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播学70年:知识、技术与学术网络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海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文章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特殊的“传播学”概念与普通的“传播研究”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二是中国1978年引进传播学时,全球冷战的背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是为了遏制... 文章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特殊的“传播学”概念与普通的“传播研究”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二是中国1978年引进传播学时,全球冷战的背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而中国的“现代化”则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去政治化的“现代化”概念促进了传播学的引进,这一点常被研究者所忽略。三是中国传播学的学术自觉和本土化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正处于学术创新的关键突破期。四是媒介技术影响了中国传播学的社会网络的性质,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术交往模式与生产模式。最后是技术还深刻地影响了今天中国传播研究的范式与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研究 学术史 本土化 学术网络 技术
下载PDF
历史学的自省:从经验到理性的转折——略评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史学史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逢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5,共7页
史学史是 2 0世纪上半叶我国历史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它的形成和发展 ,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史学日趋自觉和自律的特点。本文拟在梳理这一过程基本线索的同时 ,对各时期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 历史学 史学史 20世纪上半叶 现代学术 学科自省 学科建设 历史学科史 史学流派 发展 《中国史学史》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院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肖永明 刘艳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5,共8页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界出于对新式教育形式的反思,开始探讨书院这一传统教育形式。此后,书院研究连绵不断。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书院研究走过了七十年,其间虽经曲折,但学者们在书院文献...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界出于对新式教育形式的反思,开始探讨书院这一传统教育形式。此后,书院研究连绵不断。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书院研究走过了七十年,其间虽经曲折,但学者们在书院文献整理、书院史、书院制度研究、书院与文化研究等方面,依然取得了较多成果。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受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书院研究推陈出新,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整体上来看,书院研究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引入社会科学理论,拓展研究视野,增强问题意识,以推进书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书院研究 书院史 书院制度 书院文化
下载PDF
清代书院研究的价值、现状及问题——以江南地区为讨论范围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雁平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本文第一部分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清代书院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给现代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一种精神资源,而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绵延近百年的创办书院的实践,也从另一方面证示书院存在和研究之价值。第二部分从学术史和教育史的角... 本文第一部分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清代书院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给现代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一种精神资源,而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绵延近百年的创办书院的实践,也从另一方面证示书院存在和研究之价值。第二部分从学术史和教育史的角度评述数种清代书院研究论著。第三部分指出清代书院研究中的两大问题,一是书院基本文献和相关文献未能充分发掘利用,二是从观念出发,过分强调书院对乾嘉考据之学的培育和推衍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学术史 教育史
下载PDF
大学化学教学中使用化学史案例对提高军校学员科学素养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舒月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第16期99-102,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以本科教育为依托的高等教育对提高军校学员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探讨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案例对提高军校学员科学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化学 科学素养 化学史 军校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韩国书院的历史与书院志的编纂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万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12,共2页
中韩两国书院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有很大的差异,受其影响,两国书院志的编写体例也不一样。韩国书院志的编纂始于16世纪中期的《竹溪志》的编纂。《竹溪志》的体例是以与书院有关的记录为中心的。而17世纪的《西岳志》和《庐江志》逐渐... 中韩两国书院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有很大的差异,受其影响,两国书院志的编写体例也不一样。韩国书院志的编纂始于16世纪中期的《竹溪志》的编纂。《竹溪志》的体例是以与书院有关的记录为中心的。而17世纪的《西岳志》和《庐江志》逐渐趋向于以人物为中心。18、19世纪的书院志则主要收录了许多为祭享人物辩护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志 编纂体例 书院史 韩国
下载PDF
“监修国史”与“兼修国史”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翟麦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3-75,共3页
“监修国史”与“兼修国史”是唐代史馆中两大不同的史官名称。考证清楚二者的区别 ,对了解唐代的国史修撰制度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监修国史" "兼修国史" 史馆 唐代 史官制度 考证 国史修撰制度
下载PDF
巢湖书院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媛媛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4-88,共5页
巢湖书院旧为义学,雍正十一年时下诏鼓励各地修建书院,知县朱谌始建,惜未成,后由华湘、涂宁等多次改建。咸丰八年因太平天国运动而毁,光绪三十一年巢湖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之后经历多次停办与恢复。巢湖书院的经费多数源于人们的捐赠,... 巢湖书院旧为义学,雍正十一年时下诏鼓励各地修建书院,知县朱谌始建,惜未成,后由华湘、涂宁等多次改建。咸丰八年因太平天国运动而毁,光绪三十一年巢湖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之后经历多次停办与恢复。巢湖书院的经费多数源于人们的捐赠,种类包括田亩、租、种子,还有荒地、庄房、麦租等。巢湖书院影响较大,地方志、书院志对其多有记载,其培养了众多人才,对于研究清朝的教育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促进了巢湖地区教育的发展,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书院史 书院经费 巢湖文化
下载PDF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年史学论文一瞥
9
作者 戴海斌 《云梦学刊》 2005年第5期21-25,共5页
20年间,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发表的论文中,历史学类论文始终占有一个相对稳定和重要的位置。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若干梳理,在此过程中或可略窥史学整体发展的某些消息,并为观察和描述变迁社会中的当代中国学术转型提供一个有益... 20年间,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发表的论文中,历史学类论文始终占有一个相对稳定和重要的位置。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若干梳理,在此过程中或可略窥史学整体发展的某些消息,并为观察和描述变迁社会中的当代中国学术转型提供一个有益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历史学 学术 社会
下载PDF
近代图书馆的先驱是古代书院而非藏书楼
10
作者 王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年第7期153-156,共4页
在对书院、藏书楼、学校和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特征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就本质而言,近现代图书馆的先驱是书院而非藏书楼,书院精神的继承发扬者是图书馆而非学校。
关键词 图书馆史 书院 藏书楼 文化继承
下载PDF
新时期学术史的序中别解——《学林清话》读后
11
作者 莫崇毅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从1981年到2008年,傅璇琮先生为各类学术著作撰序达七十三篇,现汇为一辑,题名《学林清话》。阅读是编,不仅可以体会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修养,还能了解傅先生在学术转型时期所做的思考及其意见,而多篇序言中所体现出的对后... 从1981年到2008年,傅璇琮先生为各类学术著作撰序达七十三篇,现汇为一辑,题名《学林清话》。阅读是编,不仅可以体会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修养,还能了解傅先生在学术转型时期所做的思考及其意见,而多篇序言中所体现出的对后学的提携之意,也将成为学林佳话。综合全书观之,这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新时期学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学术史
下载PDF
《学术与经世——唐君毅的历史哲学及其终极关怀》自序
12
作者 黄兆强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10,共4页
唐君毅先生是学贯古今、兼通中、西、印的大学问家,其对历史和史学反思极为深刻,先生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以学术为手段冀达经世之目的,认真总结唐先生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无疑对今人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唐君毅 历史哲学 学术 经世 终极关怀
下载PDF
西北书院制度略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世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6,共7页
西北书院在千余年间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严密的制度 ,对今天西北教育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但有关西北书院制度的系统研究 ,至今阙如。笔者在大量文献基础上 ,从西北书院的发展历程及类型和等级、职务设置与教学、考核制度... 西北书院在千余年间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严密的制度 ,对今天西北教育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但有关西北书院制度的系统研究 ,至今阙如。笔者在大量文献基础上 ,从西北书院的发展历程及类型和等级、职务设置与教学、考核制度、藏书刻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教育史 书院制度
下载PDF
清末广雅书院的创建——张之洞的空间策略:选址、布局与园事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长歆 《南方建筑》 2015年第1期67-74,共8页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间殖民主义盛行的1880年代,广雅书院展现了帝国晚期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史 广雅书院 张之洞 岭南园林 空间策略
下载PDF
“三元说”与中唐枢纽论的学术因缘 被引量:6
15
作者 查屏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4-73,共10页
沈曾植、陈衍“三元说”以元和诗风(即中唐诗歌)作为古今诗史发展的一个中枢。他们认为至此之后古代诗歌由类型化进入到个性化的时代,宋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唐诗歌这一特点以及与宋诗的这种联系是由其内在的学术精神所决定的,... 沈曾植、陈衍“三元说”以元和诗风(即中唐诗歌)作为古今诗史发展的一个中枢。他们认为至此之后古代诗歌由类型化进入到个性化的时代,宋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唐诗歌这一特点以及与宋诗的这种联系是由其内在的学术精神所决定的,这是新一代土大夫精神成熟的一个标志。中唐中枢论不仅具有诗史上的意义而且含有学术史与政治史上的意义。这一诗学观念体现了他们在学术史上的独识,也渗透了他们对政治史的独特体验。这在思想与方法上对陈寅格先生早期的学术思路都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说 元和诗风 中唐枢纽论 沈曾植 诗史分期
全文增补中
永远的红色旋律 经典的音乐史评——评《红色经典音乐概论》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安潮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红色音乐"给人的印象可能仅限于于某些特定对象的"革命歌曲",其实远非这些。《红色经典音乐概论》从历史的宏观视角对从19世纪之初就已经开始的、影响中华民族命运的那部分声乐、器乐创作进行了历史的形态与线索研究。... 红色音乐"给人的印象可能仅限于于某些特定对象的"革命歌曲",其实远非这些。《红色经典音乐概论》从历史的宏观视角对从19世纪之初就已经开始的、影响中华民族命运的那部分声乐、器乐创作进行了历史的形态与线索研究。书评从著作本体论断立论的解析出发,对著作进行了结构与撰述手法的解析,力图引领读者对著作有更为简洁、明了的认识,更为人们认识"红色经典音乐",为发扬这类音乐文化,重申它们的历史形态及其贡献、时代价值,做些导引的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音乐史 红色主题 鲁艺 历史形态 传统优秀经典文化
下载PDF
书香校园建设与阅读史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万梦涵 熊静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8年第3期78-81,共4页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阅读推广。书香校园是书香社会建设的基础,对营造全社会的书香氛围,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阅读推广。书香校园是书香社会建设的基础,对营造全社会的书香氛围,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阅读文化,历来尊重书籍与知识,在以书院为代表的教育体系中,特别重视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理论的总结,能够为今天的书香校园建设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香校园 书香社会 全民阅读 阅读史研究 古代书院 阅读传统
下载PDF
宋代国子监的图书出版发行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明杰 《出版科学》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史料的挖掘、分析为基础,本文从出版体制、人员配置、经费来源、校勘程序、版权保护、选刻对象、发行渠道诸多方面探讨了宋代国子监的出版发行模式。
关键词 宋代出版史 国子监 官刻
下载PDF
明代书院与历史教育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洪波 宗尧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9,共7页
明代时,历史教育在书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内容而言,主要以“五经”和通鉴类、纲目体史书为主;就方式而言,自学、引导和督查应相结合,在学习中着重强调力所能及和由主到次,依托讲会是其在形式上一大特色。由于王、湛之学在明中后期有着... 明代时,历史教育在书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内容而言,主要以“五经”和通鉴类、纲目体史书为主;就方式而言,自学、引导和督查应相结合,在学习中着重强调力所能及和由主到次,依托讲会是其在形式上一大特色。由于王、湛之学在明中后期有着广泛传播,故书院的历史教育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心学烙印。从总体上看,科举与理学始终是明代书院历史教育围绕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育 明代书院 科举 讲会
下载PDF
王鹗修金史及其《金史稿》探赜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靖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蒙元时期纂修金史,虽成书于元末,却实有赖于元初王鹗的修史成果。关于王鹗之金史修纂,前人研究较为薄弱,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索。本文围绕王鹗修史之经过,再论元翰林国史院的始置年代,总结王鹗之于金史编修的主要贡献,并寻找其所遗留《... 蒙元时期纂修金史,虽成书于元末,却实有赖于元初王鹗的修史成果。关于王鹗之金史修纂,前人研究较为薄弱,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索。本文围绕王鹗修史之经过,再论元翰林国史院的始置年代,总结王鹗之于金史编修的主要贡献,并寻找其所遗留《金史稿》的踪迹,从而为今本《金史》史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鹗 金史 翰林国史院 《金史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