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HMGA2与HDAC6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逸 王子卫 +1 位作者 孔德全 查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中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A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关系,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82例配对人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HMGA2和HD... 目的检测胃癌中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A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关系,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82例配对人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HMGA2和HDAC6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HMGA2和HDAC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1%(57/82)和65.85%(54/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4.63%(12/82)、12.20%(10/82)和正常组织9.76%(8/82)、7.32%(6/82)(P<0.05);胃癌组织HMGA2、HDAC6蛋白和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高(P<0.05),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MGA2和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6,P<0.05)。结论 HMGA2和HDAC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共存现象,可能与胃癌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HMGA2 hdac6
下载PDF
MIIP通过HDAC6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一维 辛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448-1450,共3页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潜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1p36,该区域在多种肿瘤中缺失。MIIP的定位提示其可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并且已有研究报道MIIP可抑制胶质...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潜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1p36,该区域在多种肿瘤中缺失。MIIP的定位提示其可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并且已有研究报道MIIP可抑制胶质瘤及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本文就MIIP通过HDAC6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 肿瘤 侵袭 转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下载PDF
靶向HDAC6信号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华海侠 刘瑞吉 +1 位作者 于晓麟 赵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67,共7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靶向HDAC6信号对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DAC6和E-钙粘蛋白(E-ca)在NSCL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靶向HDAC6信号对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DAC6和E-钙粘蛋白(E-ca)在NSCL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A549细胞,并予以HDAC6、Rho相关卷曲螺旋激酶(ROC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抑制剂预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HDAC6的表达。结果HDAC6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且与E-ca表达呈负相关。TGF-β1能够诱导A549细胞发生EMT,即vimentin、α-SMA表达上调,而E-ca表达下调;予以HDAC6、ROCK和ERK信号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该变化。结论HDAC6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肿瘤的EMT关系密切,其作用与ROCK和ERK信号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上皮间质转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Rho相关卷曲螺旋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HDAC6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郁泽宇 杨肖肖 +2 位作者 孟森 朱斌 顾玉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334-4340,共7页
目的:明确HDAC6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和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HDAC6的表达。应用HDAC6抑制剂TubastatinA抑制HepG2细胞中HDAC6的表达,运用Westernblot及荧光定量PC... 目的:明确HDAC6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和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HDAC6的表达。应用HDAC6抑制剂TubastatinA抑制HepG2细胞中HDAC6的表达,运用Westernblot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epG2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标志物(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的表达;用TGF-β1抑制剂SB431542刺激HepG2细胞后,检测HepG2细胞中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应用TGF-β1刺激HepG2细胞后观察HepG2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过表达HDAC6的质粒P3-HDAC6、P3-HDAC6+TGF-β1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中EMT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应用划痕及Transwell技术检测HepG2细胞处理前后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内HDAC6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系LO2(P<0.05)。HepG2细胞TubastatinA组中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SB431542组中EMT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TGF-β1刺激HepG2细胞后细胞变得分散且狭长。同时发现P3-HDAC6+TGF-β1组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在48h后明显强于P3-HDAC6组且弱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HDAC6可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EMT进而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充质转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LC3B、HDAC6和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盛青 谢贝 +2 位作者 刘志辉 马志明 谭俊豪 《西南军医》 2018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qRT-PCR检测21例健康体检组和36例AECOPD患者...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qRT-PCR检测21例健康体检组和36例A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LC3B、HDAC6和Nrf2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在健康体检组和AECOPD患者间的差异;分析AECOPD患者外周血LC3B、HDAC6和Nrf2的表达水平与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患者外周血LC3B和HDAC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Nrf2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患者外周血LC3B的表达水平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呈正相关(P<0.05),AECOPD患者外周血Nrf2的表达水平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LC3B、HDAC6和Nrf2可能参与了AECOPD炎症反应的过程,这将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在AECOPD发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自噬
下载PDF
HDAC6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曾考娟 关日辉 +1 位作者 赖天文 孙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09-913,共5页
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我国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呼吸道疾病与乙酰化水平有密切关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 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我国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呼吸道疾病与乙酰化水平有密切关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损伤、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HDAC6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以HDAC6为靶点的抑制剂的研究做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肺动脉高压 肺纤维化 肺损伤 肺癌
下载PDF
触液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参与调控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7
作者 李清 张红星 +1 位作者 张励才 周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讨触液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istone deacetylases 6, HDAC6)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40~290 g。利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分别采用von... 目的:探讨触液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istone deacetylases 6, HDAC6)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40~290 g。利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分别采用von Frey丝和热辐射仪测量大鼠机械痛与热痛。采用免疫荧光共标技术,观察正常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触液核中HDAC6的表达情况。通过侧脑室注射Tubastatin A观察拮抗HDAC6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最后通过侧脑室注射HDAC6过表达病毒及对照病毒,观察触液核HDAC6过表达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触液核HDAC6表达明显减少,Tubastatin A拮抗HDAC6后1 h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 <0.05),24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以上结果一致的是,侧脑室注射了HDAC6过表达病毒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其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触液核HDAC6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hdac6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