霉素 中药方剂 P糖蛋白 人乳腺癌细胞 机理 降低 药物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与阿霉素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26
9
作者 许爱华 陈华圣 +2 位作者 褚澄 王兴旺 张洪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753-755,共3页
目的 :检测银杏外种皮多糖 (GBEP)的抗癌活性。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 ,观察GBEP单用及与阿霉素合用在体外对人BEL 740 4肝癌细胞株、SGC 790 1胃腺癌细胞株及SPC A 1肺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 :GBEP在 10~ 32 0 μg/ml剂量... 目的 :检测银杏外种皮多糖 (GBEP)的抗癌活性。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 ,观察GBEP单用及与阿霉素合用在体外对人BEL 740 4肝癌细胞株、SGC 790 1胃腺癌细胞株及SPC A 1肺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 :GBEP在 10~ 32 0 μg/ml剂量下 ,体外作用 2 4~ 72h ,对 3种人癌细胞株皆具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率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加 ,而IC50 则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小。GBEP在 10~ 16 0 μg/ml剂量下 ,与 0 .4和 4.0 μg/ml的阿霉素合用 ,可提高对 3种人癌细胞的抑制率。结论 :GBEP单用对 3种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 ;GBEP与阿霉素合用 ,对 3种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多糖 阿霉素 人BEL-7404肝癌细胞株
下载PDF
高良姜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周期循环和凋亡的体外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云霞 赵新淮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形态学方法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高良姜素对SGC-7901细胞周期循环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作用浓度为40~20...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形态学方法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高良姜素对SGC-7901细胞周期循环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作用浓度为40~200μmol·L^-1时,高良姜素对SGC-7901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作用24、48和72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60、100和70μmol·L^-1;高良姜素作用24h后,G2/M期细胞比例从4.40%增加到18.31%。高良姜素作用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160μmol·L^-1高良姜素作用24、48h时,凋亡细胞比例从2.6%和4.3%增加至27.4%和65.6%。结论高良姜素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循环和介导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人胃癌细胞 增殖抑制 周期停滞 凋亡
原文传递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在体外对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MTT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丽娟 刘广芬 王晴川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测定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V-CTX)对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作用,以期能简便准确地反映其抗癌活性。方法应用溴化二苯四偶氮盐(MTT)法测定在CV-CTX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株... 目的测定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V-CTX)对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作用,以期能简便准确地反映其抗癌活性。方法应用溴化二苯四偶氮盐(MTT)法测定在CV-CTX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株(SMC)的存活情况和其量效关系。结果(1)SMC、SGC-7901的活细胞数与其分解MTT的量成正线性关系。(2)CV-CTX对SMC、SGC-7901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IC50分别为2.45和1.24μg/ml。结论(1)用MTT法测定癌细胞的增殖和衰减是可靠的。(2)应用MTT法证实CV-CTX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的杀伤程度可作为其抗癌活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细胞毒素 胃癌 癌细胞株 肝癌
下载PDF
PB230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敏 买霞 +3 位作者 陈小义 陈莉 陈虹 李灵芝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43-244,247,共3页
目的 :研究PB2 30对人胃癌细胞 (MGC80 3)、人红白血病细胞 (K5 6 2 )和人乳腺癌细胞 (MCF 7)的生长抑制作用 ,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B2 30对体外培养的MGC80 3细胞系、K5 6 2细胞系和MCF 7细胞系的生长... 目的 :研究PB2 30对人胃癌细胞 (MGC80 3)、人红白血病细胞 (K5 6 2 )和人乳腺癌细胞 (MCF 7)的生长抑制作用 ,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B2 30对体外培养的MGC80 3细胞系、K5 6 2细胞系和MCF 7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PB2 30明显抑制MGC80 3、K5 6 2和MCF 7三种细胞系的生长 ,其IC50 值分别为 2× 10 -6- 1×10 -5mol/L之间、 2× 10 -6mol/L和 1× 10 -5mol/L。结论 :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30 人胃癌细胞系 人红白血病细胞系 人乳腺癌细胞系 生长抑制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兴武 孙菊杰 +1 位作者 魏玲 宋现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变化。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生长,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r=0.965 0,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3μmol.L-1;As2O3能显著下调PCNA蛋白表达(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但对bcl-2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As2O3可有效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表达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肝癌细胞株 BCL-2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对人胃癌细胞内游离钙及钙调蛋白和核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军军 孙梅 张页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18-120,T005,共3页
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人胃癌细胞膜上其受体介导细胞内Ca2+浓度及钙调蛋白(CaM)和DNA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层粘连蛋白可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和钙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伴有核DNA含量增加。提示外源性... 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人胃癌细胞膜上其受体介导细胞内Ca2+浓度及钙调蛋白(CaM)和DNA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层粘连蛋白可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和钙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伴有核DNA含量增加。提示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质膜上的层粘连蛋白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细胞内Ca2+影响核内CaM,进而促进DNA的合成。该信息通路在层粘连蛋白促进肿瘤细胞粘着,铺展,增殖等生物学效应中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DNA 癌细胞 胃肿瘤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降低人胃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8
15
作者 武扬 曹春明 +2 位作者 王汉卿 李子木 孙震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2-628,共7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降低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NCTD 5~640μmo.lL-1与人胃癌BGC-823细胞作用24,48和72 h细胞存活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NCTD 0,6,30和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24 h PDCD...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降低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NCTD 5~640μmo.lL-1与人胃癌BGC-823细胞作用24,48和72 h细胞存活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NCTD 0,6,30和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24 h PDCD4蛋白表达水平;NCTD60μmo.lL-1作用20 h后加入MG132 10μmo.lL-1作用4 h对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逆转录PCR法测定NCTD 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24 h后PDCD4 mRNA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NCTD 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6,12和24 h后microRNA-21(miR-21)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转染miR-21抑制剂对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作用后BGC-823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NCTD作用BGC-823细胞24,48和72 h IC50分别为74.5,35.0和10.3μmo.lL-1。NCTD 6,30和60μmol.L-1作用于BGC-823细胞24 h,PDCD4蛋白分别降低9%,47%和62%。NCTD对PDCD4 mRNA表达无影响。与NCTD处理组相比,MG132和NCTD共处理对PDCD4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NCTD 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12和24 h后,细胞中miR-2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细胞转染miR-21抑制剂后,可抑制NCTD降低PDCD4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 NCTD通过调控miR-21降低PDCD4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ICRORNA-21 人胃癌细胞 BGC-823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宁燕 米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中是否发生线粒体系统和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As2O3诱导凋亡的可能引发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及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中是否发生线粒体系统和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As2O3诱导凋亡的可能引发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及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结果As2O3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细胞株类型差异性;不同浓度As2O3均可诱导SKOV3、3AO细胞Δψm的降低,且随浓度升高,下降愈明显;电镜观察到As2O3作用SKOV3、3AO72h后,线粒体明显肿胀,内嵴消失,基质电子密度降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s2O3能抑制SKOV3、3AO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结论线粒体Δψm的下降和Bcl-2蛋白表达的抑制,是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人卵巢癌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BCL-2
下载PDF
山奈酚抑制人胆囊癌细胞增殖及其对mTORC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敬申 梁颖涛 +1 位作者 王伟雄 赵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9-425,共7页
目的:探讨山奈酚对人胆囊癌细胞(SGC-99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浓度为0、25、50、75、100、125、150、175μmol/L的山奈酚干预SGC-996细胞24、48、72h后,CCK-8法检测SGC-99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干预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探讨山奈酚对人胆囊癌细胞(SGC-99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浓度为0、25、50、75、100、125、150、175μmol/L的山奈酚干预SGC-996细胞24、48、72h后,CCK-8法检测SGC-99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干预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P-S6K1及P-S6等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24h时,浓度为0~175μmol/L的山奈酚对SGC-99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干预48h时,浓度为75μmol/L及以上的山奈酚可明显抑制SGC-996细胞的增殖(P<0.05);干预72h时,浓度为50μmol/L的山奈酚也可显著抑制SGC-996细胞的增殖(P<0.05).浓度为100μmol/L山奈酚干预48h,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5),显著降低P-S6K1和P-S6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山奈酚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抑制SGC-99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mTORC1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人胆囊癌细胞 细胞凋亡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木犀草素联合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关天 王增军 +3 位作者 王伟 周翔 胡向农 杨建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1-378,共8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株,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u(20,40,60,80,100,160μmol/L)单独及联合BCG(100,200 mg/L)处...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株,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u(20,40,60,80,100,160μmol/L)单独及联合BCG(100,200 mg/L)处理BIU-87细胞,作用6,12,24,48 h。采用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Lu和BCG对BI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半数抑制率IC50,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比色法测定caspase-3蛋白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s,P-JNK)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提示Lu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增强BCG诱导的细胞凋亡。MTT法检测显示Lu及BCG对BIU-87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Lu与BCG联合作用对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P<0.05)。流式细胞术提示Lu及BCG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敏效应(P<0.05)。Lu及BCG均可上调caspase-3活性及P-JNK表达水平,二者联合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Lu与BCG均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敏作用;Caspase-3蛋白活化及JNK的激活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Lu可作为BCG免疫治疗的有效增敏剂用于对膀胱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 木犀草素 卡介苗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协同作用 凋亡
下载PDF
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薛明 许婷婷 +1 位作者 潘扬 刘春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约氏不动杆菌G2菌株对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的最佳转化条件,以及葛根素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考察生物合成体系中转化温度、pH和蔗糖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 目的研究约氏不动杆菌G2菌株对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的最佳转化条件,以及葛根素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考察生物合成体系中转化温度、pH和蔗糖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及葛根素糖苷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糖苷的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30℃,pH 7.38,蔗糖浓度60g/L,在此条件反应24h,转化率为85%。MTT法显示,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及其糖苷对MDA-MB-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而抑制作用增强;其中200μmol/L浓度葛根素及葛根素糖苷作用MDA-MB-231细胞48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61.91%和59.42%。结论约氏不动杆菌G2菌株可有效催化葛根素合成葛根素糖苷;葛根素及其糖苷均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糖苷 生物合成 人乳腺癌细胞株 抑制增殖
下载PDF
中药抗癌方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泽雄 张诗军 +1 位作者 陈雯 孔庆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中药抗癌方 (KAF)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结肠癌细胞株 HB86 93作为靶细胞 ,用 MTT掺入试验测定细胞毒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 HC86 93细胞株的亚 G1峰细胞 (凋亡 )的百分率 ,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 目的 :研究中药抗癌方 (KAF)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结肠癌细胞株 HB86 93作为靶细胞 ,用 MTT掺入试验测定细胞毒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 HC86 93细胞株的亚 G1峰细胞 (凋亡 )的百分率 ,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KAF对 HC86 93的 L D5 0 为 2 5 .4% ;在 5 %及 10 %浓度作用于 HC86 93后的亚 G1峰细胞百分数分别为 (2 2 .0± 2 .6 ) %和 (2 9.5± 3.1) % ,与空白对照组 (6 .3± 1.0 ) %相比 ,皆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KAF能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方 人结肠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