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醒的批判 无奈的慨叹——论李商隐咏史诗的政治文化内涵 |
文航生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2
|
元上都咏史诗的内容及其意义分析 |
杨富有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3
|
论《全唐诗》中的“渭水诗” |
刘宁
肖婷中
|
《唐都学刊》
|
2012 |
0 |
|
4
|
历史与现实间的感悟——浅论杜牧“咏史诗”的审美回忆 |
赵青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5
|
论胡曾《咏史诗》的蒙学教育价值 |
徐红漫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5 |
2
|
|
6
|
《三国志演义》中“静轩诗”是依据小说文本吟咏写作的 |
赵望秦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2
|
|
7
|
汪端咏史诗的内涵及其逆传统性 |
尹玲玲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8
|
论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的怀古咏史诗 |
郗韬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9
|
融通与新变——陶渊明咏史诗新论 |
余正帆
|
《杜甫研究学刊》
|
2018 |
1
|
|
10
|
从咏史诗看柳宗元与白居易迁谪心态的差异 |
张再林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1
|
咏史诗与文艺世俗化的潮流——从另一个角度看郑思肖的《一百二十图诗集》 |
吴德岗
|
《阅江学刊》
|
2015 |
0 |
|
12
|
大历史观视阈下的唐代咏史诗——浅论唐代咏史诗的历史文化动因和内涵 |
李帮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5 |
0 |
|
13
|
论宋代咏史诗繁荣的史官文化背景 |
张焕玲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4
|
试论中晚唐历史小说对唐代咏史诗的文化依附 |
许晓芳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5
|
中晚唐咏史诗略论 |
胡少兰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6
|
论汉魏咏史诗中的悲情意识 |
李梓怡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7
|
论晚唐罗隐的咏史诗 |
汤军
|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
2014 |
0 |
|
18
|
论温庭筠、李商隐的咏史诗及其淑世情怀 |
张自华
|
《武陵学刊》
|
2020 |
0 |
|
19
|
胡曾与《咏史诗》 |
姜燕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0 |
0 |
|
20
|
论李易安的诗才 |
张成恩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