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筛查 被引量:63
1
作者 陈博昌 杨杰 +4 位作者 吴虹 徐蕴岚 李玉婵 葛翼华 冯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90-593,共4页
目的报告新生儿超声波髋火节筛查的发病率调查结果。方法对上海某区3 143例新生儿出生3~7 d接受了超声波髋关节筛查,髋关节不稳定的患儿在出生28 d时接受了复查,采用Graf R静态超声波髋关节检查方法和简化的分类标准对所有筛查结果进... 目的报告新生儿超声波髋火节筛查的发病率调查结果。方法对上海某区3 143例新生儿出生3~7 d接受了超声波髋关节筛查,髋关节不稳定的患儿在出生28 d时接受了复查,采用Graf R静态超声波髋关节检查方法和简化的分类标准对所有筛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3 143例新生儿,男1 666例,3 332例髋关节,占53.01%,女1 477例,2 954例髋关节,占46.99%。新生儿中检查正常的髋关节3 002例,占新生儿总数95.51%,髋关节不稳定35例,占1.11%,最终被诊断为DDH新生儿106例,占3.37%,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95例,髋关节半脱位8例,髋关节脱位3例。结论新生儿DDH超声波检查发病率为重视和开展早期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先天性 超声检查 新生儿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36
2
作者 董甜甜 聂芳 +3 位作者 魏佳琪 冯金全 刘文忠 杨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DDH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3个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共1 674例临床疑诊DDH婴幼儿的双侧髋关节行临床和超声检查,比较其对DDH的检出率,分析患儿相关资料,包括性...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DDH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3个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共1 674例临床疑诊DDH婴幼儿的双侧髋关节行临床和超声检查,比较其对DDH的检出率,分析患儿相关资料,包括性别、民族、侧别、分娩方式、胎方位、羊水量、胎次、出生体质量、胎龄、首次超声检查月龄、母亲妊娠年龄等因素与DDH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超声对DDH的检出率为12.39%(415/3 348),临床检查的检出率为11.47%(384/3 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510.037,P<0.001)。左侧髋关节(13.38%)与右侧髋关节(11.41%)DDH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多因素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侧别、分娩方式、胎方位、羊水量、出生体质量、孕周、首次超声检查时间、母亲妊娠年龄均与DDH发生具有相关性(P均<0.05),其中羊水量与DDH发生呈中等程度相关(φ=0.469),而民族、性别和胎次与DDH发生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早期评估和随访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况,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DDH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髋关节 发育异常 婴儿
下载PDF
Current concept in dysplastic hip arthroplasty: Techniques for acetabular and femoral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27
3
作者 Goran Bicanic Katarina Barbaric +2 位作者 Ivan Bohacek Ana Aljinovic Domagoj Delimar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4年第4期412-424,共13页
Adult pati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evelop secondary osteoarthritis and eventually end up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at younger age. Because of altered anatomy of dysplastic hips, THA in thes... Adult pati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evelop secondary osteoarthritis and eventually end up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at younger age. Because of altered anatomy of dysplastic hips, THA in these patients represents technically demanding procedure. Distorted anatomy of the acetabulum and proximal femur together with conjoined leg length discrepancy present major challenges during performing THA in pati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In addition, most patients are at younger age, therefore, soft tissue balan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especially the need to preserve the continuity of abductors) to maximis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sul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variety of surgical techniques availablefor THA in dysplastic hip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techniques are described: Standard metal augments(prefabricated), Custom made acetabular augments(3D printing), Roof reconstruction with vascularized fibula, Roof reconstruction with pedicled iliac graft, Roof reconstruction with autologous bone graft, Roof reconstruction with homologous bone graft, Roof reconstruction with auto/homologous spongious bone, Reinforcement ring with the hook in combination with autologous graft augmentation, Cranial positioning of the acetabulum, Medial protrusion technique(cotyloplasty) with chisel, Medial protrusion technique(cotyloplasty) with reaming, Cotyloplasty without spongioplasty. For femoral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techniques were described: Distraction with external fixator, Femoral shortening through a modified lateral approach, Transtrochanteric osteotomies, Paavilainen osteotomy, Lesser trochanter osteotomy, Double-chevron osteotomy, Subtrochanteric osteotomies, Diaphyseal osteotomies, Distal femoral osteotomies. At the end we present author's treatment method of choice: for acetabulum we perform cotyloplasty leaving only paper-thin medial wall, which we break during acetabular cup impacting. For femoral side first we peel of all 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Arthroplasty dysplasia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CETABULUM Femur Osteoarthritis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下载PDF
Pavli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博昌 杨杰 +1 位作者 张珺燕 张宇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25-528,共4页
目的报道Pavli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2007年,应用Pavil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78例,57例资料完整,随访超过1年。其中,男19例,女38例,单侧34例,双... 目的报道Pavli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2007年,应用Pavil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78例,57例资料完整,随访超过1年。其中,男19例,女38例,单侧34例,双侧23例,总共80例异常髋关节(左侧44髋,右侧36髋),平均诊断时间66.8d(5~122d)。超声波分型:GrafⅡa/b17髋,Ⅱc34髋,Ⅲ及以上29髋。治疗采用Pavlik吊带,定期超声波观察及吊带调整,至超声波正常后维持4周。若Pavlik吊带3周,超声波指标未好转,改用石膏治疗。随访最少至1岁,摄片评价髋关节发育情况及股骨头骨骺变化。结果Pavlik吊带应用最短3周,最长5个月。21例(28髋)Pavlik吊带治疗直至超声指标正常,26例(38髋)Pavlik吊带使用超过年龄8个月后,继续使用支具治疗;4例(5髋)Pavlik吊带治疗超过年龄6个月后,改换石膏治疗;6例(9髋),3周后中断Pavlik吊带治疗,改换石膏固定。Pavlik吊带治疗总有效率82.46%。无股骨头AVN发生。7例(10髋)随访时髋臼指数大于25°;3例(4髋)随访至18个月,因AI大于25°,Shenton线连贯欠佳,接受了囊外Salter骨盆截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比率为5.26%。结论Pavlik吊带早期治疗DDH显示,初始病变严重、治疗年龄超过7周将影响预后。超声波监测是做好早期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髋发育不良 先天性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接触压力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长有 王禹祥 范广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髋臼覆盖程度(CE角)在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正常、髋臼发育不良及髋臼过渡覆盖的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非线性接触压力分析方法,观察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的关节软骨...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髋臼覆盖程度(CE角)在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正常、髋臼发育不良及髋臼过渡覆盖的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非线性接触压力分析方法,观察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的关节软骨接触压力及软骨下骨应力分布。结果在所有的模型中,接触压力及应力均发生在股骨头最上部及与其相对应的髋臼顶穹部。在髋臼发育不良的模型中,另有过度不正常的接触压力发生在髋臼的后上缘区域。随着CE角的减小,接触压力和峰应力明显增高,接触面积下降。当CE角大于30°,压力分布类型及接触压力和峰应力改变不明显。结论髋臼覆盖程度降低所导致的生物力学改变在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CE角 压力分布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黄冬平 黄苑铭 +3 位作者 高薇薇 李容汉 王波 陈运彬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762例足月新生儿(男382例,女380例)。患儿均采用Graf法和Morin法相结合的超声检查手段进行髋关节测量。参照Graf分类方法将髋关节...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762例足月新生儿(男382例,女380例)。患儿均采用Graf法和Morin法相结合的超声检查手段进行髋关节测量。参照Graf分类方法将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全脱位者定为DDH。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采取随访观察,而对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全脱位的DDH患儿行早期Pavlik吊带治疗,同时采用超声跟踪随访6个月,以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1.143例DDH新生儿中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为0.52%,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18.25%;2.健康新生儿619例髋关节超声测量指标α角、β角、股骨头覆盖率的正常值分别为(60.19±6.92)度、(45.25±7.29)度、(62.85±6.38)%,DDH患儿分别为(44.52±7.53)度、(58.45±10.36)度、(37.65±7.74)%,二组超声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性别、胎位、分娩产式、左侧等均为髋关节脱位的高危因素。结论 1.超声检查是新生儿DDH筛查的首选方法。2.明确新生儿髋关节发育的指标、DDH的发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有利于减少DDH发生,同时早期发现DDH、尽早治疗,可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髋关节 发育异常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游 徐小山 +6 位作者 李川 康晓鹏 陈昊 王均 朱崇涛 李伟 陆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辅助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的可行性。方法应用3D打印导板技术对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6例(26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施行PAO,男10例,女16例;右髋14例,左髋12例;年龄为12—32岁,平均18.6岁。术...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辅助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的可行性。方法应用3D打印导板技术对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6例(26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施行PAO,男10例,女16例;右髋14例,左髋12例;年龄为12—32岁,平均18.6岁。术前对患者行骨盆X线片检查及CT扫描,CT断层数据导入Mimics10.1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模拟髋臼周围截骨及游离髋臼的旋转,制定术前规划;在逆向工程软件中根据术中可暴露的骨盆表面形态和旋转后的髋臼截骨面设计导板,将导板以STL格式导入3D打印机,打印出导板实物;术中将消毒后的导板贴敷于骨盆和截骨面,辅助完成精确髋臼周围截骨和游离髋臼的旋转移位;对术前、模拟术后及实际术后测量的外侧边缘中心(LCE)角、臼顶倾斜(AC)角、股骨头超出(EI)指数及覆盖率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7~4.6h,平均3.2h;术中出血量为950~3300mL,平均1630mL。所有患者术后检查均未出现股神经和坐骨神经损伤;未出现截骨进入髋关节内等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患者出现后柱断裂。患者术前与实际术后测量的LCE角、AC角、EI指数及覆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术后与实际术后测量的LCE角、AC角、EI指数及覆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设计和3D打印的导板应用于PAO,可以提高该手术的精确性及安全性,是解决该手术难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截骨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导板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边臻 郭源 田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DDH)的长期随访结果,评估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相关因素。方法对DDH闭合复位后81例(106髋)进行平均3.6年的随访,Kalamchi and MacEwen分级评定缺血坏死,总结临床记录和影像学资料,...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DDH)的长期随访结果,评估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相关因素。方法对DDH闭合复位后81例(106髋)进行平均3.6年的随访,Kalamchi and MacEwen分级评定缺血坏死,总结临床记录和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106髋中39髋发生缺血坏死(36.8%)。其中,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基本正常的59髋中,7髋发生缺血坏死(11.9%);骨化中心发育偏小的40髋中,27髋发生缺血坏死(67.5%);骨化中心延迟未出现的7髋中5髋发生缺血坏死(71.4%)。脱位程度越高发生缺血坏死的风险越大(P〈0.05)。其他因素:性别、复位年龄、石膏固定类型、内收肌合并髂腰肌切断与缺血坏死的发生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延迟和高脱位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先天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3D打印辅助全髋关节置换个体化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念军 刘效仿 +2 位作者 周观明 苏瑶 洪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0-1825,共6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中晚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最有效的方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发育畸形,髋臼重建是手术的难点。目前临床上使用3D打印技术重建骨盆模型,指导术前规划,但对于磨锉的方向及深度未得到很好的解...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中晚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最有效的方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发育畸形,髋臼重建是手术的难点。目前临床上使用3D打印技术重建骨盆模型,指导术前规划,但对于磨锉的方向及深度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将骨盆CT扫描数据进一步挖掘,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导向器,引导磨锉方向。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全髋关节置换个体化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0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观察组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3D骨盆模型以及手术导引向器,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流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髋臼假体置入外展角、垂直和水平距离与设计值的差异,评估髋臼假体置入的准确程度。结果与结论:(1)术后两组髋臼假体外展角、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水平距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垂直距离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设计偏差更小;(4)提示借助3D打印技术,术前通过观察个性化3D模型增强术者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解剖变异的认识,术中运用其导向作用,可提高髋臼假体安放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髋关节 发育性 发育不良 3D打印 关节置换 导向器 3D模型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芮敏 顾家烨 +3 位作者 张云庆 姜雪峰 殷小军 任亚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CT图像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接受初次THA的23例DDH患者(24髋)纳入研究。术前患者均行三维CT检查,并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髋臼,观察髋臼形态及位置,评估髋... 目的探讨CT图像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接受初次THA的23例DDH患者(24髋)纳入研究。术前患者均行三维CT检查,并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髋臼,观察髋臼形态及位置,评估髋臼骨缺损程度,预测臼杯大小、旋转中心位置及是否需要结构性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估双下肢长度差,应用Harris评分(HSS)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80~150(112. 1±20. 0) min,术中出血量150~1 000(456. 3±231. 9)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4(17. 4±3. 1)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髋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下沉。末次随访时,HSS评分由术前30~60(46. 7±10. 8)分提高至78~98(89. 6±6. 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优13例,良9例,中1例,优良率22/23;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1. 8~5. 2(3. 2±1. 7) cm减小至0. 3~1. 6(1. 0±0. 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接受初次THA的DDH患者,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有助于精确评估髋臼情况、重建髋臼解剖旋转中心,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发育不良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广东地区11132例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测量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军林 李军 +7 位作者 廖威明 杨子波 周雪梅 肖学军 王永胜 王维 黄紫房 谢超凡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4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用超声检查方法测量广东地区新生儿髋关节发育的情况。方法对11132例在广东出生的新生儿,采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髋关节测量,以超声骨缘覆盖率法(BRP)和动态检查结合作为金标准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结果广东地区新生儿髋脱... 目的探讨用超声检查方法测量广东地区新生儿髋关节发育的情况。方法对11132例在广东出生的新生儿,采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髋关节测量,以超声骨缘覆盖率法(BRP)和动态检查结合作为金标准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结果广东地区新生儿髋脱位发病率为11.8‰,髋关节不稳定发病率为12.1%。正常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测量值:α、β角,髋臼指数,骨缘覆盖率,股骨头覆盖率,髋臼直径,股骨头直径均值依次为59.56°,39.48°,30.50°,57.40%,56.96%,15.71mm,15.74mm。结论1.明确了广东地区新生儿髋关节发育指标及DDH的发病率;2.明确了南、北方人群新生儿DDH的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髋臼发育各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髋关节 婴儿 新生 髋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成人Crowe Ⅲ-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29例中远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帆 杨磊 +1 位作者 覃开蓉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499-5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29例成人重度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远期疗效的分析,探讨评价THA治疗成人重度DDH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 目的通过对29例成人重度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远期疗效的分析,探讨评价THA治疗成人重度DDH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骨科收治的29例(32髋)重度DDH患者;年龄为22-57岁,平均43岁。其中左侧18髋,右侧14髋。患髋Harris评分为(41.5±5.3)分。双下肢不等长,患侧短缩2-6 cm,平均4.2 cm,根据Crowe分型标准:III型10例(11髋),IV型19例(21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部分患者存在腰部疼痛。X线、CT三维重建等辅助检查均显示患髋高度脱位或全脱位。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生行人工THA治疗。29例获5-9年随访,平均6.5年。结果患者围手术期无手术短期并发症(血栓、感染、肺炎等),所有切口均为I期愈合,无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发生。2例股神经损伤均发生在术后2天,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术后患者自述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跛行步态比之术前明显好转,生活状态改善。末次随访双下肢长度相差-0.3-1.0 cm,平均0.4 cm。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68.72±5.83)分;术后6个月(77.90±4.63)分;术后1年(86.53±2.65)分;术后2年(87.75±1.82)分;术后3年(87.88±1.59)分;术后4年(88.14±1.26)分;术后5年(88.4±1.1)分。因该组随访资料最短为5年,故采用术后第5年Harris评分与术前(41.5±5.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5,P〈0.001)。复查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可见,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无感染、骨溶解、松动、脱位现象。随访期间无翻修病例。结论人工THA治疗成人Crowe III-IV型DDH中远期疗效可靠,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 髋脱位 先天性 人工关节 髋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全髋置换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高辉 寇伯龙 吕厚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了解全髋置换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3例25个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Pemer分型Ⅰ度15例,17个髋;Ⅱ度5例,5个髋;Ⅲ度2例,2个髋... [目的]了解全髋置换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3例25个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Pemer分型Ⅰ度15例,17个髋;Ⅱ度5例,5个髋;Ⅲ度2例,2个髋;Ⅳ度1例,1个髋。固定方法:髋臼侧,5髋为骨水泥固定,20髋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侧,7髋为骨水泥固定,18髋为非骨水泥固定。[结果]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炎,3例两侧肢体不等长2am以上。随访3—11年,平均8.2年,术前Harris评分最高59分,最低25分,平均44.5分。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增加,Harris评分最高97分,最低63分,平均85.6分。[结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相对比较复杂并发症较多,手术中特别需要考虑两侧肢体的长度、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假体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和植入物 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新生儿与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院内筛查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秋亮 王义生 +14 位作者 刘玉峰 张梦真 高剑波 常建民 田培超 张永高 贺晓 陈新让 王家祥 秦攀 范应中 高敬尧 汪奇 史龙彦 张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483-486,共4页
目的总结近期院内0-36个月的新生儿与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筛查情况,形成规范的新生儿与婴儿DDH筛查流程。方法我院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儿内科0-36个月住院患儿及儿外科0-3... 目的总结近期院内0-36个月的新生儿与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筛查情况,形成规范的新生儿与婴儿DDH筛查流程。方法我院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儿内科0-36个月住院患儿及儿外科0-36个月的门诊就诊患者分别由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可疑或异常者转诊至我院儿童骨科复筛,由儿童骨科医师对转诊儿童再次进行临床检查,并行双髋关节B超或者X线片进一步检查,可疑者定期复查直至确诊或排除。结果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筛查婴幼儿22 396例,2699例行髋关节B超筛查,B超检查可疑和异常591例(755髋)转诊到儿童骨科。可疑患儿中61例(89髋)Ortolani或Barlow试验阳性,94例(131髋)骨盆正位X线片显示髋臼发育不良,最终76例(121髋)确诊为DDH。其中男21例(29髋),女55例(92髋);左91髋,右30髋;1-6个月13例(其中新生儿3例)1.95‰(13/6676),7-18个月49例7.09‰(49/6909),19-36个月14例1.59‰(14/8811),76例明确诊断DDH患儿中,7-18个月者49例,占64.47%;DDH的发病率为3.39‰(76/22 396)。结论本次筛查对象是0-36个月的新生儿与婴幼儿,这种筛查模式实现了对儿童DDH的早发现、早诊断,形成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范筛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脱位 发育性 新生儿筛查 婴儿 儿童 学龄前(2-5) 普查 髋关节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出生或就诊且具备DDH高危因素的90例婴儿,采用Graf法测定婴儿髋关节形态、结构,并进行髋关节Graf分型,分析超声Graf法对婴儿DDH的筛查价值。结果 (1)90例... 目的探讨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出生或就诊且具备DDH高危因素的90例婴儿,采用Graf法测定婴儿髋关节形态、结构,并进行髋关节Graf分型,分析超声Graf法对婴儿DDH的筛查价值。结果 (1)90例婴儿共180个髋关节纳入研究,超声检出Ⅱc型及以上共42髋,异常检出率为23.33%;(2)DDH患儿髋关节超声测定α角明显小于正常髋关节,β角明显大于正常髋关节(P <0.05)。结论超声Graf法无创,可重复性好,对软骨及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婴儿髋臼发育不良情况及脱位程度,可作为DDH筛查的常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婴儿 髋关节 发育不良 Graf法 诊断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4
16
作者 焦庆丰 王辉 +6 位作者 张媺 江建平 路友群 金绍林 吴健 白鹏程 尚希福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对48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6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CroweⅠ型24髋,Ⅱ型19髋,Ⅲ/Ⅳ型13髋。术前应用影像学方法评估髋臼和股骨的形态学变化。手术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对48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6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CroweⅠ型24髋,Ⅱ型19髋,Ⅲ/Ⅳ型13髋。术前应用影像学方法评估髋臼和股骨的形态学变化。手术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35例(40髋),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6例(8髋),髋臼假体内置5例(6髋),高位重建髋臼2例(2髋)。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8年。关节假体稳定,关节功能正常,双下肢短缩均有明显改善,未出现感染、脱位、神经损伤并发症。Ⅰ、Ⅱ和Ⅲ/Ⅳ型患者按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7.3±6.5)分、(42.7±5.5)分和(38.6±7.8)分增加到术后的(92.4±4.1)分、(88.2±4.7)分和(83.9±6.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DDH按照Crowe分型采用不同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充分的软组织松解、重建髋臼和股骨近端的结构以及正确选择假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亮亮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16-520,共5页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因为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所导致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而逐渐出现的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进而出现负重区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坏死,最后发展为严重骨关节炎[1]。该疾病的患者往往在新生儿阶段即可出现髋关节的异常,因此在过去称...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因为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所导致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而逐渐出现的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进而出现负重区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坏死,最后发展为严重骨关节炎[1]。该疾病的患者往往在新生儿阶段即可出现髋关节的异常,因此在过去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CDH)[2],因为该病的发展演变与年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 髋脱位 先天性 人工关节 髋臼 髋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Pavlik吊带治疗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曙光 沈丽萍 陈建雯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09-311,371,共4页
目的 探讨Pavlik吊带治疗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方法和疗效以及高频超声在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124髋)6个月内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婴儿,其中男性14例,女性88例,单侧80例,双侧22... 目的 探讨Pavlik吊带治疗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方法和疗效以及高频超声在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124髋)6个月内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婴儿,其中男性14例,女性88例,单侧80例,双侧22例,年龄3~24周.据Graf超声波髋关节分型,20髋为Ⅱa(-)型,50髋为Ⅱb型,34髋为Ⅱc型,18髋为Ⅲ型,2髋为Ⅳ型.常规新生儿体检均发现有双侧臀纹不对称,或伴有髋关节屈曲外展受限,经Garf静态超声技术确认.均采用Pavlik吊带治疗,平均间隔2~3周超声监测髋关节发育变化.吊带治疗时间4 ~ 20周,随访时间15 ~ 30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92例(112髋)经Pavlik吊带治疗后,复查超声和X线片指标恢复正常,确认治愈.4例(5髋)治疗过程中超声指标改善明显,58°<α角<60°,年龄超过8个月后,改用髋外展矫形器固定,4周后X线片指标恢复正常.6例(7髋)年龄超过6个月,指标未恢复正常,且伴有内收肌紧张,予以内收长肌松解后石膏固定.在此6例患儿中,3例(3髋)随访至18个月,髋臼指数大于25°,Sheton氏线不连续,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所有患儿均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Pavlik吊带对于GrafⅡ型患儿治愈率高,而对于GrafⅢ、Ⅳ型患儿,Pavlik吊带治愈率降低,部分患儿需后续进一步治疗.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Pavlik吊带治疗效果.早期超声检查为及时应用Pavlik吊带治疗提供了可能,对减轻患儿晚期畸形和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vlik吊带 髋关节 发育异常
下载PDF
改进Tǒnnis方法治疗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汉林 刘玉昌 +2 位作者 于振武 李雅欣 李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 :报道本科改进T彲nnis术式治疗 16例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7~18岁 ,平均 12岁 ;左侧 9例 ,右侧 7例。 16例跛行 ,患肢大粗隆凸出 ,活动多后乏力 ,其中 9例还有轻度疼痛。 15例单侧发病 ,患... 目的 :报道本科改进T彲nnis术式治疗 16例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7~18岁 ,平均 12岁 ;左侧 9例 ,右侧 7例。 16例跛行 ,患肢大粗隆凸出 ,活动多后乏力 ,其中 9例还有轻度疼痛。 15例单侧发病 ,患肢较健侧短 1~ 3cm ,Trendelenburg氏征阳性。X线片检查 :术前CE角 10°~ 2 0° ,平均 14° ;髋臼指数 30°~ 45° ,平均 38° ;沈通氏线不连接 15例。治疗方法 : 对T彲nnis术式进行改进 :①术前牵引或结合髂腰肌松解。②设计 2个切口 ,用自制器材 ,紧靠髋臼基底截断坐骨、耻骨上支和髂骨。③髋臼旋转覆盖股骨头后 ,取三角形骨块插入 ,用多枚克氏针固定。④术后伤口负压引流 2d ,患肢皮牵引 2周。 8周后扶拐下地活动。术后随访 8~ 2 2个月 ,平均 16个月。结果 :术后患肢不再乏力 ,疼痛消失。 10例步态明显改进。髋关节活动度除 1例较差外 ,其余与术前相似。两下肢基本等长。X线片检查结果 :CE角为 15°~ 35° ,平均 2 8° ,较术前平均改进 14° ;髋臼指数 10°~ 35° ,平均 2 0° ,较术前平均改进 18°。 11例沈通氏线由中断变为连接。Trendelenburg氏征 10例为阴性。结论 :改进T彲nnis三联截骨术是治疗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Tǒnnis三联截骨术 治疗 青少年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手术指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启才 王祥华 +2 位作者 宋柏杉 朱芳兵 严世贵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30例36髋,其中6例双侧,24例单侧。采用S-ROM假体结合股骨转子下横... 目的:探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30例36髋,其中6例双侧,24例单侧。采用S-ROM假体结合股骨转子下横断截骨短缩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型假体,假体在真臼水平或接近于真臼水平植入。对临床结果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片进行观察。结果:30例中早期死亡l例(双髋),失访2例(2髋),余27例32髋获得随访,时间7~84个月,平均48个月。2髋分别于术后12、18个月随访时仍可见骨折线,下肢行走无异常,术后未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7±3.7改善至术后89.1±2.9。无假体松动或位置不当需要翻修的病例。影像学复查显示关节假体在位,金属臼杯、股骨假体与宿主骨嵌合良好,无明显松动。所有施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的患者植骨及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患髋无痛,Trendelenburg征阴性,均无须使用行走辅助工具。结论:对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良好的真臼暴露、加深髋臼、股骨短缩、斜行截骨及使用S-ROM组配式股骨柄假体假体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髋发育不良 先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