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日峰荷与人体舒适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晓梅 周晖 李冬梅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夏季日峰荷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了运用人体舒适度作为气象因子以分析它对夏季日峰荷的影响,并以2000年北京市夏季日峰荷、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为分析基础,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200... 为了深入了解夏季日峰荷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了运用人体舒适度作为气象因子以分析它对夏季日峰荷的影响,并以2000年北京市夏季日峰荷、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为分析基础,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2000年北京市夏季日峰荷与日平均温度、人体舒适度参数的关联度,得出了北京地区夏季日峰荷,在芒种至立秋期间,与人体舒适度关联较之与温度参数的关联更为密切的结论,从而为电力运行部门、计划部门在制定夏季日峰荷运行方式或电力需求计划时确定合适的解释变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SPSS 灰色关联分析 人体舒适度 夏季 日峰荷
下载PDF
夏季两种类型高温特征对比和舒适度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伟 《气象科技》 2014年第4期719-724,共6页
对上海金山1981—2010年湿热型高温和干热型高温的基本特征以及背景场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人体舒适度讨论两类高温对人们生活工作影响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1干热型高温由强大副高控制,地面处于高压顶后或顶前的晴空区;湿热型高温由... 对上海金山1981—2010年湿热型高温和干热型高温的基本特征以及背景场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人体舒适度讨论两类高温对人们生活工作影响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1干热型高温由强大副高控制,地面处于高压顶后或顶前的晴空区;湿热型高温由较强副高控制,地面多处于低压底部,易受水汽影响。2干热年较湿热年,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强,南亚高压偏东、偏北、偏强,夏季风较强,尤其是南风分量偏强显著,下沉运动偏强。3湿热年纬圈方向900hPa以下为上升运动,利于对流活动的发生。4两类高温皆有全天持续热不舒适特点,白天湿度作用明显,湿热型高温持续极热特征突出,严重不舒适感强烈;夜间主要受温度影响,干热型高温造成不舒适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人体舒适度 特征对比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四川省盐源县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联敏 边庆国 +1 位作者 杨振 彭俊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3年第3期87-91,共5页
本文通过对盐源县40年较详尽的气候资料的整编分析,计算了盐源县的人体舒适指数、体感温度,对盐源县的人体舒适指数及体感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成都、都江堰、黄龙等著名旅游城市及景点进行了比较。认为盐源县旅游气候适宜期长... 本文通过对盐源县40年较详尽的气候资料的整编分析,计算了盐源县的人体舒适指数、体感温度,对盐源县的人体舒适指数及体感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成都、都江堰、黄龙等著名旅游城市及景点进行了比较。认为盐源县旅游气候适宜期长达7个月,每年的4—10月人体舒适指数高,是前往旅游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 旅游气候 人体舒适指数 体感温度
下载PDF
1989—2018年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林林 陈铁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对人体舒适程度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点1989—2018年共30 a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月平均数据,得到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comfort of human body index,I_(CHB)).利用一元回归趋势线分析法对其...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对人体舒适程度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点1989—2018年共30 a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月平均数据,得到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comfort of human body index,I_(CHB)).利用一元回归趋势线分析法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通径分析法研究影响I_(CHB)的气象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I_(CHB)的等级主要为微冷和比较舒服,整体为冷凉特征,没有热及以上等级.②人体感觉最不舒适的季节为冬季,区域内各地区的I_(CHB)差异较小,体感为寒冷和冷;最为舒适的季节为夏季,京津冀地区全境I_(CHB)处于比较舒适的范围.除邢台市、邯郸市以及河北省南部的I_(CHB)等级为比较舒适,夏季其他大部分地区的I_(CHB)等级为舒适.I_(CHB)在春季上升剧烈,冬季下降较缓慢,秋季年际波动最小;③1989—2018年,京津冀地区年均I_(CHB)呈缓慢上升趋势,I_(CHB)平均值为49.5,多年变化趋势为0.014 a-1.1989—2000年,京津冀地区I_(CHB)先下降后上升,大部分年份的I_(CHB)小于平均值;2000—2006年,I_(CHB)基本保持稳定,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变化;2006—2014年京津冀地区I_(CHB)先下降后上升;2014年后,I_(CHB)均处于平均值以上.京津冀地区近30年来I_(CHB)年际变化与该地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且波动性相似.④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I_(CHB)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857(P<0.05),说明温度是I_(CHB)的主要影响因子;湿度次之,与I_(CHB)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1);风速对于I_(CHB)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气象因子 趋势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武汉城市森林空气环境效应研究——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5
作者 黄发新 胡文杰 +3 位作者 崔鸿侠 王晓荣 潘磊 王祥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城市森林空气环境的变化规律,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空气负离子浓度为主要监测指标,同步监测空气温、湿度,空气颗粒物浓度等,阐明其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索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森林环境可以显著改善... 为探究城市森林空气环境的变化规律,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空气负离子浓度为主要监测指标,同步监测空气温、湿度,空气颗粒物浓度等,阐明其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索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森林环境可以显著改善空气温度、湿度,春季和秋季各林分的林内环境均达到“体感舒适”等级;与对照相比,各林分类型对PM_(1.0)、PM_(2.5)和PM_(10)有明显净化效果,其中秋季林分净化率高于夏季,春季最低,针叶+常绿阔叶林的颗粒物净化率相对较高;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春季和秋季各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峰值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16∶00,夏季则是在10∶00;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各类型颗粒物浓度、天空开阔度在各季节均与负离子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春季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夏季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在秋季则与空气温度、叶面积指数和树高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体感指数 颗粒物浓度 空气负离子浓度 季节性影响因素
下载PDF
50年来辽宁省不同等级舒适日数演变及空间区划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永强 郭明 乌日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9,共7页
根据1964—2015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法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在季尺度上分析辽宁省不同等级舒适日数演变情况及典型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期;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 根据1964—2015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法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在季尺度上分析辽宁省不同等级舒适日数演变情况及典型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期;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季尺度空间变化特征,并应用Arc GIS软件进行舒适区域划分。结果表明:(1)辽宁省多年平均冷不舒适日数呈降低趋势,舒适日数呈增加趋势,热不舒适日数也呈微弱增加趋势;舒适程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除冬季外5座典型旅游城市均适宜旅游,夏季为最佳旅游期;其中,沈阳、本溪更适宜春季旅游,大连更适宜秋季旅游。(3)辽宁省四季舒适度变化情况可大致划分为辽西、辽中、辽东三个区域,具体划分情况随季节有相应变化,总体舒适度由辽宁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舒适日数 气温变化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1960—2015年西藏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崔乔 辛存林 何彤慧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50-154,158,共6页
选择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湿度和月平均风速3个气象要素,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西藏人体舒适度得到了提升;西藏人体舒适度主要有... 选择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湿度和月平均风速3个气象要素,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西藏人体舒适度得到了提升;西藏人体舒适度主要有寒冷、冷、凉、凉爽、舒服5个级别,全区整体呈冷凉特征;温度与人体舒适度指数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城市化对宁波地区极端气温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鹤楼 丁烨毅 +2 位作者 涂小萍 赵昶昱 姚日升 《干旱气象》 2020年第3期396-403,共8页
利用浙江省沿海宁波市鄞州站(城区)和石浦站(海岛)1956—2018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结合宁波1978—2017年城市化进程参数,研究城市化进程对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BCMI)及相关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宁波沿... 利用浙江省沿海宁波市鄞州站(城区)和石浦站(海岛)1956—2018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结合宁波1978—2017年城市化进程参数,研究城市化进程对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BCMI)及相关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宁波沿海城市城区和海岛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增高趋势,城市化进程对城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增幅的贡献率分别为32.3%、48.8%;(2)城市化导致城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海岛站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3)城区和海岛年平均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城区风速突变年份相对更早,但风速的减小主要是气候自然变化所致,与城市化进程关系不大;(4)气温对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的影响最大,城区夏季和冬季极端气温下的BCMI均表现出增大趋势,夏季往炎热不舒适方向发展,冬季则往舒适方向发展;(5)宁波城市化进程参数K与城区BCM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城市化进程对城区夏季最高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增幅的贡献率分别为57.8%和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极端气温 相对湿度 风速 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 浙江沿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