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刚刚 王泽 +2 位作者 白海静 杨亚娟 徐存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1,87,共5页
研究了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IL-1α、IL-1β、IL-1R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ONC的融合蛋白即HSA-(Gly_4Ser_1)_3-ONC(简称HSA-ONC)等5种重组蛋白为报... 研究了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IL-1α、IL-1β、IL-1R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ONC的融合蛋白即HSA-(Gly_4Ser_1)_3-ONC(简称HSA-ONC)等5种重组蛋白为报告蛋白,设计并合成了5种基因。分别插入3种酵母表达载体p PIC9、p PIC9K和p PICZα-A中,转化3种毕赤酵母受体菌X-33、GS115和SMD1168。筛选得到7种载体-宿主菌组合,在摇瓶规模进行诱导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5种外源蛋白在p PICZα-A/X-33组合中表达量最高,在p PIC9/SMD1168组合中最低。从重组蛋白表达量来说,p PICZα-A/X-33组合优于其他6种载体-宿主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宿主菌 载体-宿主菌组合 重组蛋白 表达量
下载PDF
乳酸菌受体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荫榆 陈丽珊 +2 位作者 贾士芳 任大明 郭本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4,共5页
从乳酸菌保健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作为受体菌的乳酸菌菌株COCC101,经鉴定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抗药性实验显示这株粪肠球菌对多数药物敏感或中度敏感;粪肠球菌中没有质粒存在,转化效率和电场强度有对应的正相关,最高达到2... 从乳酸菌保健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作为受体菌的乳酸菌菌株COCC101,经鉴定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抗药性实验显示这株粪肠球菌对多数药物敏感或中度敏感;粪肠球菌中没有质粒存在,转化效率和电场强度有对应的正相关,最高达到2×104转化子/μgDNA,并且能广泛接受不同来源的质粒;在Nisin诱导下可表达外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这些结果显示COCC101菌株在乳酸菌基因工程研究中有望成为受体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菌 鉴定 粪肠球菌 抗药性 转化效率
下载PDF
酿酒酵母人工杂合启动子与天然启动子活性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唐瑞琪 熊亮 +1 位作者 白凤武 赵心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系统地比较了人工启动子P_(aTEF1)与天然启动子PTEF1和PTDH3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差别,结果表明,人工启动子P_(aTEF1)的活性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高于天然启动子的活性,而与宿主、培养基以及细胞生长阶段有关。在3个宿主背景中,BY4741中P_... 系统地比较了人工启动子P_(aTEF1)与天然启动子PTEF1和PTDH3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差别,结果表明,人工启动子P_(aTEF1)的活性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高于天然启动子的活性,而与宿主、培养基以及细胞生长阶段有关。在3个宿主背景中,BY4741中P_(aTEF1)的活性最高,而LX03中最低。在YPD100中,人工启动子P_(aTEF1)活性分别为天然启动子PTEF1和PTDH3活性的1.4-4.6倍和0.9-2.0倍;而在YPE(5%和7%)中,P_(aTEF1)活性与PTEF1和PTDH3活性之比在0.7-1.3以及0.8-1.3之间。在YPE中培养时,P_(aTEF1)的活性为在YPD100中培养时的1.7-2.0倍,PTEF1和PTDH3的活性在YPE中为YPD100中培养时的2.7-7.1倍和1.3-3.4倍,启动子在YPE中的活性较YPD100中更高,但人工启动子的活性变化较天然启动子更小。此外,在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中,启动子活性从对数期早期到对数期中期和从对数期中期到稳定期的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人工杂合启动子 TEF1启动子 宿主菌株 环境条件
下载PDF
基于大肠杆菌受体菌DH5α △asd缺失株的构建及作为基因转化、表达操作系统的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原志伟 朱晓芳 +3 位作者 朱春红 朱军 王建业 朱国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4,共7页
基于大肠杆菌(E.coli)染色体上asd基因的已知序列,利用λ噬菌体的Red同源重组系统一步法构建E.coliDH5α的asd基因缺失突变株DH5α△asd::cat,在二次重组中利用携带能够表达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质粒pCP20介导二次同源重组,以去除上述... 基于大肠杆菌(E.coli)染色体上asd基因的已知序列,利用λ噬菌体的Red同源重组系统一步法构建E.coliDH5α的asd基因缺失突变株DH5α△asd::cat,在二次重组中利用携带能够表达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质粒pCP20介导二次同源重组,以去除上述缺失突变株中氯霉素抗性筛选基因。结合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明DH5α△asd缺失突变株的正确构建。该缺失突变株失去了在普通LB培养基上生长的能力,只有添加DAP或导入表达asd基因的质粒(asd基因互补试验)才能在LB培养基上生长,与原型DH5α比较,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对数期、接受不同拷贝数质粒的转化效率几乎相一致。基于该缺失突变株构建出以asd营养基因为标志的大肠杆菌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体外培养连续传代50代次,pnirBMisL-fedF-asd质粒不丢失,并功能性表达F18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DH5α 受体菌 RED重组系统 asd基因 突变株
原文传递
α-淀粉酶在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宿主菌中分泌表达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敬帮 周银华 +2 位作者 赵新宇 陈守文 魏雪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96-200,共5页
研究不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宿主菌对α-淀粉酶分泌表达的影响。以Bacillus subtilis的P43启动子,B.licheniformis WX-02α-淀粉酶基因的信号肽、编码区和终止子序列为表达原件,构建了α-淀粉酶分泌表达载体pP43SAT。... 研究不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宿主菌对α-淀粉酶分泌表达的影响。以Bacillus subtilis的P43启动子,B.licheniformis WX-02α-淀粉酶基因的信号肽、编码区和终止子序列为表达原件,构建了α-淀粉酶分泌表达载体pP43SAT。将pP43SAT分别转入3株B.licheniformis宿主菌:WX-02(ΔamyL)、BL9和BL10,获得3株α-淀粉酶基因工程菌WX-02(ΔamyL,pP43SAT)、BL9(pP43SAT)和BL10(pP43SAT),并将构建的3株工程菌进行发酵对比分析。BL9(pP43SAT)和BL10(pP43SAT)的淀粉酶发酵活力分别达到94.01 U/mL和101.94 U/mL,比原始宿主菌WX-02(ΔamyL,pP43SAT)分别提高了21%和31%,这说明BL9和BL10新型宿主菌有利于淀粉酶的分泌表达。本研究证明多蛋白酶基因缺失可显著提高α-淀粉酶的表达,为α-淀粉酶的高效表达提供了新型宿主菌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地衣芽孢杆菌 宿主菌 分泌表达
下载PDF
人趋化因子SL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初步纯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福康 沈大斌 +1 位作者 郑红 顾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638-1640,共3页
目的确立人趋化因子SL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和初步纯化条件。方法将pET32a(+)/SLC分别转化大肠杆菌AD494(DE3)、BL21trxB(DE3)、BL21trxB(DE3)plusS,选择最佳宿主菌,优化诱导表达的条件,将大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金属离子亲和层析、除... 目的确立人趋化因子SL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和初步纯化条件。方法将pET32a(+)/SLC分别转化大肠杆菌AD494(DE3)、BL21trxB(DE3)、BL21trxB(DE3)plusS,选择最佳宿主菌,优化诱导表达的条件,将大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金属离子亲和层析、除盐、肠激酶酶切、阳离子交换进行初步纯化。结果pET32a(+)/SLC最佳宿主菌为BL21trxB(DE3),优化的表达条件为37℃、1mmol/L IPTG诱导3h,SDS-PAGE分析可见,表达蛋白的大小约为30kd,占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可溶性蛋白约占50%。用SLC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30kd处出现单一阳性条带,而对照的pET32a(+)/BL21trxB(DE3)诱导菌则无此反应。SLC经一系列纯化步骤得到初步纯化。结论初步建立pET32a(+)/SLC在宿主菌BL21trxB(DE3)中表达和纯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宿主菌 蛋白纯化 趋化因子 大肠杆菌
下载PDF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可溶性表达
7
作者 陶冶 周佳佳 +2 位作者 张书翠 付水林 宫衡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系统考察了pET可溶性表达系统对酵母来源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采用含Nus.Tag融合标签的pET-44a为载体,trxB和gor双突变的Ori-gami为宿主时最适合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考察不同来源(大肠杆菌... 系统考察了pET可溶性表达系统对酵母来源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采用含Nus.Tag融合标签的pET-44a为载体,trxB和gor双突变的Ori-gami为宿主时最适合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考察不同来源(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SAM合成酶的可溶性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比较发现酵母来源的SAM合成酶可溶性表达的比活力最高达60.9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pET质粒 宿主菌 可溶性 比活力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和寄主菌对白介素——Ⅱ工程菌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朱跃先 马贤凯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本文比较了LB、M9CA 两种培养基和大肠杆菌 DH5α和 RRl 寄主菌,对白介素-Ⅱ(IL-Ⅱ)工程菌表达的影响。比较结果表明,M()CA培养基和DH5α寄主菌效果较好,其表达 IL-Ⅱ的蛋白量占整个菌体蛋白量的18%,占包涵体蛋白量的53%。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培养基 寄方菌 工程菌
原文传递
人α1型干扰素克隆菌的表达研究——Ⅱ.宿主细胞对质粒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李永红 王二力 +2 位作者 俞俊棠 姚曼华 刘新垣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10,共5页
干扰素(IFN)是某些生物体细胞抗病毒感染的一类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癌症。但由人血液获得的干扰素其量极微,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编码干扰素的基因已能在大肠杆菌~[1,3]、醇母~[4,5]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 干扰素(IFN)是某些生物体细胞抗病毒感染的一类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癌症。但由人血液获得的干扰素其量极微,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编码干扰素的基因已能在大肠杆菌~[1,3]、醇母~[4,5]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6]但仍需对工程菌的表达规律作进一步研究,特别要弄清各种因素对被克隆的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基因工程菌 寄主细胞 质粒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非随机方法构建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
10
作者 龚毅 陈燕 杨胜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酿酒酵母是基因工程产品研究和生产的一个重要表达系统,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是构成表达系统的两大要素,虽然外源基因表达的方式、强度主要由表达载体控制,但宿主细胞的选择对最终获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是基因工程产品研究和生产的一个重要表达系统,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是构成表达系统的两大要素,虽然外源基因表达的方式、强度主要由表达载体控制,但宿主细胞的选择对最终获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酿酒酵母基因工程宿主菌除要求具有高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基因工程菌 构建 非随机法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方树民 纪成灿 +4 位作者 顾钢 吴正举 张高盛 林海 白万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8-43,共6页
1996年~1997年从福建和贵州两省采集分离30个菌株,在田间分区组用21个菌株做接种鉴定。依据它们在一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可以区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4个苗系群,其中Ⅰ群最弱,Ⅳ群最强。福建省以Ⅲ群首系占优势,出现频率75%,贵... 1996年~1997年从福建和贵州两省采集分离30个菌株,在田间分区组用21个菌株做接种鉴定。依据它们在一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可以区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4个苗系群,其中Ⅰ群最弱,Ⅳ群最强。福建省以Ⅲ群首系占优势,出现频率75%,贵州省则以Ⅳ群苗系占优势,出现频率达76.9%,该苗系对K326品种有很强的致病力,这是导致近年来该省部分地方K326品种成片枯死的主要原因。生理生化反应测定表明,30个菌株均能利用3种双情和3种已醇,但在硝酸盐还原上显示出有能否产气的明显差异。30个菌株在L-酪氨酸培养基上均能产生褐色素,但产生的量有明显差异。细菌素测定表明,30个菌株对指示窗的拮抗率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鉴别品种 菌系群 生化型 细菌素
下载PDF
D-氨基酸氧化酶在不同毕赤酵母宿主菌中的表达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美卿 黄海 +3 位作者 史训龙 余志良 袁中一 周珮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2-577,共6页
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在转化头孢菌素C生产 7 ACA和转化DL 氨基酸制备α 酮酸和L 氨基酸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DNA操作技术 ,将来源于三角酵母的DAAO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PIC3 5K上 ,再将表达质粒pPIC3 5K DAAO分别整合P .pastoris的... 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在转化头孢菌素C生产 7 ACA和转化DL 氨基酸制备α 酮酸和L 氨基酸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DNA操作技术 ,将来源于三角酵母的DAAO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PIC3 5K上 ,再将表达质粒pPIC3 5K DAAO分别整合P .pastoris的宿主细胞KM71和GS1 1 5 ,经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菌PDK1 3(MutS)和PD2 7(Mut+ )。重点对两种突变菌的表达条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PDK1 3(MutS)株比PD2 7(Mut+ )株消耗甲醇慢、诱导时间长 ,但对通气量要求低、表达水平高 ,摇瓶活力分别达到 2 70 0和 2 5 0 0IU L ,1 4L发酵罐内活力分别达到 1 0 1 4 0和 84 6 3IU L。初步探索了DAAO对DL 苯丙氨酸的拆分 ,结果显示基因工程菌表达的DAAO具有良好的转化DL 苯丙氨酸制备苯丙酮酸和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酸氧化酶 甲醇酵母 不同宿主菌 表达比较 DL-苯丙氨酸 拆分
下载PDF
基于启动子和宿主改造的酿酒酵母表达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旭 王晶晶 刘建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生物医药领域中一套高效表达系统对于重组蛋白的生产至关重要。酿酒酵母作为一种食品级真核微生物,具有繁殖迅速、培养简单、遗传操作便捷等特点,是生产重组蛋白较理想的表达系统之一。对实验室已有的p HR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进行优化。分... 生物医药领域中一套高效表达系统对于重组蛋白的生产至关重要。酿酒酵母作为一种食品级真核微生物,具有繁殖迅速、培养简单、遗传操作便捷等特点,是生产重组蛋白较理想的表达系统之一。对实验室已有的p HR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进行优化。分别通过易错PCR技术和菌株诱变技术对酿酒酵母启动子PTEF和宿主酿酒酵母Y16进行突变改造,经筛选、鉴定获得表达性能提高的启动子PTEFV1和酿酒酵母Y16-E14、Y16-E19。随后,利用启动子PTEFV1构建以Y16-E14为宿主的p HR-N酿酒酵母表达系统,以绿色荧光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为对象,比较表达系统改造前后性能变化。结果显示p HR-N酿酒酵母表达系统无论胞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还是分泌表达人血清白蛋白的能力均较改造前明显提高。p HR-N系统为获得更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重组蛋白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表达系统 启动子 宿主 优化改造
原文传递
沙门氏菌鞭毛主调控基因flhDC过表达致死大肠杆菌的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明晓 余子豪 +3 位作者 刘金泽 李统战 张远星 余旭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0-1104,共5页
为探究沙门氏菌鞭毛主调控基因flhDC过表达对大肠杆菌宿主菌的影响,本研究将鼠伤寒沙门氏菌flhDC基因克隆于具有超强调控能力的pN15E6质粒中,通过观察重组大肠杆菌在对照和含IPTG诱导剂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初步判定flhDC基因过表达对大... 为探究沙门氏菌鞭毛主调控基因flhDC过表达对大肠杆菌宿主菌的影响,本研究将鼠伤寒沙门氏菌flhDC基因克隆于具有超强调控能力的pN15E6质粒中,通过观察重组大肠杆菌在对照和含IPTG诱导剂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初步判定flhDC基因过表达对大肠杆菌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flhDC双基因致死大肠杆菌宿主菌,而过表达flhD或flhC单个基因不致死宿主菌,同一细胞中同时过表达flhD和flhC两个基因致死宿主菌;为探究沙门氏菌flhD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调控功能,本实验将flhDC基因克隆于具有严谨调控能力的p BAD33质粒中,通过测定含不同浓度阿拉伯糖半固体培养基上重组大肠杆菌菌落的直径,评估沙门氏菌flhDC在大肠杆菌宿主菌中调控鞭毛活性的能力。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阿拉伯糖诱导剂浓度的提高,重组菌动力增大。表明沙门氏菌flhDC基因在低浓度表达时可以促进大肠杆菌宿主菌鞭毛活性。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flhDC基因过表达致死宿主菌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hDC基因 过表达 大肠杆菌宿主茵 pNl5E6表达栽体
下载PDF
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a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及其对宿主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殷丽天 付月君 +1 位作者 梁爱华 殷国荣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a,并观察其对宿主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BmK CT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xSecI-rBmK CT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光密度法...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a,并观察其对宿主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BmK CT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xSecI-rBmK CT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光密度法检测含不同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及空菌在37℃,LB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xSecI-rBmK CTa经PCR、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19.94%,为可溶性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rBmK CTa的异源表达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在对数生长期的增殖。结论rBmK CT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且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BmK CT可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宿主菌的氯离子通道,对原核生物的氯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氯离子通道毒素 BmKCT 宿主菌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