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居家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便利抽样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共120例,按照就诊日期分为干...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居家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便利抽样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共120例,按照就诊日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对一居家运动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随访,持续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居家运动参与度高于对照组,两组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呼吸困难程度以及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the ratio of the first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first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percentage of expected value,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居家运动方案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应用是可行且有效的,有助于激发患者实施居家运动并从中获益。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居家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便利抽样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共120例,按照就诊日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对一居家运动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随访,持续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居家运动参与度高于对照组,两组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呼吸困难程度以及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the ratio of the first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first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percentage of expected value,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居家运动方案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应用是可行且有效的,有助于激发患者实施居家运动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