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惠山泥人服饰色彩元素的丝巾创新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依婷 潘春宇 张毅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21-426,共6页
通过对惠山泥人的文化解读与服饰色彩特征分析,归纳出惠山泥人的3个主要色彩特征;将其色彩元素与图案辅助元素进行总结与提炼,绘制成设计元素基因库,用以后期的设计。通过“夸张化”“风格化”“趣味化”3个方向的设计实践,论述了惠山... 通过对惠山泥人的文化解读与服饰色彩特征分析,归纳出惠山泥人的3个主要色彩特征;将其色彩元素与图案辅助元素进行总结与提炼,绘制成设计元素基因库,用以后期的设计。通过“夸张化”“风格化”“趣味化”3个方向的设计实践,论述了惠山泥人服饰色彩元素在丝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希望以此为灵感推进丝巾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创新结合,引导消费新时尚,为当代丝巾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巾 惠山泥人 服饰色彩 设计
下载PDF
从惠山泥人大阿福看民间和谐观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永飞 刘少牛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3-35,共3页
大阿福是惠山泥人中最具特色的传统作品,通过分析大阿福的造型特点、民俗意义及用色取材,提出,百姓对和谐的追求和认识本质上是对人自身平安和幸福的追求。寄托于大阿福来驱邪纳祥,祈福消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往往可以在一件... 大阿福是惠山泥人中最具特色的传统作品,通过分析大阿福的造型特点、民俗意义及用色取材,提出,百姓对和谐的追求和认识本质上是对人自身平安和幸福的追求。寄托于大阿福来驱邪纳祥,祈福消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往往可以在一件民艺造物中寄托对生活的全部希望。民间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和谐观念从早期驱鬼避邪的迷信活动逐渐演变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民间美术作品的传承,逐渐发展成为符号化的图式或造型,这种良好愿望变成生活方式,受道德约束和规范,成为中国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大阿福 祈福功能 和谐观
下载PDF
惠山泥人中手捏戏文的造型装饰特色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蒙娜 王家民 樊荣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10-113,145,共5页
以惠山泥人中手捏戏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造型比例、色彩纹样、开相妆銮和构图形式的装饰特征,论述了手捏戏文充分运用泥塑的特点,用静态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戏曲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和片段的动态瞬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手捏戏文运用... 以惠山泥人中手捏戏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造型比例、色彩纹样、开相妆銮和构图形式的装饰特征,论述了手捏戏文充分运用泥塑的特点,用静态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戏曲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和片段的动态瞬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手捏戏文运用潇洒写意的艺术手法来刻画造型,细节上又追求江南水乡特有的精致细腻的美感,构图上选择平行稳定的形式,体现出民间艺人们淳朴的乡土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手捏戏文 捏塑彩绘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CTS方法的惠山泥人数字化转译路径研究
4
作者 陈香 沈伟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7-405,共9页
目的非遗传统文化内涵形式在被挖掘层面,还存在同质化、特色性不明显的状态,特别是在新AI数字大模型技术的机遇下,拓展非遗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有效利用,并进行活化方法的路径研究,就成为了非遗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工具。方法从符... 目的非遗传统文化内涵形式在被挖掘层面,还存在同质化、特色性不明显的状态,特别是在新AI数字大模型技术的机遇下,拓展非遗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有效利用,并进行活化方法的路径研究,就成为了非遗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工具。方法从符号学理论出发,基于符号的种类形态(C)、文化主题(T)、表面着色(S)三种不同的内涵,提出CTS方法对惠山泥人文化符号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数字设计流程的创新。结果通过AI数字手段的辅助,提出了对惠山泥人文化,一种新的数字转译的流程、方法,并以惠山泥人厂相关项目进行应用实践,提出符号学CTS方法的实际应用。结论基于符号学CTS数字转译方法的转化路径,为惠山泥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开拓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当地特色的泥人文化,在传承方法的延续和文化资源的设计创新方面,提供了新的转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惠山泥人 数字化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AI绘画的惠山泥人文创设计研究
5
作者 刘静 毛烨岚 叶雨浓 《丝网印刷》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基于AI绘画的基础,以惠山泥人文创设计为例,根据惠山泥人及其文创设计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等进行创新,进而与AI绘画相结合。AI绘画技术是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将AI绘画产业与文创设计产业相结合,从而促进AI绘画以及惠山泥人文创设计... 基于AI绘画的基础,以惠山泥人文创设计为例,根据惠山泥人及其文创设计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等进行创新,进而与AI绘画相结合。AI绘画技术是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将AI绘画产业与文创设计产业相结合,从而促进AI绘画以及惠山泥人文创设计的发展,扩大惠山泥人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绘画 惠山泥人 文创设计
下载PDF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依赖与优化——基于无锡市惠山泥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媛媛 李卓一 陶赋雯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选取泥塑类中的无锡惠山泥人为调研对象,把脉"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所面临的传承与市场困境,探讨形成这种困境的路径依赖和可能的路径突破。研究显示,无锡惠山泥人在传承与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市场... 选取泥塑类中的无锡惠山泥人为调研对象,把脉"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所面临的传承与市场困境,探讨形成这种困境的路径依赖和可能的路径突破。研究显示,无锡惠山泥人在传承与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市场和产品定位、设计创新、政策体制和传播营销五方面的路径依赖。要实现对现有路径依赖的突破,需要泥人行业人员创新传承观念、优化人才队伍,进行精准的市场和产品定位,打造品牌文化,优化政府保护经费的使用,营造整体性保护的历史文化空间以及进行传播和营销的优化。五个方面相互影响,以现代的市场思维打破思想桎梏,这是商品经济成熟、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部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践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术 路径依赖 路径优化 惠山泥人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惠山泥人为例
7
作者 王铁鑫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21期80-82,共3页
近年来,非遗热的风潮席卷而来,每个地区都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无锡三大特产之一的惠山泥人,在江南水乡的孕育下,以惠山黑泥为蓝本,构筑了展现无锡地区浓郁吴地风韵和多彩民俗风情的美学哲理和视觉语言。目前,惠山泥人文创的... 近年来,非遗热的风潮席卷而来,每个地区都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无锡三大特产之一的惠山泥人,在江南水乡的孕育下,以惠山黑泥为蓝本,构筑了展现无锡地区浓郁吴地风韵和多彩民俗风情的美学哲理和视觉语言。目前,惠山泥人文创的研究仍在初期阶段,市场上相关的文创产品也难有“出圈”杰作,如何打破壁垒,打造出象征地域特色的符号,找到一条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创新路径,这将成为文创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惠山泥人为例,挖掘无锡地域文化,分析惠山泥人的色彩特征、图案寓意及构图形式,进行创意设计实践。助力文创产品既能承载地域文化又能推动跨界融合,以期找到一条适合惠山泥人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惠山泥人 非遗文创
下载PDF
互联网直播背景下惠山泥人传承发展研究
8
作者 付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随着5G网络的全面普及,互联网直播已经遍布千家万户,深受大众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精髓与创造力,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直播背景下惠山泥人的传承发展方... 随着5G网络的全面普及,互联网直播已经遍布千家万户,深受大众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精髓与创造力,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直播背景下惠山泥人的传承发展方式受到新技术的冲击,面临传承发展受限的危机。本文通过介绍惠山泥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分析当下互联网直播对惠山泥人传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惠山泥人传承发展进行探索,以拓宽惠山泥人发展渠道,希望为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直播 惠山泥人 传承
下载PDF
期待视野下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探究
9
作者 淳于卜丹 宋晓利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6期84-92,共9页
研究期待视野理论下的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方式,挖掘惠山泥人的时代价值,对实现惠山泥人文化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期待视野”下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的实践路径... 研究期待视野理论下的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方式,挖掘惠山泥人的时代价值,对实现惠山泥人文化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期待视野”下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的实践路径,研究总结惠山泥人题材表现、造型特征、色彩表现的艺术特点,基于期待视野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年轻接受群体的“期待视野”,审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思路,总结和筛选出符合受众对文化IP形象的情感需求和审美喜好,研究构建“期待视野”在惠山泥人IP形象设计中的融合路径。基于期待视野理论进行惠山泥人IP形象设计具有可行性,这主要要求形象设计符合接受群体的审美需求且不失惠山泥人文化特色,弘扬地域文化特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野 惠山泥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惠山泥人和淮阳泥泥狗的艺术形象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4-36,共3页
无锡惠山泥人造型鲜活生动,其中戏文人物的表现尤为传神经典,是我国众多泥塑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淮阳泥泥狗起源于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造型古拙概括,内容以各种传说中的动物形象为基础,形式上也体现出生活的真实、清新、质朴的风格,每个... 无锡惠山泥人造型鲜活生动,其中戏文人物的表现尤为传神经典,是我国众多泥塑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淮阳泥泥狗起源于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造型古拙概括,内容以各种传说中的动物形象为基础,形式上也体现出生活的真实、清新、质朴的风格,每个造型上都有一个小孔,能够吹响,极富灵气。二者同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典型,但在起源、造型、色彩方面各有不同,代表不同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淮阳泥泥狗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创新路径探讨——惠山泥人大型彩塑制作及展览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嘉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68,共5页
惠山泥人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惠山泥人大型彩塑制作及展览的成功,展现了一条传承创新的新路径。一是传承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即实现了艺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二是传承形式上的创新,即实现了传统内容... 惠山泥人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惠山泥人大型彩塑制作及展览的成功,展现了一条传承创新的新路径。一是传承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即实现了艺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二是传承形式上的创新,即实现了传统内容与现代形式的结合;三是传承队伍的组织创新,即形成了传统手工艺人与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传承团队;四是传承机制上的创新,即彰显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手工艺 惠山泥人 传承 创新路径
下载PDF
数字视域下惠山泥人阿福的“活化”创新设计
12
作者 张淑娴 《丝网印刷》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探讨了传统非遗惠山泥人阿福在数字化下的“活化”发展的可能性,对现有设计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造型、色彩等元素的提取,推演出了一套立体动态表情包的概念设计,展示了加入现代技术“活化”后的惠山阿福形象。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活化 表情包设计
下载PDF
无锡惠山泥人品牌形象重塑与市场推广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9-62,共4页
无锡惠山泥人是驰名中外的优秀民间工艺品,凝结无锡劳动人民智慧的绚丽瑰宝。本文先阐述了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背景和现状。通过产品调研与市场分析,指出"大阿福"品牌形象重塑的要点与必要性,对于惠山泥人品牌的市场推广提出... 无锡惠山泥人是驰名中外的优秀民间工艺品,凝结无锡劳动人民智慧的绚丽瑰宝。本文先阐述了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背景和现状。通过产品调研与市场分析,指出"大阿福"品牌形象重塑的要点与必要性,对于惠山泥人品牌的市场推广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 品牌形象 营销策略
下载PDF
惠山泥人的传统创作观念在中国当代雕塑中的应用
14
作者 姚丹 《创意与设计》 2010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选取具有江南特色的无锡惠山泥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艺学和"新民间"艺术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惠山泥人的传统创作观念,从形态、面相、构图样式等方面深入分析惠山泥人创作观念的当代应用,并在材质体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 本文选取具有江南特色的无锡惠山泥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艺学和"新民间"艺术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惠山泥人的传统创作观念,从形态、面相、构图样式等方面深入分析惠山泥人创作观念的当代应用,并在材质体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传统创作观念 当代雕塑
下载PDF
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延展
15
作者 陈依婷 潘春宇 《设计》 2020年第9期17-19,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是当今最具时代性的课题,对惠山旅游纪念品进行色彩设计延展的实例探究,寻求惠山泥人传承新思路,推动惠山旅游行业的文化内涵注入与市场创新扩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分析惠山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是当今最具时代性的课题,对惠山旅游纪念品进行色彩设计延展的实例探究,寻求惠山泥人传承新思路,推动惠山旅游行业的文化内涵注入与市场创新扩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分析惠山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与设计需求,基于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特征与典型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典型色彩因子与设计元素,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地域文化的注入是当今旅游纪念品发展的关键,惠山泥人民国时期色彩面貌极具地域特色,为后期惠山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色彩搭配方案与应用方式,对今后进一步探讨惠山泥人文化传承与设计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国时期 色彩特征 旅游纪念品 设计
下载PDF
多重语境下无锡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变迁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协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54-164,共11页
惠山泥人是根植于民间又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其发展与源远流长的民间社会和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密切相关。惠山泥人作为一种传统,能够延续至今,不仅在于程式化规则的心口相授,还在于不断地顺应时俗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本文以惠山... 惠山泥人是根植于民间又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其发展与源远流长的民间社会和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密切相关。惠山泥人作为一种传统,能够延续至今,不仅在于程式化规则的心口相授,还在于不断地顺应时俗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本文以惠山泥人的传承为研究对象,探究惠山泥人在多重语境下的适应与调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传承 生活实践 民族—国家 民间社会
下载PDF
基于4P理论的无锡惠山泥人营销战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边存祺 《市场周刊》 2022年第9期90-93,共4页
惠山泥人种类繁多,造型丰润圆满,色调鲜艳,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自清代以来就驰名中外。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惠山泥人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面临人才缺口增大、制作成本飙升等问题,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传统中孕育现代。文章将... 惠山泥人种类繁多,造型丰润圆满,色调鲜艳,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自清代以来就驰名中外。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惠山泥人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面临人才缺口增大、制作成本飙升等问题,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传统中孕育现代。文章将通过SWOT分析方法解析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情况,并基于4P理论为无锡惠山泥人提供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惠山泥人 SWOT分析 4P理论
下载PDF
“乡愁”情怀下的惠山泥人文创网络销售探索
18
作者 焦瀚 田星瀚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章以"乡愁"情怀作为惠山泥人文创网络销售的结合点,借鉴其他同类成功文创案例,对当前大众文化需求与新媒介视野下的情感定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探索无锡惠山泥人文创产品的销售,应以关注用户情感需求为主导,从而寻求消费者... 文章以"乡愁"情怀作为惠山泥人文创网络销售的结合点,借鉴其他同类成功文创案例,对当前大众文化需求与新媒介视野下的情感定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探索无锡惠山泥人文创产品的销售,应以关注用户情感需求为主导,从而寻求消费者对于其文创产品的兴趣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惠山泥人 乡愁 营销设计
原文传递
数字视域下传统非遗惠山泥人“活化”路径
19
作者 时春风 《丝网印刷》 2022年第16期1-4,共4页
分析惠山泥人数字化“活化”多种方式,展示三维虚拟技术介入传统非遗带来的视觉新体验,推演设计惠山泥人表情包和IP形象周边产品,探讨了传统非遗惠山泥人数字时代“活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非遗惠山泥人 设计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9
20
作者 魏旭 华天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04-208,223,共6页
目的对应用型高校与非遗项目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非遗传承人和应用型高校师生共同合作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结论惠山泥人存在产品单一、样式老套、功能局限、价格虚高、缺乏版... 目的对应用型高校与非遗项目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非遗传承人和应用型高校师生共同合作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结论惠山泥人存在产品单一、样式老套、功能局限、价格虚高、缺乏版权意识、品牌意识与服务意识等问题,探讨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合作模式,即“市场—实训—竞争—就业”的模式,总结出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有与时代接轨,重塑非遗面貌;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手段,构建非遗资源库;将非遗项目引入应用型高校,最大程度地扩大非遗影响、推广非遗文化;应用型高校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实践平台等,择优培养非遗传承人;降低非遗传承人的设计成本、增强非遗竞争力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在专题实践课程中导入惠山泥人课题,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的可操作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非遗文创产品 设计实践 惠山泥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