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叶轮机某些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邹正平 李宇 +4 位作者 刘火星 张正秋 叶建 李维 陈竞炜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4-1518,共15页
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叶轮机部分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风扇/压气机设计技术、涡轮设计技术、流动及噪声控制和多学科耦合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发展大涵道比发动机需要解决的部分叶轮机关键技术.
关键词 叶轮机关键技术 民用发动机 大涵道比 涡扇发动机 叶轮机
下载PDF
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叶尖间隙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云永 万科 +1 位作者 杨小贺 丁建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5-192,共8页
以某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为例,分析风扇转子叶尖间隙对风扇/增压级性能的影响。通过风扇外涵计算及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在各转速流量、压比下吻合良好,其中高转速试验效率略高于计算结果,失速裕度基本相当;当转速降低时试验效率偏高更为明... 以某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为例,分析风扇转子叶尖间隙对风扇/增压级性能的影响。通过风扇外涵计算及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在各转速流量、压比下吻合良好,其中高转速试验效率略高于计算结果,失速裕度基本相当;当转速降低时试验效率偏高更为明显,失速裕度略高于计算结果。分别分析1.0转速、0.85转速以及0.6转速风扇叶尖间隙对风扇/增压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较高时,随着间隙的增加,激波-边界层干涉与间隙泄漏流掺混导致了大间隙状态二次流损失增加,外涵设计点压比、流量、效率均有所降低,当间隙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失速裕度迅速降低;对低转速状态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间隙的增加,设计点效率下降幅度相比高转速状态有所降低,失速裕度随着间隙的增加而增大,风扇外涵特性对间隙的敏感性降低。在各转速下风扇转子叶尖间隙的大小对内涵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增压级 大涵道比 叶尖间隙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某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缩尺试验件气动性能数值仿真 被引量:6
3
作者 朱芳 陈云永 +3 位作者 卫飞飞 金东海 王延荣 桂幸民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39-1548,共10页
根据某民用航空发动机大涵道比风扇1/2缩尺试验任务的需求,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该风扇缩尺试验件各个转速下的内、外涵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对缩尺几何、弹性恢复角及涵道比等参数对风扇缩尺试验件内、外涵气动性能的影响... 根据某民用航空发动机大涵道比风扇1/2缩尺试验任务的需求,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该风扇缩尺试验件各个转速下的内、外涵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对缩尺几何、弹性恢复角及涵道比等参数对风扇缩尺试验件内、外涵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风扇缩尺试验件各转速下的内、外涵性能都基本达到设计指标;几何缩尺分别引起了风扇外涵、内涵设计点的效率分别降低了1.26%,0.77%;80%转速下,叶尖弹性恢复角减小0.36°使风扇外涵稳定工作裕度扩展了4.04%,但近设计点总压比和效率均有所衰减;双涵道风扇在不同涵道比状态下,内、外涵相互影响,流量-总压比及流量-绝热效率特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曲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 风扇缩尺试验件 气动性能 弹性恢复角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风扇/增压级端区流动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万科 杨小贺 丁建国 《燃气轮机技术》 2018年第4期53-58,共6页
以某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为例,针对风扇/增压级三维数值模拟中转子端区存在的流动分离现象,开展端区流动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可知在风扇转子和增压级转子根部均存在较强的二次流,利用波浪内壁改变流道曲率,降低了风扇根部的径向迁移流动... 以某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为例,针对风扇/增压级三维数值模拟中转子端区存在的流动分离现象,开展端区流动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可知在风扇转子和增压级转子根部均存在较强的二次流,利用波浪内壁改变流道曲率,降低了风扇根部的径向迁移流动,消除了增压级转子根部分离,有效提高了风扇/增压级内涵效率及失速裕度。同时,对于增压级转子叶片还尝试了采用J型积叠的方式开展端区优化设计,三维计算表明采用弯曲动叶同样可以有效改善转子根部的二次流动,消除流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增压级 大涵道比 端区流动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Jet Noise Reduction of Double-Mixing Exhaust System
5
作者 Shao Wanren Wu Fei +1 位作者 He Jingyu Li Xiaod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2期129-136,共8页
A jet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 by using the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 in the double-mixing exhaust system is investigated under cold conditions.The computations of jet field and the experiments of nois... A jet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 by using the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 in the double-mixing exhaust system is investigated under cold conditions.The computations of jet field and the experiments of noise field are conducted with scaled model of high-bypass-ratio turbofan engine mixing exhaust system composed of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ing with the baseline nozzle with lobed mixer,the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 increases mixing of jet and ambient air near the nozzle exi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 has better jet noise reduction at low frequencies,and this reduction ri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hevron bend ang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 has sound pressure level(SPL)increase which is not obvious at high frequencies.With chevron bend angle increasing,SPL has relatively marked increase at 60°(directivity angle measured from upstream jet axis)and little fluctuations at 90°and 150°.The external chevron nozzle with lobed mixer has overall sound pressure level(OASPL)reduction in varying degrees at 60°and 150°,but it has little OASPL increase at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pace propulsion SYSTEM high-bypass-ratio TURBOFAN engine mixing exhaust SYSTEM lobed MIXER CHEVRON nozzle jet noise REDUCTION
下载PDF
变外涵工况下风扇增压级双涵匹配机理
6
作者 郑覃 杨小贺 +1 位作者 叶俊 冯锦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46-1956,共11页
针对某型民机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在不同外涵工况下开展数值计算,旨在研究风扇增压级双涵性能匹配规律和相应机理。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掌握了外涵工况对内涵特性的影响规律:当外涵工况从近堵点移向近喘点的过程中,内涵的流量、总压比、... 针对某型民机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在不同外涵工况下开展数值计算,旨在研究风扇增压级双涵性能匹配规律和相应机理。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掌握了外涵工况对内涵特性的影响规律:当外涵工况从近堵点移向近喘点的过程中,内涵的流量、总压比、效率逐渐增大,且内涵稳定裕度呈持续增大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在获取内涵特性时,掌握了外涵气动性能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外涵工况下阐明了内涵逼喘过程中双涵气动性能的相互匹配机理取决于风扇的总压比-流量特性和内外涵流量再分配机制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风扇增压级 大涵道比 双涵匹配机理 流量再分配
原文传递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喷流降噪实验
7
作者 刘常春 高亢 +2 位作者 周驯黄 陈俊 李晓东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6-1723,共8页
对大涵道比分开排气喷管的缩比模型进行了吹风实验,模拟了双涵道喷流在加热条件下的远场噪声特性,分析了4种不同几何参数的锯齿构型对喷流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流噪声以大尺度涡产生的低频噪声为主导,主要贡献方向为下游150°附... 对大涵道比分开排气喷管的缩比模型进行了吹风实验,模拟了双涵道喷流在加热条件下的远场噪声特性,分析了4种不同几何参数的锯齿构型对喷流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流噪声以大尺度涡产生的低频噪声为主导,主要贡献方向为下游150°附近;锯齿喷管可以有效抑制低频部分及下游方向的噪声,最高可降低峰值声压级(SPL)约6 dB;锯齿的切入程度可以显著的影响降噪量,4种锯齿构型中切入程度高的外涵锯齿构型降噪效果最优,总声压级(OASPL)最高可降低3 dB;内涵锯齿构型的降噪效果比外涵锯齿低,总声压级最高降噪量在1 dB以内;内外涵锯齿构型可以在外涵锯齿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低频噪声,下游方向总声压级最高降噪量为1.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 分开排气喷管 喷流噪声 锯齿喷管 降噪
原文传递
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锟 屠秋野 +2 位作者 施洋 蔡元虎 蒋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87-2192,共6页
基于燃气发生器的概念分析了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效率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最佳外涵风扇增压比的存在判据,及其单位推力、效率和耗油率极值的等价性。给出的判据可以作为实际分排涡扇发动机设计中... 基于燃气发生器的概念分析了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效率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最佳外涵风扇增压比的存在判据,及其单位推力、效率和耗油率极值的等价性。给出的判据可以作为实际分排涡扇发动机设计中的最佳外涵风扇增压比的选择依据。针对两型大涵道比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外内涵排气速度的比值与风扇、低压涡轮效率的乘积相等时,发动机的总效率和单位推力最大,耗油率最低,从而证明了本文给出的效率划分和最佳外涵风扇增压比判据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 燃气发生器 效率 最佳外涵风扇增压比 耗油率
原文传递
叶片反扭对跨音速大涵道比风扇性能影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慧 王成 《风机技术》 2019年第4期40-45,I0009,共7页
考虑非定常气动力影响,利用组内基于流固耦合方法发展的叶片变形程序,研究了叶片反扭对跨音速大涵道比风扇性能的影响。首先,以制造叶片(冷态叶片)为起点,利用ANSYS有限元求解器计算了离心力下叶片变形。然后,通过叶片变形程序计算得到... 考虑非定常气动力影响,利用组内基于流固耦合方法发展的叶片变形程序,研究了叶片反扭对跨音速大涵道比风扇性能的影响。首先,以制造叶片(冷态叶片)为起点,利用ANSYS有限元求解器计算了离心力下叶片变形。然后,通过叶片变形程序计算得到不同气动工况下工作叶片(热态叶片)。最后,分别得到设计叶片和工作叶片的特性线。结果表明气动力引起的叶片反扭对风扇气动性能产生影响。离心力和气动力下叶片位移可相互抵消,不同气动力工况下抵消程度不一。不同气动力工况下叶片反扭角有差异,其导致叶片安装角不同。热态叶片堵塞点流量比设计叶片少4kg/s,失速点流量对设计叶片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叶片 大涵道比风扇 非定常气动力 叶片变形 跨音速 离心力 ANSYS有限元 叶片安装角
下载PDF
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发展趋势——用于大型客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懋章 刘宝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975,共15页
分析了大型客机使用的当代先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及其下一代的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研制高性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风扇/压气机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为了满足我国研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需求,... 分析了大型客机使用的当代先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及其下一代的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研制高性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风扇/压气机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为了满足我国研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需求,需要在风扇/压气机气动研究方面尽快展开的一些关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大涵道比发动机 风扇 压气机 气动设计 噪声
下载PDF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懋章 刘宝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3-526,共14页
对用于大型客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技术难点,旨在说明中国发展高性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风扇和压气机方面将面临的一些挑战,并分析亟待突破的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大型客机 大涵道比 风扇 压气机 气动设计 噪声
下载PDF
进气畸变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骏 赵运生 +1 位作者 丁宁 赖安卿 《航空发动机》 2013年第6期6-12,共7页
基于平行压气机原理,建立了进气畸变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分析方法,评估了总压畸变和总温畸变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获取了发动机的临界畸变指数和首发失稳级组。结果表明:总压畸变在风扇中... 基于平行压气机原理,建立了进气畸变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分析方法,评估了总压畸变和总温畸变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获取了发动机的临界畸变指数和首发失稳级组。结果表明:总压畸变在风扇中衰减幅度最大,发动机在高转速下运行达到临界总压畸变值时,风扇率先失稳,在低转速下运行时为增压级率先失稳;总温畸变在高压压气机中衰减幅度最大,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行达到临界总温畸变值时,高压压气机率先失稳,在低转速运行时为增压级率先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进气畸变 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与设计特点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恩和 《航空发动机》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特点和设计特点。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大涵道比 研制 设计
下载PDF
喷管喉道面积变化对大涵道比分排涡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宇峰 沈锡钢 +1 位作者 李泳凡 李瑞军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1期12-15,19,共5页
使用Gasturb软件计算和分析了大涵道比分排涡扇发动机内、外涵喷管喉道面积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低压转子换算转速一定的控制规律下,研究了某型发动机喷管喉道面积变化对发动机转差、裕度、涡轮进口温度、推力、耗油率的影响。经... 使用Gasturb软件计算和分析了大涵道比分排涡扇发动机内、外涵喷管喉道面积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低压转子换算转速一定的控制规律下,研究了某型发动机喷管喉道面积变化对发动机转差、裕度、涡轮进口温度、推力、耗油率的影响。经过对比这些相互关系,可以得到1个最合理的内、外涵的喷管面积,从而指导用户最大限度地优化发动机的性能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 分排涡扇发动机 喷管喉道面积 性能
下载PDF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传军 刘天一 +1 位作者 朱伟 王进春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共18页
大型客机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作为其动力,国际民航市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的飞速提升。作为核心部件的高压压气机具有高效率、高压比、高通流的“三高”特征,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和普惠(PW)公... 大型客机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作为其动力,国际民航市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的飞速提升。作为核心部件的高压压气机具有高效率、高压比、高通流的“三高”特征,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和普惠(PW)公司、英国罗·罗(RR)公司的高压压气机设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中国近年来依托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即“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和“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开展了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在高压压气机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剖析,评述了当前国内外此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客观地指出国内在该领域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期望能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的设计特征,对中国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领域的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高压压气机 大型客机 大涵道比 效率 压比
原文传递
侧风条件下进气道流场及地面吸入涡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晶晶 吴亚东 +1 位作者 田杰 王安正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方法对大涵道比发动机进气道缩比模型在地面侧风工况下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考虑了侧风与地面吸入涡对进气道流场的影响,以及侧风对吸入涡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解释并分析了侧风对进气道流场的双重影响作...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方法对大涵道比发动机进气道缩比模型在地面侧风工况下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考虑了侧风与地面吸入涡对进气道流场的影响,以及侧风对吸入涡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解释并分析了侧风对进气道流场的双重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根据吸入涡在侧风影响下的生成特性,以及吸入涡和侧风因素对进气道流场作用程度的不同,吸入涡从稳定状态到被侧风吹除的过程中存在三个阶段,吹除起始阶段、迅速吹除阶段和吹除完成阶段,并且发动机进气道吸入速度越大,对应这一过程的起始吹除速度和完全吹除速度越大,但相应的速度比基本不变;在吸入涡被完全吹除之前,侧风通过对吸入涡强度的影响对进气道流场产生双重作用,在吹除起始阶段和吹除完成阶段,侧风的影响对进气道流场起主导作用,与无地面工况类似,进气畸变随着侧风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迅速吹除阶段,吸入涡的影响对进气道流场起主导作用,进气畸变随着侧风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发动机 进气道 侧风 吸入涡 畸变
原文传递
GE90-115B发动机结构设计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光 邱明星 《航空发动机》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GE90-115B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由GE90-94B发动机衍生发展而来。与传统的衍生发展不同,GE90-115B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减少1级,风扇转子支承作了重大改变,将1号滚珠轴承改为直径特大的滚棒轴承,滚珠轴承则置于风扇轴后端... GE90-115B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由GE90-94B发动机衍生发展而来。与传统的衍生发展不同,GE90-115B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减少1级,风扇转子支承作了重大改变,将1号滚珠轴承改为直径特大的滚棒轴承,滚珠轴承则置于风扇轴后端处。对风扇转子支承方式的变化作了深入分析,同时对风扇、高压压气机、低压涡轮、轴承等的结构设计改进进行了分析,可供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90-115B发动机 GE90-94发动机 结构设计 大涵道比发动机 支承方式
下载PDF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与循环参数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锡钢 《航空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4-7,共4页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采用高涵道比、高总增压比、高涡轮前温度,在总体性能和循环参数选取时应根据各参数的相互影响进行优化设计,要考虑包括安装条件、设计、材料、工艺水平限制,还要综合平衡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和环保的要求。为了适...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采用高涵道比、高总增压比、高涡轮前温度,在总体性能和循环参数选取时应根据各参数的相互影响进行优化设计,要考虑包括安装条件、设计、材料、工艺水平限制,还要综合平衡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和环保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更经济、更清洁、更安静的要求,需要提高发动机总体性能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包括先进的传统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和开式转子发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 涡扇发动机 总体性能 循环参数
下载PDF
叶片反扭对跨声速大涵道比风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慧 沈真 郑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使用基于流固耦合算法的叶片反扭程序,考虑了非定常气动力对叶片变形的非线性作用,研究了叶片反扭对跨声速大涵道比风扇性能的影响.以冷态叶型为起点,先计算离心力作用下的叶片变形,在此基础上使用流固耦合程序获得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 使用基于流固耦合算法的叶片反扭程序,考虑了非定常气动力对叶片变形的非线性作用,研究了叶片反扭对跨声速大涵道比风扇性能的影响.以冷态叶型为起点,先计算离心力作用下的叶片变形,在此基础上使用流固耦合程序获得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变形.考察了3个转速下叶片的动态变形对大涵道比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跨声速工况下,叶片表面激波位置的变化对叶片反扭角有很大作用,在考察的转速范围内,堵塞点使用设计叶型计算的流量大于动态叶型下的流量,数值达7%,将导致发动机起飞推力小于预测值.结果表明在大涵道比风扇设计阶段,预测气动性能使用准确叶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机械 叶片反扭 大涵道比风扇 流固耦合 风扇性能
原文传递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试飞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冶 田琳 +2 位作者 解梦涛 宋振海 李兴海 《航空发动机》 2017年第3期68-73,共6页
为了给风扇叶片设计验证和改进提供依据,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的结构特点和振动强度设计要求,获取了飞行中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振动特性,对风扇叶片振动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测试方案设计,对飞机和发动机本体... 为了给风扇叶片设计验证和改进提供依据,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的结构特点和振动强度设计要求,获取了飞行中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振动特性,对风扇叶片振动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测试方案设计,对飞机和发动机本体进行了改装,建立了飞行试验方法。基于充分的技术准备,完成了国内首次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试飞,填补了国内试飞领域的技术空白,掌握了发动机风扇叶片动应力测量试飞技术,为中国开展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动应力测量的研制试飞和适航审定试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应力 测量试飞 风扇叶片 大涵道比 涡扇发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