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文东 陈进富 李术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5-58,共4页
综述了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的原料制备、电极成型及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修饰和改善高表面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改进电极成型工艺技术和电极的预处... 综述了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的原料制备、电极成型及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修饰和改善高表面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改进电极成型工艺技术和电极的预处理方式等。并建议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双电层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和 Gouy-Chapman-Stem(GCS)模型理论,计算出高表面活性炭电极表面上的电解质的分布形态,以此作为研究双电层电容器的微观结构和吸附储电机理的突破点,为高表面活性炭电极用于双电层电容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表面活性炭 电极 双电层电容器 活化 成型 修饰
下载PDF
甲烷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上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海燕 凌立成 +3 位作者 刘植昌 吕春祥 樊彦贞 刘朗 《炭素》 1999年第2期4-8,共5页
以中温沥青作为粘结剂,研究了石油焦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成型工艺对其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粘结剂添加量的增大,成型活性炭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逐渐减小,而体积吸附量差别不大;成型压力对成型活性炭的甲烷吸附性能没... 以中温沥青作为粘结剂,研究了石油焦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成型工艺对其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粘结剂添加量的增大,成型活性炭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逐渐减小,而体积吸附量差别不大;成型压力对成型活性炭的甲烷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活化温度的提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成型活性炭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逐渐增多,而体积吸附量的变化不大;添加粘结剂沥青38%、88℃下炭化1.0hr后于88℃下活化1.5hr所得的高比表面积成型活性炭在299K、3.5MPa下对于甲烷的体积吸附量为170V/V,5.5MPa下的体积吸附量为237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高比表面积 吸附 活性炭 天然气储存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成功 《化学教育》 CAS 2006年第9期8-10,14,共4页
简要分析各种储氢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活化方法是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的化学活化法;并总结了近年来前人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储氢方面的研究结果,同时简要分析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储氢机... 简要分析各种储氢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活化方法是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的化学活化法;并总结了近年来前人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储氢方面的研究结果,同时简要分析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储氢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储氢性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表面积活性碳的制备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晓昕 郭树才 邓贻钊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6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石油焦、核桃壳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制备高表积活性碳的新工艺。研究了主要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活化条件为:KOH与原料比为4∶1,活化温度800~900℃。
关键词 活性碳 核桃壳 氢氧化钾
下载PDF
竹炭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洪波 常俊玲 +1 位作者 张红波 何月德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7,共7页
以竹节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与KOH混合,制取竹炭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炭化温度、KOH与竹炭的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活性炭收率、微孔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竹炭基高比表面积活... 以竹节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与KOH混合,制取竹炭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炭化温度、KOH与竹炭的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活性炭收率、微孔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竹炭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时的充放电特性及其比电容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炭化、活化工艺条件可制得双电极比电容达55F/g的竹炭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由它组装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但内阻过高,大电流下充放电时电容量下降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器 比电容 充放电特性
下载PDF
海南椰壳与椰壳渣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原料脱灰工艺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伯元 黄广民 +1 位作者 窦智峰 林白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8-1463,共6页
椰壳、椰壳渣与石油焦性能差异明显,必须脱灰处理才能作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优质原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0%的H3PO4,常温下处理3h,椰壳灰分可脱至0·42%,椰壳渣可脱至0·75%·改进椰壳酸水解工艺后,椰壳渣灰分也可脱... 椰壳、椰壳渣与石油焦性能差异明显,必须脱灰处理才能作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优质原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0%的H3PO4,常温下处理3h,椰壳灰分可脱至0·42%,椰壳渣可脱至0·75%·改进椰壳酸水解工艺后,椰壳渣灰分也可脱至0·40%,满足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优质原料要求·活化后产品酸洗脱灰可提高吸附性能9%,浮选脱灰可提高吸附性能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渣 脱灰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下载PDF
基于竹节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玲 常俊玲 +1 位作者 刘洪波 张红波 《炭素》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竹节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与 KOH混合 ,制取竹节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炭化温度、KOH与竹节炭的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所得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和组装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 竹节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与 KOH混合 ,制取竹节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炭化温度、KOH与竹节炭的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所得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和组装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控制适宜的炭化、活化工艺条件可制得比电容达 5 5 F/ g的竹节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由它组装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但内阻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器 比电容 充放电特性
下载PDF
KOH活化石油焦制备工艺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左宋林 滕勇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2,共5页
以固-固混合方式,用KOH活化石油焦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碱炭比、原料粒度、活化时间、预处理温度及氮气流速等因素对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并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 以固-固混合方式,用KOH活化石油焦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碱炭比、原料粒度、活化时间、预处理温度及氮气流速等因素对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并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活化温度、碱炭比、原料粒度、活化时间,以及中间处理温度和氮气流速对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均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制备出比表面积大于3000m2/g、比孔容积达1.80cm3/g、碘吸附值为2714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510mg/g的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可以通过石油焦原料的改性和各种工艺条件的优化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甲烷在高比表面活性炭上脱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海燕 凌立成 +3 位作者 刘植昌 乔文明 樊彦贞 刘朗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16,共5页
用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得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甲烷在这种吸附剂上的脱附行为,探讨了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与甲烷脱附性能的关系以及脱附温度和脱附时间对甲烷脱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 用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得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甲烷在这种吸附剂上的脱附行为,探讨了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与甲烷脱附性能的关系以及脱附温度和脱附时间对甲烷脱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种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上,甲烷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吸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对甲烷的脱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并且随着脱附温度的升高和脱附时间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天然气 吸附剂 ANG 甲烷 高比表面积 活性炭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延萍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2年第11期35-38,共4页
综述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制备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介绍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燃料存储、超级电容和催化载体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制备方法 应用现状
下载PDF
石油焦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齐仲辉 刘洪波 +2 位作者 东红 蔺文 武天文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煅前石油焦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考察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原料预处理方式对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影响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确立了制备超级电容器用高... 以煅前石油焦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考察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原料预处理方式对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影响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确立了制备超级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化学活化
原文传递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燕 凌立成 +2 位作者 李开喜 吕春祥 刘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31,共5页
超级活性炭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功能材料 ,由于它具有比表面积高、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等优点 ,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推广应用 .概述了超级活性炭的制备。
关键词 超级活性炭 比表面积 化学活化法 孔结构 表面化学结构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石油焦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纪艳芬 王成军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68-170,174,共4页
研究了以石油焦为原料、KOH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工业化技术,以及工业化制备中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产品指标的影响,提出了适合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工业化的新型反应器及碱液回收处理工艺,确定了生产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 研究了以石油焦为原料、KOH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工业化技术,以及工业化制备中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产品指标的影响,提出了适合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工业化的新型反应器及碱液回收处理工艺,确定了生产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炭比5、活化温度830℃、活化时间1.0 h.结果表明,采用确定的技术路线可实现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工业化,采用确定的工艺条件可工业化制备BET比表面积达2 900 m2/g、平均孔径2.46 nm的活性炭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制备工艺 活化条件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用无烟煤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月德 刘洪波 +1 位作者 张红波 赵宁娟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以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为应用背景,选择低灰无烟煤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无烟煤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KOH与无烟煤的质量比、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对所制得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比电容的影... 以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为应用背景,选择低灰无烟煤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无烟煤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KOH与无烟煤的质量比、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对所制得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OH与无烟煤的质量比为5,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1.5h时可制得比电容达62.5F/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由它组装的模拟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无烟煤基 高比表面积 活性炭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研究 比电容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竹炭基活性炭的孔结构对电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东升 邓丛静 +2 位作者 夏笑虹 刘洪波 何月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毛竹为炭前驱体,KOH作活化剂,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HSAAC)材料,考察了KOH与竹炭的质量比(碱炭比)对活性炭孔结构、吸附性能和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炭比值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中孔容积和总孔容增大,微孔孔容... 以毛竹为炭前驱体,KOH作活化剂,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HSAAC)材料,考察了KOH与竹炭的质量比(碱炭比)对活性炭孔结构、吸附性能和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炭比值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中孔容积和总孔容增大,微孔孔容先增大后减小;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碱炭比值为4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 168和569 mg/g。当碱炭比值为4时,可制得比表面积为2 610 m2/g、总孔容为1.24 cm3/g(其中微孔孔容0.81 cm3/g,中孔孔容0.382 cm3/g)的活性炭材料。以其为电极材料组装的电容器在30%H2SO4电解液中的比电容为206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孔结构 电容性能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HSAAC)对水中镉(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益群 方晖 彭凤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2期48-50,共3页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Cd(Ⅱ)时,pH值、Cd(Ⅱ)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Cd(Ⅱ)吸附量和水中Cd(Ⅱ)残余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适宜条件下...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Cd(Ⅱ)时,pH值、Cd(Ⅱ)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Cd(Ⅱ)吸附量和水中Cd(Ⅱ)残余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适宜条件下对Cd(Ⅱ)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良好的再生效果。为HSAAC在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Cd(Ⅱ) 吸附
下载PDF
Novel Nanosized Adsorbing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al Lithium Battery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234-239,共6页
A novel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heating sublimed sulfur and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HSAAC)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 formances of the novel... A novel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heating sublimed sulfur and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HSAAC)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 formances of the novel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nano-compos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cyclic v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ndence spectroscopy (E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capability of nano- composite material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S-containing composite material. The cathode made by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material shows a good cycle ability and a high specific charge-discharge capacity. The HSAAC shows a vital role in adsorbing sublimed sulfur and the polysulfides within the cathode and is an excellent electric conductor for a sulfur cathode and prevents the shuttle behavior of the lithium-sulfur bat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sublimed sulfur lithium battery composite material: adsorbing composite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tudy on Novel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Cathodes in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
18
作者 郑伟 胡信国 张翠芬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89-94,共6页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cathodes for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The novel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heating su...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cathodes for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The novel carbon-sulfur nano-composit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heating sublimed sulfur and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HSAAC) in certain conditions. Equivalent circuits were used to fit the spectra at different discharge states. The variations of impedance spectra,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and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were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EIS with potential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plausible electric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and some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abou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state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the electrode. The good accuracy in fitting values of the model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gives out a satisfying description upon the mechanism of high rate of capacity fade in lithium-sulfur bat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sublimed sulfur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 equivalent circuit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 rare earths
下载PDF
石油焦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杰 孙晓琳 +2 位作者 李华 陈云秀 王春玲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1,共4页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主要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完成了小试规模20倍的中试放大试验。中试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50min,m(活化剂)∶m(石油焦)=4∶1,制得比表面积大于3 000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做...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主要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完成了小试规模20倍的中试放大试验。中试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50min,m(活化剂)∶m(石油焦)=4∶1,制得比表面积大于3 000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做了节能条件试验考察及系列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氢氧化钾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
20
作者 左宋林 蔡璇 尹寿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试验方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且该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裸电极相比,高比表面积活性...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试验方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且该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裸电极相比,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修饰电极在含有0.1 mmol/L对苯二酚的HCl溶液中氧化峰电流和还原峰电流分别为裸电极的15.6和29.8倍。在0.1 mol/L HCl溶液中,氧化峰电流Ipa与对苯二酚浓度C(0.01~7 m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a=9×10-6+5×10-8×C,R2=0.99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电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