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涵义与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正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3,159,共5页
"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的真实涵义,并不是把哲学归结为哲学的历史,更不是把哲学研究限定为对哲学历史的研究,而是强调哲学与哲学史是"历史性的思想"与"思想性的历史";这个命题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以&qu... "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的真实涵义,并不是把哲学归结为哲学的历史,更不是把哲学研究限定为对哲学历史的研究,而是强调哲学与哲学史是"历史性的思想"与"思想性的历史";这个命题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以"历史"冲淡乃至代替"现实"和"未来",而是以"历史性的思想"的理论自觉不断地丰富和变革"思想性的历史",从而实现哲学思想的开放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历史性的思想 哲学史 思想性的历史
原文传递
哲学作为一项认知事业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波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1期3-24,196,共23页
哲学是一项认知事业,在多重意义上,它与其他各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连续的:(1)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像其他各门科学一样,哲学也是探究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它是人类认知这个世界的总体努力的一部分。(2)就其... 哲学是一项认知事业,在多重意义上,它与其他各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连续的:(1)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像其他各门科学一样,哲学也是探究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它是人类认知这个世界的总体努力的一部分。(2)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哲学与常识和科学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正像科学方法是常识方法的精致化一样,哲学方法也是对常识方法和科学方法的提炼和总结。(3)就其效用而言,哲学和科学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过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特别是过一种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生活。(4)通过哲学史来学习哲学和进入哲学,通过批判地反思先前的哲学理论,开拓新的领域、使用新的方法、提出新的理论来发展哲学,这才是看待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关系的正确态度和做法。(5)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如下两个说法只是想当然,似是而非:科学依赖观察和实验,哲学诉诸诠释和理解;科学重点关注“实然”(事情实际上怎么样),哲学重点关注“应然”(事情应该怎么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科学 认知事业 连续性 哲学方法论 哲学史研究
下载PDF
哲学不是哲学史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志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哲学是哲学史"是哲学界、特别是哲学史界广为传播的一个命题。它的几种可能解释,如"哲学等于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的一部分"、"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等,或者是错误的,或者表达极不严格,... "哲学是哲学史"是哲学界、特别是哲学史界广为传播的一个命题。它的几种可能解释,如"哲学等于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的一部分"、"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等,或者是错误的,或者表达极不严格,容易引起误解。而从语用学上考察,"哲学是哲学史"导致哲学研究以史料研究为主,哲学论文被哲学教学论文所取代。哲学的特殊性不在于它与历史的特殊关系,而在于它的题材、问题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学史 语用学
下载PDF
从哲学史到思想史——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草稿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汎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3,共9页
台北中研院胡适纪念馆收藏了一份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从《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中国思想史大纲》,反映了胡适的两种重要转变。第一是"去哲学化",胡适中年后疏离"哲学",逐渐由"哲学史"转向&qu... 台北中研院胡适纪念馆收藏了一份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从《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中国思想史大纲》,反映了胡适的两种重要转变。第一是"去哲学化",胡适中年后疏离"哲学",逐渐由"哲学史"转向"思想史"。除了受到傅斯年的某些影响外,与时代思潮恐怕也有关联。这个转变使他与哲学这一重要的学术领域日渐分道扬镳,似乎也因此不能在思想、哲学的战场上与当时的左派思潮作一对抗。第二是胡适在若干重要学术论旨上的巨大改变,如史料批判、疑古精神、东西方哲学互证等等。以胡适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枢纽地位,他上述两方面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值得我们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思想史大纲》 哲学史 思想史
下载PDF
三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晓明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6,共22页
要在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的问题背景中,对照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整个中国哲学具有运行其上的基本建制以及其在这一建制之中的独特展开方式。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立足于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分割与对立,立足于此种分割一对立中“真... 要在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的问题背景中,对照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整个中国哲学具有运行其上的基本建制以及其在这一建制之中的独特展开方式。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立足于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分割与对立,立足于此种分割一对立中“真”与“不真”的分别归属;而中国哲学则截然不同,它全体植根于道器不割、体用不二的独特建制——非形而上学的建制——之中。“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与西方哲学形成决定性的对照:它们不是作为政治形而上学(政治哲学)或历史形而上学(历史哲学)出现的,而是意味着哲学与政治、与历史的直接贯通和相互归属,而这种直接贯通和相互归属的本质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哲学的独特建制之中。可用“大道不离人伦日用”概括中国哲学立足其上的基本建制——道器不割、体用不二,以表明这一哲学在根本上处身于形而上学之外,并且依其本质一向就积极地生存于形而上学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哲学 基本建制 道-器 体-用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丛冰梅 《科教文汇》 2023年第6期67-70,共4页
该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阐述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举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文史哲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史哲融合
下载PDF
研究和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正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4,159,共6页
哲学作为思想中的现实,当代中国哲学史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总结、概括和反思。在以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历史时期为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 哲学作为思想中的现实,当代中国哲学史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总结、概括和反思。在以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历史时期为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灵魂、主线,如何以重要的哲学论争为背景提炼和概括当代中国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的相互关系,如何选择和阐述各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如何论述各个时期的哲学状况及其发展趋向,这些都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理念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必须认真研究和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 当代中国哲学史 1949-2009
原文传递
作为人类学方法论的“文史哲”传统 被引量:6
8
作者 谭同学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208,共16页
作为古典人类学转向现代的标志,田野调查法是克服欧洲中心主义"幽灵"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阐释"法是现代人类学转向当代的标志之一,其洞见在于重视文化"转译"的主体性与他者的"上下文",但因... 作为古典人类学转向现代的标志,田野调查法是克服欧洲中心主义"幽灵"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阐释"法是现代人类学转向当代的标志之一,其洞见在于重视文化"转译"的主体性与他者的"上下文",但因缺乏具体方法支撑,也给"幽灵"留下了后门。谁"阐释"谁,"阐释"什么,怎么"阐释",皆存问题。极端后现代主义者甚至彻底解构了"阐释"的客观性。而其实,每个他者都有自己的"文史哲"传统。改变他者单向"被阐释"的地位,赋予他者"文史哲"传统优先解释权,方可避免以所谓"普世理论"对他者指鹿为马。让他者"说话",并和"阐释者"平等"对话",既是"文史哲"传统作为人类学方法论所需,也应是当代人类学迈向新时代的方法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欧洲中心主义 阐释 被阐释 “文史哲”传统
原文传递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以《文史哲》的历史变迁为个案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京希 郭震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6,共7页
在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发展史上,《文史哲》作为一个典型模本,既见证了当代中国高校社科学术事业的风雨变迁历程,又映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与政治相互纠葛、影响与约制的复杂关系。坚持学术的独立性,保持期刊的独特风格和气度,在此... 在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发展史上,《文史哲》作为一个典型模本,既见证了当代中国高校社科学术事业的风雨变迁历程,又映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与政治相互纠葛、影响与约制的复杂关系。坚持学术的独立性,保持期刊的独特风格和气度,在此前提下,探索、提炼和锻造公共学术话题,以自由讨论和百家争鸣的方式,回应现实社会政治需求和意识形态关切,进而在学术史上扮演一个更加积极、主动、自觉的角色,应当是六十余年来《文史哲》处理学术与政治之关系给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学术 《文史哲》 百家争鸣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文史哲融合的国学经典类课程改革——以兰州城市学院“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为例
10
作者 冯玉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新文科建设不仅是学科融合的理念,也是金课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契机与动力。在新文科背景下,国学经典导读类的课程更易于打破专业壁垒,将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来夯实学生的国学功底。该课程改革聚焦新时代文科人才的... 新文科建设不仅是学科融合的理念,也是金课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契机与动力。在新文科背景下,国学经典导读类的课程更易于打破专业壁垒,将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来夯实学生的国学功底。该课程改革聚焦新时代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探讨了在课程内容方面如何讲解文本的文学元素、发掘其史学价值、解读其哲学内核,提出了更具体、更细化的教学内容模块,推进了传统文科课程在新时代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并初步实现了跨专业的成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国学经典导读 文史哲融合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关于现象学文献翻译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晓芒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44,共8页
翻译现象学的文献,一是要注意其思想和术语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来龙去脉,而不能仅凭词典和想当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熟悉是准确翻译现象学文献的一个必要的前提。二是要注意尽可能避免用自己的文化语汇去随意附会西方学者的概念术语。三是... 翻译现象学的文献,一是要注意其思想和术语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来龙去脉,而不能仅凭词典和想当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熟悉是准确翻译现象学文献的一个必要的前提。二是要注意尽可能避免用自己的文化语汇去随意附会西方学者的概念术语。三是在译名的选择上,要注意对整体义理的贯通与把握,不要纠缠于术语的精密含义而陷入几乎寸步难行的境地,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替换一个约定俗成的译名,尽可能避免新造、生造译名,要保持对于"意译"的警惕性。四是要尽可能原原本本地依照词的构词法和句子的句法来直译,必要时要"硬译",句子要以简洁为美,朴素为美,不要多余的装饰。五是从现在起,翻译现象学的文献必须做好详细的术语索引,包括注明中外文对照及每个术语出现的页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翻译 哲学史 文化 索引
原文传递
在历史深处通达智慧之道——略论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智慧说”创作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共13页
基于哲学史研究的元哲学深度自觉,冯契的"哲学史两种"实质上构成了《智慧》到"智慧说三篇"的中介。由此,形成了冯契思想鲜明的总体性品格:哲学与哲学史的辩证统一、哲学理论创造和哲学史传统总结的有机融合。它既... 基于哲学史研究的元哲学深度自觉,冯契的"哲学史两种"实质上构成了《智慧》到"智慧说三篇"的中介。由此,形成了冯契思想鲜明的总体性品格:哲学与哲学史的辩证统一、哲学理论创造和哲学史传统总结的有机融合。它既与黑格尔有关,但是更直接的来源系发掘中国哲学固有的历史主义传统和唯物史观的结合,因而冯契在批评独断论、对规律的辩证理解和哲学史发展动力的知识社会学方案等方面超越了黑格尔。在广义认识论的视野中,哲学史就是认识史,辩证法则是认识史的"总计"。而贯穿冯契哲学史两种的根本原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辩证的综合型哲学的历史展开,《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以范畴史为内在结构,凸显了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传统;基于强烈的现实感,《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提示了传统观念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性,更开启了哲学观念史研究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哲学史 智慧说 历史主义 逻辑范畴
下载PDF
Why Talk about Chinese Metaphysics? 被引量:2
13
作者 Ralph Weber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3年第1期99-119,共21页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often been related to some sort of cultural or other particularism or some sort of philosophical universalism. By and large, these still seem to be the terms along which...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often been related to some sort of cultural or other particularism or some sort of philosophical universalism. By and large, these still seem to be the terms along which academic debates are carried out. The tension is particularly manifest in notions such as "Chinese philosophy" "Daoist cosmology," "Neo-Confucian idealism," or "Chinese metaphysics." For some, "Chinese metaphysics" may be a blatant contradictio in adiecto, while others may find it a most ordinary topic to be discus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is article, I set out to examine two major discourses in which talk about "metaphysics" is frequent and popular and to which talk of "Chinese metaphysics" may wish to contribute: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My contention is that it is usually far from obvious what reasons are behind putting "Chinese metaphysics" on the academic agenda and to what precise purpose this is done. What my discussion seeks to highlight is the as yet often largely unarticulated dimension of the politics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of which talk about "Chinese metaphysics" may but need not be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YSICS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alyticphilosophy politics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原文传递
历史的脚步:从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寻找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欣然 黎霞芳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2,共6页
体育哲学是深刻的、是伟大的、是本能的、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历史总结,是一个需要寻找的难解秘密。黑格尔先生在《历史哲学》中隐约表露出他对于体育运动的钟爱,并遗留下了思想的线索。在历史语境中,体育运动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结合,是实... 体育哲学是深刻的、是伟大的、是本能的、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历史总结,是一个需要寻找的难解秘密。黑格尔先生在《历史哲学》中隐约表露出他对于体育运动的钟爱,并遗留下了思想的线索。在历史语境中,体育运动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结合,是实践积累后的思想总结,这种过程续写着体育运动与人类的历史情感,是体育运动哲学思想的历史升华。让我们进入《历史哲学》的世界中,寻找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主动感受体育运动带给人类的历史情感、思想关怀和哲学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历史哲学 体育运动 古希腊 哲学线索
下载PDF
哲学创新的必备要件:重视“当代哲学史”
15
作者 冯书怡 《哲学评论》 2023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哲学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界早已达成如下共识:加强哲学论证训练、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是实现哲学创新的必备条件。但是,鲜有学者提及,把握哲学领域近三十年来已有成果所构成的历史,也是实现哲学创新的必备要件。本文以“哲... 哲学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界早已达成如下共识:加强哲学论证训练、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是实现哲学创新的必备条件。但是,鲜有学者提及,把握哲学领域近三十年来已有成果所构成的历史,也是实现哲学创新的必备要件。本文以“哲学史与哲学论证的关系”这个老话题为出发点,从传统的“哲学史”概念中提炼出“当代哲学史”概念——由近三十年来哲学领域已有研究成果构成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对当代哲学史的掌握和论证推理能力相辅相成,是实现哲学创新的另一必备条件,应被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创新 哲学史 当代哲学史 哲学论证
下载PDF
历史的终结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四友(译) 《哲学分析》 2023年第5期102-120,198,共20页
如果对当前最前沿的哲学争论完全不了解,对相关经验数据或科学数据所知甚少,甚或一无所知,如此形成的哲学主张应该获得多少可信度呢?极少或完全没有。然而,当我们研究哲学史时,我们却给予这些历史性的哲学主张很高的可信度。哲学史的研... 如果对当前最前沿的哲学争论完全不了解,对相关经验数据或科学数据所知甚少,甚或一无所知,如此形成的哲学主张应该获得多少可信度呢?极少或完全没有。然而,当我们研究哲学史时,我们却给予这些历史性的哲学主张很高的可信度。哲学史的研究无益于哲学。如果哲学有认知目标,那么从事哲学史研究会使其受挫。因为我们极少有理由认为,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提出的主张,能够经受今天的严格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 元哲学 哲学方法论 社会认识论 认知同侪性
下载PDF
回到历史场景:从宋人两个说法看哲学史与思想史之分野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兆光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宋人赵普的“道理最大”常被哲学史家注意。这一观念虽然可以被诠释为“理学”的起点 ,建立起宋代哲学史的系谱 ,但它也是宋代政治上的关键词 ,必须放在北宋和南宋的历史场景中 ,才能得到思想史的理解。不仅“道理最大” ,包括宋代的“... 宋人赵普的“道理最大”常被哲学史家注意。这一观念虽然可以被诠释为“理学”的起点 ,建立起宋代哲学史的系谱 ,但它也是宋代政治上的关键词 ,必须放在北宋和南宋的历史场景中 ,才能得到思想史的理解。不仅“道理最大” ,包括宋代的“一道德 ,同风俗”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哲学史 ,常常是对中国思想进行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系谱化”或“脉络化” ,忽略了思想的历史场景 ,其实 ,古代思想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世界 ,必须有具体的历史背景 ,而且经历“制度化”、“常识化”、“世俗化”。因此 ,思想史研究必须回到历史场景 ;同时 ,在知识史、思想史、社会史和政治史之间也不必画地为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 思想史 “道理最大” “一道德 同风俗” 历史场景
下载PDF
论作为部门哲学的经济哲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敬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66,共7页
经济哲学是关于经济的哲学 ,它的概念含义是哲学 ,而不是经济学 ;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性思考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而是部门哲学。从哲学史来看 ,哲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整个世界存在的共性方面 ,人存在的一般维度 ,不同部门领域... 经济哲学是关于经济的哲学 ,它的概念含义是哲学 ,而不是经济学 ;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性思考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而是部门哲学。从哲学史来看 ,哲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整个世界存在的共性方面 ,人存在的一般维度 ,不同部门领域中所包含的哲学对象。哲学史的考察表明了经济哲学何以能够成立。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 ,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 ,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哲学 哲学史 部门哲学 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
原文传递
中国观念史的学科自觉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瑞泉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6期38-50,191,共14页
中国观念史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其源头可以上溯百年。近期渐趋繁盛的现象则不妨被视为对“有没有‘中国哲学’”争论的实践回应。悬置论争的结论,观念史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过去的观念”;而触发研究兴趣的是“过去的观念”与“现在的我... 中国观念史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其源头可以上溯百年。近期渐趋繁盛的现象则不妨被视为对“有没有‘中国哲学’”争论的实践回应。悬置论争的结论,观念史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过去的观念”;而触发研究兴趣的是“过去的观念”与“现在的我们”及我们“现在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观念史和包括哲学史在内的一般知性思想史一样,隶属于思想史,不过观念史注重的是“固定化的‘思想产品’”之一的“观念”,而非体系哲学之前后更替或逻辑关系。与偏向历史学的实证观念史不同,它偏向于哲学,主要研究蕴含在相关术语及其用法中的“观念”的意义之生成、分化与演变,是一种解释或批判的观念史。它不拒绝实证观念史的成果,又可以不同程度地涉及社会文化史,因而应该在诸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获得自身的定位。观念史的学科自觉,关系到如何“认识我们自己”,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史 哲学史 思想史 观念
下载PDF
哲学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伦理研究
20
作者 陈馨贶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12期174-176,共3页
文章以哲学史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历史渊源,考察人工智能伦理的核心问题,并深入探讨不同哲学派别对人工智能伦理的观点。从人工智能系统的道德决策、责任和问责、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等诸多方面来探讨人工智能伦... 文章以哲学史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历史渊源,考察人工智能伦理的核心问题,并深入探讨不同哲学派别对人工智能伦理的观点。从人工智能系统的道德决策、责任和问责、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等诸多方面来探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伦理所涉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以及它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 人工智能 伦理 核心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