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235钢结构件表面热镀锌层的应力腐蚀及其机理
1
作者 赵骞 张洁 +4 位作者 毛锐锐 缪春辉 卞亚飞 滕越 汤文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5-1315,共11页
采用自制的三点弯曲应力加载装置及浸泡腐蚀实验方法,开展电网设备常用的Q235镀锌钢结构件表面镀锌层应力腐蚀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Q235钢板镀锌层表面应力腐蚀是ZnO、Zn(OH)_(2)和Zn_(5)(OH)_(8)Cl_(2)·H_(2)O等腐蚀产物的形成(... 采用自制的三点弯曲应力加载装置及浸泡腐蚀实验方法,开展电网设备常用的Q235镀锌钢结构件表面镀锌层应力腐蚀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Q235钢板镀锌层表面应力腐蚀是ZnO、Zn(OH)_(2)和Zn_(5)(OH)_(8)Cl_(2)·H_(2)O等腐蚀产物的形成(明显的腐蚀坑)、脱落(无明显腐蚀坑)、再形成、再脱落的过程。随着外加应力的增大,Q235钢板镀锌层腐蚀表面的E_(corr)降低,I_(corr)增大,电化学阻抗减小,应力腐蚀程度增加,形成更多Zn_(5)(OH)_(8)Cl_(2)·H_(2)O腐蚀产物。建立了Q235钢板镀锌层应力腐蚀模型,阐明其应力腐蚀过程及机理。外加应力在η-Zn层中腐蚀坑应力集中部位诱发应力腐蚀裂纹,突破η-Zn层,并沿ζ-FeZn_(13)/η-Zn界面扩展,加剧镀锌层的电化学腐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结构 热镀锌层 应力腐蚀 显微组织 腐蚀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MIC和IPSO-RELM的带钢热镀锌板锌层厚度预测
2
作者 方军 王兴东 +2 位作者 汪洋 吴宗武 丁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2-68,82,共8页
针对带钢热镀锌板锌层厚度偏差易受产线多变量强耦合和测厚仪滞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以及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的带钢锌层厚度预测方法。首先,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进行相关... 针对带钢热镀锌板锌层厚度偏差易受产线多变量强耦合和测厚仪滞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以及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的带钢锌层厚度预测方法。首先,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进行相关预处理;然后,利用MIC法对各参数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影响锌层厚度的关键因素;最后,将筛选的变量作为输入项建立RELM预测模型,并通过IPSO算法优化模型的随机性参数,有效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预测结果的拟合决定系数R^(2)为94.66%,预测误差在-4~4 g/m^(2)的样本点命中率达到96%,且模型的3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证明了所提方法预测精度高,可为带钢热镀锌板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热镀锌 锌层厚度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正则化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镀锌钢绞线盐雾试验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广友 《金属制品》 CAS 2023年第4期48-51,共4页
介绍利用盐雾试验对镀锌钢绞线进行测试的方法。分析镀锌钢绞线在盐雾试验中发生腐蚀的位置,对比不同锌层面质量在盐雾试验中的防腐效果。结果表明:盐雾试验中,钢绞线外侧腐蚀严重,边丝内侧及中心丝无明显腐蚀;符合GB/T 33363—2016要求... 介绍利用盐雾试验对镀锌钢绞线进行测试的方法。分析镀锌钢绞线在盐雾试验中发生腐蚀的位置,对比不同锌层面质量在盐雾试验中的防腐效果。结果表明:盐雾试验中,钢绞线外侧腐蚀严重,边丝内侧及中心丝无明显腐蚀;符合GB/T 33363—2016要求,锌层面质量190~350 g/m^(2)的镀锌钢绞线按照ISO 7989-2:2021要求进行盐雾试验后,均能够满足深褐色锈蚀不超过5%的规定。随着镀锌钢丝上锌量的增加,出现黄褐色锈蚀的几率也随之降低。提高锌层耐腐蚀能力主要依靠均匀锌层厚度和提高锌层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绞线 热镀锌 盐雾试验 防腐蚀 锌层保持率
下载PDF
热浸镀锌层有机物-无机物复合钝化工艺优选及其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凤广 范云鹰 王波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浸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蚀性能,针对目前无铬钝化多为独立体系的有机物钝化或无机物钝化的情况,运用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复合钝化。通过正交试验法确立了热浸镀锌层无色钝化工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点滴试验、中性盐雾腐蚀...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浸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蚀性能,针对目前无铬钝化多为独立体系的有机物钝化或无机物钝化的情况,运用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复合钝化。通过正交试验法确立了热浸镀锌层无色钝化工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点滴试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复合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钝化工艺为40 g/L丙烯酸树脂,20 g/L硝酸钠,40 g/L硅酸钠,15 m L/L过氧化氢;p H值11,钝化时间30 s,温度30℃,恒温烘干;钝化膜的耐蚀性能接近于三价铬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锌层 复合钝化 正交试验 耐蚀性
下载PDF
热镀锌焊管内外壁环状气刀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田 《新疆钢铁》 2022年第2期46-48,共3页
热镀锌焊管的内外壁在热镀锌后,均需要使用气刀进行吹拭。原气刀使用过程中存在吹拭力在管壁周长方向不均匀、易堵塞、风量无法调节等问题,造成锌层散差较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将原设计中的点状气刀改为环状后,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热镀锌焊管的内外壁在热镀锌后,均需要使用气刀进行吹拭。原气刀使用过程中存在吹拭力在管壁周长方向不均匀、易堵塞、风量无法调节等问题,造成锌层散差较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将原设计中的点状气刀改为环状后,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锌层散差降低11.2%,锌耗降低2.1kg/t,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气刀 锌层散差 锌耗
下载PDF
热镀锌板表面锌层起泡原因探讨
6
作者 邓照军 林承江 +1 位作者 马家艳 关云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7-28,55,共3页
热镀锌板在冲压成零件时,局部的镀锌层出现约3mm大小的起泡,将起泡用手术刀切开,撕下锌层,采用扫描电镜对起泡部位的基体以及锌层靠基体的表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正常部位纯锌层与基体之间的抑制层。结果表明:正常部位的抑制层为细小... 热镀锌板在冲压成零件时,局部的镀锌层出现约3mm大小的起泡,将起泡用手术刀切开,撕下锌层,采用扫描电镜对起泡部位的基体以及锌层靠基体的表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正常部位纯锌层与基体之间的抑制层。结果表明:正常部位的抑制层为细小弥散分布的Fe2Al5颗粒,产生起泡的缺陷部位未见到抑制层颗粒,锌层与基板之间存在局部聚集的Al2O3夹渣,冲压成型后,夹渣松动,锌层与基板分离,导致锌层起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层 起泡
下载PDF
热镀锌彩涂板的失效与防护 被引量:6
7
作者 明振涛 黄大华 +2 位作者 侯广亚 伍廉奎 唐谊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7,42,共5页
热镀锌彩涂板兼具有机涂层和热镀锌钢板的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建筑、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但在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涂层失效和钢板腐蚀。综述了热镀锌彩涂板失效的种类及原因,归纳了提高热镀锌彩涂板耐蚀性能的相关措施,展望了热... 热镀锌彩涂板兼具有机涂层和热镀锌钢板的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建筑、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但在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涂层失效和钢板腐蚀。综述了热镀锌彩涂板失效的种类及原因,归纳了提高热镀锌彩涂板耐蚀性能的相关措施,展望了热镀锌彩涂板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涂板失效行为 有机涂层 热镀锌钢板 防护措施
下载PDF
热浸镀锌钢铁件涂装前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霍明亮 黄晓群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74,共5页
为研究热浸锌钢铁件涂装前处理技术及底漆对其复合防护体系防护可靠性的影响,在热浸锌钢铁件表面采用钝化、不钝化、酒精擦拭和喷砂等表面处理方式,随后分别喷涂5种底漆制得试件,对试件进行湿热和盐雾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采用拉开法附着... 为研究热浸锌钢铁件涂装前处理技术及底漆对其复合防护体系防护可靠性的影响,在热浸锌钢铁件表面采用钝化、不钝化、酒精擦拭和喷砂等表面处理方式,随后分别喷涂5种底漆制得试件,对试件进行湿热和盐雾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采用拉开法附着力测试方法测得环境试验前后漆膜的粘结强度。研究表明:热浸锌表面适度喷砂表面处理是一种适合大多数底漆的一种通用的方法,含磷酸盐的底漆有助于提高热浸锌表面漆膜的粘结力和增强防腐蚀效果。提出了适合热浸锌喷涂的表面处理方式和底漆选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锌钢铁件 喷漆 双层防腐蚀体系 附着力
下载PDF
高强热镀锌钢板锌层厚度对电阻点焊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松青 张永强 +1 位作者 刘兴全 王威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78,共5页
低合金高强热镀锌钢板H340LAD+Z具有耐腐蚀性的同时具备优良的冲压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针对1.75 mm厚的热镀锌钢板H340LAD+Z进行电阻点焊,研究不同锌层厚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公称镀层质量为100 g/m3和120 g/m3两种... 低合金高强热镀锌钢板H340LAD+Z具有耐腐蚀性的同时具备优良的冲压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针对1.75 mm厚的热镀锌钢板H340LAD+Z进行电阻点焊,研究不同锌层厚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公称镀层质量为100 g/m3和120 g/m3两种镀层条件,对比两种锌层厚度条件下的可焊电流窗口、电极持久性以及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对两种锌层厚度条件下得到的焊接接头进行抗剪试验和硬度试验,并对比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得出了锌层对焊接工艺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锌层厚度大导致可焊电流窗口整体左移,并且导致可焊电流窗口减小;锌层厚度大还会导致电极磨损严重,电极持久性试验的电极寿命由1 000点降低到800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热镀锌钢 点焊 锌层 持久性试验
下载PDF
热镀锌带钢抑制层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丹 叶校瑛 《唐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5-59,共5页
依据现有国内外热镀锌带钢理论研究和最新的实践研究成果,立足于冷轧热镀锌带钢工业化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带钢在退火炉中的运行速度、带钢入锌锅温度、锌液温度、退火炉露点、锌液Al含量五个方面阐述工业生产中热镀锌带钢抑制层的影响因... 依据现有国内外热镀锌带钢理论研究和最新的实践研究成果,立足于冷轧热镀锌带钢工业化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带钢在退火炉中的运行速度、带钢入锌锅温度、锌液温度、退火炉露点、锌液Al含量五个方面阐述工业生产中热镀锌带钢抑制层的影响因素,梳理了抑制层的生长规律和控制要点,拟为热镀锌带钢的工业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带钢 抑制层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结构用热镀锌钢带的生产实践
11
作者 栾彩霞 《山东冶金》 CAS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LF精炼、ASP连铸连轧、可逆式冷轧、美钢联法连续热浸镀锌的工艺路线,通过合理设计钢的成分以及合理的轧制、热镀锌工艺,开发了结构用热镀锌钢带。实物质量检验表明,产品的力学性能、锌层组织及锌层附着性都达到标准要求,得到用户... 采用LF精炼、ASP连铸连轧、可逆式冷轧、美钢联法连续热浸镀锌的工艺路线,通过合理设计钢的成分以及合理的轧制、热镀锌工艺,开发了结构用热镀锌钢带。实物质量检验表明,产品的力学性能、锌层组织及锌层附着性都达到标准要求,得到用户的认可,为更高强度结构镀锌板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带 ASP连铸连轧 美钢联法 锌层组织
下载PDF
带钢入锌锅温度对连续热镀锌层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婷婷 李腾飞 +1 位作者 汤茜 李化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52,共5页
在带钢连续热镀锌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向锌液中添加少量Al,采用不同带钢入锌锅温度进行连续热镀锌。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热镀锌镀层的形貌、相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带钢连续热镀锌过程中带钢入锌锅温度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 在带钢连续热镀锌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向锌液中添加少量Al,采用不同带钢入锌锅温度进行连续热镀锌。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热镀锌镀层的形貌、相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带钢连续热镀锌过程中带钢入锌锅温度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连续热镀锌过程中,向锌液中添加少量Al可使钢基板和锌镀层间形成Fe-Al中间层,抑制Fe-Zn合金层的形成,提高镀层的粘附性;而带钢入锌锅温度显著影响Fe-Al抑制层的结构,进而影响Fe-Zn合金层厚度,并最终影响镀层性能;对于试验钢DX51来说,当锌液中铝含量为0.18wt%,锌液温度为475℃时,带钢最佳入锌锅温度为495℃,此时镀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带钢入锌锅温度 Fe-Al抑制层
原文传递
预氧化对第三代汽车钢热浸镀锌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士杰 江社明 +3 位作者 李远鹏 黎振华 袁训华 张启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研究了预氧化对第三代汽车钢表面氧化状态及镀层界面的影响。用Wagner理论和Grabke H.J.发展的内外氧化模型分析了预氧化对第三代汽车钢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可明显改善第三代汽车钢的表面氧化状态以及界面相的生长状况。经... 研究了预氧化对第三代汽车钢表面氧化状态及镀层界面的影响。用Wagner理论和Grabke H.J.发展的内外氧化模型分析了预氧化对第三代汽车钢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可明显改善第三代汽车钢的表面氧化状态以及界面相的生长状况。经预氧化后的钢板表面氧化物颗粒比未经预氧化退火的钢板表面氧化物颗粒少很多。不同退火条件退火后钢基体表面氧化物经XPS分析都为MnO、MnO2和Cr2O3,表明预氧化对第三代汽车钢表面氧化物种类无影响。未经预氧化的热浸镀锌板镀层界面抑制层颗粒生长不充分,未形成连续的抑制层,而经预氧化的热浸镀锌板界面抑制层颗粒相互之间衔接紧密,几乎都组成了连续且致密的抑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汽车钢 预氧化 热浸镀锌 抑制层 中锰钢
原文传递
气刀工艺对锌层厚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鲍成人 康永林 王龙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43,共5页
结合首钢京唐冷轧厂热镀锌线气刀的特点,运用Fluent软件对气刀吹锌过程气体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气体压力、射程、刀唇开口度以及气刀倾角等工艺参数对锌层厚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的各个影响因素对带钢表面所受气... 结合首钢京唐冷轧厂热镀锌线气刀的特点,运用Fluent软件对气刀吹锌过程气体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气体压力、射程、刀唇开口度以及气刀倾角等工艺参数对锌层厚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的各个影响因素对带钢表面所受气压规律回归成数学模型,便于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现场工艺生产进行锌层厚度精确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层厚度 数值模拟 气刀
原文传递
降低热镀锌产品锌锭超标耗率的研究
15
作者 吴时昌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对热镀锌产品锌锭超标耗率影响因素研究,着重从锌层厚度控制、锌渣产生控制和工序成材率控制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总结形成降低热镀锌产品锌锭超标耗率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热镀锌 锌层厚度 锌渣 工序成材率 锌锭超标耗率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中碱性泥浆附着下镀锌钢板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红 齐慧滨 +1 位作者 杜翠薇 李晓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4,共7页
通过在湿热环境中进行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腐蚀实验,研究了在泥浆附着条件下汽车用热浸镀锌钢板的腐蚀行为,观察了腐蚀的发展过程,并利用SEM和XRD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镀锌板的泥浆腐蚀过程可分为形成白锈的镀锌... 通过在湿热环境中进行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腐蚀实验,研究了在泥浆附着条件下汽车用热浸镀锌钢板的腐蚀行为,观察了腐蚀的发展过程,并利用SEM和XRD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镀锌板的泥浆腐蚀过程可分为形成白锈的镀锌层腐蚀以及形成红锈和黑锈的基体腐蚀2个阶段.基体腐蚀产物中γ-FeOOH含量较高,而且泥浆中Cl^-的富集对腐蚀产物的保护性具有加速破坏作用.在较低温度时,腐蚀失重率逐渐降低;而在较高的温度下,腐蚀失重率则出现先降后增的转折点,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腐蚀界面反应加速.在腐蚀过程中,腐蚀电位会发生从低至高的跃迁.分别对应着镀锌层和钢基体的腐蚀过程.环境温度提高,将导致电位跃迁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板 碱性泥浆 湿热腐蚀 锈层
下载PDF
热浸镀Zn-Al-Mg合金过渡层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霍镜亮 武建军 +2 位作者 马瑞娜 曹晓明 谢依烨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了获取性能更佳的界面组织,探究了Mg元素对热浸镀Zn-Al合金界面组织的影响.以热浸镀广泛应用的Galfan合金为基础,在其中加入不同含量的Mg元素,将其作为镀液进行热浸镀实验,对浸镀后样品的截面与腐蚀后表面进行观察与分析.阐述了热浸镀... 为了获取性能更佳的界面组织,探究了Mg元素对热浸镀Zn-Al合金界面组织的影响.以热浸镀广泛应用的Galfan合金为基础,在其中加入不同含量的Mg元素,将其作为镀液进行热浸镀实验,对浸镀后样品的截面与腐蚀后表面进行观察与分析.阐述了热浸镀Zn-Al-Mg合金过渡层组织及性能特点.实验表明,热浸镀Zn-AlMg合金过渡层厚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到540℃时,过渡层厚度达到最大值.Mg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提高Mg含量可使过渡层与基体界面趋于平直,使过渡层变薄.Mg原子在反应过程中渗入Fe-Al化合物中,改变了其晶体结构,使组织更加致密并提高了过渡层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 Zn-Al-Mg合金 过渡层 Fe-Al反应 细化晶粒
下载PDF
埋地深度对热镀锌钢土壤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查方林 王凌 +3 位作者 刘凯 吴俊杰 何铁祥 徐松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500,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和电化学噪声法研究了埋地深度对热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腐蚀产物层的生长过程及腐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和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态及化学组成,... 采用电化学阻抗和电化学噪声法研究了埋地深度对热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腐蚀产物层的生长过程及腐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和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态及化学组成,探讨了热镀锌钢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热镀锌钢在45cm深土壤中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在25cm和35cm深土壤中的。25cm深土壤中,热镀锌钢腐蚀前期有一定程度的点蚀,腐蚀70d后表面生成了xZnCO_3·yZn(OH)_2保护膜;35cm深土壤中,热镀锌钢腐蚀70d后表面生成了附着紧密的Ca[Zn(OH)_3]_2保护膜,膜层的生长速率较慢;45cm深土壤中,热镀锌钢交替发生点蚀与均匀腐蚀,腐蚀严重,表面生成了零星附着的xZnCl_2·yZn(OH)_2和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 埋地深度 腐蚀产物层 极化阻抗 点蚀
下载PDF
热镀锌钢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初期腐蚀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查方林 刘凯 +2 位作者 吴俊杰 王凌 徐松 《湖南电力》 2017年第A02期65-70,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法(EIS)和电化学噪声法(EN)研究了埋地深度对热镀锌钢(HDG)腐蚀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腐蚀产物层的生长及腐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SEM,EDS和XRD测试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态及化学组成,并探讨了热镀锌钢的腐蚀机理。... 采用电化学阻抗法(EIS)和电化学噪声法(EN)研究了埋地深度对热镀锌钢(HDG)腐蚀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腐蚀产物层的生长及腐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SEM,EDS和XRD测试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态及化学组成,并探讨了热镀锌钢的腐蚀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热镀锌钢在各埋地深度下的腐蚀速率排序为35 cm最慢,25 cm稍快之,45 cm最快。25 cm深土层中,热镀锌钢腐蚀前期有一定程度的点蚀,腐蚀70 d后表面生成了xZnCO_3·y Zn(OH)_2保护膜;35 cm深土层中,70 d后表面生成了附着紧密的Ca(Zn(OH)_3)_2保护膜,膜层的生长速率较慢;45 cm土层中,热镀锌钢交替发生点蚀与均匀腐蚀,腐蚀严重,表面生成了零星附着的xZnCl_2·y Zn(OH)_2和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HDG) 电化学阻抗法(EIS) 腐蚀产物 电化学噪声(EN)
下载PDF
热镀锌沉没辊系粘滞阻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钱胜 曹建华 +2 位作者 刘格非 顾清 王孝建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针对沉没辊系所受锌液粘滞阻力无法获取的问题,首先分析粘滞阻力影响机理和影响因素,根据辊及带钢的运动特性划分边界层,构建沉没辊系粘滞阻力新模型,通过改变辊插入量调控辊转动状态来反求边界层粘滞阻力,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镀锌机... 针对沉没辊系所受锌液粘滞阻力无法获取的问题,首先分析粘滞阻力影响机理和影响因素,根据辊及带钢的运动特性划分边界层,构建沉没辊系粘滞阻力新模型,通过改变辊插入量调控辊转动状态来反求边界层粘滞阻力,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镀锌机组。结果表明,两种规格带钢在锌锅内各分区粘滞阻力计算误差都在15%范围内满足机组要求;在实际工况下,带钢与锌液速度差对锌液粘滞阻力影响呈现非线性递增规律,锌液粘滞阻力随带钢表面镀锌量增加而呈现非线性递减趋势但其波动幅度不同,而锌液粘滞阻力随带钢与锌液的温差递增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带钢区段 粘滞阻力新模型 边界层厚度 过流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