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公鼎“赐女兹灷用岁用政”新解
1
作者 汤志彪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2期17-24,154,共9页
毛公鼎的"灷"字过去众说纷纭,然而均在解释上存在困难,通过辞例和句子结构分析,"灷"字当读作"乘",指一辆马车;"岁"当读作"会",训作征伐,"赐女兹灷(乘),用岁(会)用政(征)"... 毛公鼎的"灷"字过去众说纷纭,然而均在解释上存在困难,通过辞例和句子结构分析,"灷"字当读作"乘",指一辆马车;"岁"当读作"会",训作征伐,"赐女兹灷(乘),用岁(会)用政(征)"就是说赏赐你这辆马车,用于征伐。这句铭文揭示了毛公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公鼎
下载PDF
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 被引量:24
2
作者 蒋绍愚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2-10,共9页
“解”、“会”是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助动词,“识”是现代粤语中正在形成的助动词,它们都由表“知晓”义的动词发展而来。助动词“解”、“会”都可以分成五类,其语法化程度逐步加深;“识”只走了第一步。“解”和“会”的演变途径大体... “解”、“会”是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助动词,“识”是现代粤语中正在形成的助动词,它们都由表“知晓”义的动词发展而来。助动词“解”、“会”都可以分成五类,其语法化程度逐步加深;“识”只走了第一步。“解”和“会”的演变途径大体相同,影响其演变的因素也大体相同,但两者的演变情况还是有一些差别。这说明语义演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识”语义演变 语法化
下载PDF
从语义地图模型看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 被引量:3
3
作者 潘秋平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83-95,共13页
本文在潘秋平(2018)的基础上,立足于情态概念空间,重新分析文献中所记载的新加坡华语的"会"的用例,并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新加坡华语的&qu... 本文在潘秋平(2018)的基础上,立足于情态概念空间,重新分析文献中所记载的新加坡华语的"会"的用例,并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新加坡华语的"会"的可能来源和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新加坡华语 语义地图模型
下载PDF
现代汉语“会”研究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斐 张虹倩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我国早期语法学家虽然没有直接对"会"进行研究,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西方关于情态的语言学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会"的词性、其作助动词时的不同类型以及"... 我国早期语法学家虽然没有直接对"会"进行研究,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西方关于情态的语言学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会"的词性、其作助动词时的不同类型以及"会"与其他词类和助动词的区别等予以了研究,并将"会"所表示的情态分为: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和能愿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情态
下载PDF
新加坡华语助动词“会”分析框架之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潘秋平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86-95,共10页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分析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关于这个助动词,不少早期研究新加坡华语语法的学者虽已对它做了描写和分析,但迄今它的整体面貌仍不是很清楚。本文首先说明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引入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分析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关于这个助动词,不少早期研究新加坡华语语法的学者虽已对它做了描写和分析,但迄今它的整体面貌仍不是很清楚。本文首先说明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引入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这种跨语言比较的工具以期解决由偏侧关系所造成的研究困难,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文献中的语料,进一步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了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华语"会"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语 助动词 语义地图模型
下载PDF
《三德》《墨子》字词献疑三则
6
作者 王永昌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3期30-34,125,共6页
文章对上博简《三德》《墨子》中的几处文字释读提出了新的意见。第一,根据上博简《周易》及相关传世文献资料,文章认为上博简《三德》简17中的“■”当读为“不”,“会”当读为“合”,“合亲”见于《左传》《管子》《说苑》等文献,意... 文章对上博简《三德》《墨子》中的几处文字释读提出了新的意见。第一,根据上博简《周易》及相关传世文献资料,文章认为上博简《三德》简17中的“■”当读为“不”,“会”当读为“合”,“合亲”见于《左传》《管子》《说苑》等文献,意即聚合亲族、使亲族和睦。第二,文章认为《墨子·尚同下》“辟百姓之毁”中的“辟”当读为“被”,遭受之意。第三,文章以简帛文字资料为参考,认为《墨子·非攻下》“以争诸侯之毙”中的“争”字当为“爰”字之讹写,“爰”读为“援”,援助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德 墨子
下载PDF
可能性、盖然性还是必然性?——再论情态助动词“会”的情态力度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政 《现代语文》 2020年第10期63-68,共6页
在本质上讲,情态助动词“会”是表达必然性的,而非以往研究所认为的可能性或盖然性。“会”在被“不”否定时,之所以与“不可能”语义等同,是因为“会”的语义辖域始终高于否定词“不”,从而得到和不可能相同的逻辑语义。而与盖然性情... 在本质上讲,情态助动词“会”是表达必然性的,而非以往研究所认为的可能性或盖然性。“会”在被“不”否定时,之所以与“不可能”语义等同,是因为“会”的语义辖域始终高于否定词“不”,从而得到和不可能相同的逻辑语义。而与盖然性情态词相比,“会”在级差含义、命题知情程度等方面和汉语必然性情态词具有一致性表现。“会”之所以有时具有盖然性的解读,与其兼具将来时标记及语用精确度要求不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性 盖然性 必然性
下载PDF
《闽都别记》的“会”字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泽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5,256,共6页
本文分析《闽都别记》中能性助动词"会"的语义,分为8类,认为至少其中3类是闽方言"解"的书面变形。并由此提出:从文献中观察到的某个虚字的功能扩张,不一定都是"语用-认知"引导的语法化发展,也有可能是方... 本文分析《闽都别记》中能性助动词"会"的语义,分为8类,认为至少其中3类是闽方言"解"的书面变形。并由此提出:从文献中观察到的某个虚字的功能扩张,不一定都是"语用-认知"引导的语法化发展,也有可能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闽都别记》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能愿动词“会”的偏误分析
9
作者 祖成瑶 《现代语文》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能愿动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能愿动词“会”的使用对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准确地表情达意有很大作用。以中高级留学生口语语料为基础,探讨留学生使用能愿动词“会”的偏误情况,其偏误主要表现在漏用、误用、错序、否定疑问... 能愿动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能愿动词“会”的使用对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准确地表情达意有很大作用。以中高级留学生口语语料为基础,探讨留学生使用能愿动词“会”的偏误情况,其偏误主要表现在漏用、误用、错序、否定疑问形式、与其他能愿动词混用等,分析偏误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愿动词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试论助动词“会”与程度副词的组合
10
作者 祁阳 《现代语文》 2020年第6期50-54,共5页
助动词“会”常用来表示擅长、有能力或有可能做某事,前面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助动词“会”和程度副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只有表示程度高的程度副词才能修饰助动词“会”。这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关,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有利于激... 助动词“会”常用来表示擅长、有能力或有可能做某事,前面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助动词“会”和程度副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只有表示程度高的程度副词才能修饰助动词“会”。这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关,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有利于激活对“会+VP”程度性认识,使篇章衔接更为顺畅。程度副词修饰助动词“会”之后,助动词“会”后面的动词性成分有可能会发生丢失现象。这种丢失现象与省略和移位有关,“太会了”结构中的VP丢失与省略有关,“最会了”结构中的VP丢失与移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程度副词 认知心理
下载PDF
西[林口]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琦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2期25-30,154,共7页
西[林口]敦自名为"钲■",其器形和称谓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认为其自名中的"■"是"器盖"之意,而"钲"是借用青铜豆的器名来代称自身。该器可以为传世文献中"会"字表... 西[林口]敦自名为"钲■",其器形和称谓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认为其自名中的"■"是"器盖"之意,而"钲"是借用青铜豆的器名来代称自身。该器可以为传世文献中"会"字表示"敦盖"的含义提供直接的实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口]敦
下载PDF
戍求鼎铭文与商代会礼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雪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7,124,共9页
会礼为先秦宾礼之一,指会合军队讨伐叛逆之礼,其实质是一种军事会盟。戍求鼎铭文记载了商代的会礼,对于探讨会礼的史实,考察典籍记载会礼的真实性具有较大价值。铭文中,"会"指会礼,"会西方"指会同西方诸侯,"省... 会礼为先秦宾礼之一,指会合军队讨伐叛逆之礼,其实质是一种军事会盟。戍求鼎铭文记载了商代的会礼,对于探讨会礼的史实,考察典籍记载会礼的真实性具有较大价值。铭文中,"会"指会礼,"会西方"指会同西方诸侯,"省"指军事征伐,"戍求"指带领军队参与会同的职官。铭文内容为王命宜子与一方诸侯会同军队以行征伐,与典籍记载的会礼相合。此外铭文中的"省"为"九伐"之一,与典籍记载中会礼的目的为行"九伐之法"相合。这说明商代已经存在成型的会礼,且与典籍记载的周代会礼有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 戍求鼎 九伐之法
下载PDF
从明清戏文看泉州方言“会”“得”相关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晓玲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7-456,511,共11页
本文通过统计明清戏文中与“会/袂/不/未”“得”相关的能性结构的出现次数指出:1)泉州方言的“会得V”“会V得”“会V得C”应该是由“会V”分别与“得V”“V得”“V得C”套接而成;“袂得V”“袂V得”“V袂得”“袂V得C”“V袂C”等5个... 本文通过统计明清戏文中与“会/袂/不/未”“得”相关的能性结构的出现次数指出:1)泉州方言的“会得V”“会V得”“会V得C”应该是由“会V”分别与“得V”“V得”“V得C”套接而成;“袂得V”“袂V得”“V袂得”“袂V得C”“V袂C”等5个否定结构分别由“不得V”“不V得”“V不得”“不V得C”“V不C”在“袂V”的影响下替换否定词产生。2)明清戏文中有9种相关结构在现代泉州方言中已消失,此外,现代泉州方言新增3种其他结构。3)相比于明清戏文,现代泉州方言“会得V”“袂得V”“V得”“会V得C”“袂V得C”等结构的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方言《荔镜记》 《满天春》 《荔枝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