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社区居民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邱劲军 闵娟 +1 位作者 李丽廉 刘莹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人禽流感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评价前期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50名深圳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所...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人禽流感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评价前期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50名深圳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社区居民人禽流感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高者以及部分职业人群知晓率较高;电视和报纸是居民获得禽流感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结论前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都亟待加强,另须兼顾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以达到期望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人禽流感 知识 行为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安徽省阜阳市首例H5N1型人禽流感临床报告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明锋 葛阳 +5 位作者 冉献贵 时建 滕小宝 孙耕耘 徐晓玲 胡杰贵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暴患者为26岁年轻孕妇,有病、死家禽接触史,临床表现为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暴患者为26岁年轻孕妇,有病、死家禽接触史,临床表现为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上采取了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治愈出院。结果提高对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诊断的警惕性,及早干预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_5N_1血凝素基因特征与进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平 柯昌文 +2 位作者 邹丽容 李晖 陈秋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HA)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HA基因变异与进化。方法对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A/GD/01/06)HA基因测序,同时检索全球各地人禽流感H5N1毒株HA基因,采用SPSS11.0和DNAStar5.0软件... 目的通过对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HA)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HA基因变异与进化。方法对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A/GD/01/06)HA基因测序,同时检索全球各地人禽流感H5N1毒株HA基因,采用SPSS11.0和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聚类、比对和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1997~2006年,42毒株HA基因序列聚类分成3类;HA基因89氨基酸位点置换,占15.7%(89/568);2003~2006年H5N1,毒株通过氨基酸第170~172位(NST/S)位点的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同义变异中,HA基因Ks为1.99×10^-5~2.58×10^-5,生物进化线性回归方程为Y=4.8×10^-9X+1.048×10^-5;同时各毒株Ks均大于Ka,进化检验Ks/Ka值显示HA基因进化压力主要来自自然变异。42株地N1毒株可以分3条进化途径,1997-1998年毒株为1条,2003~2005年东南亚毒株为第2条途径,2005~2006年中国毒株为第3条途径。毒株HK-213-03氨基酸变异显示其变异的进化过度性,而2004年毒株TL—L2004—04氨基酸位点变异值得注意。结论2003--2006年人禽流感H5N1毒株HA基因抗原性与1997年毒株有较大不同,人禽流感H5N1,毒株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可能改变毒株致病性;少数毒株氨基酸位点变异较大,值得关注。人禽流感H5N1毒株在自然界变异频繁,但受到鸟禽和人体的免疫压力较小;但随着H5N1,毒株自然进化,H5N1,毒株具有人一人传播能力的概率较大。建议在研制人禽流感H5N1毒株疫苗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毒株HA基因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流感 h5n1 毒株 血凝素(hA)基因 进化
下载PDF
深圳市首例H5N1型人禽流感临床报告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水腾 周伯平 +11 位作者 杨大国 邱晨 黎毅敏 傅应云 陆普选 吴诗品 杨桂林 单万水 袁静 陈心春 王火生 钟南山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33-34,共6页
目的探索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一例H5N1型人禽流感患者,采用荧光定量RT-PCR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监测细胞免疫,即时动态的放射学检查、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即时的细菌学检查监测细菌... 目的探索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一例H5N1型人禽流感患者,采用荧光定量RT-PCR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监测细胞免疫,即时动态的放射学检查、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即时的细菌学检查监测细菌感染情况和抗生素治疗效果。采用抗病毒、禽流感恢复期血浆、机械辅助通气、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抗生素、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并继发严重肺部细菌感染。联合奥司他韦和禽流感患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患者体内的病毒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和清除;机械通气、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有效控制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多黏菌素治疗有效控制广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免疫调节治疗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结论H5N1型人禽流感病情重、进展快,严重的ARD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主要临床特征。早期清除病毒、及时正确的对症辅助支持治疗、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值得进一步探索。恢复期血浆治疗是重症禽流感治疗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人禽流感 流感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多器官功能障碍 恢复期 血浆治疗
原文传递
广东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特性、进化和变异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平 邹丽容 +4 位作者 方苓 李晖 陈秋霞 俞守义 柯昌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1-376,共6页
通过对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M基因特征与进化。检测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时检索全球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 通过对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M基因特征与进化。检测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时检索全球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发现,1997-2006年53株毒株M1基因和51株毒株M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分成两组,1997年毒株为第一组(GⅠ),2003-2006年香港、越南、泰国、印尼、中国大陆、土耳其、伊拉克、阿塞拜疆、埃及毒株为第二组(GⅡ)。M1基因20个氨基酸位点置换,占7.94%(20/252),其中2003-2006年毒株M1基因有9个氨基酸位点不同于1997年毒株;M2基因22个氨基酸置换,占22.7%,其中2003-2006年毒株M2基因有4个氨基酸不同于1997年毒株。M2基因Ks值为26.8×10^-6~42.6×10^-6Nt/d,Ka值为4.39×10^-6~6.98×10^-6Nt/d;而M1基因的同义突变速度均远高于错义突变速度,显示M1基因受到机体免疫压力较小;检验发现M1基因进化存在负选择性压力。2003-2006年毒株M1基因通过氨基酸S224N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SS224-226;而来自印尼的8株毒株M2基因发生C50F置换,引起蛋白二级结构改变。1997年中国香港人禽流感毒株自当时出现后,便未在以后人禽流感疫情中出现。2003-2006年毒株M1基因增加糖基化位点NSS224-226,可能与毒株致病性有关。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在自然界变异频繁,可能影响H5N1毒株的人-人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流感 h5nI毒株 M基因 特性 进化 变异
下载PDF
人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一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顾雪峰 沈宏韬 +3 位作者 邵传利 黄建华 支立敏 李德荣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对确诊的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16岁男性,发病前无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发病后,病变由右下肺片状影迅速蔓延至双肺...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对确诊的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16岁男性,发病前无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发病后,病变由右下肺片状影迅速蔓延至双肺,且并发纵隔、皮下气肿,发病第5天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上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发病第6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咽试子标本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提示A/HS/N1病毒核酸呈阳性并分离出禽流感(H_5N_1)病毒。从发病至死亡约10 d。结论人感染高致病性亚型H_5N_1禽流感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如病变广泛,出现ARDS,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人禽流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纵隔气肿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2例H_5N_1型人禽流感救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文 章隆辉 +1 位作者 吴叶生 章龙成 《安徽医学》 2008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变化、影像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11月、2006年12月诊治的2例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1例治愈,1例死亡的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2例患者以高热、全身疼痛,咳嗽、咳痰为主要症... 目的探讨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变化、影像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11月、2006年12月诊治的2例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1例治愈,1例死亡的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2例患者以高热、全身疼痛,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发病第6~7天,病情急剧加重,出现呼吸窘迫。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下降,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增高,心肌酶、肝酶明显增高并随病情而变化。胸部X线呈多肺叶病变,短期进展迅速。发病后第7~11天是疾病的高峰期,例1因ARDS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于发病后第13天死亡。例2经有效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全身综合治疗,于发病后第27天治愈。2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例1气管分泌物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例2气管分泌物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和血清抗体均阳性,而确诊为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结论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是一种病死率高的传染性疾病,重视流行病学调查,早认识、早就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时尽早呼吸支持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重要脏器功能保护,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肺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人禽流感 急性呼吸窘迫 呼吸支持 治愈
下载PDF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能力和信息需求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安欣华 程晓青 +1 位作者 刘敏 方利文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相关信息的需求,为石景山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抽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选择中小学生家长、中学生和老年人...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相关信息的需求,为石景山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抽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选择中小学生家长、中学生和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在石景山区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问卷,数据采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问卷调查1529人。在禽流感相关知识的问题中,知晓率前3位的题目是"发热是禽流感发病早期最主要症状之一"、"我国目前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和"减少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病死禽畜是防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大多数人采用少食用禽类食品、多洗手和关注疫情来应对禽流感;民众对政府采取的各项举措比较满意;对于禽流感疫情的紧张情绪适当;最希望获取最新疫情动态、个人预防措施和政府防控举措方面的信息。结论石景山区居民对禽流感疫情知晓率较高,能够自觉采用适当有效的方法防控禽流感,但缺乏全面的知识,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防控能力 信息需求
下载PDF
广西贵港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正林 何建忠 +1 位作者 覃文富 邓星超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分析贵港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病例临床诊疗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并对密切接触者、感染来源采集相关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 目的分析贵港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病例临床诊疗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并对密切接触者、感染来源采集相关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贵港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塞、咽喉肿痛,偶有咳嗽,8天后进展为呼吸困难,胸片示右中下肺实变,左胸间隙肺大泡,胸膜炎,白细胞数目先下降后上升,因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24名均未出现发热及相关呼吸道症状,采集其中9人份咽拭子H5N6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对患者居住地、患者老家、临近患者居住地养殖有禽类的邻居家和附近的活禽交易市场进行外环境病原学采样检测,共采集了19份,H5、H9病毒核酸检测混合阳性3份,阳性率为15.79%,H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份;扩大城乡活禽交易市场监测范围,采集了10个乡镇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共30份,8个市场检出H5亚型阳性,市场检出率为80%。结论该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感染来源与接触禽类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该病例临床特征不明显,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且咽拭子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对早期诊断造成困难,诊断不及时治疗效果差。市场活禽摊档污染严重,应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在禽流感高发季节应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多次采样检测,扩大人间和禽间流感病毒监测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5n6禽流感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重庆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惠 谢加伟 +3 位作者 熊华利 樊安华 杨莉 罗茂烨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的报告能力,为防制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01对重庆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开展现场流行... 目的分析重庆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的报告能力,为防制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01对重庆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生物和环境及食品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首例确诊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34名密切接触者和19名可疑暴露人员未发生H5N6禽流感传播;首例病人有家禽和活禽市场暴露史,日常买菜的活禽市场和活禽市场禽类来源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活禽市场多处检测出禽流感病毒。结论重庆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本地感染,感染来源可能与接触市场活禽有关,非人传人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5n6禽流感 首例 流行病学方法 暴露因素
原文传递
肇庆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麦炜 陈惠欢 +3 位作者 邓鸿 周跃华 朱碧柳 陈志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流行特点、规律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0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结果等资料。结果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县,以低年龄组人群为主,男7例,女3例,职业分布比较分散;低年...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流行特点、规律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0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结果等资料。结果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县,以低年龄组人群为主,男7例,女3例,职业分布比较分散;低年龄组人群以轻症为主,病程较有基础病的病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2,P=0.031);所有病例均有禽类暴露史;病例可疑暴露环境标本阳性率较非可疑暴露环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98,P<0.05)。结论 H7N9禽流感能感染各年龄段人群,低年龄组人群的病程短、症状轻;禽类暴露是感染的危险因素;活禽市场采取休市措施能明显控制疫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市怀柔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利英 杜宝军 +3 位作者 赵小娟 李超 王保东 闫雪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17期2507-2510,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的感染来源及进一步的溯源调查结果等。结果初...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的感染来源及进一步的溯源调查结果等。结果初步判断病例感染的风险因素为活禽及活禽市场暴露史,感染关键来源是其暴露的N市场活禽交易点,感染原因是其在手部有冻裂伤口,在没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接触已被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物品或活禽排泄物。该调查未发现人传人的现象。结论活禽或活禽交易市场暴露史是H7N9禽流感病例的关键风险因素,应广泛开展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扩大禽类暴露高危人群的监测,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 活禽或活禽市场 暴露史
原文传递
贵州省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雪松 宋昌宇 +5 位作者 王国发 覃燕飞 廖耘 王丕原 张东 韦涛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分析,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法对密切接触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史有差异,密切接触者中无类似病例,外环境监测H7阳性... 目的通过对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分析,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法对密切接触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史有差异,密切接触者中无类似病例,外环境监测H7阳性率9.18%。结论 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禽类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有关。早期发现并及时转诊是救治的关键。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及时科学处置疫情,以防止疫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 防控 疫情分析
原文传递
江西省弋阳县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14
作者 林水旺 傅伟杰 况杰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4-316,3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弋阳县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探讨感染风险,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的溯源、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病例临床诊疗、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对可疑禽类及场所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采用...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弋阳县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探讨感染风险,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的溯源、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病例临床诊疗、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对可疑禽类及场所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结果江西省弋阳县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有当地A市场宰杀后禽类接触暴露史,且在A市场活禽中监测到4份H5N6禽流感病毒,为本地市场禽类感染;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26人未发现异常;该病例早期未明确诊断且缺乏针对性抗流感病毒治疗,病例病情进展快,最后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本次江西省弋阳县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存在较明确的禽类暴露史,为散发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5n6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 暴露因素
原文传递
人感染H7N9禽流感风险评估要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浩 张宇 +2 位作者 张加勇 任丽娜 王建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人感染H7N9禽流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便提出更好的规避或消减风险的对策。方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整理国家疾控风险评估报告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通过梳... 目的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人感染H7N9禽流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便提出更好的规避或消减风险的对策。方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整理国家疾控风险评估报告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通过梳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趋势,包括临床病例特征、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点,总结出各种风险,并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评估要点。结果经过严格筛选,与"H7N9"相关的文献共2 574篇,选取77篇文献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评估要点。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评估要点:临床病例的危害性风险、疾病的传播性风险、医疗需求风险、突发疫情的预防与控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风险评估要点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广东省人H7N9病例分布与活禽高危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泽颖 李海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127,共7页
广东省人H7N9亚型禽流感的高危因素(接触活禽与活禽市场暴露)与活禽相关。为评价活禽交易限制、活禽调运限制与活禽H7N9免疫对人H7N9发病的影响,以接触活禽史病例数和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数的增减为研究视角,基于广东省2013—2018年H7N9... 广东省人H7N9亚型禽流感的高危因素(接触活禽与活禽市场暴露)与活禽相关。为评价活禽交易限制、活禽调运限制与活禽H7N9免疫对人H7N9发病的影响,以接触活禽史病例数和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数的增减为研究视角,基于广东省2013—2018年H7N9亚型禽流感病例,采用Moran指数、K-means算法和Apriori算法等分析病例的空间分布特征、活禽高危因素导致病例的特征以及防控措施与病例数的关系。结果发现:病例的热点区域在珠三角,且向周边扩散,仅2017年的病例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人活禽接触史病例分为3类,以中年、有基础病史、来自珠三角城市以及从事活禽销售为主;而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可分为4类,主要以男性、中年、无基础病史为主。未启动活禽交易限制和活禽H7N9免疫则分别增加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的概率是70.90%和71.70%,而启动活禽调运限制减少接触活禽史病例数的概率为70.60%。这表明,三大防控措施对减少因接触活禽与活禽市场暴露的人H7N9病例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亚型禽流感 活禽接触 活禽市场暴露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风险关键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浩 张宇 +3 位作者 刘金茹 张加勇 孙刚 王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6期2-5,共4页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近况、疾病自然史、病原变异情况,与我市现有情况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对该病进行风险评估,为采取更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国家疾控风险评估报告结果,媒体发布的病例个案信息...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近况、疾病自然史、病原变异情况,与我市现有情况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对该病进行风险评估,为采取更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国家疾控风险评估报告结果,媒体发布的病例个案信息,建立数据库,对文献数据重新进行统计分析,与本市现有数据对比。结果在与"H7N9"入选文献研究结果与我市数据结果对比显示,我市流感、重症肺炎、禽流感血清学及禽流感外环境监测数据均未检测出H7N9阳性样品;我市气候特点,饮食习惯与H7N9病例高发地区存在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关闭活禽市场是现阶段控制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控制措施,我市目前不存在出现本土H7N9病例风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研究现状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广西百色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献蒿 邓积广 余水兰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对2017年百色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防控人间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诊疗经过、暴露因素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明确的家禽接触史,... 目的对2017年百色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防控人间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诊疗经过、暴露因素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明确的家禽接触史,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H7N9核酸检测呈阳性,购买禽类的摊点外环境检出H7N9核酸阳性样本。结论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其购买家禽周边的农贸市场外环境暴露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现象。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及时发现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 调查 疫情处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