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媒介化与媒介事件的公共记忆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红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7,共11页
媒介事件堪称电子纪念碑,仿佛注定进入集体记忆。但深度媒介化对媒介事件的展演和记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媒介事件的公共记忆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事件链和"生命史"的观念,有助于打破事件和记忆的分割,建立媒介事件公共记... 媒介事件堪称电子纪念碑,仿佛注定进入集体记忆。但深度媒介化对媒介事件的展演和记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媒介事件的公共记忆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事件链和"生命史"的观念,有助于打破事件和记忆的分割,建立媒介事件公共记忆的整体性分析框架。这一框架触及媒介事件的"生前身后",意在捕捉它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浮沉轨迹。该框架牵涉到事件与记忆碰撞的四个界面,分别是:纪念性的媒介事件、媒介事件展演中的历史叙事和记忆工作、媒介事件的跨时空旅程、媒介事件符号化及其社会框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媒介化 媒介事件 历史叙事 公共记忆 事件链 生命史
下载PDF
悲剧的诞生:身份认同困境与克里米亚的命运 被引量:8
2
作者 封帅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1,共39页
身份认同问题是原苏联空间中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克里米亚长期的身份认同困境则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也是国际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克里米亚身份认同问题源于苏联时期,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戈尔... 身份认同问题是原苏联空间中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克里米亚长期的身份认同困境则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也是国际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克里米亚身份认同问题源于苏联时期,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不同时代的苏联领导人对于克里米亚采取了不同的地区政策。由于不同时期的政策思路存在明显的矛盾,使得克里米亚的身份归属出现了"错位"的现象,从而导致苏联解体之后的克里米亚陷入了身份构建的困境之中。后苏联时代的克里米亚共有三条可能的身份建构路径,分别是推动国家认同的深入,建立乌克兰身份;推动地区认同的深入,建立克里米亚的独立地区身份;以及推动民族认同的深入,回归俄罗斯身份。但在身份认同建构的实践中,由于克里米亚半岛以俄语为共同语言,在俄语的历史叙事中,乌克兰的缺位和鞑靼人的反面角色使其难以通过历史叙事的重构形成新的国家认同和统一的地区认同。同时,由于长达数百年的俄罗斯化过程,整个半岛的符号体系完全俄罗斯化,无论是地理名称、城市雕塑、政治符号抑或是文化标签,都被打上了鲜明的俄罗斯印记。在原苏联空间内复杂的族群分布状态下,乌克兰中央政府无力主导克里米亚的身份认同建构。而克里米亚人为了平衡来自基辅的外在压力和来自鞑靼人的内在压力,继续维持并强化本就在本地区占据主流地位的俄罗斯民族身份,不可避免地选择了继承苏联所赋予克里米亚的所有身份符号,并重新寻回沙俄时代的历史叙事,强化自己的俄罗斯身份。在俄罗斯身份认同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克里米亚在20世纪90年代就产生了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分离主义运动,在1994年,整个分离主义运动达到了高潮。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有利的国际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克里米亚 集体记忆 历史叙事 符号
原文传递
21世纪德国“二战”题材电影的历史叙事及国族身份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穆童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共9页
21世纪德国“二战”题材电影细致描绘了纳粹领导人和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近距离观察了纳粹德国官僚体制内部的权力运作方式,深入探索了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本质及其产生的机制根源。这些电影在反思战争危害的同时,试图用修正主义的历史... 21世纪德国“二战”题材电影细致描绘了纳粹领导人和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近距离观察了纳粹德国官僚体制内部的权力运作方式,深入探索了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本质及其产生的机制根源。这些电影在反思战争危害的同时,试图用修正主义的历史立场洗刷纳粹的暴行,将德国人民塑造为战争的牺牲者而非发动者,将纳粹高层表现为富有魅力的领导者而非战争罪犯。未来的德国“二战”电影应该进一步引导观众正确认识战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电影 二战 历史叙事 国族身份
原文传递
纪实影像中的历史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媛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166,共6页
在建构“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形象中,兼具纪实与审美双重特性的纪实影像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的纪实影像以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等为题材进行创作,其历史叙事偏重于记录和政治教育作用。21世纪以来,为实现国际间文化的不断交融,纪实影像... 在建构“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形象中,兼具纪实与审美双重特性的纪实影像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的纪实影像以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等为题材进行创作,其历史叙事偏重于记录和政治教育作用。21世纪以来,为实现国际间文化的不断交融,纪实影像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路径建构上经历了解码者“他者化”的视角转变、从宏大到微末的历史题材转变、从寻求民族认同到打造文化共同体的历史叙事主旨转变。新时代下,纪实影像应更关注解码者的多元化追求,针对中国历史叙事的方法不断调适,逐步适应解码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依靠新媒体技术实现平台共通,进而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影像 历史叙事 国家形象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五四白话文运动在历史叙事中的百年沉浮
5
作者 韩启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7-73,共7页
有五四运动“最富活力的遗产”之称的白话文运动,在语言文字方面确立了白话文的使用,其影响延续至今并仍在持续。“五四”及今已逾百年,关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叙事,从来都是毁誉参半,直到现在,对于这场运动的是非曲直仍争论不休。自... 有五四运动“最富活力的遗产”之称的白话文运动,在语言文字方面确立了白话文的使用,其影响延续至今并仍在持续。“五四”及今已逾百年,关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叙事,从来都是毁誉参半,直到现在,对于这场运动的是非曲直仍争论不休。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极为肯定白话文运动在社会启蒙层面发挥的社会效用,同时慨叹这场运动乘势而来倏忽而止,并没有完成其所承载的使命理想;保守主义者认为这场运动导致了国人对文言文的遗弃,尤其是表现出的某些激进主义倾向,造成了对历史传统的戕害;革命史观则主张白话文运动所带来的语言文字更替是历史的革故鼎新,以白话代文言具有极高的革命价值和意义。白话文的确立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关键。今天对白话文运动如何评价,意义尚存但价值日减,只有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具体而微的史实,该运动才有历史归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白话文运动 历史叙事 百年沉浮
下载PDF
历史性叙事与文学性叙事的交融——兼与傅修延教授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国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8,326,共9页
历史文本以历史性叙事为主,交融文学性叙事。虚构并非文学性叙事区别于历史性叙事的本质特征。"史有诗心"要比"史有诗衣""虚毛实骨"贴切。历史性叙事的基本特征有四:第一,叙述历史事实;第二,骨架性、概... 历史文本以历史性叙事为主,交融文学性叙事。虚构并非文学性叙事区别于历史性叙事的本质特征。"史有诗心"要比"史有诗衣""虚毛实骨"贴切。历史性叙事的基本特征有四:第一,叙述历史事实;第二,骨架性、概略性叙事,较少涉及血肉;第三,断裂性、跳跃性叙事,难以构成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第四,外在性叙事——重视人物行动的描写而较少透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中,以史家的叙述语言为主,语言直白、明确而少有隐曲委婉的言外之意。在《史记》《汉书》中,《汉书》的历史性叙事较强,文学性叙事较弱,可称为典范的历史性著作;《史记》的历史性叙事弱于《汉书》,文学性叙事强于《汉书》,突出地表现了司马迁的"诗心""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 史有诗心 历史性叙事 文学性叙事
下载PDF
艺术识别:从历史叙述法到新功能主义符号美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尚琴 《符号与传媒》 2022年第1期87-100,共14页
从各种传统的功能主义到20世纪下半期的程序主义,艺术从可定义到不可定义,尤其在当下泛艺术时代,“艺术识别”成了一个凸显的美学难题。本文在分析传统功能主义、程序主义的艺术定义的基础上,仔细辨析了诺埃尔·卡罗尔提出的用历史... 从各种传统的功能主义到20世纪下半期的程序主义,艺术从可定义到不可定义,尤其在当下泛艺术时代,“艺术识别”成了一个凸显的美学难题。本文在分析传统功能主义、程序主义的艺术定义的基础上,仔细辨析了诺埃尔·卡罗尔提出的用历史叙述法识别艺术的重要价值,以及赵毅衡提出的新功能主义符号美学中艺术定义的意义。本文提出,将历史叙述法与符号美学的“物-符号-艺术”三联体理论结合,或许才是泛艺术化时代识别艺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识别 历史叙述法 符号美学 物-符号-艺术三联体
下载PDF
“家族相似性”理论与当代艺术哲学论争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开亮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2,共7页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对当代艺术哲学论争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直接催生了当代分析美学关于如何对艺术进行归类的三种解决方案。新维特根斯坦主义将其发展到了艺术分析领域,用"家族相似性"来归类艺术,提出了...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对当代艺术哲学论争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直接催生了当代分析美学关于如何对艺术进行归类的三种解决方案。新维特根斯坦主义将其发展到了艺术分析领域,用"家族相似性"来归类艺术,提出了反本质主义的艺术识别观;新本质主义在曼德鲍姆对"家族相似性"理论的批判基础上,重新找到了对艺术本质追寻的新路径;而作为本质怀疑论者的卡罗尔则在批判完"家族相似性"概念后,提出了另一种历史性叙事的新的艺术识别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性 新维特根斯坦主义 曼德鲍姆 新本质主义 历史性叙事
下载PDF
菲利普斯历史小说中的边缘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德艳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75-80,共6页
当代英国小说家卡里尔·菲利普斯在其所创作的历史小说中对奴隶贸易、二战中的屠犹事件以及战后加勒比海人民的移民经历进行了多层次与多维度的全景再现。他以区别于西方主流作家的视角记录了边缘群体的创伤历史。菲利普斯笔下的黑... 当代英国小说家卡里尔·菲利普斯在其所创作的历史小说中对奴隶贸易、二战中的屠犹事件以及战后加勒比海人民的移民经历进行了多层次与多维度的全景再现。他以区别于西方主流作家的视角记录了边缘群体的创伤历史。菲利普斯笔下的黑人形象完全颠覆了白人文学中对黑人的类型化塑造,揭示了种族屠杀给犹太人带来的巨大创伤,所刻画的女性人物打破了传统的男权意识对于女性形象的设定。菲利普斯将边缘群体的经历置于叙事中心,让失语状态下的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故事写入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尔·菲利普斯 历史叙事 创伤 边缘群体 受难者
下载PDF
后现代史学叙事中的中国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永梅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在后现代理论影响下,西方的中国女性研究出现了重大转向,高彦颐的《闺塾师》和贺萧的《危险的愉悦》是其中的代表作。前者在挑战既有三种意识形态解释的基础上,重构了明末清初中国女性的自主空间;后者抛开传统的"实在论"取向... 在后现代理论影响下,西方的中国女性研究出现了重大转向,高彦颐的《闺塾师》和贺萧的《危险的愉悦》是其中的代表作。前者在挑战既有三种意识形态解释的基础上,重构了明末清初中国女性的自主空间;后者抛开传统的"实在论"取向,转而分析隐藏于上海妓女背后的话语权力网络。中国学者杨念群的《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一文,则将高、贺的研究取向融合为一,对女性"缠足"背后的权力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身体政治分析。这三种研究为中国女性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理论上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理论 中国女性 史学叙事
下载PDF
制造荣耀——乾隆帝与《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的历史书写
11
作者 芮赵凯 王川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作为后金(清)崛起的重要战役,萨尔浒之战被清朝历代皇帝所追述,而对于其战争场景的文学表述却各有侧重。《萨尔浒山之战书事》(下简称《书事》)是一篇乾隆帝为记述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萨尔浒一战以少胜多的追忆文章。文章以乾隆帝《书... 作为后金(清)崛起的重要战役,萨尔浒之战被清朝历代皇帝所追述,而对于其战争场景的文学表述却各有侧重。《萨尔浒山之战书事》(下简称《书事》)是一篇乾隆帝为记述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萨尔浒一战以少胜多的追忆文章。文章以乾隆帝《书事》为中心,通过比较萨尔浒之战亲生经历者的追忆(《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和清帝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皇帝康熙的追述(《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从文体选择、文章结构和文本内容三个方面,可以窥探乾隆帝在《书事》中看似平常的战争描写背后关于维护正统地位、理顺君臣关系、警示子孙及八旗将士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萨尔浒山之战书事》 历史书写
下载PDF
早期经典中的历史叙事——以传世文献及北大竹书《周驯》中的“大王去邠”为例
12
作者 崔晓姣 《哲学门》 CSSCI 2017年第2期69-81,共13页
《诗经》《孟子》《庄子》《淮南子》《吕氏春秋》《史记》《说苑》等文献均记载了“大王去邠”这一历史事件,然而,基于不同的学派倾向和思想关切,各家的记述在细节处不尽相同。在近期公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周驯》一篇中,我们看到... 《诗经》《孟子》《庄子》《淮南子》《吕氏春秋》《史记》《说苑》等文献均记载了“大王去邠”这一历史事件,然而,基于不同的学派倾向和思想关切,各家的记述在细节处不尽相同。在近期公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周驯》一篇中,我们看到了与“大王去邠”情节近乎相同的历史叙事,所不同之处在于,故事的主人公“古公亶父”被替换为了“楚昭王”。透过不同经典记述这一事件时细节处的差异,我们不仅能够窥得中国早期经典中历史叙事的独特形态与特征,同时亦不难从中看到不同文献各自的问题关怀与思想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经典 历史叙事 北大竹书《周驯》 大王去邠
原文传递
“小历史”与“大历史”之间——东北抗联第四军第四师师长刘振国个人经历的历史叙事
13
作者 沙彦奋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刘振国是一位特殊的回族人,曾任东北抗联第四军第四师师长。他的人生经历包含着中国整体历史变迁的印迹,这在他的个人亲笔遗稿中得以体现。对刘振国人生经历的历史叙述,是诠释"小历史"与"大历史"之间关系的一个典... 刘振国是一位特殊的回族人,曾任东北抗联第四军第四师师长。他的人生经历包含着中国整体历史变迁的印迹,这在他的个人亲笔遗稿中得以体现。对刘振国人生经历的历史叙述,是诠释"小历史"与"大历史"之间关系的一个典型个案。尽管在注重"大历史"叙事的传统中"小历史"往往被遗忘,但"小历史"是"大历史"的构成主体,"小历史"的叙事中夹杂着许多"大历史"之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振国 历史叙事 “小历史” “大历史”
原文传递
对赛珍珠的再思考
14
作者 孙杨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10,162-163,共9页
如果从赛珍珠小说创作的两个源头切入,即中国古典小说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深入探讨卢卡奇(Gyrgy Lukács)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时与利科(Paul Ricoeur)在《时间与叙事》(Time and Narrative)中分别论及的"拟仿"(mim... 如果从赛珍珠小说创作的两个源头切入,即中国古典小说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深入探讨卢卡奇(Gyrgy Lukács)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时与利科(Paul Ricoeur)在《时间与叙事》(Time and Narrative)中分别论及的"拟仿"(mimesis)概念,并与美国华人学者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时提出的"似真"(verisimilitude)概念相较,可以看出,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缺少了中国古典小说、同时代中国现实主义小说所具有的"历史叙事话语",致使《大地》三部曲缺乏历史的"似真"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东方主义视角。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促使我们更加科学地理解早期对赛珍珠小说的贬斥以及赛珍珠小说跨文化的传播方式,从而避免当代论者对所谓现实主义真实性话题的回避倾向,也进而帮助我们更加辩证客观地认识赛珍珠其人其文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在中国 现实主义小说 历史叙事话语 拟仿 似真
下载PDF
民族团结宣传工作中民族关系史叙事侧重研究
15
作者 侯晨阳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14,21,共7页
在民族团结宣传工作中,古代民族关系史和近现代民族关系史都共同见证了我国各民族先民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但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形成和觉醒的史例更充分尊重了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的参与感。此外,相较于古代民族关系史... 在民族团结宣传工作中,古代民族关系史和近现代民族关系史都共同见证了我国各民族先民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但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形成和觉醒的史例更充分尊重了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的参与感。此外,相较于古代民族关系史,近现代民族关系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还具备时间连贯、因果衔接、有亲身经历者等独特优势。因此,为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就需要在民族团结宣传工作中侧重叙述近现代民族关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民族关系史 近现代民族关系史 历史叙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巴恩斯《伊丽莎白·芬奇》中的双重历史叙事
16
作者 汤轶丽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在新作《伊丽莎白·芬奇》中,当代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再次以实验性的文类杂糅引发热议。本文从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入手,指出小说所引发的争议缘于巴恩斯对“书写谁的历史”和“为何书写历史”问题的模糊处理。在这部小说中,... 在新作《伊丽莎白·芬奇》中,当代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再次以实验性的文类杂糅引发热议。本文从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入手,指出小说所引发的争议缘于巴恩斯对“书写谁的历史”和“为何书写历史”问题的模糊处理。在这部小说中,叙述者尼尔不断探寻书写老师伊丽莎白·芬奇历史的最佳方式。然而,隐藏在这一情节之下的是一条贯穿全书的隐性叙事,即由读者主导的重构尼尔历史叙事的暗流。明暗交织的两种历史叙事并行,形成了互补与对抗,并在矛盾张力和交互作用中展现了巴恩斯对文学创作的自觉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利安·巴恩斯 《伊丽莎白·芬奇》 双重历史叙事 文类杂糅
原文传递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危害及应对策略
17
作者 徐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信息杂糅化、叙事情感化、舆论去中心化等特征,其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相耦合,影响传统历史叙事。历史虚无主义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繁杂的信息处理、传播过程中,借助感性优先的情感化叙事裹挟网络群体情绪...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信息杂糅化、叙事情感化、舆论去中心化等特征,其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相耦合,影响传统历史叙事。历史虚无主义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繁杂的信息处理、传播过程中,借助感性优先的情感化叙事裹挟网络群体情绪,从而拼凑、虚化历史,造成主流意识形态消解、文化认同解构以及动摇党执政地位的危害。应对“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唯物史观大众化;加强网络治理,培养媒介意见领袖;变革历史教育,增强群众辨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唯物史观 传统历史叙事
下载PDF
文化诗学与明清小说研究——兼评刘云春《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
18
作者 徐雪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文化诗学是20世纪末美国学界兴起的对文学文本及文本生产展开双向阐释的理论研究方法。《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即是文化诗学方法论影响下的古典小说批评实践尝试,从文史互文、城市市民文化图景的呈现、文学的社会能量流转等视角,探讨了... 文化诗学是20世纪末美国学界兴起的对文学文本及文本生产展开双向阐释的理论研究方法。《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即是文化诗学方法论影响下的古典小说批评实践尝试,从文史互文、城市市民文化图景的呈现、文学的社会能量流转等视角,探讨了明清小说创作对历史叙事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 文化诗学 历史叙事 互文
下载PDF
略论董仲舒春秋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远近内外”为中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铭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3-8,共6页
通过何休来解释董仲舒的春秋学,是历代注释者共同遵循的方法。近来有学者从学理上否定了这一路径,认为董学未明的症结正在于此,力图突破何休的框架另立新说,并举"远近内外"问题为例。本文从该例证出发,阐述新旧两种解说,分析... 通过何休来解释董仲舒的春秋学,是历代注释者共同遵循的方法。近来有学者从学理上否定了这一路径,认为董学未明的症结正在于此,力图突破何休的框架另立新说,并举"远近内外"问题为例。本文从该例证出发,阐述新旧两种解说,分析出新说错误的原因在于误解了何休的"义例"。以此广论何休的"义例"与董仲舒"《春秋》无达辞"观念之间的关系,重申"以何解董"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何解董 义例 《春秋》无达辞
下载PDF
晚清史学译介中“国”的话语演变与“国族”意识的现代性发端
20
作者 陈琛 《全球史评论》 2020年第2期-,共16页
晚清史学译介是中国史学现代性演变的催化剂,催生出国家和民族认同概念。本文综合话语分析和历史分析,考察"国"在林则徐、艾约瑟、梁启超译著中的现代性演变:在晚清初期以林则徐为代表的译者笔下,"国"的话语体系背... 晚清史学译介是中国史学现代性演变的催化剂,催生出国家和民族认同概念。本文综合话语分析和历史分析,考察"国"在林则徐、艾约瑟、梁启超译著中的现代性演变:在晚清初期以林则徐为代表的译者笔下,"国"的话语体系背后仍然是"华夷天下"的空间想象,华夏王朝与他国之间延续"修文德以来之"的文化隐喻;艾约瑟代表的传教士译者以西方历史观为思想底色,译著中的"国"是以欧洲为中心、以西方竞争开拓精神为隐喻的"万国";经历清末社会剧变之后,梁启超等新型现代知识分子广译西史,促成从"国"到"国家"的话语转变,也是传统的"天下"缩变为"国家"的话语标记,国家这个想象体过渡到以民族为核心的隐喻意义。通过对以上三位代表译者译著中的话语分析和历史分析,本文认为"国"在晚清史学译介中经历了"天下义""万国义""国家义"的语义缩变,以及"文化隐喻""竞争隐喻""民族隐喻"的实体化隐喻演变,形成超胜于传统"王朝"观念的"国族"话语。"国"的话语演变是会通传统天下观与西方国家观的结果,汉语的模糊性是其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译介 话语演变 现代性 国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