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莉莉 《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本文以普通高校扩招为背景 ,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宏观发展的现实 ,展示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特点 ,在高等教育国际比较的基础上 ,分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潜力与趋势。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发展规模 扩招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国维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50,共4页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基于这一基本理论 ,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到教育发展基础 ,都对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起了重要作用。翔实的数据 ,更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河南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基于这一基本理论 ,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到教育发展基础 ,都对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起了重要作用。翔实的数据 ,更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河南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 ,因此 ,必须用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以实现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 发展规模 经济发展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及其拐点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浚锋 胡阳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增长理论,从过度教育、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高等教育内卷化”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及其拐...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增长理论,从过度教育、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高等教育内卷化”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及其拐点,并基于2003-2019年中国境内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本专科毕业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占地区常住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拐点估计值约为0.486%、3.168%,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域高等教育规模效应仍处于拐点左侧,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仍然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部分省域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已经趋近甚至越过拐点,标志着这些省域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预警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具有迫切性,释放高等教育质量红利成为重心。新发展阶段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应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过度教育 规模效应 拐点 教育红利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影响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国维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1,共4页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教育投入、教师数量等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对2013年-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进行预测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并日益趋缓,高等教...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教育投入、教师数量等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对2013年-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进行预测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并日益趋缓,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宜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模型 发展规模 发展方式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回归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尊贤 胡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相协调。通过对28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和人均GDP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回归模型。计算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适度规...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相协调。通过对28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和人均GDP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回归模型。计算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适度规模,从而得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应该减缓,在总规模上应该稳中有升,重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速度 回归模型 适度规模
下载PDF
相关医学和药学类高等教育规模和层次预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文历阳 厉岩 《医学教育探索》 2003年第3期4-8,共5页
采用动态数列、趋势外推、灰色预测和专家预测等方法,对卫生人力发展、相关医学和药学类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和层次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相关医学和药学类高等教育在今后5~10年中,以每年招收5~7万人,占高等医学教育 招生总数的35... 采用动态数列、趋势外推、灰色预测和专家预测等方法,对卫生人力发展、相关医学和药学类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和层次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相关医学和药学类高等教育在今后5~10年中,以每年招收5~7万人,占高等医学教育 招生总数的35%为宜。其层次结构中本科逐步达到30%,专科为70%。在预测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相关医学和药学教育 发展规模 层次结构 预测研究
下载PDF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样态分布、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2016和2017年在线教育联盟调查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世勇 陈伟 赖怡玲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9-112,共14页
在线教育联盟2016和2017年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自2012年进入拐点后,已然从爆发式增长过渡到稳定性增长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总体规模增速减缓、校际分布高度集中、学历层次本科为主、生源跨区流动较低等。导致美国在线高等... 在线教育联盟2016和2017年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自2012年进入拐点后,已然从爆发式增长过渡到稳定性增长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总体规模增速减缓、校际分布高度集中、学历层次本科为主、生源跨区流动较低等。导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下滑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政府层面的资助政策、专业层面的价值判断和市场层面的经济环境。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十五年来发展的路径和经验可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在线高等教育 发展规模 样态分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从“适应”到“均衡”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可峰 曲晓晓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35-44,共10页
通过对我国5个自治区2008-2017年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人数统计后发现,民族高等教育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且由于缺乏对民族高等教育规模问题的普遍性共识,各自治区之间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很不均衡。民族高等教育规模... 通过对我国5个自治区2008-2017年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人数统计后发现,民族高等教育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且由于缺乏对民族高等教育规模问题的普遍性共识,各自治区之间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很不均衡。民族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无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生态发展实际需要,不利于民族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坚持"以均衡促公平""以时间换质量"和"以减税促就业"的思路,系统解决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质量和就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 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适应论 自治区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追赶规模还是攻坚质量 被引量:4
9
作者 田浩然 李立国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5,共10页
促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否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是抉择振兴重点及对策的根本依据。立足共同富裕视野,... 促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否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是抉择振兴重点及对策的根本依据。立足共同富裕视野,基于我国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缩小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缩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缩小具有显著的“收入追赶”效应,这主要源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上的“追赶”,而绝对规模上的趋近较为次要;质量“追赶”产生的“收入追赶”效应主要由研究生教育规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固定资产规模、校均科研固定资产规模等要素贡献;生均教师规模差距、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差距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具有显著负效应,从侧面反映出直接在高校数量及规模上“削强补弱”的振兴手段与共同富裕的逻辑相悖。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于质量与结构方面,在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需警惕“收入追赶”效应驱动的办学规模扩张。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需要站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跳出就教育论教育、就差距补差距的局限;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理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公平关系;将优化质量结构、补齐规模短板作为振兴攻坚的重点,具体从生均经费保障、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固定资产尤其科研固定资产建设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西部高等教育 地区发展差距 质量 规模
原文传递
适度发展:湖南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青山 曾崯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研究了影响湖南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五大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指标、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民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政府的财政投入、高校现有的条件等方面 ,以有关的统计资料为依据 ,提出今后湖南高等教育规... 本文研究了影响湖南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五大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指标、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民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政府的财政投入、高校现有的条件等方面 ,以有关的统计资料为依据 ,提出今后湖南高等教育规模应由大力发展转变为适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高等教育 发展规模 影响因素 财政投入 办学条件
下载PDF
对辽宁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1-63,共3页
以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作为两个控制变量,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辽宁省未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分析 预测 人工神经BP网络
下载PDF
陕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
12
作者 李苏慧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31-33,36,共4页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本研究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陕西为研究对象,在已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结构、师资力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陕西高等教育规模略...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本研究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陕西为研究对象,在已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结构、师资力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陕西高等教育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高等教育规模水平,其已处于普及化阶段,招生总量在规模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增长速度在递减;其层次结构较往年有所优化,不同类型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基于此,提出促进陕西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规模 结构 师资
下载PDF
加快发展贵州高等教育 迎接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惠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迎接西部大开发 ,贵州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发展。首先要确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 (功能观、发展观、产业观、改革观、质量观、人才观 ) ;其次要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大幅度提高高校规模效益 。
关键词 贵州 高等教育 西部大开发 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大型城市经济韧性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14
作者 景慧 张林 孙永权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6-81,共16页
高等教育作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要素,对经济韧性有显著影响。基于高等教育和经济韧性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耦合关联模型、协调度测算和序参量比对等研究方法,选取不同地域的21个经济科教中心城市,基于不同维度将高等... 高等教育作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要素,对经济韧性有显著影响。基于高等教育和经济韧性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耦合关联模型、协调度测算和序参量比对等研究方法,选取不同地域的21个经济科教中心城市,基于不同维度将高等教育和经济韧性进行了细化,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2011—2020年高等教育和经济韧性之间的耦合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诠释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韧性互动协同有助于大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达城市的高等教育对经济韧性的支撑保障更为突出,其他城市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仍有待提升。研究还认为,按照不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合理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有效利用属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韧性的支撑作用;在合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保障大型城市经济韧性的多维度提升,最终实现两者协同发展,进而助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韧性 协同发展 大型城市 教育规模 人才需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海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大招生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要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理性认识和科学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办学质量、办学层... 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大招生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要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理性认识和科学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观 规模 质量 层次 特色
下载PDF
2008-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师资及经费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是科学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根据河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中国人口预测CPPS软件对河南省2008-2020年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CM法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全口径规模进行了...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是科学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根据河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中国人口预测CPPS软件对河南省2008-2020年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CM法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全口径规模进行了预测;构建了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常规发展、快速发展和跨越发展三种模型;对三种发展模式下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的师资、经费需求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采用跨越发展模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适龄人口 发展规模 预测 河南
下载PDF
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十五”远景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7
作者 梁毅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实现,但它又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须在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充分考虑本国或本地的实际基础上去考察和制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计划。通过对...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实现,但它又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须在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充分考虑本国或本地的实际基础上去考察和制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计划。通过对广西"十五"期间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客观需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所提出目标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实现我区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在"十五"末达到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2%这一目标的时机尚未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等教育 发展规模 “十五”远景目标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应当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基于高等教育生源下降趋势
18
作者 何湘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2期101-102,78,共3页
我国高校生源已呈下降的趋势,部分高校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我国部分高校淘汰退出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政府应当科学规划,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遏制高校盲目扩建之风;高校自身也要科学规划,避免自身的... 我国高校生源已呈下降的趋势,部分高校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我国部分高校淘汰退出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政府应当科学规划,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遏制高校盲目扩建之风;高校自身也要科学规划,避免自身的盲目扩建,追求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源 发展规模 控制
下载PDF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8
19
作者 王明伦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5期5-9,共5页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发展速度过快,内涵建设乏力,投入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不和谐等问题。因此...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发展速度过快,内涵建设乏力,投入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不和谐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营造适合高职教育和谐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大力推进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着力加强质量工程的基础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规模 发展问题 发展政策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困境与路径抉择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厚丰 张凡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8,共9页
高等工程教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基础。2010~2019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成果丰硕,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重心上移;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新工科建设势头强劲;专任教师总量不断增加,职称结构持续优化;工... 高等工程教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基础。2010~2019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成果丰硕,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重心上移;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新工科建设势头强劲;专任教师总量不断增加,职称结构持续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序开展,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明显失衡;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工程类高校难安其位,办学特色及优势不突出;工程教育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法律保障有待完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从系统观念出发,全面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聚焦工程教育结构“再调整”,致力人才培养模式“再突破”,着眼高校定位“再认识”,促进工程教育体制机制“再完善”,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再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 高质量发展 规模 层次结构 专业认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