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 被引量:173
1
作者 谢笑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7,共7页
"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产教融合"发挥实质性效用、推进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之基石。破解"产教融合"机理,探究"产教融合"机制设计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从系统论与整体论视角,运用多学... "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产教融合"发挥实质性效用、推进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之基石。破解"产教融合"机理,探究"产教融合"机制设计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从系统论与整体论视角,运用多学科理论,可从三个层面设计"产教融合"机制:宏观层面,国家产业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间的融合机制设计;中观层面,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学科集群之间的融合机制设计;微观层面,"产教融合"集成创新的高等教育机制设计。"产教融合"机制设计应考虑如何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使资源使用效益及效率最大化;各方主体用尽可能低的信息成本获取可用信息,最合理有效使用可用信息资源;兼顾并尽可能实现相关者权益。这样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才能发挥实质效应,推动"产教融合"实现其承载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政府 产业 高等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 机制
原文传递
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 被引量:152
2
作者 林艺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37-140,共4页
CDIO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以培养下一代国际化工程师为目标。本文介绍了CDIO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汕头大学工学院实施EIP-CDIO改革的实践,提出了CDIO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CDIO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被引量:91
3
作者 王宝玺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明晰以下问题:卓越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卓越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强调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明晰以下问题:卓越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卓越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强调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保证达成卓越应主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五是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毕业后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师,只是工程师的"毛坯"。如何落实一年企业实习时间,根据不同层次要有不同的考虑。"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改变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
下载PDF
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向度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77
4
作者 杨冬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新工科建设以培养高质量新工科人才为本体使命。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互通互构,基于三种知识生产模式的目的指向、内容组织、情境方式和主体构成等逻辑链及其应用导向性、多学科性、问题实践性和多元协同性等转型特征,型构了传统工科与新... 新工科建设以培养高质量新工科人才为本体使命。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互通互构,基于三种知识生产模式的目的指向、内容组织、情境方式和主体构成等逻辑链及其应用导向性、多学科性、问题实践性和多元协同性等转型特征,型构了传统工科与新工科两类人才培养范式的要素差异。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推进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变迁,遵循适应和引领社会需求及工程科技应用与实践的核心理念,实现目标定位从知识整全到能力卓越、内容结构从单一学科体系到跨/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线到学做贯通、参与主体从产教分离到多方协同的逻辑转向。为此,需立足工程本位,以卓越质量观统整新工科人才的多元结构与复合能力塑造;开放学科边界,基于跨学科建制创新新工科交叉融合育人体系;创建学习范式,实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工科教学共同体模式;深化协同育人,耦合内外需求与资源平台以增强新工科人才的社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高等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高质量发展 知识生产模式
下载PDF
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4
5
作者 傅水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从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出发,简单回顾了我国工程实践教育发展的历史,提出了工程实践教育的主要内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工程实践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实践教育 历史回顾 实践内涵 存在问题 展望
下载PDF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被引量:56
6
作者 毕家驹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回顾中国工程专业认证的历史,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期工程专业认证将逐步走上与国际接轨的快车道。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专业评估 工程专业认证
下载PDF
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德才 王俊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计划,必须科学把握其内涵和要求,准确定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计划,必须科学把握其内涵和要求,准确定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优化培养方案与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大批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 人才规格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53
8
作者 樊泽恒 张辉 孔垂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世界各国都将“工程训练”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多提供一年以上时间的工程训练。我国很多工科院校相继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并根据本校实际... 世界各国都将“工程训练”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多提供一年以上时间的工程训练。我国很多工科院校相继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并根据本校实际进行功能定位、选择模式、形成特色。应从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根据本国本地区和本校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训练模式,以学生训练为核心功能,以生为本、强化中心文化建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训练 模式分析 启示
下载PDF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析及对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3
9
作者 陈柯蓓 周开发 倪家强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3期36-43,共8页
工业4.0在推动工程与技术融合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现代工程的复杂性,提升了现代工业的竞争力,构筑了充满道德挑战的工程环境,因此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全面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主要经历了开... 工业4.0在推动工程与技术融合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现代工程的复杂性,提升了现代工业的竞争力,构筑了充满道德挑战的工程环境,因此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全面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主要经历了开展RCR教育的萌芽期,为满足ABET要求而迅速发展的扩展期,目前处于较为规范和不断创新的普及期。联邦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行业需求的强劲驱动、教育内容的深化和融合、教育方法的多样和创新是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在我国"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美国的实践在重视力度、政府引导、产学合作和科教协同等方面,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因此,为改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培养具有专业伦理素养和技术的新工科人才,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是高度重视,普及工程伦理教育;二是国家引领,推动工程伦理教育发展;三是产学合作,推进工程人才伦理支撑;四是实践创新,实现科教结合深度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 工业4.0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与改革思考 被引量:50
10
作者 邵辉 葛秀坤 +3 位作者 毕海普 赵庆贤 郝永梅 邢志祥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4-107,121,共5页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价值是合格认证与能力导向,在工程教育过程中以找问题为核心引领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考量专业是否合格。同时工程教育要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的4年教育过程中,把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与教...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价值是合格认证与能力导向,在工程教育过程中以找问题为核心引领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考量专业是否合格。同时工程教育要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的4年教育过程中,把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常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实践中构建了职业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构架,形成了能力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认证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
下载PDF
回归工程 服务社会——美国大学工程教育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6
11
作者 周玲 孙艳丽 康小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4,共8页
本文首先考察了美国工程教育成就卓著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课程的设置与演变,发现其化工学科课程的设置是与化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次,对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的化学工程... 本文首先考察了美国工程教育成就卓著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课程的设置与演变,发现其化工学科课程的设置是与化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次,对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的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与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这些大学工程学科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都体现了回归工程、服务社会的工程教育理念;最后,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回归工程 服务社会
原文传递
新工科的研究现状、实践进展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46
12
作者 刘鑫桥 王庚 吴津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3-70,共8页
新工科是为培养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工程人才所做出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教学变革。通过对近五年的新工科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新工科研究热点集中在基本概念、内涵、范式、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等,研究主题中多涉及学科交叉、实践、项... 新工科是为培养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工程人才所做出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教学变革。通过对近五年的新工科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新工科研究热点集中在基本概念、内涵、范式、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等,研究主题中多涉及学科交叉、实践、项目化等关键词,研究机构和作者群体比较分散,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通过深入分析首批和第二批全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高校已经分别形成了部分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典型模式和人才培养平台,第二批项目在首批项目的基础上呈现了延续和创新的态势。基于此,未来新工科建设应该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等,进一步建设新型新工科教育教学平台,进一步构建新工科教师和学生能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高等工程教育 实践教学 人工智能 未来技术学院
下载PDF
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被引量:43
13
作者 孙健 《高等理科教育》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卓越计划"实施的目标是改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更好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工程师,其中,科学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本文以"卓越计划"实施为背景,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 "卓越计划"实施的目标是改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更好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工程师,其中,科学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本文以"卓越计划"实施为背景,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3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及其问题,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高等工程教育 课程体系设计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院校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探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钱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实验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校内教学环节。结合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几年的发展,研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实验教学目标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实验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校内教学环节。结合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几年的发展,研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定位为突破口,以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为重点,以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保障为后盾,以实验教学监控体系的调控为手段,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应用型人才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被引量:37
15
作者 张吉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3,共4页
新工科建设既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改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的复杂工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由被动适应服务到主动引领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专业分割到跨界交叉融合;教育教学过程由注重知... 新工科建设既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改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的复杂工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由被动适应服务到主动引领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专业分割到跨界交叉融合;教育教学过程由注重知识讲授到工程能力传授,将对大学生就业形成新的挑战。立足未来在工程领域更高质量的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好统一,不断深化对新工科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提前研判新工科的就业方向与形势;着力培养新工科核心能力与素质,积极参加校内外工程实践与训练,是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高等工程教育 创新创业 就业能力 工程实践
下载PDF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对部分试点高校网络调研综述 被引量:35
16
作者 蔡静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7-14,共8页
通过网络调研及访谈调研等方式,对部分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多以来的进展进行调研,从学校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启动快速,进展顺利;从行业企业层面看:新机制已经启动运行;从政府层面看:正在制... 通过网络调研及访谈调研等方式,对部分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多以来的进展进行调研,从学校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启动快速,进展顺利;从行业企业层面看:新机制已经启动运行;从政府层面看: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然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卓越计划"认识不一致,"卓越计划"要真正干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不能一蹴而就,教学理念的更新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把握好宣传发动,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几个关键环节,切实提高工程技术人才水平和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 高等工程教育 校企合作 进展研究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刘文清 赵俊岚 乔晓华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改革我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校以往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并着重从优化理念、确立目标,抓住师资队伍这一育人的关键,探索以创新...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改革我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校以往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并着重从优化理念、确立目标,抓住师资队伍这一育人的关键,探索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为特色的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学改革 构想
下载PDF
走华盛顿协议之路 被引量:30
18
作者 毕家驹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年第6期38-42,共5页
关于国际工程专业互认的华盛顿协议的组织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德国的例子可以了解申请加入该协议的国家在工程教育和工程专业认证方面作了哪些改革和建设。从香港的例子又可以看到已经签约的工程组织在学历、学位和工程专业资格等的... 关于国际工程专业互认的华盛顿协议的组织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德国的例子可以了解申请加入该协议的国家在工程教育和工程专业认证方面作了哪些改革和建设。从香港的例子又可以看到已经签约的工程组织在学历、学位和工程专业资格等的国际互认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的过程,表面上是一个国家工程专业认证的建设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和为工程人才流动开辟道路以及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扫清障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专业认证 华盛顿协议
下载PDF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吴庆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8-71,86,共5页
现代工程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工程链,对工程师的工程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需要根据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目标、自身资源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等确定自身发展... 现代工程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工程链,对工程师的工程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需要根据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目标、自身资源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等确定自身发展取向和建设类型,以培养工程实际对高等工程人才所要求的工程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素质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困境与路径抉择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厚丰 张凡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8,共9页
高等工程教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基础。2010~2019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成果丰硕,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重心上移;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新工科建设势头强劲;专任教师总量不断增加,职称结构持续优化;工... 高等工程教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基础。2010~2019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成果丰硕,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重心上移;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新工科建设势头强劲;专任教师总量不断增加,职称结构持续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序开展,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明显失衡;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工程类高校难安其位,办学特色及优势不突出;工程教育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法律保障有待完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从系统观念出发,全面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聚焦工程教育结构“再调整”,致力人才培养模式“再突破”,着眼高校定位“再认识”,促进工程教育体制机制“再完善”,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再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 高质量发展 规模 层次结构 专业认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