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舆地学者与新地学的兴起 被引量:5
1
作者 罗见今 王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28,共11页
清代地理学发展到晚清,受到当时内外因素的激发,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提供清代160人的舆地学者名单,认为清代前中期地学奠定了近代化的基础,对晚清杰出的地理学家魏源、徐继畲、曹廷杰、邹代均及其在世界地理、边疆地理和地图学等领域内... 清代地理学发展到晚清,受到当时内外因素的激发,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提供清代160人的舆地学者名单,认为清代前中期地学奠定了近代化的基础,对晚清杰出的地理学家魏源、徐继畲、曹廷杰、邹代均及其在世界地理、边疆地理和地图学等领域内的贡献作案例研究,分析新地学的兴起在中国科学近代化中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史 晚清地理学家 世界地理 边疆地理 地图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国地理研究所钩沉 被引量:4
2
作者 詹永锋 王洪波 邓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8-1777,共10页
中国地理研究所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第一个地理学专门研究机关,1940年8月1日成立于重庆北碚,1950年4月以该所为基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建国事业对地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朱家骅对在中国发展地理学的大力提倡... 中国地理研究所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第一个地理学专门研究机关,1940年8月1日成立于重庆北碚,1950年4月以该所为基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建国事业对地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朱家骅对在中国发展地理学的大力提倡、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息金收入的资金支持和近代以来地理学专门研究机构的缺失等共同构成中国地理研究所成立的历史背景。成立后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地理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地理实地考察,撰写了丰富的地理著作,出版了多种地理读物,培养了众多的地理学人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研究所 民国时期 成立背景 地理学史
原文传递
马大正与中国边疆学的建构与发展——读《马大正文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尚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马大正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尤其对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有很深造诣。他在《马大正文集》中的许多观点对目前正日益兴起的中国边疆学的研究影响十分深远,开拓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 《马大正文集》 中国边疆史地 中国边疆学 研究
下载PDF
论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前沿走向 被引量:19
4
作者 江金波 司徒尚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4,59,共7页
基于研究历史及主要学科成绩的回顾 ,文章考察了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现状中学科性质定位、研究内容拓展以及研究手段、方法的变革等问题。认为我国文化地理学今后应该在科学的文化哲学的指导下加强学科理论的研究 ,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研... 基于研究历史及主要学科成绩的回顾 ,文章考察了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现状中学科性质定位、研究内容拓展以及研究手段、方法的变革等问题。认为我国文化地理学今后应该在科学的文化哲学的指导下加强学科理论的研究 ,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在加强渗透研究的同时突出地理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为了学科的良性循环和对地理学的发展做出自身贡献 ,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强化学科在文化宣传与舆论导向的理性化、科学化 ,特别是在区域开发、旅游与城市规划、国家 (地区 )管理、民族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应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历史回顾 理论研究 区域研究 应用功效
下载PDF
清代学者对于西北史地之研究及其著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念海 王双怀(整理)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1期1-17,153,共18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边疆问题日趋严重。史念海先生与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十分重视对边疆史料特别是西北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旨在揭示中国疆域沿革的历程,以激发国人的抗日热情。史先生认为:清代学者十分关注西北史...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边疆问题日趋严重。史念海先生与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十分重视对边疆史料特别是西北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旨在揭示中国疆域沿革的历程,以激发国人的抗日热情。史先生认为:清代学者十分关注西北史地问题,早在乾嘉时期,即有人致力于西北史地之研究;乾嘉之后,西北边疆多事,探讨西北史地的人日益增多。他们或整理史地文献,或撰写史地专著,或记述清廷在西北的武功,或记载中俄在西北的界务,产生了一批重要的著述。这些著述,大都仍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者 西北史地 研究成果
下载PDF
时局·边疆·学术·学人:互动中的嬗变——以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3
6
作者 封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76-84,共9页
近代中国边疆学术研究的两次高潮,分别以清季道咸时期的西北史地研究和20世纪30~40年代的边疆研究为代表。二者虽各有特点,但更多的则是因应时局之变而起,又因时局之变而止,具有明显的因应时局性。前者既有对乾嘉考据的传承与对经世致... 近代中国边疆学术研究的两次高潮,分别以清季道咸时期的西北史地研究和20世纪30~40年代的边疆研究为代表。二者虽各有特点,但更多的则是因应时局之变而起,又因时局之变而止,具有明显的因应时局性。前者既有对乾嘉考据的传承与对经世致用的追求,也有学人与时局互动的努力,终究还是传统士人以传统学术应对新时代、新问题而成为传统史地研究的绝响;后者在时局危难与近代学术潮流的互动中,虽有促使"边疆热"向"边政学"完成近代转型之功,但又因时局更易动荡而湮没无果;学人也在与边疆时局、学术的互动中尽显个人生命的不同群像与生命样态。近代时局、学术与学人的互动与嬗变说明:作为一个时代印记、一个学术领域、一个学人群体的近代中国边疆学术研究,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时势相迫、学术更易与学人分化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研究 西北史地 学术 学人
下载PDF
张穆及其《蒙古游牧记》刍议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亚洲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对晚清西北舆地学的重要学者张穆及其代表著作《蒙古游牧记》进行梳理。在张穆诸多作品中,其《蒙古游牧记》成就最高,此书是张穆在蒙古地理历史和西北史地领域经心研究的结晶,它成为最早的研究边疆史地的著作,在当时和后世均有影响。
关键词 张穆 《蒙古游牧记》 西北史地
下载PDF
演剧与舞台——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理舞台说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丁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72,共14页
《禹贡半月刊》发刊词中提出的"地理舞台说"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学进程的经典论述。本文梳理了发刊词的成文过程,继而分析了顾颉刚、谭其骧在传统戏曲欣赏品位上的异同,对地理舞台说的提出者做出推断。从学术史上看,"地... 《禹贡半月刊》发刊词中提出的"地理舞台说"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学进程的经典论述。本文梳理了发刊词的成文过程,继而分析了顾颉刚、谭其骧在传统戏曲欣赏品位上的异同,对地理舞台说的提出者做出推断。从学术史上看,"地理舞台说"是民国学界的共识,而该说的源头在于对西方史学、地学思潮的译介。作为舶来品的"地理舞台说",其最初发端于1903年的日本。此后,西方学界的地理舞台说又被直接译介到中国。然而,中国传统戏曲不以写实性的舞台为特征,将地理比作"舞台"并不准确。而且,"地理舞台说"将历史与地理关系设置为二元对立关系,地理舞台只是作为历史戏剧的陪衬而存在。后来,学界注意到地理环境本身就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地理不再只被视为历史的陪衬,从而为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独立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半月刊》 地理舞台说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
下载PDF
马圈湾汉简几组与西域有关文字的释读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2,共6页
马圈湾汉简因自身保存状况不好,且又因莫府档案的底本多为“龙飞凤舞”的草书佳品,释读颇为费力。但是若将比较近似的字进行排比、对照,还是可以解决部分释读问题,进而获得非常重要的汉与西域交往资料。例如“遝沙”,经考证可知其本为... 马圈湾汉简因自身保存状况不好,且又因莫府档案的底本多为“龙飞凤舞”的草书佳品,释读颇为费力。但是若将比较近似的字进行排比、对照,还是可以解决部分释读问题,进而获得非常重要的汉与西域交往资料。例如“遝沙”,经考证可知其本为焉耆将领,与匈奴南将军一样,是天凤年间战争征伐的主要对象;“虏政”,也是天凤年间征伐的主要敌帅之一;“若绝城”一词,实为“督盗贼”之误释。诸如此类,对解决目前释文中存在的症结有释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圈湾汉简 释文校释 西域史 西北史地
下载PDF
鸦片战争时期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与新疆防务建设——以龚自珍、林则徐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远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8-62,共5页
鸦片战争时期,以龚自珍、林则徐为代表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者,着眼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以对国家和民族之深沉的挚爱和高度的关注为底蕴与内涵,注重研究和探讨如何筹边谋防、抵御外侮、消除"边患",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方略与对... 鸦片战争时期,以龚自珍、林则徐为代表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者,着眼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以对国家和民族之深沉的挚爱和高度的关注为底蕴与内涵,注重研究和探讨如何筹边谋防、抵御外侮、消除"边患",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方略与对策,为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摇旗呐喊、振聋发聩的作用,为以后收复新疆失地、实现新疆建省及晚清新疆防务建设的全面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西北边疆 史地研究 新疆防务
下载PDF
懸泉置漢簡釋文再校訂及相關問題討論--以I T0114①釋文為例
11
作者 張俊民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96-109,共14页
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簡牘第壹卷出版了,高清的圖版、釋文爲學術界研究與利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對學術研究的貢獻毋庸置疑。但在通讀之後,感覺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比較多。一些解釋不順暢的釋文,可能與釋讀有直接關係。如文中指出"... 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簡牘第壹卷出版了,高清的圖版、釋文爲學術界研究與利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對學術研究的貢獻毋庸置疑。但在通讀之後,感覺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比較多。一些解釋不順暢的釋文,可能與釋讀有直接關係。如文中指出"邑""扇""糜""覃父""殄""倉""興"等字,應釋作"置""扁""穈""子文""朽""長""與"等字。權從釋文、格式、點校與認識等幾個方面説明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懸泉置漢簡 校訂輿解讀 簡牘文書 西北史地
下载PDF
显学的背后:沈垚西北史地学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丽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104,148,共11页
本文通过对沈西北史地研究经历的回溯 ,从一个侧面考察了清代学术史上被后人称为显学的道光年间西北史地研究学术活动的进行过程。认为因中国传统学术特点影响、受中国社会条件所限 ,当时的西北史地研究者缺乏实地考察手段与科学实测... 本文通过对沈西北史地研究经历的回溯 ,从一个侧面考察了清代学术史上被后人称为显学的道光年间西北史地研究学术活动的进行过程。认为因中国传统学术特点影响、受中国社会条件所限 ,当时的西北史地研究者缺乏实地考察手段与科学实测技术的支持 ,他们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走向文献考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学 沈垚 西北史地研究 清代 《新疆私议》
原文传递
清季驻外使节与西北史地研究——以许景澄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建飞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0-64,共5页
清咸丰以后,受文献来源的束缚,西北史地学的发展步伐陷于停滞。至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增多,一些驻外使节逐渐开始引进利用西文材料,从而促进了西北史地学在清末时期的繁荣发展。其中,许景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这一... 清咸丰以后,受文献来源的束缚,西北史地学的发展步伐陷于停滞。至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增多,一些驻外使节逐渐开始引进利用西文材料,从而促进了西北史地学在清末时期的繁荣发展。其中,许景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这一时期西北史地研究的突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北史地研究 许景澄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述评
14
作者 侯毅 《南海学刊》 2020年第4期60-68,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在以韩振华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推动下,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的显学。回顾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发展历程,对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在以韩振华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推动下,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的显学。回顾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发展历程,对我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学科建设进行梳理总结,认为当前南海形势复杂多变,维权形势更为严峻,南海诸岛史地研究应因应时代需求,在服务国家维权斗争、学科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诸岛 南海史地 南海问题
下载PDF
鸦片战争前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总体差异
15
作者 王富聪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4,12,共5页
鸦片战争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在学术研究的动因、方式、关注的内容、资料来源上与鸦片战争之前相比,既有继承,也有变化。在研究目的上继承了之前注重经世致用的一面,在研究方法上则没有延续文献考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而是考证与... 鸦片战争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在学术研究的动因、方式、关注的内容、资料来源上与鸦片战争之前相比,既有继承,也有变化。在研究目的上继承了之前注重经世致用的一面,在研究方法上则没有延续文献考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而是考证与论述相结合,在研究内容上关切现实和实事求是并重,在资料来源上呈现出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西北边疆史地 张穆 何秋涛 魏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