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ocess and driving forces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被引量:105
1
作者 LIU Yansui LIU Yu +1 位作者 CHEN Yangfen LONG Hualo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6期876-888,共13页
Rural hollowing is a recent geographic phenomenon that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China, which is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ization. It has led to the wasteful use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nd imposed obstacl... Rural hollowing is a recent geographic phenomenon that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China, which is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ization. It has led to the wasteful use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nd imposed obstacle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and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Rural hollowing has various forms of manifest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neglect and vacancy of rural dwellings, both of which can lead to damage and ultimate aband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Damaged dwelling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struction, ranging from slight, moderate to severe. The evolutive process of rural hollowing in general has five stages, i.e., emergence, growth, flourishing, stability, and declin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its physiographic features, the types of rural hollowing can be categorised as urban fringe, plain agricultural region, hilly agricultural region, and agro-pastoral region. Especially, the plain agricultural region is the most typical one in rural hollowing, which shows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hollowing as a "poached egg" pattern with a layered hollow core and solid shape. Furthermore,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rural hollowing are identified as the pull of cities and push of rural areas.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identifies contributors to rural hollowing that include rural depopulation in relation to rapid urbanis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land ownership and land us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hollowing hollowing villages settlement evolution rural depopulati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China
原文传递
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振兴 被引量:75
2
作者 杨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19-34,共16页
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有着本质区别。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应该定位在都市之外的县域范围,包括县城、集镇与村庄的统一体。乡村振兴不是村庄振兴,它本质上是县域的全面振兴。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振兴,既能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 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有着本质区别。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应该定位在都市之外的县域范围,包括县城、集镇与村庄的统一体。乡村振兴不是村庄振兴,它本质上是县域的全面振兴。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振兴,既能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又能协调基础建设与全面振兴的辩证关系,还契合了农民渐进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的特点,能够在人与资源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要有空间视野,不能把乡村振兴局限在村庄,也要有时间视野,不能把乡村振兴的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混同,搞急功近利式的乡村振兴。同时还要有辩证的视野,不能把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乡村振兴与村庄保底对立起来。城镇化与村庄保底都是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基本内容,是县域内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代际分工 半工半耕 城乡融合 空心化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的晋城市村庄空心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原野 师学义 +2 位作者 牛姝烨 张琛 闫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155,共8页
依托晋城市空心村调查数据,在分析晋城市村庄空心化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等角度选取10个因子,运用GWR模型与OLS模型分析晋城市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并借助Arc GIS软件将因子... 依托晋城市空心村调查数据,在分析晋城市村庄空心化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等角度选取10个因子,运用GWR模型与OLS模型分析晋城市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并借助Arc GIS软件将因子空间驱动模式可视化。结果发现:①相比于传统的OLS方法,GWR模型可以更深刻地揭示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因子的空间分异性。②距县城距离和人口密度是空心村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因子。人口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公路密度、农村道路密度与空心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距县城距离、非农业人口比重、户口年均增长率、地形地貌、地均生产值、聚耕比与空心化率呈正相关关系。③因子对不同行政区的驱动力大小不同,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④晋城市空心村防治要在鉴别区域空心化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差别化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空心化 GWR模型 OLS模型 驱动力 晋城市
原文传递
人口“空心化”与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困境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浩林 程皎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人口"空心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最大约束条件,全方位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工作方式、社区文化和经济。城乡空间居住距离动摇家庭代际互助基础,即使"隔代照顾式"随迁和"女儿养老"的家庭... 人口"空心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最大约束条件,全方位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工作方式、社区文化和经济。城乡空间居住距离动摇家庭代际互助基础,即使"隔代照顾式"随迁和"女儿养老"的家庭功能自适应调整亦难以扭转变局。政府同时扮演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后者容易陷入"主导"幻觉和制度创新"盲点"。基层治理组织受人口流失影响,其管理能力与村民所期待的养老服务角色间存在差异。志愿部门出现"非典型性失灵",发展动力不足。政府成为其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最大的推动者,但因得不到所嵌入制度环境以及社区网络的支持而出现效用递减。因此,突破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困境需要政府由"主导"角色转向合作"平台"角色,通过知识转移机制、合作纠偏机制和非货币奖惩机制构建社会合作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化 养老服务 多元供给 合作
下载PDF
平原村落空心化特征分析及类型识别 被引量:28
5
作者 徐安琪 高雪松 +1 位作者 李启权 谢汀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成都平原村落空心化日趋成为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社会经济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和航拍影像图为基础,从空心化程度、空废宅基地聚集程度和空心化驱动导向三个维度建立村落空心化类型识别体系,对5个典型样本村... 成都平原村落空心化日趋成为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社会经济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和航拍影像图为基础,从空心化程度、空废宅基地聚集程度和空心化驱动导向三个维度建立村落空心化类型识别体系,对5个典型样本村落进行空间特征分析与驱动导向判定,将其识别为高度离散外援型空心化等5种类型。结果表明,秦家庙村、中平村和先锋村空心化程度高于7.15%,属高度空心化,永和村和永盛村空心化程度低于7.15%,属低度空心化;各村落平均最邻近距离系数均大于1,空废宅基地聚集程度均为离散;秦家庙村与永盛村空心化驱动导向为外援型,永和村与先锋村为内核型,中平村为外援内核型。本研究对于成都平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村落 空心化 特征分析 类型识别 土地综合整治 成都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中越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研究——基于滇桂交界地区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25
6
作者 方天建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3,106-109,共11页
我国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否,将关乎边疆安全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畅通。然而,在城镇化大潮下,无论是东北边境地区,还是西南边境地区都存在"空心化"现象。滇桂交界地区,作为我国集老、少、边、穷和石漠化于一体的特... 我国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否,将关乎边疆安全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畅通。然而,在城镇化大潮下,无论是东北边境地区,还是西南边境地区都存在"空心化"现象。滇桂交界地区,作为我国集老、少、边、穷和石漠化于一体的特殊地带,属中越边境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典型棘手区,同样亦出现了空心化问题。中越边境滇桂交界地带的"空心化"问题既是城镇化所带来的结果,也是人们基于经济理性的自然选择,其后果可能对边境安全构成影响。因此,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国家或者政府层面,有必要强化对该地带"空心化"地区的政策扶持,发展乡村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教育经费的投入,打造美丽宜居边境长廊,构筑牢不可破的抵边村落这一民间层面的国防安全"守护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城镇化 空心化 中越边境地区 滇桂交界地区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化”方面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24
7
作者 山西省委组织部调研组 李定武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8-104,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夯实国有企业党建基础,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体系,创新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夯实国有企业党建基础,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体系,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弱化 淡化 虚化 边缘化
下载PDF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于水 姜凯帆 孙永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42-49,共8页
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外流的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城乡收入差异、家中有未成年学生、有老人需要赡养和国家的政策等与农民外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口空心化 农民外流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0
9
作者 麻勇恒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89-94,共6页
城镇化中的乡村移民搬迁与劳力转移,使村落"空壳化"逐渐成为中国贫困地区乡村社会的普遍现实。使得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在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下,难以回归传统农业的秩序安排中,文化遗产的衰减式传承成为村落文化传承的真实状态... 城镇化中的乡村移民搬迁与劳力转移,使村落"空壳化"逐渐成为中国贫困地区乡村社会的普遍现实。使得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在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下,难以回归传统农业的秩序安排中,文化遗产的衰减式传承成为村落文化传承的真实状态。面对这样的困境,用"村落民族志"记述的方式将那些正在消失的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是必须的举措。因此,设立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区,走民族地区"乡市化"发展模式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得以兼容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空壳化 文化遗产 衰减式传承 乡市化
下载PDF
超越“空心化”:内发型发展视角下的县域城乡流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重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100,共10页
目前,县域城乡之间的流动日益明显,但多为点对点的流动,县城不过是教育消费或者住房消费的场所,由此构成的微缩版城乡不平等关系图并非县域乡村振兴的真实画卷。内发型发展视角下的县域城乡流动是立足于县域资源,各生产要素在全域流动... 目前,县域城乡之间的流动日益明显,但多为点对点的流动,县城不过是教育消费或者住房消费的场所,由此构成的微缩版城乡不平等关系图并非县域乡村振兴的真实画卷。内发型发展视角下的县域城乡流动是立足于县域资源,各生产要素在全域流动与整合,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县域乡村振兴。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郓城县10年来常住人口增长的背后,可以看到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迹象及初步的社会效应,这是多种因素在较长时段的发展过程中演变交汇而成的。从内发型发展的视角看,费孝通关注的“大家庭模式”“一大二公模式”“苏南模式”与县域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通,这是乡土韧性的表现,也是超越乡村“空心化”的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化 县域 城乡流动 内发型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灌浆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立葵 张学群 《中南公路工程》 2005年第4期145-146,166,共3页
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灌浆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脱空板的确定、灌浆材料的配比与性能试验、灌浆工艺与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脱空板 灌浆技术
下载PDF
农业型村庄的空心化问题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被引量:19
12
作者 伊庆山 施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2-27,共6页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再造熟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型村庄 空心化 新型农村社区 空心社区 利益共同体 乡村文化建设
下载PDF
日本“进攻型农业”政策的实施及启示 被引量:18
13
作者 苏杭 李智星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0,共9页
作为"安倍经济学"结构改革的关键一环,日本政府改变了以往"保护"色彩浓厚的"防御型农业"政策,转而实行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进攻型农业"政策。为增强农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日本政... 作为"安倍经济学"结构改革的关键一环,日本政府改变了以往"保护"色彩浓厚的"防御型农业"政策,转而实行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进攻型农业"政策。为增强农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概括为"四化",即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化、信息化和高附加值化。我国的农业发展与日本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比较借鉴日本"进攻型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发展,大力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以及主动推广农业物联网,打造智慧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型农业 空心化 自由化 多元化 农业政策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及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广西平果市壮族村落布尧村的个案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玉雄 何惠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4,共8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作为后发展地区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农村发展的主体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征主要有人口流失、文化消逝、村落凋零等。要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作为后发展地区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农村发展的主体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征主要有人口流失、文化消逝、村落凋零等。要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一是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激发农村生气与活力;二是要强化村落保护与开发,建构农民生存发展的空间场域;三是激活乡愁,铸牢乡村的“根”与“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 空心化 治理路径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物外墙饰面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毛欣荣 黄海峰 +1 位作者 姜剑峰 张向阳 《工程质量》 2010年第S1期50-52,72,共4页
简述了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优点、基本原理,通过列举在建筑物外墙饰面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红外热成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质量是切实可行的,该方法具有轻便、快速、直观、非接触、大面积、远距离探测等优点。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质量检测 饰面 空鼓
下载PDF
边境安全视角下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亚宁 《武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5-11,共7页
边民是边境地区安全的核心要素,因此边境地区边民外流所产生的“空心化”问题不是简单的人口外流问题,而是典型的边境安全问题。由于边境地区在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使得边境地区的“空心化”问题对边境安全产生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因... 边民是边境地区安全的核心要素,因此边境地区边民外流所产生的“空心化”问题不是简单的人口外流问题,而是典型的边境安全问题。由于边境地区在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使得边境地区的“空心化”问题对边境安全产生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从边境安全的视角思考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从边境地区“空心化”的概念着手,分析边境地区“空心化”的原因、表现及对边境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把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提升到边境安全的高度来应对、提升边境地区的吸引力、深挖边境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处理好边境地区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对切实解决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安全 边境地区 “空心化” 边民
下载PDF
外墙饰面砖空鼓及脱落原因分析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楹 董峙良 熊伟 《工程质量》 2021年第2期92-94,共3页
针对外墙饰面砖空鼓及脱落现象,结合大量既有建筑检测鉴定的经验总结,从材料、设计、施工三方面分析外墙饰面砖空鼓及脱落的主要原因,并按材料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分别提出质量控制方法,对建筑外墙装饰工程提供借鉴,尽可能降低外... 针对外墙饰面砖空鼓及脱落现象,结合大量既有建筑检测鉴定的经验总结,从材料、设计、施工三方面分析外墙饰面砖空鼓及脱落的主要原因,并按材料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分别提出质量控制方法,对建筑外墙装饰工程提供借鉴,尽可能降低外墙饰面砖工程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砖 空鼓 脱落 原因分析控制方法
下载PDF
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青青 范迪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5-20,共6页
我国人口空心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目前,我国关于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研究现状从... 我国人口空心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目前,我国关于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研究现状从基本内涵、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影响及治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其研究特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 空心化 人口流动
下载PDF
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空鼓病害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宏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了探讨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表层劣化空鼓病害的特征和形成机理,以西黄寺建筑砂岩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全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法测试方法对表层空鼓处岩样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依据测试数据系统论述了三个方... 为了探讨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表层劣化空鼓病害的特征和形成机理,以西黄寺建筑砂岩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全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法测试方法对表层空鼓处岩样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依据测试数据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空鼓病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产生空鼓的原因是岩石内部本身具有层状结构和大量片状膨胀性粘土矿物或石膏;在雨水的作用下使其表面溶蚀,为水进入砂岩内部提供了条件。砂岩内部粘土矿物及石膏较多的部位遇水后发生急剧膨胀,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由于粘土矿物及石膏较多的地方,岩层的联结强度又较低,在膨胀压力的作用下便会发生空鼓。本工作的测试方法及空鼓产生的机理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 空鼓 特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薛家岗玉器加工工艺的微痕迹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荣 朔知 王昌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4期48-58,共11页
为探讨薛家岗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微痕观察,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分析仪器的物相测试,对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博物馆所藏的127件薛家岗玉器的表面加工微痕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为探讨薛家岗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微痕观察,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分析仪器的物相测试,对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博物馆所藏的127件薛家岗玉器的表面加工微痕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薛家岗玉器大多光素无纹;玉料主要以闪石玉为主,结构普遍较粗;开料以线切割技术为主,片切割技术为辅;钻孔主要为两面对钻,工具有实心钻和空心管钻,孔壁常留有螺旋钻痕和对钻台痕;玉器整体经过打磨抛光工序;出现了破裂玉器的接合修复技术;薛家岗文化晚期出现了镂空技法、减地浅浮雕技法以及阴线刻技法,体现了玉器制作工艺的明显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痕迹 线切割 片切割 钻孔 镂空 减地浅浮雕 接合修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