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拼贴”与“有机更新”──浅论历史风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志荣 《新建筑》 1998年第2期28-30,共3页
城市保护与城市更新不断转化,交替进行,共同构成城市持续的生长活动。历史性城市往往表现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拼贴”,应着重选取典型历史风貌地段进行保护。而历史风貌地段不能切断自身的发展,应是顺应城市新陈代谢的“有机更新”。
关键词 城市历史保护 历史风貌地段 旧城更新
下载PDF
从“生存着的街坊”到“生活着的街坊”——上海风貌保护街坊保护规划的对策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鹏 卞硕尉 李俊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梳理了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重要新增对象的风貌保护街坊的产生过程和重要意义,分析在严格保护、成片保护和活化利用背景下遇到的问题。提出未来街坊的保护应以"生活着的街坊"为目标,针对现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整体风貌... 梳理了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重要新增对象的风貌保护街坊的产生过程和重要意义,分析在严格保护、成片保护和活化利用背景下遇到的问题。提出未来街坊的保护应以"生活着的街坊"为目标,针对现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整体风貌保护措施较弱、保护和民生诉求存在矛盾、保护规划的定位和内容不明确、保护规划的实施性不高等问题,从"上海2035"总体规划实施后各级城乡规划体系的联动、"评估+实施"两段式的核心保护管控方式、探索格局保护的新措施、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机制、增加奖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保护街坊 保护规划体系 实施方案 格局保护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测度与作用机制分析——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宛仪 金兵兵 +2 位作者 宋奇鸿 王磊 钟颖 《中外建筑》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主要与街道类型、功能密度、街道布局形态、交通区位、功能混合度密切相关,但与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提示仍需进一步发掘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活力 空间句法 功能密度 功能混合度 广州市荔湾区
下载PDF
色彩控制视野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策略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梁林怡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9期197-198,共2页
文章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角度入手,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保护街区为例,通过分析南锣鼓巷现状自然、人文、人工色彩,找到街区色彩混乱的原因,并尝试对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保护与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提供思路。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色彩 风貌保护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意象感知研究——以绍兴蕺山书圣故里街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宇洁 仲利强 杨晓莉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6期59-60,共2页
在城市演进过程中,完整保留和延续了原有格局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文章以绍兴蕺山书圣故里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对路径、边界、区域、节点以及标志物这五要素的分析,... 在城市演进过程中,完整保留和延续了原有格局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文章以绍兴蕺山书圣故里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对路径、边界、区域、节点以及标志物这五要素的分析,解析历史街区空间意象形成的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蕺山历史街区 空间意象 意象要素
下载PDF
清华名城保护四十年——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形成与坚守初心的矢志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钟舸 霍晓卫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2期9-15,共7页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科研传统与长期实践探索,以梁思成、吴良镛、朱自煊为先驱的一代代学者们薪火相传,探索并不断发展的历史城市保护学术思想,为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科研传统与长期实践探索,以梁思成、吴良镛、朱自煊为先驱的一代代学者们薪火相传,探索并不断发展的历史城市保护学术思想,为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重点关注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研究和“北京古城整体保护思想”,以及由此奠定的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学术传统;吴良镛先生和朱自煊先生的“积极保护和整体保护”思想,以及朱自煊先生在黄山屯溪老街和北京什刹海保护研究实践中,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理念和技术方法建立做出的贡献。结合3个重要阶段的名城40年发展历程,论文梳理了包括学院和规划院在内的清华历代学人和保护规划工作者,在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工作历程和重大成绩,展示了清华人在这一领域坚守初心的矢志探索,以及其中蕴含的对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城市保护 整体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梁思成 吴良镛 朱自煊
下载PDF
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街区三维虚拟平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巍 徐学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9-154,共6页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上,但其在大场景文化遗产三维虚拟平台开发上存在数据采集量大、精细建模成本高昂等问题。GIS技术提供了更高效的三维建模方案,针对Unity3D等虚拟引擎无法有效管理地理信息的技术局限,...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上,但其在大场景文化遗产三维虚拟平台开发上存在数据采集量大、精细建模成本高昂等问题。GIS技术提供了更高效的三维建模方案,针对Unity3D等虚拟引擎无法有效管理地理信息的技术局限,以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提出多源数据标准化与坐标转换方法,解决Unity3D平台下地理信息与三维模型数据配准融合难题,并给出街区虚拟平台开发的具体方案。该成果对大场景历史文化街区三维虚拟平台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地理信息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 三维模型 坐标变换 UNITY3D
下载PDF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第五立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品祥 张翼然 +3 位作者 贾光军 陶迎春 祝晓坤 左效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历史文化街区及其房屋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又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持续的更新和发展。本文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着眼,以北京市老城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物肌理及第五立面特征为研究内容,对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及其房屋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又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持续的更新和发展。本文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着眼,以北京市老城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物肌理及第五立面特征为研究内容,对建筑物的第五立面色彩及形态特征、临时建筑的分布及演变等进行了分析。加强对第五立面的规划管控,在对历史文化传统风貌保护、实现旧城有机更新,提高北京老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目标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历史文化街区 房屋建筑 第五立面 空间肌理
下载PDF
提升历史城区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探索——以太原府城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承慧 王建国 +2 位作者 刘思佳 褚旭东 余畅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8-133,共6页
以太原府城为例,探索兼顾保护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首先在历史城区整体层面进行了居住型遗产的摸底和评估,揭示出居住型遗产的整体价值;继而选择具有触媒潜力的居住型历史地段,探讨兼顾保护和发展、并具有适应性的城市设计路径;... 以太原府城为例,探索兼顾保护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首先在历史城区整体层面进行了居住型遗产的摸底和评估,揭示出居住型遗产的整体价值;继而选择具有触媒潜力的居住型历史地段,探讨兼顾保护和发展、并具有适应性的城市设计路径;最后提出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社区生活圈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区保护 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 居住型历史地段 社区生活圈
原文传递
基于主客感知的旅游地特色美食地方认同——以黄山屯溪老街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麦池 屈桂春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地方美食是居民以及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重要媒介。基于主客感知的地方认同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究居民和游客对黄山屯溪老街特色美食的地方认同程度。结果显示:居民和游客对皖南特色美食的地方认同程度存在差异,居民对... 地方美食是居民以及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重要媒介。基于主客感知的地方认同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究居民和游客对黄山屯溪老街特色美食的地方认同程度。结果显示:居民和游客对皖南特色美食的地方认同程度存在差异,居民对于当地美食的地方认同度较高,游客中女性游客的地方认同程度高于男性。最后提出"听、看、品、思"融合发展、提高美食品牌亲切感和游客参与度、提升美食与地方性的融合度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美食 地方认同 旅游地 主客感知 黄山屯溪老街
下载PDF
Traffic Calming in Historic District Conservation 被引量:2
11
作者 ZHUO Ji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1期105-112,共8页
The Historic Conservation District(HCD)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road system,formed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automobile,do not adapt to the car ... The Historic Conservation District(HCD)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road system,formed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automobile,do not adapt to the car traffic. In the context of very rapid motorization in Chinese cities,the increase in car traffic brings an inevitable trou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HCDs. Road widening and pedestrianization are two popular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in current practices; however,both of them may lead to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spi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Zone 30 in European cities,this paper firstly cleared up first som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cept of traffic calming,then taking the inner city of Paris as an example,explained how traffic calming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 in HCDs and what effects will be generated. Finally,it discussed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traffic calming measures in HCDs projects in China and pointed out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of Chinese cities to which the plann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ic conservation district(HCD) Traffic calming MOTORIZATION Zone 30 Pedestrian area PARIS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琼 杭进峰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在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历来是一大难题。有别于以往盲目拆除或改建的模式,田子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既保留了上海独特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同时也为上海塑造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意... 在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历来是一大难题。有别于以往盲目拆除或改建的模式,田子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既保留了上海独特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同时也为上海塑造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产业园,其运作模式以及改造方式值得其他城市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下而上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绿量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瑛 刘思 郭苏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115-124,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绿化布局特征及绿化不达标原因,认为既有城市规范的绿化测算方法并不适宜用来评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殊地块。通过对绿地率及绿容率的比较研究,认为绿色容积率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衡量历史文化街区绿化...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绿化布局特征及绿化不达标原因,认为既有城市规范的绿化测算方法并不适宜用来评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殊地块。通过对绿地率及绿容率的比较研究,认为绿色容积率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衡量历史文化街区绿化数量的测算方法,并通过对场地温湿度的研究进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 绿量测算 绿色容积率
下载PDF
上海市徐汇区历史街道保护规划探索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沙永杰 伍江 《时代建筑》 2013年第3期34-39,共6页
文章简要介绍上海市徐汇区在历史街道保护规划和相关的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作为上海市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系统完善过程中的重要试点和组成部分,这些探索性工作显示了上海当前在城市保护和更新与发展方面的问题与思考。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街道 保护规划 新规划模式 实施 上海徐汇区
下载PDF
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停车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忠宇 李林波 吴兵 《交通科技》 2010年第5期88-91,共4页
为更好保护城市中心历史风貌,解决复杂的停车供需矛盾问题,通过分析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通特性及主要停车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老城区停车管理经验,提出了停车管理策略的总体理念原则,探讨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认为,城市中心历... 为更好保护城市中心历史风貌,解决复杂的停车供需矛盾问题,通过分析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通特性及主要停车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老城区停车管理经验,提出了停车管理策略的总体理念原则,探讨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认为,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停车管理应从保护历史风貌出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管理。实践表明,该策略为科学进行此类区域停车管理提供了系统思路,收效良好,有利于缓解区域交通拥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历史风貌保护区 停车管理 策略分析
下载PDF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复兴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俊 伊文亚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本文在对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的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保护面临的困境,并对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的复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 复兴 南京老城南
下载PDF
寓意的姿态——法国保护区机制演进的“都市主义”思辨
17
作者 莫浙娟 荆锋 王世福 《新建筑》 2018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借助著名城市规划学者萧伊的"寓意"的姿态审视城市遗产的概念认知过程,揭示该词的创造者乔瓦诺尼赋予其的一种"都市主义"本质。乔瓦诺尼式的"规划"保护城市遗产的模式与新奥斯曼主义奠定了法国保护区规划... 借助著名城市规划学者萧伊的"寓意"的姿态审视城市遗产的概念认知过程,揭示该词的创造者乔瓦诺尼赋予其的一种"都市主义"本质。乔瓦诺尼式的"规划"保护城市遗产的模式与新奥斯曼主义奠定了法国保护区规划的"调控"基调,其规划机制经历了从"逆流"走向"整合"的都市主义变革。作为城市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石,马尔罗法律也推动着项目操作机制从1980年代以前政府主导的规模整治转向个体自发性的城市更新。结合这种"都市主义"理想模式在法国实践的"社会-空间"障碍性分析,进一步讨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在当代城市更新中变革的可能性:城市遗产的保护作为一种都市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保护区 都市主义 城市遗产 寓意 机制演进 历史文化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