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被引量:43
1
作者 舒国滢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4,共11页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断裂”。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学术”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知识共同体意识”愈来愈得到彰显。但当代的法...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断裂”。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学术”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知识共同体意识”愈来愈得到彰显。但当代的法理学还面临西学强势如何因应、确立中国话语体系及研究范式、如何建立独创性理论的问题。未来的中国法理学应当培育世界知名的法理 (哲 )学家 ,应当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而又能够与世界法理 (哲 )学界展开对话的独创理论与学说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中国法 共同体意识 世界法 应当 确立 因应 反映 自身 中国风格
原文传递
倾斜的道德与思想天平——论二月河“帝王系列”的思想文化内涵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书恒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二月河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在对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上,他向前者倾斜。其“帝王系列”中,从多个侧面表现了他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对康雍乾130多年历史的认识上,二月河扬弃了“民族正统论”的历史观,对这段历史进行了... 二月河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在对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上,他向前者倾斜。其“帝王系列”中,从多个侧面表现了他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对康雍乾130多年历史的认识上,二月河扬弃了“民族正统论”的历史观,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绘和刻画;而在封建官场人与人的表现上,作者则以批判的态度,从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和险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对封建社会人际关系间的勾心斗角行为的揭露,也表现出了作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河 “帝王系列” 文化重构 历史氛围 传统文化 思想文化内涵 作家
下载PDF
《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的版本流变
3
作者 谢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1,共10页
刘剡所编《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被多次刊刻和改编,并远传欧洲,为明代通俗史书中影响较广者。约在明宣德四年,本书由建阳翠岩精舍刘文寿初次刊刻,分三十卷。现存诸本中属于此初刻本系统者,包括双桂书堂本、善敬书堂本与司礼监本。其后... 刘剡所编《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被多次刊刻和改编,并远传欧洲,为明代通俗史书中影响较广者。约在明宣德四年,本书由建阳翠岩精舍刘文寿初次刊刻,分三十卷。现存诸本中属于此初刻本系统者,包括双桂书堂本、善敬书堂本与司礼监本。其后出现大量添加字音字义类注释的版本,较早者为宣德九年尊德书堂刻本,后世流传不广,而弘治年间集中出现的一批带有“释义”的版本,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代后期诸本的面貌,但其卷数仍为三十卷。约在明嘉靖年间,又相继出现了二十一卷本与二十卷本两种版本。前者曾经官方刊刻,以吉澄福建刻本为代表,后者则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历史类典籍之一。二者都与弘治年间出现的“释义”本有密切关系,并都衍生出了改换书名与作者之本。弘治年间为本书文本变化的关键点,而嘉靖年间则是卷数变化的关键点。随着史学风气的转换与纲鉴类史书的兴起,本书在清代迅速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鉴节要续编》 通俗史书 史学风气 版本
下载PDF
中国古民居保护策略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汤若濛 汤春来 《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3期87-94,共8页
古民居是民族建筑的典型体现,是承载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其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思想,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古民居的保护及再利用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对古民居的保护愈发重视,保护工作力度也愈发强劲。但... 古民居是民族建筑的典型体现,是承载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其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思想,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古民居的保护及再利用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对古民居的保护愈发重视,保护工作力度也愈发强劲。但是我国古民居的保护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古民居保护工作流于表面形式,使古民居失去了历史风貌。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和修复,要深入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保留其原真性,最大程度还原细节,还原其呈现的历史氛围,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全民对古民居建筑的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古民居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古民居保护达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保护 传统文化 历史氛围 原真性 自然观
下载PDF
西方历史题材油画作品中悲壮气氛营造的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娜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在西方历史题材油画的演进中,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在他们的历史题材油画的作品中,营造悲壮气氛的特点。
关键词 历史题材油画 气氛营造 营造特点
下载PDF
鲁迅与苏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吉鹏 李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鲁迅与苏童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这两位优秀的作家不论从精神上还是艺术上都有着命运般的交汇。从精神层面上看,他们在乡源意识、历史题材、女性形象上都颇为关注;从艺术层面上看,他们在细节处理、诗性氛围,以及象征手法的使用上亦... 鲁迅与苏童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这两位优秀的作家不论从精神上还是艺术上都有着命运般的交汇。从精神层面上看,他们在乡源意识、历史题材、女性形象上都颇为关注;从艺术层面上看,他们在细节处理、诗性氛围,以及象征手法的使用上亦有共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苏童 乡源意识 历史题材 女性形象 细节 诗性氛围 象征手法
下载PDF
论散文和传奇的关系
7
作者 林高峰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散文和传奇有很多方面的联系,本文从文体演变的历史渊源、文本中两种文体的创作方法以及诗意氛围的创造等方面来探讨并且寻绎,从而在两种文体发展的轨迹上得到一些可帮助的点,扩散地看中国文体的交叉发展与影响。
关键词 文体演变 历史渊源 创作方法 诗意氛围
下载PDF
史学研究贵在创新
8
作者 王骅书 谢俊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史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创新 ?1、要有勇气 ,敢做“天下文章第一篇” ;2、要善于独辟蹊径 ,见人之未见 ,言人之未言 ;3、做学问要有独立人格 ,担当社会责任 ;4、学术研究要掌握科学系统的方法 ;5、以学术大师为楷模 ,朝德、才、学。
关键词 历史学 中国近代史 方法论 学术风气 学术研究 史学研究 创新
下载PDF
作用于身体的时代氛围——昌耀《烘烤》阅读札记
9
作者 肖学周 《武陵学刊》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烘烤》是昌耀后期的代表作,可以视为昌耀为自己以及包括他在内的一代诗人绘制的自画像。诗歌以"烘烤"这种特定的身体感为隐喻,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诗人处境、精神焦虑、深刻反省以及自我拯救的可能。外部世界、人际关... 《烘烤》是昌耀后期的代表作,可以视为昌耀为自己以及包括他在内的一代诗人绘制的自画像。诗歌以"烘烤"这种特定的身体感为隐喻,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诗人处境、精神焦虑、深刻反省以及自我拯救的可能。外部世界、人际关系与身体疾病这三个方面形成了昌耀"烘烤感"的多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烘烤》 身体 时代氛围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餐饮业态与地方营造策略的空间分异——以黄山市屯溪老街街区为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孔翔 许杨博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155,共9页
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大多吸引了餐饮活动的进入,餐厅经营者只有适应区位特点、打造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地方特色空间,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由此,在历史文化街区这一较小的空间尺度内,餐饮业态和地方营造策略也可能因为不同... 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大多吸引了餐饮活动的进入,餐厅经营者只有适应区位特点、打造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地方特色空间,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由此,在历史文化街区这一较小的空间尺度内,餐饮业态和地方营造策略也可能因为不同消费群体集中活动的区域不同而呈现出地域分异。为此,文章结合对屯溪老街街区餐饮业格局和若干代表性商家的实地调研,剖析验证了这一现象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调研区范围内,由于当地不同居民群体和游客的主要活动空间存在分异,不仅造成了较明显的餐饮业态空间分异,也促使地处不同区位的同一业态餐厅经营者倾向于选择不同的地方营造策略,以更有效地适应所在区位主要消费群体的需求;而消费者则会通过对实体空间和文化氛围等的感知,选择能满足其地方性想象需求的餐厅。由此可见,在消费社会背景下,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的地方营造研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利润目标的驱动下,消费空间的业态和地方营造策略选择,会较大程度地受到不同消费群体活动空间范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地方营造 空间分异 区位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氛围 屯溪老街街区
原文传递
法律工具论的历史之根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田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6年第3期101-103,107,共4页
法律工具论的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有其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从西方不同时期政体与法的发展的关联性及东西方法的差异的比较中可以总结出:政治体制的差异会影响到执政者对法的认识的差异,... 法律工具论的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有其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从西方不同时期政体与法的发展的关联性及东西方法的差异的比较中可以总结出:政治体制的差异会影响到执政者对法的认识的差异,而此种差异又会对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继而对一国法理学及法的总体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在提倡法治的当代中国,对此种差异的历史及影响的认识有助于寻求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工具论 政体 历史观念 民间社会文化氛围
下载PDF
基于氛围管理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岩英 谢朝武 《未来与发展》 2010年第7期61-64,共4页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重要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它必须遵循保护与利用的均衡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氛围管理,是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城市环境管理、文化个性提炼、科学规划定位...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重要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它必须遵循保护与利用的均衡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氛围管理,是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城市环境管理、文化个性提炼、科学规划定位和开发手段创新来实施旅游氛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开发 旅游氛围管理
下载PDF
论气候正义中的平等主义原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江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1-47,共7页
气候科学已经证实,为了避免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气候正义关注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在全球范围如何分配才算公平的问题,其中人均排放原则因平等主义立场而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人均排放原则面临... 气候科学已经证实,为了避免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气候正义关注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在全球范围如何分配才算公平的问题,其中人均排放原则因平等主义立场而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人均排放原则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忽视历史责任。不过,以人均排放原则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全球大气基金,这一方案既坚持了人人平等的排放权,也可以迎合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正义 人均排放原则 历史责任 全球大气基金
原文传递
《归潜志》史论的内涵与意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凤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7,共5页
刘祁《归潜志》作于金亡之后,这是一部记述金代人物事迹的著作,其史论着眼于文治的视角,反思了金代兴亡的原因,探讨了士风与国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归潜志》史论也反映了作者对新皇朝文治的希翼,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 《归潜志》 史论 金朝 政策 士风 兴亡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笑楠 钟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新时代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城市记忆以及城市肌理正在逐步地消退,最为严重的是文化氛围的缺失。为防止大拆大建的不当行为发生,积极响应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街区有机更新相结合,是产生城市历史感、城市凝... 新时代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城市记忆以及城市肌理正在逐步地消退,最为严重的是文化氛围的缺失。为防止大拆大建的不当行为发生,积极响应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街区有机更新相结合,是产生城市历史感、城市凝聚力、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必要趋势。文章以随州草甸子历史文化街为例,对如何合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借鉴和相应解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氛围
原文传递
论口述史小说的发生与发展
16
作者 董国炎 刘明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5,共6页
史官文化地位很高;诸子百家的历史叙述各不相同;稗官小说积极参与历史叙述;这些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促成中国口述史小说发生很早。讲唱文艺在唐代以后蓬勃兴起;平民社会不断壮大;这为口述史小说提供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更有活力的形式。... 史官文化地位很高;诸子百家的历史叙述各不相同;稗官小说积极参与历史叙述;这些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促成中国口述史小说发生很早。讲唱文艺在唐代以后蓬勃兴起;平民社会不断壮大;这为口述史小说提供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更有活力的形式。口述史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不断发展和演变,叙述了很多重要历史内容;它在艺术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都值得重视和研究。长期以来古代口述史小说被忽略的研究局面应当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小说 土壤 发生 发展 成就
下载PDF
历史建筑遗产营造城市休闲空间文化氛围研究--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例
17
作者 蒋艳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5-93,共9页
在实地走访和查阅官网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历史建筑遗产对营造城市休闲空间文化氛围的影响。分析发现,这些历史建筑遗产在城市休闲空间中具有使用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并为不同类型的城市休闲空间营造出独特的... 在实地走访和查阅官网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历史建筑遗产对营造城市休闲空间文化氛围的影响。分析发现,这些历史建筑遗产在城市休闲空间中具有使用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并为不同类型的城市休闲空间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其主要影响包括: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基调;在文化场所中扮演重要的文化角色;为绿色空间带来历史文化氛围和现代艺术气息;增添休闲消费场所的美学价值,为其形成独特气质提供基础,甚至助其成为旅游吸引物;让公共交通空间充满特色历史和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遗产 城市休闲空间 文化氛围 布宜诺斯艾利斯
下载PDF
中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家琳 高江菡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8-81,共4页
当下中国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还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从历史街区人文氛围的危机、保护与更新的力度和保护与更新的政策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人文氛围 更新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