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接触远程智能感知的桥梁形态监测试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邵帅 周志祥 +1 位作者 邓国军 王邵锐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102,共12页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非接触式影像监测大型桥梁安全状态的精度与效率,实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兼有经济、可信且全息的技术理论优势,提出依据结构全息影像序列数据的非接触式机器视觉远程智能感知进行桥梁结构全息几何形态监测的方法。通过单...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非接触式影像监测大型桥梁安全状态的精度与效率,实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兼有经济、可信且全息的技术理论优势,提出依据结构全息影像序列数据的非接触式机器视觉远程智能感知进行桥梁结构全息几何形态监测的方法。通过单机自动巡转桥梁立面动静影像全息监测系统试验装置获取试验桥在各损伤/作用工况下的原始动静影像数据,根据序列数据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强关联信息的特性,分别构建降噪及抗扰动单元、欧拉运动放大单元及运动信息提取单元进行全息几何形态测量,以历次试验监测数据为样本数据集,利用分层思想依次建立数据抽样和结构几何信息间映射的数学网络模型,经结构设计不断训练、调试与优化桥梁力学行为智能感知网络,最后获取试验桥在试验过程中的全息变形、全息变形包络谱、全息位移时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数据与传统的常规接触式传感器实测值基本吻合,试验桥在各工况下的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息变形测量值平均误差12.21%,全息变形包络谱测量值平均误差9.06%,全息位移时程曲线测量值平均误差8.55%,对环境规律噪声信号筛除效率为81.9%,基于非接触远程智能感知的桥梁形态监测真实、连续、敏感、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结构在各损伤/作用工况下的真实形态变化,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结构状态演绎以及损伤智能化识别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形态监测 试验研究 全息变形 视觉测量 智能感知
原文传递
基于全息变形和遗传算法的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邵帅 周志祥 +1 位作者 楚玺 雷杨崑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2,35,共8页
针对一片装配式钢混组合试验梁,依次开展了在无损伤和多种损伤工况下相同试验荷载的加载试验,运用叠差分析与轮廓线提取算法对全息拼接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结构全息轮廓线以及结构全息变形数据。将初始全息变形与目标全息变形作为输入,结... 针对一片装配式钢混组合试验梁,依次开展了在无损伤和多种损伤工况下相同试验荷载的加载试验,运用叠差分析与轮廓线提取算法对全息拼接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结构全息轮廓线以及结构全息变形数据。将初始全息变形与目标全息变形作为输入,结构全息轮廓线为损伤表征因子,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在ANSYS二次开发接口APDL中对目标全息变形进行刚度矩阵折减系数全局最优解的求解。结果表明:全息变形位移曲线在正常无损变形和有损异常变形特征描述上具有较强的判别性,全息变形与百分表实测挠度值在所有试验工况下全梁L/4、L/2、3L/4处挠度值平均误差最大为6.9%,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试验梁损伤位置及程度识别精度较高,损伤识别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后续研究该桥型的结构状态识别与结构健康监测奠定了基础,全息变形以及损伤识别算法亦可供其他桥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混组合梁 视觉测量 全息变形 试验研究 改进的遗传算法 损伤识别
下载PDF
桥梁面相学及其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志祥 周丰力 楚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了探索更加实效、经济、便捷、可信的桥梁安全状态检(监)测新方法,受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人体健康状态理念启迪,提出了依据桥梁外观形态变化来获知结构近期安全状态的桥梁面相学;总结了10多年来基于桥梁面相学的桥梁安全状态检(监... 为了探索更加实效、经济、便捷、可信的桥梁安全状态检(监)测新方法,受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人体健康状态理念启迪,提出了依据桥梁外观形态变化来获知结构近期安全状态的桥梁面相学;总结了10多年来基于桥梁面相学的桥梁安全状态检(监)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定点相机平转+竖转拍摄的桥梁动静影像全息性态监测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全景数码相机拍摄的WWWQ-G桥梁安全巡检车、基于普通摄像头拍摄的常规跨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和基于定点旋转测量装置的拉索性态远距全域视频检测系统的构成理论,以及各系统应用于桥梁构件损伤检测的试验研究案例和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展望了融合“测点传感器+机器视觉”实现桥梁结构状态的“精+密”监测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检(监)测 机器视觉 全息变形 装备研发
下载PDF
基于欧拉微动放大的桥梁全息变形形态获取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郑佳艳 毛若愚 +2 位作者 吴桐 周志祥 唐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347-354,共8页
与桥梁变形测量方式中测点分散布置不同,获取桥梁的全息变形行为可以有效地分析其结构变化。采用了基于相位的欧拉影像放大算法,结合视频影像非接触测量的方式,获取桥梁整体的变形形态参数,实现了桥梁全息变形的采集及放大。该方法与数... 与桥梁变形测量方式中测点分散布置不同,获取桥梁的全息变形行为可以有效地分析其结构变化。采用了基于相位的欧拉影像放大算法,结合视频影像非接触测量的方式,获取桥梁整体的变形形态参数,实现了桥梁全息变形的采集及放大。该方法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不同,欧拉放大算法是基于带通滤波并提取相应带通范围内的周期振动信号进行放大。该处理方式适用于桥梁结构这种具有周期性振动的变形特性。采用高速民用摄影机对实验室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缩尺模型进行定点拍摄获取数字影像信息,然后通过基于相位的欧拉影像放大算法将微小的振动形态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利用精简边缘算子实现了桥梁结构边缘的提取。同时结合传统动态位移测量方法获取同期形态变形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未来利用影像手段进行全息形态获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形态变形 欧拉放大 边缘检测算法 非接触式量测
下载PDF
全息干涉法研究岩石裂隙扩展破坏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拱信 漆新民 +3 位作者 李禾 周鞠宁 李中林 刘冬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将全息干涉计量术应用到岩石裂隙实验测量方面,获得了岩石试样微裂隙起始开裂、扩展变化及破坏全过程的特征干涉条纹图谱。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微裂隙的变化。这是常规实验方法难以实现的。
关键词 全息干涉 计量术 岩石裂隙 变形规律
下载PDF
基于全息二次曝光的物体形变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娟 孔银昌 邵明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针对全息测量物体形变的缺点,采用全息二次曝光法。首先采用二次曝光法对光波初始物面与变化比较,通过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得到物体变化;然后用Rayleigh-Sommerfeld衍射对全息图卷积;接着为了得到高质量地反映相对变形场分布的干涉场,对... 针对全息测量物体形变的缺点,采用全息二次曝光法。首先采用二次曝光法对光波初始物面与变化比较,通过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得到物体变化;然后用Rayleigh-Sommerfeld衍射对全息图卷积;接着为了得到高质量地反映相对变形场分布的干涉场,对移动相移进行修正,消除刚体位移和倾斜影响;最后用非线性扩散偏微分方程法抑制噪声,通过建立一个关于时间与空间变量的模型,其解作为恢复测量数据。实验仿真了全息二次曝光系统,实现不连续的相位变为连续相位,测量不同驱动电压的梁移动典型变形情况及单列曲线,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与普通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结果直接可靠、不损伤物体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卷积 二次曝光 相移修正 噪声抑制 形变
下载PDF
Thermal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and Stress Analysis of PQFP Assembly during Power Cycling
7
作者 戴福隆 石玲 温秀梅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1998年第2期25-31,共7页
The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cements fields in a surface mounted plastic quad flat pack (PQFP) assembly are measured during power cycl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and high sensitivity moire int... The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cements fields in a surface mounted plastic quad flat pack (PQFP) assembly are measured during power cycl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and high sensitivity moire interferometry. Detailed in plane and out of plane whole field displacement data of the top and bottom ends of the gull wing leads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along the edge of PQFP are provided. The maximum deformations of the gull wing leads occur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PQF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used as displacement boundary condition in a linear elastic analysis of the thermal stresses of the corner lead and its solder joint using a 3 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highest stresses occur in the area connecting the lead and the solder joint. The results should be useful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rmal fatigue damage of surface mount assemb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quad flat pack (PQFP)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moire interferometry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thermal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全息视觉测量的钢混组合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忠儒 周志祥 +3 位作者 邵帅 杜鹏 雷杨崑 邓国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5,共8页
对一片钢混组合试验梁依次开展不同损伤工况下的加载试验,利用全息变形视觉测量试验装置获取试验梁全息图像信息数据,基于结构全息边缘轮廓线提取算法计算分析全息图像信息数据以获得试验梁在不同损伤工况下的全息变形.以结构初始全息... 对一片钢混组合试验梁依次开展不同损伤工况下的加载试验,利用全息变形视觉测量试验装置获取试验梁全息图像信息数据,基于结构全息边缘轮廓线提取算法计算分析全息图像信息数据以获得试验梁在不同损伤工况下的全息变形.以结构初始全息变形数据和结构目标全息变形数据作为输入,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反演试验梁刚度矩阵的退化,求解单元刚度矩阵折减系数的全局最优解,并以结构单元刚度矩阵折减系数作为损伤表征因子,实现对目标结构损伤状态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全息变形数据和BP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对损伤具有较强判别性,试验梁不同程度、不同位置损伤工况的测试识别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试验梁损伤位置及程度平均识别精度为92.6%,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结构 全息变形 BP神经网络 损伤识别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with Holographic Technique
9
作者 Zhifeng Zhang(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CA93106, US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7-74,共8页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reated for measurem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thinsheet materials with holographic technique. Experimental set-up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thematicalmodel were designe...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reated for measurem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thinsheet materials with holographic technique. Experimental set-up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thematicalmodel were designed and built for both tests above room temperature and at low temperatures. Afringe control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for low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to compensate rigid bodymovement. Thin sheet specimens of silicon and aluminum alloy (7075) were tested with the developedtechnique. The tes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ported data and thus verify the validityof the developed technique. Th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ested materials ranged from2.5×10-6C-1 to 23.6×0-60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expansion holographic measurement low temperature tests deformation tests.
原文传递
Surfac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by Phase-Shift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10
作者 Lu Yueguang Jiang Lingzhen Zou Lixun Hono J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19,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phase-shift interferometry is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it is used as an illustration to measure small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0.02μis obtained. This ...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phase-shift interferometry is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it is used as an illustration to measure small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0.02μis obtained.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chnolog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rain analysis i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全息干涉测量法 表面变形 振动分析 无损检验
下载PDF
基于全息变形监测的隧道支护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涛 仇文革 +1 位作者 程云建 李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3-590,共8页
针对传统隧道监控量测存在的问题,引入三维激光扫描进行全息变形监测,无需标靶埋设,整体与局部变形一览无遗,克服了传统有限断面有限点监测的局限性,真实再现了隧道施工现场,完全避免了数据造假的可能。并据此构建了基于全息变形监测的... 针对传统隧道监控量测存在的问题,引入三维激光扫描进行全息变形监测,无需标靶埋设,整体与局部变形一览无遗,克服了传统有限断面有限点监测的局限性,真实再现了隧道施工现场,完全避免了数据造假的可能。并据此构建了基于全息变形监测的隧道支护评估体系,即变形加速度管安全、累计变形管限界及经济,达到了安全与经济统一量化评估,避免了传统监测数据假安全及数据有限无法经济性评估的可能。工程应用表明,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普遍应用于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变形监测 三维激光扫描 空间速率控制标准 安全性评估 经济性评估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柱 商长君 +3 位作者 杨建超 陈昊喆 凌鹏 解勇 《铁道勘察》 2022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解决传统隧道监控量测数据量少、可视化程度低、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次采集已施作完成的支护结构点云数据,然后通过三维点云处理软件“TK-PCAS”处理、分析,得到可视化三维模型,以全面展示隧道支护结构的全息变... 为解决传统隧道监控量测数据量少、可视化程度低、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次采集已施作完成的支护结构点云数据,然后通过三维点云处理软件“TK-PCAS”处理、分析,得到可视化三维模型,以全面展示隧道支护结构的全息变形情况。监测数据表明:全站仪拱顶、拱脚最大累计变形分别为28 mm和36 mm;扫描仪拱顶、拱脚最大累计变形为30 mm和39.1 mm。全站仪测量数据较扫描仪少2~3 mm,误差相对较小,两者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全息监测技术,在隧道变形监测预警方面引入加速度及变形速率预警的方法,通过加速度正负来分辨隧道变形速率发展,可有效避免监测后期变形总量、变形速率预警之中出现的假预警现象。对提高变形监测准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激光扫描 全息变形监测 三维模型 加速度预警 变形速率预警
下载PDF
四步数字相移全息干涉术三维变形测量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俊 王刚 +2 位作者 孙杰 武凤栖 王文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08-2813,共6页
针对目前相移控制器件费用高、操作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数字相移方法。并将其与全息干涉术相结合,进行了相移全息干涉术的实验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结合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全息干涉条纹精确控制使其定向移动,实现了四步相移,获得4... 针对目前相移控制器件费用高、操作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数字相移方法。并将其与全息干涉术相结合,进行了相移全息干涉术的实验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结合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全息干涉条纹精确控制使其定向移动,实现了四步相移,获得4个干涉图。应用四步相移法原理和相位去包裹方法,最终成功求得物体变形引起的三维位相差,实现物体变形的三维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简化了全息干涉测试的光学装置,避免传统相移器件相移精度低、容易造成相移误差的缺点,且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其精度容易达到1/10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干涉术 四步数字相移法 图像处理 相位去包裹 三维变形测试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辅助隧道大变形控制研究
14
作者 戴军 王建军 +3 位作者 李东锋 王永 仇文革 凌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153,共8页
为解决在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研究中,传统监测方法有限断面有限点、监测结果以点带面、难以发现最大最小平均变形,无法为隧道初支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等问题,以沙嫰山二号隧道为依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 为解决在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研究中,传统监测方法有限断面有限点、监测结果以点带面、难以发现最大最小平均变形,无法为隧道初支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等问题,以沙嫰山二号隧道为依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全息变形监测,获取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全貌,并进行沉降收敛和断面轮廓变形分析。同时依据三维激光变形监测结果,设计适应隧道变形特征的限阻耗能支护结构,对软岩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破坏问题进行控制。结果表明:(1)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全站仪沉降监测方差为3.03 mm、收敛监测方差为3.42 mm,两种仪器监测精度相当;(2)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结果显示,初期支护左侧出现受围岩剪切滑移带影响的局部鼓出问题,鼓出影响范围为左拱脚至左拱腰,且沿里程方向呈现明显的时空效应,监测段初期支护变形包络结果显示,拱顶左侧变形平均值35.2 cm、右侧变形平均值16.4 cm;(3)依据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结果不对称的设计限阻耗能支护结构,与设计支护段相比,对初期支护破坏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通过变形加速度来判断隧道变形速率的发展,避免累计变形和变形速率预警中假型性预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大变形 三维激光扫描 全息变形监测 限阻耗能支护 变形加速度
下载PDF
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术测量电路板的连续弯曲形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德兴 许增奇 +4 位作者 姜宏振 付永辉 王骏 邵兆申 赵建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89-1795,共7页
采用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干涉术实现了对电路板表面的连续弯曲形变测量。在电路板两端依次施加0.01mm至15mm位移载荷过程中,记录了1 501幅全息图。通过相邻两幅全息图数值重建的复振幅相位分布相减得到干涉相位差,根据相位差与离面位移... 采用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干涉术实现了对电路板表面的连续弯曲形变测量。在电路板两端依次施加0.01mm至15mm位移载荷过程中,记录了1 501幅全息图。通过相邻两幅全息图数值重建的复振幅相位分布相减得到干涉相位差,根据相位差与离面位移的关系计算得到照明测量区域的离面位移,通过累加获得了施加1~15mm位移载荷时电路板表面的弯曲形变测量结果。由5块相同规格电路板上照明测量区域中同一电容中心点的离面位移,计算得到测量结果的A类不确定度不超过0.008mm,加载夹具引起的测量结果的B类不确定度为0.003 5mm,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不超过0.008 7mm。实验表明这种利用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干涉术测量物体大位移连续弯曲形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干涉术 离轴菲涅耳全息术 电路板 弯曲形变
下载PDF
大视场空间载波数字散斑干涉系统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天承 吴思进 李伟仙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133,共7页
传统空间载波型数字散斑干涉技术(SC-DSPI)由于光路结构的限制,视场角很小,导致单次测量面积有限。提出一种大视角SC-DSPI光路,在传统SC-DSPI光路基础上增加4F光学系统进行图像传递,使得光路能够应用短焦镜头进行成像,以扩大测量视场角... 传统空间载波型数字散斑干涉技术(SC-DSPI)由于光路结构的限制,视场角很小,导致单次测量面积有限。提出一种大视角SC-DSPI光路,在传统SC-DSPI光路基础上增加4F光学系统进行图像传递,使得光路能够应用短焦镜头进行成像,以扩大测量视场角,从而实现大视场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测量距离为310 mm时,所提大视场SC-DSPI系统能够实现直径为180 mm物体的全场变形测量,且所得到的相位图质量高,测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数字散斑干涉 空间载波 数字全息干涉 4F光学系统 大视场 变形测量
原文传递
电子封装器件BGA的实时全息干涉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卫宁 张存林 +1 位作者 吴一平 王朝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48,共3页
90年代以来,表面封装器件(SMD)向高密度化、精密化、薄型化和高集成化方向快速地发展。在研究这些新型电子封装的应力—应变实验技术中,全息干涉测量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精度、非接触性、全场分析,可直接获取离面位移等优点... 90年代以来,表面封装器件(SMD)向高密度化、精密化、薄型化和高集成化方向快速地发展。在研究这些新型电子封装的应力—应变实验技术中,全息干涉测量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精度、非接触性、全场分析,可直接获取离面位移等优点而被作为表面安装技术(SMT)可靠性分析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实时全息干涉方法对加电运行中的PBGA器件及外部热辐射条件下PBGA的离面变形进行了测量,得到PBGA呈球面弯曲及马鞍形翘曲变形的实验结果,并初步分析了产生形变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GA SMT 实时全息干涉 热变形 电子封装器件
下载PDF
辅助干版微角位移调制全息法测机械变形方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冠成 耿耀辉 +1 位作者 任大庆 蔡云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7-480,共4页
提出用辅助干版微角位移调制全息法测量物体的机械变形的方向。在测量光路系统中 ,设置了两张干版 ,一张辅助全息干版用于记录被测物体的被辅助全息干版自身微角位移调制的双曝光全息图 ;另一张全息干版用于记录被测物体的非调制双曝光... 提出用辅助干版微角位移调制全息法测量物体的机械变形的方向。在测量光路系统中 ,设置了两张干版 ,一张辅助全息干版用于记录被测物体的被辅助全息干版自身微角位移调制的双曝光全息图 ;另一张全息干版用于记录被测物体的非调制双曝光干涉图。前者用于分析物体的变形方向 ,后者用于测量物体的机械变形量。文中着重阐述了机械变形方向的测量原理 ,导出了相关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 角位移 测量光路 全息图 光干涉 公式 方向 辅助 关公 实验结果
下载PDF
数字全息内窥技术实现耳膜病态下的振动模态研究
19
作者 丁剑雯 周文静 于瀛洁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1-120,共10页
根据薄膜结构振动理论,采用人造耳膜材料作为样本,针对耳膜病态中的穿孔、划伤和钙化对一阶振动模态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数字全息与内窥镜技术相结合的振动形变检测光路系统;采用空间载波相位提取方法检测耳膜的振动模... 根据薄膜结构振动理论,采用人造耳膜材料作为样本,针对耳膜病态中的穿孔、划伤和钙化对一阶振动模态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数字全息与内窥镜技术相结合的振动形变检测光路系统;采用空间载波相位提取方法检测耳膜的振动模态,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穿孔、划伤和钙化对耳膜的一阶振动模态具有一定影响,振幅在穿孔和划伤情况下会增大,并会随着钙化层厚度增大而减小,同时还会随病态位置变化而有所不同。本研究为真实耳膜病态的原位检测提供了参考,对于听力方面的医疗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数字全息技术 振动模态 有限元仿真 形变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Usher模型的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监测仿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瑞红 梁玉霞 +2 位作者 孟秋燕 赵利军 白硕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9-252,274,共5页
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监测过程中监测点容易被遮挡和破坏,不能实现对变形情况的持续监测。为了保障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提出基于Usher模型的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监测方法。通过由CCD摄像机、激光测距系统和激光扫描系统构成的三维激光... 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监测过程中监测点容易被遮挡和破坏,不能实现对变形情况的持续监测。为了保障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提出基于Usher模型的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监测方法。通过由CCD摄像机、激光测距系统和激光扫描系统构成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围护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扫描,获取基坑围护结构信息。根据扫描获取的数据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土压力和桩撑结构系数,根据计算结果采用Usher模型获取基坑围护结构的沉降量,完成受力变形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够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实施有效监测,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仪 基坑围护结构 受力变形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