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文斌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5-78,共4页
针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热潮的兴起,认真研究这些城市的旅游开发,概述其 成功之处;同时,也阐述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相应的对策分析,结合人文生态学提出了 一些想法。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城镇 旅游规划
下载PDF
以“管理单元”为基础的历史城镇有机更新--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的实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银生 蔡萌 邓舒珊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3期33-37,共5页
本文针对历史城镇物质形态、土地及房屋产权复杂的现实状况,在广州从化温泉镇的更新改造规划中,提出了"管理单元"的举措,将复杂的城镇肌体分解为可独立操作的板块,从而以较为简单的途径实现城镇的有机更新。
关键词 管理单元 历史城镇 有机更新
下载PDF
记忆与空间: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逻辑构建——基于贵州织金古城的实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渌 李晨宇 徐珊珊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81,共15页
历史城镇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记忆作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历史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此,以贵州省织金古城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收集... 历史城镇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记忆作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历史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此,以贵州省织金古城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文本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的关联视角下古城非遗活化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文化记忆代表了时间维度上的文化积淀与演变,作为文化空间形成的根基,是物质空间通过记忆媒介对精神层面的一种客观映射,塑造地方认同与依恋;文化空间衡量着空间维度上的文化生产,依托空间实践触发“回忆地方”的集体和个人行为,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地方感的寄托;地方感增强延续古城文化记忆发展的情感力量,深刻影响着古城的文化空间构建,赋予古城新的地方意义。文化记忆、空间实践、地方感共同构成历史城镇非遗活化的多维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文化记忆 文化空间 非遗活化 织金古城
下载PDF
文化生态下的历史古镇空间解读——以陕西蓝田葛牌古镇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红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5,共5页
以陕西葛牌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生态理念,分析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不可再生性、历史传承性和关联性等基本特征,从物质、观念和行动3个方面解读历史古镇的文化生态要素,解析历史古镇存在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探寻空间整合策略,包括历... 以陕西葛牌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生态理念,分析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不可再生性、历史传承性和关联性等基本特征,从物质、观念和行动3个方面解读历史古镇的文化生态要素,解析历史古镇存在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探寻空间整合策略,包括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承、物质空间信息的整合、空间信息的叠加与整合、古镇经济的振兴等方面,强调文化、人、空间、社会之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历史古镇 空间信息 整合策略
原文传递
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浅析——以码头古镇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荻 袁尽辉 许劼 《上海城市规划》 2010年第3期53-57,共5页
对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江苏省淮安市码头镇为实例开展了参照对比研究。提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注重从物质载体及空间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着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现和展示,使游客能够体验和理解非... 对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江苏省淮安市码头镇为实例开展了参照对比研究。提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注重从物质载体及空间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着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现和展示,使游客能够体验和理解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模式 码头古镇
下载PDF
基于文脉主义的历史小城镇保护规划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赵鹏军 孔璐 《小城镇建设》 2016年第12期45-50,共6页
科学规划和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小城镇是落实农村现代化、建设健康小城镇、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村镇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文脉主义"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城镇保护规划出现的... 科学规划和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小城镇是落实农村现代化、建设健康小城镇、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村镇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文脉主义"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城镇保护规划出现的以现存建筑为主的"唯建筑论"、以经济实力为主的"嫌贫爱富"等问题,对历史悠久、街巷格局完整、非物质文化丰富,但现存建筑较少的历史小城镇,提出了新的保护价值识别评价、保护规划理念和保护方法,并以季羡林故乡广东省高唐县清平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城镇 文脉主义 保护规划 街巷格局 清平镇
下载PDF
中国古代区域性城镇防御体系营建历程分析——以南宋晚期巴蜀城寨堡为例
7
作者 倪珂 赵月苑 《重庆建筑》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从城镇体系形成历程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防御性城镇体系进行研究。该文以南宋晚期巴蜀山城防御城镇体系城寨堡为例,回顾了防御性城镇体系发展历程,概述了防御性城镇体系历史环境与基本特点,从区域角度展现了城镇军事防御空间的主从关系与... 从城镇体系形成历程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防御性城镇体系进行研究。该文以南宋晚期巴蜀山城防御城镇体系城寨堡为例,回顾了防御性城镇体系发展历程,概述了防御性城镇体系历史环境与基本特点,从区域角度展现了城镇军事防御空间的主从关系与联动机制,最后,评价了区域防御性城镇体系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历史城镇 巴蜀地区 区域防御体系 城寨堡
下载PDF
关联山川形势的汉江上游历史城镇空间格局研究
8
作者 颜培 姚曼琳 +1 位作者 林予欣 段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山川形势是中国古人营建历史城镇时体察、相辨、因循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山城景观的关键自然要素.探索城镇营建与山川形势的内在关联对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发展,对传承本土营造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汉江上游地... 山川形势是中国古人营建历史城镇时体察、相辨、因循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山城景观的关键自然要素.探索城镇营建与山川形势的内在关联对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发展,对传承本土营造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汉江上游地区的历史城镇,从城镇择址、空间营建两方面探究历史城镇空间格局与山川形势的关联.通过核密度与渔网分析方法,研究北宋、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城镇与周围山川的空间关系,发现该地区历史城镇“以山为屏、以水为障”的山川选择倾向;以典型历史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盒维数、轮廓曲折度等量化分析方法,发现其在水平与垂直维度均契合山川形势的空间形态特征.汉江上游历史城镇关联山川形势的空间格局营建经验可为该地区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局部更新、新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川形势 汉江上游 历史城镇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触媒设计引导下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沈健 李聚真 李苏阳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3期173-176,182,共5页
为探讨历史城镇保护开发过程中单一化、片面化、衰退化等问题,本文运用城市触媒理论,分析历史城镇触媒的作用原理。以广府古城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为基础,通过引入触媒元素使其活化,探寻触媒载体与历史城镇活力塑造的结合点。从物质提升... 为探讨历史城镇保护开发过程中单一化、片面化、衰退化等问题,本文运用城市触媒理论,分析历史城镇触媒的作用原理。以广府古城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为基础,通过引入触媒元素使其活化,探寻触媒载体与历史城镇活力塑造的结合点。从物质提升、文化表达、功能优化3个方面系统归纳出广府古城的触媒设计,并通过对后续触媒反应的控制与引导,以期逐步达到全面意义上的活力更新,尝试为广府古城及其他相同类型的历史城镇活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触媒 历史城镇 广府古城 活化
下载PDF
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的黎巴嫩提尔古城保护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隆斌 笪玲 《中国名城》 2020年第2期68-75,共8页
面对不断增长的开发压力,越来越多的历史城镇空间景观遭到新建项目的威胁与破坏,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方法尝试以景观视角解读当前发展对于历史城镇的影响。借由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阐述HUL方法形成过程与内涵... 面对不断增长的开发压力,越来越多的历史城镇空间景观遭到新建项目的威胁与破坏,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方法尝试以景观视角解读当前发展对于历史城镇的影响。借由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阐述HUL方法形成过程与内涵,明确其特点与进步所在,并在研究黎巴嫩提尔古城保护案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HUL方法所提出的工作手段,即知识和规划手段、公众参与手段、监管制度与财务手段,进而针对我国历史城镇的问题与诉求,从重视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强调历史层积、协调发展历史城镇和文化旅游、加强公众参与等四个方面探讨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的规划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历史城镇的保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HUL方法 提尔古城 保护和发展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历史城镇韧性研究的现状评述、热点演化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晓艳 苗力 +1 位作者 王熙文 李冰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梳理国内历史城镇韧性的研究进程,利用特征迭代和数据迭代的方法提取知网2011年—2020年的相关文献,分析历史城镇韧性研究的发文量、研究对象所处地点、高关注度文献、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近十年发文量受灾害和政策影响产... 为梳理国内历史城镇韧性的研究进程,利用特征迭代和数据迭代的方法提取知网2011年—2020年的相关文献,分析历史城镇韧性研究的发文量、研究对象所处地点、高关注度文献、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近十年发文量受灾害和政策影响产生波动;表现出学科交叉的特征;呈现地域性特征;研究内容多元;“历史街区”和“消防安全”是既往研究的热点;关于历史城镇韧性的研究长期侧重于灾害韧性,近几年表现出从灾害韧性到综合韧性、从定性分析到评估体系构建转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历史城镇韧性研究发展做出展望:加强历史城镇韧性的专题研究是必然趋势;学科交叉、多元主题和定量研究会继续成为探索的重要领域;未来研究应强调均衡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韧性 特征迭代 数据迭代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重庆路孔古镇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鹏 陈甲全 《重庆建筑》 2015年第8期26-29,共4页
历史古镇经过几千年物质和文化的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结构。鉴于各个古镇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千差万别,难以套用统一的模式,本文以重庆市路孔古镇为例,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对空间格局进行解读,发掘与弘扬古镇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历史古镇 空间格局 路孔古镇 建筑文化 地方建筑 历史建筑
下载PDF
川西民族走廊历史城镇空间演进探析--以松潘古城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俊楠 崔珩 《华中建筑》 2021年第4期76-80,共5页
该文以时空关联视角对松潘古城空间演进过程开展研究。基于所处区位川西民族走廊的历史成因与城镇特征分析,探究了松潘古城的区域环境与文化特征。以松潘古城建制开始至民国时期为研究的时空范围,根据城镇职能、格局形态、经济社会发展... 该文以时空关联视角对松潘古城空间演进过程开展研究。基于所处区位川西民族走廊的历史成因与城镇特征分析,探究了松潘古城的区域环境与文化特征。以松潘古城建制开始至民国时期为研究的时空范围,根据城镇职能、格局形态、经济社会发展等研究要素梳理出古城历经聚落场镇、军镇卫所、商贸城镇三个发展周期,深入剖析了古城发展演进的内在机制,对揭示川西走廊地区历史城镇发展的内脉规律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川西民族走廊 城镇形态 空间演进
下载PDF
从人居要素的关联生长看历史城市人文空间发展——以陕西武功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凌凡 李小龙 刘梦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68-75,120,共9页
通过梳理陕西武功人居空间要素的关联性生长,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探究人居空间要素在武功山水人文空间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审视当代城市问题,即传统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是人居物质、文化需求的整体观照;而包括武功县城在内的当代城市... 通过梳理陕西武功人居空间要素的关联性生长,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探究人居空间要素在武功山水人文空间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审视当代城市问题,即传统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是人居物质、文化需求的整体观照;而包括武功县城在内的当代城市人文空间建设,常忽视根源探讨与整体思维,以致历史空间的碎片化消解。基于武功历史人居环境古今演变的认知,思考历史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脉络,以指导当代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要素 演变 历史城镇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武功县城
下载PDF
历史古镇营建哲学的当代启示——以巴渝古镇为例
15
作者 武晶晶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2期221-223,共3页
以巴渝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营建的哲学理念,分析了传统营建的地域性、整体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从选址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建筑营造三个方面阐释历史古镇的营建要素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得出营建哲学对当代的启示,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 以巴渝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营建的哲学理念,分析了传统营建的地域性、整体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从选址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建筑营造三个方面阐释历史古镇的营建要素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得出营建哲学对当代的启示,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古镇 传统营建 中国哲学
下载PDF
甘南藏区历史城镇空间演进与驱动因素研究--以西番诸卫中的洮州卫为例
16
作者 李渊 杨春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随着文旅产业的兴盛,甘南藏区历史城镇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力量的冲击。运用田野调查法与归纳分析法研究历史城镇的空间演进规律,剖析其内在驱动因素,以洮州卫为实例探寻甘南藏区历史城镇发展变迁的持续动力,对其后... 随着文旅产业的兴盛,甘南藏区历史城镇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力量的冲击。运用田野调查法与归纳分析法研究历史城镇的空间演进规律,剖析其内在驱动因素,以洮州卫为实例探寻甘南藏区历史城镇发展变迁的持续动力,对其后续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从明代至今,洮州卫的城镇空间格局从内向严整向外拓自由演变;功能布局从割裂向混合演变;院落形式从封闭向开放演变;建筑风貌从统一向多元演变。其驱动因素包括:防御与招抚需求是区域村镇大量出现与生长的原生动力;城镇职能转型与社会心理变迁推动了城镇空间格局自由化、功能布局混合化与院落形式开放化;民族融合与技术发展促进了建筑风貌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藏区 历史城镇 空间演进 驱动因素 西番诸卫 洮州卫
下载PDF
历史古镇营建哲学的当代启示——以四川罗城为例
17
作者 柯余祥 武晶晶 《重庆建筑》 2018年第10期31-33,共3页
该文以四川罗城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营建的哲学理念,分析了传统营建的地域性、整体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从选址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建筑营造三个方面阐释历史古镇的营建要素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得出传统营建哲学对当代的启示,揭示自... 该文以四川罗城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营建的哲学理念,分析了传统营建的地域性、整体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从选址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建筑营造三个方面阐释历史古镇的营建要素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得出传统营建哲学对当代的启示,揭示自然、人、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营建 中国哲学 历史古镇 当代启示 和谐共处
下载PDF
谈历史城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8
作者 魏博闻 陈翔 《山西建筑》 2019年第5期11-12,共2页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城镇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凝聚了文化的精髓,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历史城镇为主题,对其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其改造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历史城镇改造中的新理念,探讨了改造新趋势和...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城镇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凝聚了文化的精髓,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历史城镇为主题,对其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其改造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历史城镇改造中的新理念,探讨了改造新趋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开发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历史城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表达研究
19
作者 梁小涵 鄢志武 王忠丽 《特区经济》 2021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文化性是历史城镇的本质属性,但如今许多历史城镇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使本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得已被尘封,文化内涵表达面临困境。文章以中国历史古城镇为研究核心,探讨其文化内涵的意义,分析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在其文化内涵... 文化性是历史城镇的本质属性,但如今许多历史城镇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使本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得已被尘封,文化内涵表达面临困境。文章以中国历史古城镇为研究核心,探讨其文化内涵的意义,分析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在其文化内涵挖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相结合,动态创新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四种路径策略,即资源认知、秩序整合、渠道更新、文化生态保护四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文化内涵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古镇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畅 杜春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0,共5页
以巴渝古镇为代表的历史乡土聚落景观为例,基于不同尺度下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认知图式,分析了巴渝乡土聚落景观的在地性和在场性生成背景,以及多核心中心、多维度方位、开放性领域等空间结构特征,指出营建当代乡土聚落景观的意义和重... 以巴渝古镇为代表的历史乡土聚落景观为例,基于不同尺度下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认知图式,分析了巴渝乡土聚落景观的在地性和在场性生成背景,以及多核心中心、多维度方位、开放性领域等空间结构特征,指出营建当代乡土聚落景观的意义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土景观 现象学 巴渝古镇 场所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