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质量观的演变与再认识 被引量:83
1
作者 杜国明 刘彦随 +2 位作者 于凤荣 刘美 郑惠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3-249,共7页
耕地质量对农业效益、粮食安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耕地质量概念、构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加强耕地质量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管理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梳理当前... 耕地质量对农业效益、粮食安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耕地质量概念、构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加强耕地质量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管理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梳理当前3种主要耕地质量观、剖析质量与土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新的耕地质量观。主要结论如下:1)当前主要存在基于耕地自然属性、自然-经济双重属性和多重属性的3种耕地质量观,他们既存在先后演化关系,又同时并存、互有区别;2)质量是产品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土地质量是土地满足某种利用类型特定要求的能力和程度;3)耕地质量是耕地本身的特性满足农业生产并获取经济利润,以及满足人类福祉的程度,包括地力质量、工程质量、空间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美学与文化质量;4)耕地质量具有生产性、内在性、综合性、空间性和时间性,耕地质量受到自然要素、工程要素和社会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的影响。在耕地质量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耕地质量的综合性,防止以偏概全;应将耕地质量的客观性与耕地质量需求的主观性有机统一;应根据耕地评价目的、监测的空间尺度和时间频率,科学构建耕地质量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合理地评价耕地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 耕地质量 土地整治 高标准农田 影响因素 质量提升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珂 李玲 黎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6-713,共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储粮于地的先决条件。以河南省原阳县为研究区域,以基本农田斑块为评价单元,进行基本农田生态安全评价和粮食安全评价,运用二维关联矩阵综合两者评价结果,据此进行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储粮于地的先决条件。以河南省原阳县为研究区域,以基本农田斑块为评价单元,进行基本农田生态安全评价和粮食安全评价,运用二维关联矩阵综合两者评价结果,据此进行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结果表明,原阳县基本农田生态安全等级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与西部乡镇的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基本农田粮食安全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周围高、中间低的格局,粮食安全级别以二级、三级为主,其中东部乡镇最优,西部乡镇次之,中部乡镇较差。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分为优先建设区、次级建设区、一般建设区、后备建设区,其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7302.04、14755.29、24473.36、21889.54 hm^(2)。研究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原阳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区域划分及时序安排,可为河南省其他类似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态安全评价 粮食安全评价 建设分区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晓青 史文娇 +3 位作者 邢晓旭 孙晓芳 王猛 石晓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9期131-142,共12页
通过大量文献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与现状、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影响因素解析4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当前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方向以及研究方法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 通过大量文献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与现状、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影响因素解析4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当前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方向以及研究方法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等方面的差异性,最后进行整体总结与展望。结果表明,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在项目建设前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更侧重于区域耕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在项目建设后的效益评价研究中,从早期注重经济效益评价逐渐发展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并重;在影响因素解析研究中,当前研究仍较为薄弱,对不同建设区域效益提升水平存在差异的解释仍较少。针对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综合考量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本研究能为科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适宜性评价 效益评价 影响因素 方法对比
下载PDF
“藏粮于地”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睿智 刘倩媛 +1 位作者 山长鑫 杨晓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3-179,共7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支撑。在梳理大量参考文献、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空间潜力不足、投资标准偏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支撑。在梳理大量参考文献、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空间潜力不足、投资标准偏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归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总体构架,通过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排名靠前和提升较快的省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调查研究,围绕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资金保障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系统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作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管理体制 规划布局 建设模式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灌排指标的贡献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天恩 李子杰 +4 位作者 费坤 詹雪洁 高沪宁 张铭 马友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8-989,共12页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评价指标的贡献。结果表明,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01,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2.93,耕地质量等级提升1.08,区域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91、19.64个百分点,灌溉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25;排水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5.13、27.33个百分点,排水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31。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灌排条件,使项目区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产田面积占比明显增加,提升了耕地质量等级,其中灌排指标对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作用最大,贡献率达5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灌溉 排水 淮北平原
下载PDF
辽宁省耕地分区利用及其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翟晓庆 苏里 +1 位作者 裴久渤 汪景宽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剖析其建设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对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的影响就尤为重要。基于对辽宁省耕地地力评价基础数据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括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耕层理化性状和耕层养分...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剖析其建设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对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的影响就尤为重要。基于对辽宁省耕地地力评价基础数据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括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耕层理化性状和耕层养分状况等5类15项因素的辽宁省耕地分区利用指标体系,并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辽宁省耕地进行了分区,共得到5个Ⅰ级区,10个Ⅱ级区。此外,考虑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本研究从中选出3类11项指标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的限制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限制因素的权重,利用限制因素组合法和加权求和法确定了各限制因素高、中、低的限制等级,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标准将各耕地利用分区中的高标准农田划分为重点、一般、勉强和不宜建设区。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宜放在高限制因素较少的辽宁中部和沿海地区,而建设难度较大的辽宁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适当控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注重生态屏障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聚类分析 限制因素 分区标准
原文传递
基于地貌因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春梅 邵景安 +2 位作者 郭跃 曹飞 谭少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7-1079,共13页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科学、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建设潜力研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本文立足重庆市垫江县4个地貌类型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借助实地调研、图件和统计数据,...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科学、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建设潜力研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本文立足重庆市垫江县4个地貌类型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借助实地调研、图件和统计数据,从地块尺度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在各地貌类型区的权重,借助综合指数法测算各评价单元建设的潜力得分。结果表明:1)垫江县约80%的基本农田具备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潜力,其中:基本具备区占28.57%,稍加整治区占24.13%,全面整治区占26.92%。2)4种地貌类型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潜力大小排序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3)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限制因子差异较大:浅丘低丘区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农田防护面积,低中丘区的限制因子是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排条件,坪状高丘区的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排灌条件、距交通干线距离,低山及山麓深丘区的限制因子是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pH、排灌条件、农田机耕能力和田块到居民点距离。未来建设高标准农田时,要因地制宜,布设工程应紧密结合不同地貌类型区限制因子和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主导产业消除或降低限制因子的作用,进行差别化高标准农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潜力 地貌类型 限制性因子 农业产业 差别化农地整治
下载PDF
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哲 唐艺源 +1 位作者 王婉秋 王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3期196-197,238,共3页
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解析了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原有田间基础设施薄弱;现有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体系不健全;土地权属调整困难;新建项目区耕地质量不均衡,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增加;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 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解析了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原有田间基础设施薄弱;现有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体系不健全;土地权属调整困难;新建项目区耕地质量不均衡,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增加;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提出了解决对策:从政治保障、经济支撑、科技带动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合力,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预期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区 高标准农田 仪陇县
下载PDF
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莉莉 彭继权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9,共15页
【目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而如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现“藏粮于地”的关键所在。【方法】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分析高标准农田... 【目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而如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现“藏粮于地”的关键所在。【方法】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正向影响,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实施效果在粮食主产区更明显,在南方地区也表现较强,而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却较弱。此外,相比玉米而言,政策对水稻和小麦生产能力提升作用更好。(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土地流转以及耕地复种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结论】建议加大粮食主产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重视农田水利灌排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强化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工作,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单产 连续型DID 中国
原文传递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特征、问题诊断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法稳 孙韩小雪 刘月清 《经济纵横》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综合产能水平的有效路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范围设计的规模化、基础设施的系统化、项目建设的标准化、生态环境的绿色化、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及综合产能的持续化是高标准农田的...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综合产能水平的有效路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范围设计的规模化、基础设施的系统化、项目建设的标准化、生态环境的绿色化、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及综合产能的持续化是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特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制度标准体系、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健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对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不高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应强化对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坚持系统观点,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保障基础设施良性运行;建立评价机制,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粮食安全 耕地 产能
原文传递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以肇东市明久乡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先鹏 李彦 +1 位作者 程春国 孙丽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203-207,共5页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单元划分、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并以肇东市明久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项目区建设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4....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单元划分、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并以肇东市明久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项目区建设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4.31 g/kg、有效磷平均为15.88 mg/kg、速效钾平均为205.19 mg/kg;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4.13等,属于较好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到3等,耕地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 高标准农田 评价 黑龙江肇东 明久乡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推广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国玉 《长江技术经济》 2020年第S02期66-67,共2页
农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对于农业发展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在现代化背景下,国家也是十分关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凤龙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作为土地资源紧缺型国家,农业发展对国家发展影响巨大。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必须要以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该文以上海市为例,主要围绕...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作为土地资源紧缺型国家,农业发展对国家发展影响巨大。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必须要以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该文以上海市为例,主要围绕上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高标准农田 农田建设 农田经济 农田发展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分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未红红 张慧 张毅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6-532,共7页
针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和生态良好等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特点,以地块为研究尺度,从基本农田的立地条件、自然质量条件、基础设施等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TOPSIS方法和因素组合法确定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时序和建设类型区... 针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和生态良好等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特点,以地块为研究尺度,从基本农田的立地条件、自然质量条件、基础设施等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TOPSIS方法和因素组合法确定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时序和建设类型区,最后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上近、中、远期建设区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9.23%、22.44%、38.33%;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划分为3个建设区,即土地平整重点建设区、灌溉与排水重点建设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重点建设区,各区所占比例分别为20.68%、50.25%和29.07%。研究方法可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遴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时序与分区 卢龙县
原文传递
关于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的思考——基于河北省农田建设多元化投入的实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云飞 张悦然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农田建设项目现状以及财政投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系统总结了中国当前农田建设投入管理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借鉴日本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例如最大限度发挥参与农田建设...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农田建设项目现状以及财政投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系统总结了中国当前农田建设投入管理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借鉴日本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例如最大限度发挥参与农田建设的实体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投资标准、优化财政资金补助方式以及增加项目收益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 管护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江培福 刘群昌 白美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农业用水是世界用水的大户,约占用水总量的60%。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将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已颁布的与高标准农田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文件,在分析总体概况... 农业用水是世界用水的大户,约占用水总量的60%。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将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已颁布的与高标准农田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文件,在分析总体概况的基础上,从"水田林路"等方面技术指标入手,详细对比了各相关规范文件的侧重点及相关参数取值范围,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出台相应国家标准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规范 指标 农田水利 节水
下载PDF
气候行动最前线的高标准农田生产气象保障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广胜 何奇瑾 +2 位作者 宋兴阳 吕晓敏 周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已经在中国推广实施。为助力气候变暖影响下的高标准农田生产,文章梳理了国际土地整理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历程,并从高标准...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已经在中国推广实施。为助力气候变暖影响下的高标准农田生产,文章梳理了国际土地整理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历程,并从高标准农田适宜性评价、土地要素配置的粮食效应、高标准农田监督管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评价四个方面综述了高标准农田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缺乏高标准农田生产气象保障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抗灾能力强和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要求,提出气象助力高标准农田生产应加强三个方面研究:农田生态系统气候水资源相互作用与农田节水灌溉;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变精准监测模拟与快速解析归因;农田生态气象风险敏感因子检测及其气象监测评价,以实现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助力高标准农田高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气候 节水灌溉 作物气象灾变 生态气象风险
下载PDF
基于U-Net网络的高标准农田道路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翠霞 赵春江 +3 位作者 任艳敏 刘玉 李淑华 李少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169,218,共8页
高标准农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其中的重要工程,田间道路的快速准确获取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针对传统方法对细窄田间道路识别精度低、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U-Net网络的高标... 高标准农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其中的重要工程,田间道路的快速准确获取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针对传统方法对细窄田间道路识别精度低、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U-Net网络的高标准农田道路识别方法。首先,在分析田间道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选取GF-2影像作为试验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并根据对象特征进行分类,剔除光谱特征与田间道路相似的建筑物等非道路要素,减少道路识别干扰;然后,对影像进行裁剪、标签制作和数据增强等操作,并使用U-Net网络挖掘影像的深浅层特征,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对网络进行训练,实现田间道路的快速识别;最后,依据道路断点特征,采用局部连接法对道路断点进行修复,并以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为试验区进行方法测算与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挖掘622幅田间道路样本的影像特征,U-Net网络可以有效识别各类场景下的高标准农田道路,通过对道路断点进行修复后,研究区田间道路识别精确率达96%,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62%、75%,该识别精度能够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快速评估要求。相比传统识别方法,结合面向对象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在减少建筑物干扰的基础上快速地识别出田间道路,能更好解决田间道路材质差异大、植被遮挡等造成识别结果噪声多、误识别问题,该方法可为细窄地物的识别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道路 识别 深度学习 U-Net 面向对象 高标准农田
下载PDF
黑河中游乡镇建设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鹏龙 宋晓谕 +2 位作者 刘臣炜 王勤花 王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8,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内陆河流域乡镇以水定发展的基础。面向乡镇建设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在明晰乡镇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内陆河流域乡镇尺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控制性指标和综合指数相结合,利用统计、遥感、调查等数据... 水资源承载力是内陆河流域乡镇以水定发展的基础。面向乡镇建设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在明晰乡镇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内陆河流域乡镇尺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控制性指标和综合指数相结合,利用统计、遥感、调查等数据开展了黑河中游乡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关键提升对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灌区和不同类型乡镇水压力指数与综合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需对标关键领域实施承载力提升举措。现状年发展水平下,水权分配、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均对乡镇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提升作用。除产值模式外,各水权分配模式对水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提升程度约为0.01%~1.87%,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对水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提升程度分别为1.91%~8.72%和0.11%~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权分配 高标准农田 产业结构 乡镇
下载PDF
松嫩高平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建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戈 王越 刘馨蕊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1-197,共7页
建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松嫩高平原典型区域巴彦县为研究区,采用GIS和RS技术,利用MATLAB编程,改进多智能体粒子群(MA-PSO)优化模型,建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格... 建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松嫩高平原典型区域巴彦县为研究区,采用GIS和RS技术,利用MATLAB编程,改进多智能体粒子群(MA-PSO)优化模型,建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效果显著,优化模式能够实现研究区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研究区生态安全目标的实现。②在研究区政府Agent、职能部门Agent和公众Agent共同作用下,建构研究区O-I-A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包括政府Agent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职能部门Agent主导的生态安全模式和公众Agent主导的粮食生产模式。③经过验证,应用该模式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和实际相符,充分说明该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优化模式 多智能体粒子群算法 高标准农田 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