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麋鹿沧桑命运与未来保护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付贤 孟庆辉 +6 位作者 蒋志刚 孟秀祥 程志斌 宋苑 白加德 丁玉华 温华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麋鹿作为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经历129年的保护努力,种群数量恢复到10000多头。因近亲繁殖严重,表面上看已无灭绝危险,但仍存在巨大隐忧。通过对麋鹿种群变迁、灭绝、重引入、恢复现状及四大种群(乌邦寺、南海子、大丰、石首野化种群)的... 麋鹿作为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经历129年的保护努力,种群数量恢复到10000多头。因近亲繁殖严重,表面上看已无灭绝危险,但仍存在巨大隐忧。通过对麋鹿种群变迁、灭绝、重引入、恢复现状及四大种群(乌邦寺、南海子、大丰、石首野化种群)的发展趋势进行追踪分析,探究近千年来困扰麋鹿种群发展壮大的多重因素,提出种群保护与栖息地保护并重、强化疫病监测等保护对策,为麋鹿及其它大型陆生濒危哺乳动物突破种群发展瓶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种群 发展史 发展隐忧 保护对策
下载PDF
运河水柜:马场湖的历史与变迁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年志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37,共4页
明清时期朝廷为解决会通河的水源不足问题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筑水柜为其中之一。山东运河沿岸形成了北五湖和南四湖。马场湖位于北五湖的最南端。数百年来,马场湖从最初蓄水济运的水柜发展到最终的退湖还田,经历了沧桑之变。
关键词 水柜 马场湖 历史变迁
下载PDF
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德信 王晓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59-63,共5页
 人性是支撑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性应该包括它的社会性、自然性两个重要方面,完美的人性是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如何使两者达到统一,是文学实现其本质特征的重要表征。由于人性是受社会各种条件制约的,所以它在不同时期,在文学中呈...  人性是支撑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性应该包括它的社会性、自然性两个重要方面,完美的人性是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如何使两者达到统一,是文学实现其本质特征的重要表征。由于人性是受社会各种条件制约的,所以它在不同时期,在文学中呈现为不同的形态。考察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过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中国文学 流变史
下载PDF
时代脉搏与文学的共融交汇——评税清静长篇小说《大瓦山》
4
作者 张放 陈珂伊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大瓦山》是近年西南彝区乡土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小说借四川西南腹地“瓦山坪”村落华丽转身的真实经历,呈现了四川大小凉山解放与民主改革以来,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以及由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 《大瓦山》是近年西南彝区乡土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小说借四川西南腹地“瓦山坪”村落华丽转身的真实经历,呈现了四川大小凉山解放与民主改革以来,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以及由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七十余年光辉历程变迁史.小说情节波澜壮阔,语言具有鲜明的巴蜀特色,作家秉持人文主义情怀呈现当地丰富鲜活的人生形态;生动书写了彝区“异调”文化和大瓦山独有的自然景观,并阐释其中承载的深层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瓦山》 凉山彝区 乡村振兴 变迁史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商贸物流变迁史
5
作者 汪传雷 章瑜 +2 位作者 王静娟 陈欣 吴海辉 《物流技术》 2019年第9期1-7,共7页
通过回顾1978-2018年共40年的中国商贸物流发展历程,将商贸物流发展演变划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调整振兴期、稳重求进期等5个时期,梳理分析每个时期的政府政策和发展状况,提炼商贸物流发展经验启示,以期促进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商贸物流 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变迁史
下载PDF
“杨各庄”等地名的地理分布及其音变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陆天桥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8,共5页
华北地区及华东地区地名中多见“X各庄”和“X家庄”。该地区中,从西北部到东南部,“X各庄”的比例逐渐增多,而“X家庄”的比例逐渐减少,形成了一个语音渐变的地理连续体。这种特殊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西北部较频繁地受到北方阿尔泰... 华北地区及华东地区地名中多见“X各庄”和“X家庄”。该地区中,从西北部到东南部,“X各庄”的比例逐渐增多,而“X家庄”的比例逐渐减少,形成了一个语音渐变的地理连续体。这种特殊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西北部较频繁地受到北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影响,而相对来说,东南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地名中的“各”仍然保留了中古汉语“家”的舌根音塞音声母[k-]。这种明显的地域互补分布表明了北方汉语方言前高元音前面的舌根声母转变为舌面音的力量来自于外部的人文影响,而非内部语言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历史音变
下载PDF
上古与元音变化同步的声母舌位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8,共10页
由于三等介音j的产生及作用,上古后期汉语韵母的元音舌位发生过央化、前化与高化,与之相应,声母也发生了央化、前化;在不同方言区,声母的变化也不一样。这些声母变化与韵母变化在舌位移动方向上是一致的,从而是可以得到相互解释和证明... 由于三等介音j的产生及作用,上古后期汉语韵母的元音舌位发生过央化、前化与高化,与之相应,声母也发生了央化、前化;在不同方言区,声母的变化也不一样。这些声母变化与韵母变化在舌位移动方向上是一致的,从而是可以得到相互解释和证明的。目前,还没有条件为上古不同时段的不同方言构建各自的音系,暂时只能用一个统一的上古音系衡量有时地差异的声、韵关系,这在解释声韵部类关系上必然会出现统一音系与有时地差异音系的矛盾:韵母元音舌位的变化传统上用"转"来解释;声母这种发音部位历时的移动,统一音系的平面上表现为一个声母具有不同发音部位的音素,传统也是用"转"解释,现代语音学主流则从复声母来源角度解释。这是用不变即"共时""共域"的标准来衡量上古后期语音材料中存在的异时、异域因素。本文认为,从上古语音有分期、有方音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汉语在上古后期发生的历史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历史音变 方音 央化 前化 高化
下载PDF
《尚书》历史变动观的两重性
8
作者 王灿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5期84-87,共4页
《尚书》的历史变动观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承认新旧时代即新旧王朝的递嬗是合理的、进步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尧、舜、禹等"圣王"所生活的时代是值得欣羡的时代。这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从天命改变的角度而后者主要是从道... 《尚书》的历史变动观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承认新旧时代即新旧王朝的递嬗是合理的、进步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尧、舜、禹等"圣王"所生活的时代是值得欣羡的时代。这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从天命改变的角度而后者主要是从道德高尚、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说的。而这一切都可以用"敬德保民者可以得天命"来解释,其关键在"德"上。《尚书》所认为的前代圣王统治时期是好时代,对这一观点,应该做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历史变动观念 两重性 递嬗 倒退
下载PDF
嬗变与启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变迁——基于现代性的中国化历程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青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36-43,共8页
青年学生的信仰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现代性社会需要现代性信仰。在中国现代性推进的四段历程中,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经历了确信、内化、迷失和复归的过程。在当代中国以现代化转型为特征的环境里,只有不断丰富马克... 青年学生的信仰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现代性社会需要现代性信仰。在中国现代性推进的四段历程中,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经历了确信、内化、迷失和复归的过程。在当代中国以现代化转型为特征的环境里,只有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代性内涵,创新培育方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现代性超越。从现代性视角分析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嬗变给我们当代的启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应纳入时代情境、彰显实践意境、凸显文化语境和尊重接受心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青年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客家文化中心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永章 《嘉应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历史上客家文化中心是不断转移与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宋至明代,客家文化中心,主要在汀州府和赣州府等地。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嘉应州即今梅州地区成了全国客家文化中心,主要论据是:重视文教,人文鼎盛;国内客家地区移民的基地;遍... 历史上客家文化中心是不断转移与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宋至明代,客家文化中心,主要在汀州府和赣州府等地。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嘉应州即今梅州地区成了全国客家文化中心,主要论据是:重视文教,人文鼎盛;国内客家地区移民的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华侨的主要祖居地;直隶嘉应州的设立与社会迅速发展;梅县话成了客家话的代表方言。但是,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客家文化中心的地位,对整个客家地位的发展有所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中心 历史变迁 梅州
下载PDF
英国国家政府学院:历史变迁、培训实施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素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英国国家政府学院前身为建于1970年的英国文官学院。国家政府学院的培训实施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目标与发展战略、组织管理、招录制度与运作模式、培训内容、领导力培训、师资队伍、咨询服务以及国际化等方面。英国国家政府学院的培训... 英国国家政府学院前身为建于1970年的英国文官学院。国家政府学院的培训实施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目标与发展战略、组织管理、招录制度与运作模式、培训内容、领导力培训、师资队伍、咨询服务以及国际化等方面。英国国家政府学院的培训实施对于我国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国家政府学院 历史变迁 培训实施
下载PDF
新疆古代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圈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新辉 赵凤霞 朱梅新 《四川体育科学》 2012年第3期13-15,共3页
本文从地理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对新疆古代游牧体育文化圈、农耕体育文化圈、屯垦体育文化圈的形成、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梳理,客观地复原新疆古代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锡伯族体育文化的基本轮廓与统一政治... 本文从地理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对新疆古代游牧体育文化圈、农耕体育文化圈、屯垦体育文化圈的形成、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梳理,客观地复原新疆古代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锡伯族体育文化的基本轮廓与统一政治实体中多元文化圈共存的动态运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古代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圈 历史变迁
下载PDF
从自由主义的历史流变中探析自由观的嬗变
13
作者 李全喜 王美玲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3,25,共4页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整个西方的思想史就是一部自由主义的发展史。自由主义先后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功利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的历史流变。在自由主义发展的不同...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整个西方的思想史就是一部自由主义的发展史。自由主义先后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功利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的历史流变。在自由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自由观的诠释亦存在着重大差异,有些甚至相互抵牾。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主义自由观的发展趋向日益显明,主要表现为:侧重于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积极自由观、自由观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历史流变 自由观 发展趋向
下载PDF
人文主义传统中的青年角色
14
作者 谢昌逵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12,共8页
在欧洲从中世纪进入近现代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大思想革命中,青年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是青年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变革历史的舞台。当时的社会变革与青年成长形成水乳相融的互动关系,改变了历史中青年的社会存在与对青... 在欧洲从中世纪进入近现代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大思想革命中,青年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是青年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变革历史的舞台。当时的社会变革与青年成长形成水乳相融的互动关系,改变了历史中青年的社会存在与对青年的认识。青年日益被社会期待成为创造新价值观的承担者,历史也证明青年是创新人文主义和社会变革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变革 青年角色 创新价值观
下载PDF
中国区域文化简论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勤德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0-46,共7页
中国的区域文化由于长期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使其具有自然与人为综合构成的独特性:既有以空间地域而定的“东西”“南北”和以文化品位而定的“华夷”“中外”一级地域文化的定义和划分;又有由中原区系、南方区系、北方区系、青藏区系四... 中国的区域文化由于长期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使其具有自然与人为综合构成的独特性:既有以空间地域而定的“东西”“南北”和以文化品位而定的“华夷”“中外”一级地域文化的定义和划分;又有由中原区系、南方区系、北方区系、青藏区系四大文化拼块构成的次一级文化区系。在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又经历了只有考古和文献意义的、有较强自然属性和较少人为因素的萌芽阶段;以封国独立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文化成型的方国时代和以地方行政区划为类征的区域文化发展的史志阶段.而其“核心-边缘”结构的游移、变化则最终形成了我国区域文化的全面缀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文化 地域 历史 变化
下载PDF
我国西北五省旱灾历史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旭 尚永生 +1 位作者 张智 纳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首先以西北五省区1951~1990年42个代表气象(台)站的逐年降水量资料进行相关关系的运算、聚类,并综合考虑气候条件、下垫面条件、史料记载的均一性等因素,将西北五省区划分为7个研究区;根据1470-1950年各... 本文首先以西北五省区1951~1990年42个代表气象(台)站的逐年降水量资料进行相关关系的运算、聚类,并综合考虑气候条件、下垫面条件、史料记载的均一性等因素,将西北五省区划分为7个研究区;根据1470-1950年各省区气候史料记载,采用区内平均等级,建立各历史旱灾序列,并据此探讨了西北五省区近500年来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旱灾 历史变化规律 中国 自然灾害
下载PDF
“400mm等雨量线”、长城与农耕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被引量:9
17
作者 俞炜华 南文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应用经济学分析工具说明在博弈双方既存在武力抢夺也存在交易的情况下,"谁对土地评价高,谁就能得到土地"。以此为基础分析"400mm等雨量线"、长城与农耕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之间的关系。并说明长城的价值并不在于... 本文应用经济学分析工具说明在博弈双方既存在武力抢夺也存在交易的情况下,"谁对土地评价高,谁就能得到土地"。以此为基础分析"400mm等雨量线"、长城与农耕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之间的关系。并说明长城的价值并不在于影响土地在游牧区和农耕区之间的分配,而在于节约军事投入和减少需向游牧民族转移财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mm等雨量线 长城 疆域沿革
下载PDF
大学变革与转型:新的思路与新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光礼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80,共7页
院校研究旨在推动院校变革与转型。要复兴基于院校变革史的院校研究路径,必须引入"通过问题理解当下"的问题史研究逻辑与"贴近生活、具体细致"的微观史深描技术。对院校变革史的研究,不能只满足于经验性描述,更重... 院校研究旨在推动院校变革与转型。要复兴基于院校变革史的院校研究路径,必须引入"通过问题理解当下"的问题史研究逻辑与"贴近生活、具体细致"的微观史深描技术。对院校变革史的研究,不能只满足于经验性描述,更重要的是探讨院校变革的理论,以解释院校变革在具体情境中的动力机制,最终为当下的院校决策提供借鉴与启示。通过经济学、政治学与制度学派等多学科分析可以建构一种院校研究的中层理论。同构异形现代化较好地解释了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学的变革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变革 院校研究 院校变革史 问题史 微观史
下载PDF
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空间日照温度场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劲松 王震阳 +1 位作者 顾玉辉 李砚波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1,共12页
为研究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空间日照温度场及其变化规律,首先,基于传热学理论和太阳辐射三维遮挡理论,考虑混凝土封闭空间内部空气换热,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法的曲线箱梁桥空间日照温度场计算流程;然后,以河北省某在建混凝土曲线箱梁桥为工... 为研究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空间日照温度场及其变化规律,首先,基于传热学理论和太阳辐射三维遮挡理论,考虑混凝土封闭空间内部空气换热,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法的曲线箱梁桥空间日照温度场计算流程;然后,以河北省某在建混凝土曲线箱梁桥为工程案例,分析了2019年夏至日桥梁空间日照温度场的时变规律,并研究了曲率半径和翼缘板宽度对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空间日照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曲线箱梁桥翼缘板的遮挡效应和太阳东升西落入射角的变化,不同截面腹板的温度时变规律有差异,西侧腹板比东侧腹板截面最高温出现的时间滞后约3 h;曲线箱梁桥外侧腹板的正向竖向温度梯度温差最大,约为15.3℃,不同截面外侧腹板温差最大约0.8℃;翼缘板宽度对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空间温度分布特征影响较为明显,而曲率半径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空间温度场 混凝土曲线箱梁桥 三维遮挡 时程变化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的“精神史”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哲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权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5,185,共12页
历史唯物主义的激进政治哲学叙事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而上学前提。作为黑格尔概念史逻辑的实践性颠倒,它指认了以物质生产范式为座架的阶级斗争学说,之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和社会权力更迭谱系的宏观解释力,并据此在历时态层面... 历史唯物主义的激进政治哲学叙事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而上学前提。作为黑格尔概念史逻辑的实践性颠倒,它指认了以物质生产范式为座架的阶级斗争学说,之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和社会权力更迭谱系的宏观解释力,并据此在历时态层面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政治景观的总体性阅读。然而,其中却存在两个亟待澄清的学理性问题:一个是,该如何界定马克思所谓的历史“现实性”;另一个是,怎样切入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所标识的社会权力结构重组,及其与历史文明形态转变之间的对应关系。事实上,二者分别指涉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具体检视对象与政治哲学的实际批判标。进而,凸显出能够充分折射历史时代性风貌,且表征人类阶段性实践成就的文化-符号性要素应当被纳入政治学视野的必要性。无独有偶,前者可视为相应时空区间内社会日常交往方式、文化艺术风格、制度组织程序乃至知识传递网格等环节的集合。它们共同决定了特定时段围绕某一生产格局而确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内涵及其思想始基的传统定位理路必须介入微观领域。这意味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激进革命旨趣既是“政治变迁史”与“文化记忆史”的有机统一,又是在对人类文明结晶之“精神史”反思基础上的微观政治哲学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微观政治哲学 政治变迁史 文化记忆史 精神史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