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从典籍到数字媒介的神话谱系化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8-185,共8页
在中国神话学百年来的学术脉络中,始终伴随着“中国神话不成体系”的疑问和缺憾。这种因西学舶来而产生的文化观念错位,直到袁珂等人进行神话书写才得以部分纠偏。无论是研究者对“神话历史化”问题的解析,还是神话书写者的谱系化写作实... 在中国神话学百年来的学术脉络中,始终伴随着“中国神话不成体系”的疑问和缺憾。这种因西学舶来而产生的文化观念错位,直到袁珂等人进行神话书写才得以部分纠偏。无论是研究者对“神话历史化”问题的解析,还是神话书写者的谱系化写作实践,都体现出将西方神话学本土化的努力。但真正意义上完成观念转变的,是技术迭代之后数字媒介的内容创作者们。在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神话系列创作中,中国神话内蕴的叙述魅力被激活。在新语境中,西方神话须有“神谱”的刻板面孔被解构,数字媒介的“文化之谱”被构筑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谱系 文化自信 短视频 数字媒介 神话历史化
下载PDF
从《左传》中的天命观看神话历史化
2
作者 唐迪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4-57,共4页
周人的"天命观"延续了殷商时期对"天"或"帝"的崇拜与信仰,仍将占卜、观天象等作为接受天命的方式,但天人关系的核心由"天"逐渐过渡到"人"。以《左传》为例进行分析,周人的"天命... 周人的"天命观"延续了殷商时期对"天"或"帝"的崇拜与信仰,仍将占卜、观天象等作为接受天命的方式,但天人关系的核心由"天"逐渐过渡到"人"。以《左传》为例进行分析,周人的"天命观"糅合了"德"、"民本"的思想,理性意识的觉醒使原本宗教观念的神性弱化,成为神话历史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观 神话历史化
下载PDF
《史记·三代世表》与神话历史化和历史神话化
3
作者 叶庆兵 郝瑞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7期54-59,共6页
《史记·三代世表》综合了《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中神话历史化成果,促成了神话历史化的最终完成,并且对于历史神话化具有削弱的反作用。《史记·三代世表》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 《史记·三代世表》综合了《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中神话历史化成果,促成了神话历史化的最终完成,并且对于历史神话化具有削弱的反作用。《史记·三代世表》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之间相辅相成,《三代世表》总结、提升、明确、固定了诸《本纪》中神话历史化的成果,而诸《本纪》也是《三代世表》不可或缺的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世表》 神话历史化 历史神话化
下载PDF
神话及其演变与早期文学小说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丽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神话的思维模式及题材内容,对文学小说萌芽与发展意义重大。神话由原生状态走向系统化的过程折射着文学小说萌芽的发展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神话的历史化使史传作品带有神异怪诞特征,早期文学小说依附于史传,借鉴史传中神话... 神话的思维模式及题材内容,对文学小说萌芽与发展意义重大。神话由原生状态走向系统化的过程折射着文学小说萌芽的发展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神话的历史化使史传作品带有神异怪诞特征,早期文学小说依附于史传,借鉴史传中神话的生存经验而发端成长;其次,早期文学小说吸收借鉴神话由片段走向系统的发展成果,亦注重情节的完整,逻辑的恰合,为小说的文体独立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文学小说 神话思维模式 神话历史化 神话系统化 影响
下载PDF
从《二湘》看屈原作品在文体发展史上的意义
5
作者 张桂萍 《云梦学刊》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屈原写《二湘》,利用了以湘江、洞庭湖为背景的神话与古史传说相互渗透融合的社会思潮,拓展了抒写的自由度,并通过对爱情心理的细致描写增强了神话人物与古史人物人性人情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性格内涵。通过分析他的作品可... 屈原写《二湘》,利用了以湘江、洞庭湖为背景的神话与古史传说相互渗透融合的社会思潮,拓展了抒写的自由度,并通过对爱情心理的细致描写增强了神话人物与古史人物人性人情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性格内涵。通过分析他的作品可以窥见先秦诗体的演变趋势及其与神话古史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湘 神话 神话古史化 文化 演变
下载PDF
从民族认同视角看颛顼神话历史化的演变与整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进宁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年第1期591-606,共16页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形象,由庄严神圣、充满神性色彩的天帝最终成为人间帝王的神话历史化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融合、天下一统的政治诉求。从民族认同视角探讨颛顼神话历史化,首先,分析了先秦时期的宗族观念、民族认同与神...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形象,由庄严神圣、充满神性色彩的天帝最终成为人间帝王的神话历史化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融合、天下一统的政治诉求。从民族认同视角探讨颛顼神话历史化,首先,分析了先秦时期的宗族观念、民族认同与神话历史化的必然性关联;其次,进一步探讨了神话学视阈下的颛顼形象;最后,从多维角度深入分析了颛顼神话历史化的演变与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颛顼神话历史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民族融合和族源共识的需要,更是神话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和真实体现,具有强烈的政治情怀和民族志精神,对于当下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颛顼 神话历史化
原文传递
《荀子》中的大禹形象探索
7
作者 陈雪琦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29-132,共4页
《荀子》一书对大禹的抒写,展现了大禹作为普通人、圣贤之人以及圣明君主的形象,这一形象具有浓厚的人性色彩和历史人物的特点。本文以大禹为切入点,对《荀子》中涉及大禹的篇目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大禹形象及其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深... 《荀子》一书对大禹的抒写,展现了大禹作为普通人、圣贤之人以及圣明君主的形象,这一形象具有浓厚的人性色彩和历史人物的特点。本文以大禹为切入点,对《荀子》中涉及大禹的篇目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大禹形象及其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深化对《荀子》中大禹形象的认识。这对于全面把握大禹形象、整体理解《荀子》思想、展现古代神话与历史的互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大禹形象 神话历史化 原因
下载PDF
中国神话历史化进程中神话人物被淘汰的原因分析
8
作者 金荣权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35-38,43,共5页
神话的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的核心原因。在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中,神话人物被分成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美与丑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些在神话时代极其有名的大神因为无法纳入历史系统而被逐出中国文化的圣堂,... 神话的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的核心原因。在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中,神话人物被分成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美与丑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些在神话时代极其有名的大神因为无法纳入历史系统而被逐出中国文化的圣堂,还有一些大神奇异的长像或别的种种原因无法重新塑造而被无情地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神话 历史化 神话的消亡 帝俊 韩流
下载PDF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爱情神话研究
9
作者 吴明林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0-83,共4页
神话为人类童年时代艺术想象的产物,代表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浪漫的情思。与古希腊神话相比,我国上古神话缺少浪漫的爱情神话,原因是在神话流传的过程中,后世文人将其有意识的历史化与仙化。上古爱情神话在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为... 神话为人类童年时代艺术想象的产物,代表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浪漫的情思。与古希腊神话相比,我国上古神话缺少浪漫的爱情神话,原因是在神话流传的过程中,后世文人将其有意识的历史化与仙化。上古爱情神话在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为我们窥探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上古神话 爱情神话 神话历史化与仙化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