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代文话”的接受史意义——《醉翁亭记》接受史的四个时代 |
陈文忠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2
|
《辋川集》的经典化和辋川模式的建立 |
袁晓薇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接受视野中的金圣叹研究——以金评本《水浒传》为接受史研究重点 |
陈莉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4
|
早朝大明宫唱和诗的传播与接受 |
李雅静
|
《杜甫研究学刊》
|
2022 |
2
|
|
5
|
分裂的场域与多元的形象——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厄普顿·辛克莱形象构建 |
张宝林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6
|
杜诗“诗史”说检讨 |
罗晨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7
|
“易安体”美学意蕴的历史阐释——易安词千年接受史考察 |
程晶晶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8
|
喜剧形象背后的悲剧价值--对宋襄公与堂吉诃德形象接受史视角的思考 |
曾中辉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21 |
0 |
|
9
|
许德蘋《和漱玉词》创作缘由、所据版本及特色 |
付兴林
徐梦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0
|
国外对中国营造学社的接受史——从费慰梅到李约瑟 |
许冠儿
尹璐(译)
罗德胤(校)
|
《世界建筑》
|
2010 |
0 |
|
11
|
接受的复调——关于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
曾军
|
《云梦学刊》
|
2003 |
1
|
|
12
|
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 |
陈文忠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6
|
|
13
|
电影接受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林吉安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3 |
1
|
|
14
|
文学接受史:一种文学史的写作实践——评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 |
陈长利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5
|
论释惠洪对陶渊明接受的承袭与创见 |
陈莜烨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16
|
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洛特曼接受史摭拾 |
王加兴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22 |
0 |
|
17
|
接受美学和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 |
文浩
|
《湘南学院学报》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