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建构节约型政府——公共管理语境之检视 |
王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
|
历史的求真与求善 |
陈典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近现代中国民族特色史学及其若干理论 |
刘海峰
|
《天中学刊》
|
2013 |
0 |
|
4
|
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杨艳秋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5
|
“实践”、“批判”和“革命”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性的再思考 |
薛俊强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柯亨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解读的“政治哲学转向” |
姜延军
詹峥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评析 |
邵大伟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学术化与宏观化——兼评《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
张旗
赵会可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9
|
图像如何入史——以中国古地图为例 |
成一农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10
|
历史研究为什么需要“理论”?——与青年学生谈治学 |
王学典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11
|
20世纪中国的史学方法论研究 |
李振宏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2
|
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25年反省与进路 |
李长莉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3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
许殿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14
|
向历史学特性的回归──历史认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 |
邓京力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8
|
|
15
|
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基本素养——以中学历史教师为例 |
陈梧桐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6
|
米歇尔·福柯与现代史学思潮变化之渊源 |
王晴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7
|
社会信息化概念的历史考察及其厘定 |
王旭东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5
|
|
18
|
何炳松的史学理论及其史学史研究 |
周文玖
|
《求是学刊》
CSSCI
|
2000 |
5
|
|
19
|
中国当代民族史研究的成就和特点 |
史金波
关志国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0
|
“史者儒之一端”试解——兼论司马光、范祖禹的史论 |
孙立尧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