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YSiO_(4)∶Ce^(3+)蓝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1
作者 陈蕾 杨星宇 +2 位作者 张瀚月 宋芳 冷稚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2,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峰值波长位于414 nm附近的宽带蓝光发射。NaYSiO_(4)∶0.02Ce^(3+)荧光粉在300~350 nm紫外光激发下量子效率在25%以上。NaYSiO_(4)∶0.02Ce^(3+)荧光粉表现出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水中浸泡14 d后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几乎不变。将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商用(Sr,Ba)_2SiO_(4)∶Eu^(2+)绿色荧光粉和商用(Ca,Sr)AlSiN_(3)∶Eu^(2+)红色荧光粉涂覆于310 nm紫外LED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显色指数高达95的LED器件。当驱动电流从50 mA逐渐增大到300 mA时,制备的LED器件表现出稳定的暖白光发射,其色坐标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报道的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SiO_(4):Ce^(3+) 高温固相 蓝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 高显色指数
下载PDF
Dy^(3+)和Eu^(3+)共掺NaY(MoO_(4))_(2)荧光粉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2
作者 童叶 郑宇航 +1 位作者 刘文鹏 丁守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2 at.%Dy^(3+)和x at.%Eu^(3+)(x=0,0.1,0.5,1,2,5)共掺NaY(MoO_(4))_(2)样品。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四方相结构,空间群为I41/a。进一步研究了样品...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2 at.%Dy^(3+)和x at.%Eu^(3+)(x=0,0.1,0.5,1,2,5)共掺NaY(MoO_(4))_(2)样品。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四方相结构,空间群为I41/a。进一步研究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在近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射特性,结果表明Dy^(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共振传递,从而增强了Eu^(3+)的发光。2 at.%Dy^(3+)和2 at.%Eu^(3+)共掺样品的CIE色度坐标值(x=0.659,y=0.338)接近NTSC规定的标准值,因而有望作为显色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用于固态照明领域。此外,NaY(MoO_(4))_(2)物化性能稳定,易采用提拉法生长,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以为Dy^(3+)和Eu^(3+)共掺NaY(MoO_(4))_(2)单晶生长以及蓝紫光泵浦可见激光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高温固相法 NaY(MoO_(4))_(2) 能量共振传递 固态照明
下载PDF
NH_4Cl助熔合成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德生 姜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2-3237,3242,共7页
在NH4Cl助熔剂的掺杂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用热分析仪(TGDSC)对样品的最佳合成温度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拉曼光谱(LRS)表征了晶体的内部... 在NH4Cl助熔剂的掺杂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用热分析仪(TGDSC)对样品的最佳合成温度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拉曼光谱(LRS)表征了晶体的内部结构和表面形貌;用荧光光谱仪对晶体的发光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反应物在800℃即可形成晶体,合成产物为纯净的CaMoO_4晶体,无杂相,结构稳定,颗粒呈球形,簇生,粒径约为5/7μm;激发光谱主要由一个位于200~350nm的O2-→Eu^(3+)和O2-→Mo6+电荷迁移带、395nm处的7F0→5L6跃迁和465nm处的7F0→5D2跃迁两条尖峰构成,发射光谱由位于580~720nm的系列尖峰构成,其中强度最大的发射峰位于615nm处,属于Eu^(3+)的5D0→7F2跃迁。当助熔剂的相对加入量为4%(摩尔分数)时,样品的发光效果最好,此时,Eu^(3+)的最佳含量为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O4∶Eu3+ 高温固相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发射光谱
下载PDF
亚超细Y2O2S:Er3+,Yb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玄顺 曾惠丹 +4 位作者 蒋奇 戴艳 马创业 王以博 袁双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通过引入添加剂Bi2O3制备了亚超细(约为500nm)的上转换荧光粉Y2O2S:Er3+,Yb3+。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Bi2O3掺杂对Y2O2S:Er3+,Yb3+荧光粉晶体生长和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在9... 采用高温固相法,通过引入添加剂Bi2O3制备了亚超细(约为500nm)的上转换荧光粉Y2O2S:Er3+,Yb3+。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Bi2O3掺杂对Y2O2S:Er3+,Yb3+荧光粉晶体生长和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在980nm和1550nm波长下激发)。结果表明:加入Bi2O3添加剂,由于低温烧结过程中产生液相影响晶体生长,制备出亚超细荧光粉。该荧光粉在980 nm和1 550 nm波长激发下发光强度有所降低,但仍产生较强上转换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添加剂 铒镱共掺硫氧化钇 荧光粉 上转换发光 高温固相法
原文传递
红色荧光粉Bi_(2-x)ZnB_2O_7∶xEu^(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17-272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i2-xZn B2O7∶x Eu^(3+)(x=0.06,0.08,0.10,0.12,0.15)红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等对粉体进行了结构、纯度和形貌表征,同时讨论了烧结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i2-xZn B2O7∶x Eu^(3+)(x=0.06,0.08,0.10,0.12,0.15)红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等对粉体进行了结构、纯度和形貌表征,同时讨论了烧结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烧结温度为680℃。在激发波长为465 nm的条件下,材料的发射峰主要位于582nm、596 nm、617 nm、656 nm和704 nm处,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J(J=0,1,2,3,4)电子跃迁,其中以在617nm处的Eu^(3+)的5D0→7F2跃迁产生的电偶极跃迁发射为最强。研究了Eu^(3+)离子掺杂浓度对Bi2Zn B2O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Eu^(3+)离子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杂浓度为x=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发光性能 硼酸盐 Bi2-xZnB2O7∶xEu^3+
下载PDF
无水钨酸钾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会东 沈德忠 +1 位作者 王晓青 沈光球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19,共2页
以碳酸钾和三氧化钨为原料,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水溶液法分别合成了无水钨酸钾。在高温固相反应法中,采用热分析法来指导产物的合成,用XRD物相分析手段对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水溶液法中,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XRD分析和热分析表征,XRD表... 以碳酸钾和三氧化钨为原料,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水溶液法分别合成了无水钨酸钾。在高温固相反应法中,采用热分析法来指导产物的合成,用XRD物相分析手段对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水溶液法中,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XRD分析和热分析表征,XRD表明水溶液法合成的产物易形成(001)取向。研究及理论分析表明,水溶液法是制备高纯度产物的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钾 高温固相反应法 水溶液法
下载PDF
Pb掺杂SrSnO_3陶瓷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强 李凯峰 +1 位作者 黄若青 刘亲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3-37,共5页
本实验以高纯PbO_2、SnO_2和SrCO_3为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Pb掺杂浓度的SrSn_(1-x)Pb_xO_3(x=0,0.25,0.5,0.75,1.0)陶瓷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 本实验以高纯PbO_2、SnO_2和SrCO_3为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Pb掺杂浓度的SrSn_(1-x)Pb_xO_3(x=0,0.25,0.5,0.75,1.0)陶瓷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光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b掺杂量的不断增加,样品的晶胞参数从4.026?逐渐增加到4.168?,而样品的光学带隙宽度则从3.98 eV逐渐减小至1.89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SrSn1-xPbxO3 掺杂 光学带隙
下载PDF
柠檬酸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勇 王兴蔚 +2 位作者 惠国栋 闵越 侯春平 《安徽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28-30,共3页
采用柠檬酸(C6H8O7&#183;H2O)作碳源制备Li4Ti5O12/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柠檬酸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的柠檬酸,所制备的样品均为尖晶石型结构。... 采用柠檬酸(C6H8O7&#183;H2O)作碳源制备Li4Ti5O12/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柠檬酸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的柠檬酸,所制备的样品均为尖晶石型结构。随着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材料颗粒粒径逐渐增大,分布更加均匀,团聚也逐渐加剧。在1.0~2.5V的电压范围内,对样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柠檬酸(C6H8O7&#183;H2O)的添加量为6%时,制备的Li4Ti5O12/C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0.2C和1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1.3mAh/g和165.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 锂离子电池 柠檬酸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Zr掺杂BaSnO3陶瓷的制备和光学性质
9
作者 李凯峰 高强 刘亲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
文章实验以高纯SnO2,BaCO3和ZrO2为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烧结制备Zr掺杂的BaSn1-xZrxO3(BSZO)(x=0,0.5,1.0)陶瓷和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粉末样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和观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 文章实验以高纯SnO2,BaCO3和ZrO2为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烧结制备Zr掺杂的BaSn1-xZrxO3(BSZO)(x=0,0.5,1.0)陶瓷和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粉末样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和观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Zr含量由0增加至1.0,样品的晶格常数从0.411 nm逐渐增加至0.419 nm,同时样品的禁带宽度从3.03 eV逐渐增加到4.96 eV.为验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用Materials Studio 6.0软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BSZO的晶胞参数、能带结构及态密度.计算表明,理论与实验结果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BaSn1-xZrxO3 掺杂 带隙 理论计算
下载PDF
稀土双掺Y_2O_2S双波长响应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任德春 卢利平 程利群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8-314,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针对980,1550 nm均响应的Y2O2S:Er3+,Yb3+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稀土掺杂浓度、灼烧温度、灼烧时间、助熔剂用量等对产物发光性能影响的主次关系,并确定出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针对980,1550 nm均响应的Y2O2S:Er3+,Yb3+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稀土掺杂浓度、灼烧温度、灼烧时间、助熔剂用量等对产物发光性能影响的主次关系,并确定出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及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综合考虑样品的双波长响应效果,确定样品的最佳配方为A4B3C1D3E2(即Er3+浓度10%,Yb3+浓度7.5%,1100℃,5 h,助熔剂用量为质量比m(Y2O3)∶m(S)∶m(Na2CO3)=10∶3∶2)。样品为六方晶系Y2O2S结构,Er3+,Yb3+的引入未改变晶体结构。在980和1550 nm激发下,样品发出源于Er3+的2H11/2→4I15/2,4S3/2→4I15/2跃迁的绿光(520~570nm)和4F9/2→4I15/2跃迁的红光(650~68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双波长响应 高温固相反应法 硫氧化物 稀土
原文传递
近紫外光激发BaSr_2Si_3O_9∶Eu^(3+)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田澍 王晓军 +2 位作者 雒卫廷 王燕锋 于晓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2,65,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近紫外光激发的BaSr_2Si_3O_9∶Eu^(3+)发光材料,研究了Eu3+不同掺杂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封装评价。结果表明,随着Eu^(...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近紫外光激发的BaSr_2Si_3O_9∶Eu^(3+)发光材料,研究了Eu3+不同掺杂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封装评价。结果表明,随着Eu^(3+)的掺入,BaSr_2Si_3O_9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激发主峰为395nm,发射主峰为611nm,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掺杂量为6%(摩尔分数)时发射强度最大;结合396nm近紫外芯片和BAM双峰蓝色荧光材料进行封装测试,所制备白光LED显色指数为88,色温5953K,因此,BaSr_2Si_3O_9∶Eu^(3+)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r2Si3O9∶Eu^3+ 高温固相法 近紫外芯片 发光材料
下载PDF
白光LED用ZnMoO_4∶Tb^(3+),K^+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邱桂明 许成科 杨英权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Zn0.85Tb0.15MoO4绿色荧光粉,利用XRD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在800°C温度下烧结能形成ZnMoO4纯相。激发光谱由MoO42-的电荷迁移宽带(CT)和Tb3+离子特征激发峰组成;研究发现,掺杂...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Zn0.85Tb0.15MoO4绿色荧光粉,利用XRD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在800°C温度下烧结能形成ZnMoO4纯相。激发光谱由MoO42-的电荷迁移宽带(CT)和Tb3+离子特征激发峰组成;研究发现,掺杂了K+离子后电荷迁移带峰位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分析了碱土金属离子K+作为电荷补偿剂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加入电荷补偿剂可大大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光由位于487 nm,543 nm,584 nm,620 nm处的四组发射峰组成,分别对应Tb3+的5D4-7F6(487 nm),5D4-7F5(543 nm),5D4-7F4(584 nm)和5D4-7F3(620 nm)能级跃迁,而5D4-7F5(543 nm)的跃迁发射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ZnMoO4∶Tb3+ 电荷补偿剂
下载PDF
Ba/Fe双掺LaCoO_(3)热敏陶瓷材料低温离子传输机制研究
13
作者 丁宇宁 张惠敏 +2 位作者 潘叶 谢俊涛 荣景豪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为了开发电学性能优异的深低温材料,采用传统高温固态法制备了Ba/Fe双掺杂的LaCoO_(3)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结合XRD、SEM、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离子价态分布等,并在22—80 K和80—290 K范围内进行了低温... 为了开发电学性能优异的深低温材料,采用传统高温固态法制备了Ba/Fe双掺杂的LaCoO_(3)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结合XRD、SEM、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离子价态分布等,并在22—80 K和80—290 K范围内进行了低温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掺杂改性降低了LaCoO_(3)材料的应用温区,ρ(22 K)在1.85×10^(5)—6.94×10^(6)Ω·cm范围内变化,材料常数B(22—100 K)在146.09—162.75 K范围内变化;在深低温环境下,材料的导电机理由80 K以上时的小极化子跳跃导电转变为80 K以下时的双交换导电,导致了材料常数B发生突变。由此证明,该双掺杂热敏陶瓷材料在极低温测试中具有可开发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敏电阻 NTC陶瓷 电学性能 La_(1-x)Ba_(x)Co_(1-y)Fe_(y)O_(3) 传输机制 高温固态法 导电机理 低温离子
下载PDF
纳米SiO_(2)包覆Na_(2)Ca_(2.93)Si_(6)O_(16):7% Eu^(3+)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超凡 冯小岩 +1 位作者 郭丹丹 赵文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6,120,共5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1050℃烧结下制备了Na_(2)Ca_(3-x)Si_(6)O_(16)∶xEu^(3+)红色荧光粉,其中Na_(2)Ca_(2.93)Si_(6)O_(16)∶7%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最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SiO_(2)并包覆在Na_(2)Ca_(2.93)Si_(6)O_(16)...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1050℃烧结下制备了Na_(2)Ca_(3-x)Si_(6)O_(16)∶xEu^(3+)红色荧光粉,其中Na_(2)Ca_(2.93)Si_(6)O_(16)∶7%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最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SiO_(2)并包覆在Na_(2)Ca_(2.93)Si_(6)O_(16)∶7%Eu^(3+)荧光粉表面,包覆量为2%~10%(wt,质量分数,下同)。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发-发射光谱分别对荧光粉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CIE色度坐标分析软件对样品的色度图进行绘制。结果表明纳米SiO_(2)包覆量不同的荧光粉其基质结构未发生改变,纳米SiO_(2)包覆膜是无定型的,样品的发射峰位置没有变化,但发射强度不同;当纳米SiO_(2)包覆量为8%时,荧光粉发射强度最高,比Na_(2)Ca_(2.93)Si_(6)O_(16)∶7%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明显提高,且此时色纯度更高,更接近正红色,CIE色度坐标为(0.5282,0.3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溶胶-凝胶法 红色荧光粉 纳米SiO_(2)包覆
下载PDF
稀土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永强 刘海涛 +3 位作者 田一光 尹德武 张景峰 梁晓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2-515,共4页
以SrCO3、CaCO3、4MgCO3·Mg(OH)2·5H2O、SiO2等为原料,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发光性能良好的Sr2-xCax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Ca2+取代Sr2+和稀土... 以SrCO3、CaCO3、4MgCO3·Mg(OH)2·5H2O、SiO2等为原料,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发光性能良好的Sr2-xCax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Ca2+取代Sr2+和稀土离子的掺入量及固相反应温度、时间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2-xCax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较佳烧成温度为1250~1300℃,烧成时间为3h左右;其物相单一,只含有与四方晶系的Sr2MgSi2O7晶相相同的固溶体Sr2-xCaxMgSi2O7相;紫外光和日光均可使其激发发光,随着钙取代锶量的增大,其发射峰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发光颜色由蓝绿色变成黄色,但其发光性能变差。钙的取代量为0.5mol以下样品的发光性能良好,余辉时间可达13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长余辉 发光材料 高温固相烧结法
原文传递
Gd_(3)(Al,Ga)_(5)O_(12):Ce晶体生长与闪烁性能研究
16
作者 王海丽 李辉 +5 位作者 周南浩 石爽爽 苏健 张微 陈建荣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6-2160,共5页
掺铈钆铝镓石榴石(Gd_(3)(Al,Ga)_(5)O_(12)∶Ce,简称GAGG∶Ce)闪烁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稀土闪烁晶体,具有光输出高、能量分辨率高、衰减时间短、无自辐射和不潮解等优点,在核医学成像、安检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掺铈钆铝镓石榴石(Gd_(3)(Al,Ga)_(5)O_(12)∶Ce,简称GAGG∶Ce)闪烁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稀土闪烁晶体,具有光输出高、能量分辨率高、衰减时间短、无自辐射和不潮解等优点,在核医学成像、安检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了GAGG∶Ce晶体的提拉法生长与闪烁性能表征。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GAGG∶Ce原料,采用XRD对合成的原料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在1500℃下煅烧12 h合成的多晶料为纯GAGG相。利用提拉法生长出尺寸φ50 mm×90 mm的GAGG∶Ce晶体,测试了其透过光谱、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和脉冲高度谱,结果表明,7 mm厚样品550 nm的透过率为81.5%,晶体X射线激发发射峰中心波长位于550 nm,晶体的光输出为59000 photons/MeV,能量分辨率为6.2%@662 keV,晶体衰减时间快分量为149 ns,慢分量为74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G∶Ce 闪烁晶体 高温固相反应法 提拉法 闪烁性能
下载PDF
荧光粉Ba_(5-3x/2)B_4O_(11):x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斌 赵文武 +4 位作者 郁建元 刘进强 刘剑 董秀珍 王秀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8-55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了Ba_(5-3x/2)B_4O_(11):xEu^(3+)(x=0. 02~0. 22)荧光粉,利用XRD和SEM等对荧光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在激发波长为393 nm的条件下,发射峰(596、621、657和706 nm)与Eu^(3+)的5D0-7FJ(J=1,2,3,4)电子跃...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了Ba_(5-3x/2)B_4O_(11):xEu^(3+)(x=0. 02~0. 22)荧光粉,利用XRD和SEM等对荧光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在激发波长为393 nm的条件下,发射峰(596、621、657和706 nm)与Eu^(3+)的5D0-7FJ(J=1,2,3,4)电子跃迁相对应,其中621 nm最强发射峰由Eu^(3+)离子5D0→7F2电偶极跃迁造成。文章还研究了Eu^(3+)掺杂浓度对Ba_(5-3x/2)B_4O_(11):x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Eu^(3+)最佳掺杂量为0. 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发光性能 硼酸盐 Ba5-3x/2B4O11∶xEu^3+ 稀土掺杂
下载PDF
Dy^(3+)/Eu^(3+)共掺钒酸钇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洁 陈锐彬 +1 位作者 万霞 铁绍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6,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Y1-xVO4:Dyx3+和Y0.994-yVO4:Dy0.3+006,Euy3+系列样品,通过XRD确定其晶体结构.研究其荧光性质发现,Dy3+在YVO4中可同时发射出483 nm(蓝光)和573 nm(黄光)荧光,分别归属于4F9/2→6H15/2和4F9/2→6H13/2的能级跃...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Y1-xVO4:Dyx3+和Y0.994-yVO4:Dy0.3+006,Euy3+系列样品,通过XRD确定其晶体结构.研究其荧光性质发现,Dy3+在YVO4中可同时发射出483 nm(蓝光)和573 nm(黄光)荧光,分别归属于4F9/2→6H15/2和4F9/2→6H13/2的能级跃迁,且Dy3+在Y1-xVO4:Dyx3+样品中的最佳掺杂量为0.006 mol.对于Dy3+/Eu3+共掺Y0.994-yVO4:Dy03.+006,Euy3+样品,当Eu3+掺杂量在0~0.004 mol区间内,它只敏化Dy3+发光,而自身不发光.超过0.004 mol后,敏化作用不显著,以Eu3+发光为主,样品发射蓝光(483 nm)、黄光(573nm)和红光(620 nm),组合后可获得色纯度更好的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合成法 YVO4:RE3+(RE=Dy Eu) 光致荧光 色坐标
下载PDF
Gd_(2[1-x(y)])Eu_(2x(y))W_(z)Mo_((1-z))O_(6)红色荧光粉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敏 曹春燕 +4 位作者 张陈林 陈子军 白碧海 黄倪慧 谢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6-1094,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2(1-x))Eu_(2x)WO_(6)(0≤x≤0.35)、Gd_(2(1-y))Eu_(2y)MoO_(6)(0≤y≤0.25)和Gd_(1.9)Eu_(0.1)W_(z)Mo_((1-z))O_(6)(0≤z≤1)系列红色荧光粉。探索了Gd_(2(1-x))Eu_(2x)WO_(6)荧光粉和Gd_(2(1-y))Eu_(2y)MoO...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2(1-x))Eu_(2x)WO_(6)(0≤x≤0.35)、Gd_(2(1-y))Eu_(2y)MoO_(6)(0≤y≤0.25)和Gd_(1.9)Eu_(0.1)W_(z)Mo_((1-z))O_(6)(0≤z≤1)系列红色荧光粉。探索了Gd_(2(1-x))Eu_(2x)WO_(6)荧光粉和Gd_(2(1-y))Eu_(2y)MoO_(6)荧光粉的最佳合成温度及最佳Eu^(3+)掺杂浓度,并进一步探索了W^(6+)、Mo^(6+)比例对Gd_(1.9)Eu_(0.1)W_(z)Mo_((1-z))O_(6)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3+)浓度增加,在Gd_(2(1-x))Eu_(x)WO_(6)和Gd_(2(1-y))Eu_(2y)MoO_(6)荧光粉X射线衍射图中观察到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研究了Gd_(2(1-x))Eu_(2x)WO_(6)中Eu^(3+)发光浓度猝灭机理。随着Mo^(6+)含量增加,在Gd_(1.9)Eu_(0.1)W_(z)Mo_((1-z))O_(6)中观察到电荷迁移带红移现象,并通过漫反射谱推算了荧光粉材料带隙值。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及电子能谱表征了W^(6+)、Mo^(6+)比例改变对荧光粉颗粒形貌及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光致发光 浓度猝灭 红移
下载PDF
PDP用(Y,Gd)BO_3:Tb^(3+)绿色荧光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会兵 庄卫东 +3 位作者 夏天 刘荣辉 陶冶 黄艳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7-892,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PDP用绿色荧光粉(Y,Gd)BO3:Tb3+。主要研究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保温时间、还原气氛、助熔剂等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中Y3+∶Gd3+∶Tb3+∶BO33-的摩尔比为4∶5∶1∶12,烧结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PDP用绿色荧光粉(Y,Gd)BO3:Tb3+。主要研究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保温时间、还原气氛、助熔剂等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中Y3+∶Gd3+∶Tb3+∶BO33-的摩尔比为4∶5∶1∶12,烧结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4 h时,在氢气还原气氛下所制得材料的发光亮度最高,且XRD显示在H3BO3过量20%时没有其他杂相的形成。同时考察了(Y,Gd)BO3:Tb3+中离子间的能量传递,以及Tb3+离子的浓度猝灭机制。结果表明,适量Gd3+离子的加入既能提高基质的吸收,又能改善Tb3+离子的跃迁;Tb3+离子的浓度猝灭是由Tb3+离子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最后研究表明碱金属碳酸盐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发光亮度和猝灭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Y Gd)BO3:Tb3+ 发光亮度 猝灭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