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硒在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成东梅 尹国红 +9 位作者 赵伟峰 彭涛 王铁良 高燕 于金林 杜空军 段栓成 尹雪斌 郝玲玲 黄莎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外源硒在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的简化高效应用技术及可行性,为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功能小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审优质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单一亚硒酸钠、复配亚硒酸钠2种外源硒为研究对象,在符合绿色生产条件...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外源硒在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的简化高效应用技术及可行性,为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功能小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审优质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单一亚硒酸钠、复配亚硒酸钠2种外源硒为研究对象,在符合绿色生产条件的土壤下开展不同喷施时期、喷施量和次数的试验研究。[结果]在小麦抽穗期、始花第5天或始花第15天,叶面喷施1次适量的外源硒可获得籽粒硒含量均值为0.13~0.47 mg·kg^-1的富硒小麦;喷施2次适量的外源硒可获得籽粒硒含量均值多为0.57~0.91 mg·kg^-1的高硒小麦;小麦始花第15天叶面喷施外源硒获得的籽粒硒含量较高,施用复配亚硒酸钠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亚硒酸钠;富硒和高硒小麦没有改变品种原有的品质特性,其绿色指标合格;籽粒中硒代蛋氨酸占总硒含量的73.68%~96.15%。[结论]叶面喷施适量外源硒可以获得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的小麦,发展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功能小麦安全且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富硒 高硒 绿色 优质
下载PDF
日粮高硒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宝生 凌素英 +1 位作者 欧阳建华 潘珂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5-578,共4页
选用30头经产2~4胎,产期相近,产奶量相似的中国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头。分别在试验组日粮精料中添加1.0mg/kg和1.5mg/kg的微量元素硒。试验结果表明,高硒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中乳脂、乳糖、乳蛋白、SNF均不产生显... 选用30头经产2~4胎,产期相近,产奶量相似的中国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头。分别在试验组日粮精料中添加1.0mg/kg和1.5mg/kg的微量元素硒。试验结果表明,高硒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中乳脂、乳糖、乳蛋白、SNF均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血硒、乳硒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日粮加硒可以使血硒和乳硒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硒的变化与血硒的提高并不一致,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乳硒的变化和血硒的变化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牛奶 微量元素 高硒
下载PDF
高硒氰化银泥综合回收试验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卫亭 张晓军 +3 位作者 李元鑫 孙晓丰 张少良 余建民 《黄金》 CAS 2022年第6期73-76,共4页
针对高硒氰化银泥的特点,采用控电氯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多羟基醛还原浸出渣中氯化银。结果表明:控电氯化工艺最佳条件为氰化银泥与硫酸质量比5∶3,氰化银泥与氯化钠质量比5∶1,液固比3∶1,加入NaClO_(3)控制氯化反应终电位为750 ... 针对高硒氰化银泥的特点,采用控电氯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多羟基醛还原浸出渣中氯化银。结果表明:控电氯化工艺最佳条件为氰化银泥与硫酸质量比5∶3,氰化银泥与氯化钠质量比5∶1,液固比3∶1,加入NaClO_(3)控制氯化反应终电位为750 mV;浸出渣多羟基醛还原银工艺条件为氯化银与多羟基醛质量比4∶1,氯化银与碱质量比5∶3,液固比6∶1。在最佳条件下,试生产银直收率达到99%,粗银中银品位达到99%,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银泥 高硒 控电氯化 多羟基醛 还原
下载PDF
强筋小麦富硒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玉霞 杨胜利 赵淑章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10,共2页
硒肥试验表明,小麦生长后期喷洒硒肥对成产要素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籽粒中硒含量显著提高;强筋小麦对硒的吸收高于普通小麦;灌浆期喷洒比孕穗期喷洒富硒效果显著。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初报 硒肥 富硒 生长后期 灌浆期 普通小麦 显影 硒含量 技术研究
下载PDF
紫阳高硒土对不同品种辣椒含硒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海娜 张百忍 +3 位作者 王朝阳 李瑜 王亚国 刘次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共3页
以紫阳高硒土及当地栽培的4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辣椒品种对硒的吸收、转化及硒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辣椒品种硒的吸收能力为“巨无霸”〉“新丰”〉“洛-318”〉“超越清”,含硒量均表现为根〉叶〉茎〉果实;施硒... 以紫阳高硒土及当地栽培的4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辣椒品种对硒的吸收、转化及硒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辣椒品种硒的吸收能力为“巨无霸”〉“新丰”〉“洛-318”〉“超越清”,含硒量均表现为根〉叶〉茎〉果实;施硒对辣椒的增产幅度为29.7%~43.4%;4个辣椒品种的有机硒转化率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阳县 高硒土 辣椒 含硒量 产量
原文传递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含量硒中碲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云 孔燕玲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3期75-77,共3页
硒化合物在电子、玻璃等工业部门用途广泛,对高含量硒中碲的测定通常是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或极谱法。本文详细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这领域中的应用。使用本方法不必从硒化物试样中分离碲。在0.6—1.2mol/LHCl介质中... 硒化合物在电子、玻璃等工业部门用途广泛,对高含量硒中碲的测定通常是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或极谱法。本文详细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这领域中的应用。使用本方法不必从硒化物试样中分离碲。在0.6—1.2mol/LHCl介质中测定碲时,检出限0.08μg/mL,特证浓度0.15μg/mL1%,线性范围1—20μg/mL。相关系数0.9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量硒 原子吸收法 测定 硒化合物 分析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紫阳高硒区土壤硒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瑜 刘运华 +2 位作者 赵娜 赵欣 杨凉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7800-7801,7805,共3页
[目的]利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紫阳高硒区土壤中的硒含量.[方法]以浓硝酸和双氧水(10+2)为消解剂,采取以微波消解的方法对紫阳富硒区土壤样品进行处理,采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硒含量,并设定最佳的... [目的]利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紫阳高硒区土壤中的硒含量.[方法]以浓硝酸和双氧水(10+2)为消解剂,采取以微波消解的方法对紫阳富硒区土壤样品进行处理,采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硒含量,并设定最佳的样品处理条件和仪器测定条件.利用加标回收试验,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紫阳富硒区土壤硒含量为16.28 mg/kg,达到高硒土壤标准.该方法硒的检出限达到0.15 μg/L,硒回收率为92.0% ~ 101.8%,相关系数达0.9999,线性范围为0~ 100 mg/kg.[结论]该微波消解的方法对土壤总硒的测定结果准确且稳定,线性范围宽,节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区 土壤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高硒碲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研究
8
作者 刘元辉 张善辉 +1 位作者 贺东晓 赵祝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工艺处理铜阳极泥可行,在铜阳极泥与高铜渣质量比(以干重计)1∶0.1,硫酸与混合物浆化质量比0.85∶1,浆化时间60 min,四段焙烧温度分别为300℃、480℃、570℃、610℃,焙烧时间120 min等较佳工艺条件下,焙砂中硒含量可以降至0.1%以下。工业试验表明,产出的焙砂颗粒小且内部呈蜂窝状,铜阳极泥中硒得到有效蒸出,焙砂中硒平均含量由原来的6.67%降到0.09%,脱除率达98.65%。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生成的粗硒纯度大于96%,可用于生产高纯度硒或者直接外售;生成的焙砂可通过球磨水浸分铜,分铜渣氯化分金回收金,分金渣氨浸分银回收银,最后将分银渣火法熔炼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相较常规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方法,本工艺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硒的深度蒸出,也实现了高铜渣的有效处理,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碲铜阳极泥 高铜渣 协同处理 硫酸化焙烧 焙烧结块 硒回收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高硒光合细菌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陈祥顺 宋学宏 +5 位作者 杨彩根 曹霞敏 叶伟豪 毛觉生 高建军 孙丙耀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高硒光合细菌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设施条件一致的养殖池6个,随机分为3组,试验蟹规格为(165±20) g/只。对照组投喂普通商品饲料,试验1组投喂1轮拌有高硒光合细菌培养物的... 试验旨在探究高硒光合细菌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设施条件一致的养殖池6个,随机分为3组,试验蟹规格为(165±20) g/只。对照组投喂普通商品饲料,试验1组投喂1轮拌有高硒光合细菌培养物的试验饲料,试验2组投喂两轮含硒试验饲料,每轮连续4 d,有机硒日投喂量为130μg/kg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个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肥满度、背甲红绿值(a*值)显著提高(P<0.05),血清、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肌肉和肝胰腺土腥味均显著减弱(P<0.05),肌肉鲜味显著增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硒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a*值、黄蓝值(b*值)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投喂2轮试验饲料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肝胰腺与肌肉硒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色泽和可食部分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高硒光合细菌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食味品质
下载PDF
高硒碲一次真空蒸馏脱硒、钠制备高纯碲工艺探究
10
作者 张晛 李辉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高纯碲是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核辐射探测、光伏、制冷等领域的关键半导体材料,其应用范围受碲纯度限制。目前制备6 N、7 N级高纯碲的主流工艺为“真空蒸馏-通氢区熔”,但对于高硒原料,该工艺流程所制备产品难以达标。本文以4 N级碲为原... 高纯碲是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核辐射探测、光伏、制冷等领域的关键半导体材料,其应用范围受碲纯度限制。目前制备6 N、7 N级高纯碲的主流工艺为“真空蒸馏-通氢区熔”,但对于高硒原料,该工艺流程所制备产品难以达标。本文以4 N级碲为原料(主要杂质元素为硒、钠,硒含量为6.2×10^(-6)),进行了高纯碲制备试验。通过分析在同一冷凝位置内、外层杂质含量差异,发现了碲冷凝过程中存在“冷凝区滑移”现象,造成低沸物杂质与产品混杂问题;试验还表明,延长原料恒温预热时间和加入高纯石英也有利于碲的提纯。针对上述问题,对原工艺进行改进,在延长原料恒温预热时间至70 min、预烘冷凝器、于原料碲中掺入高纯石英碎片的条件下,实现在通氢区熔工序前高效分离原料碲中的硒和钠,可将4 N级高硒冶炼碲锭经一次蒸馏制得6 N级高纯碲。该改进后工艺无需在真空蒸馏工艺中通氢,即可一次蒸馏制备6 N级高纯碲,大幅节约制造成本,且为采用4 N级高硒碲为原料制备7 N级超高纯碲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碲 真空冶金 真空蒸馏 高纯碲 超高纯碲 硒碲分离 低成本冶炼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高含量硒的工艺探究
11
作者 李涛 王碧军 王芳梅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高含量硒。用硒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为0.10 g、消解温度为200℃、消解液配比为11 mL硝酸+1 mL双氧水,盐酸添加量为6 mL和定容体积为500 mL...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高含量硒。用硒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为0.10 g、消解温度为200℃、消解液配比为11 mL硝酸+1 mL双氧水,盐酸添加量为6 mL和定容体积为500 mL时,测定的硒含量为122.78 mg·kg^(-1),且加标回收率高,试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富硒片 高含量硒
下载PDF
高硒母猪日粮条件下注射亚硒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血硒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王亮 梁代华 +3 位作者 殷学中 刘薇 刘文峰 崔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9,共4页
试验研究了高硒母猪日粮条件下注射亚硒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血硒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产次及产仔数相同的健康大约克夏纯种母猪12头,饲喂相同的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泌乳期日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 试验研究了高硒母猪日粮条件下注射亚硒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血硒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产次及产仔数相同的健康大约克夏纯种母猪12头,饲喂相同的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泌乳期日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母猪所产的同窝仔猪作为一个重复,试验期28 d:对照组仔猪于3日龄注射生理盐水1.5 ml/头,试验组仔猪于3日龄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1.5 ml/头,试验期间仔猪不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仔猪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对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2母猪在饲喂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条件下,随着泌乳天数的延长,乳中硒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3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仔猪血浆中硒含量下降的速度较不注射缓慢,但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两者趋于一致;4仔猪不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血浆中硒的水平没有降至缺硒临界水平以下。在母猪日粮高硒水平的条件下,断奶前仔猪可以通过母乳途径满足硒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高硒日粮 乳硒 仔猪 血硒
下载PDF
某氰化银泥转炉冶炼高硒银烟尘综合回收研究
13
作者 王卫亭 张晓军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8期185-187,191,共4页
针对某氰化银泥转炉冶炼烟尘含硒、银、铅、金高的特点,为了避免火法冶炼操作环境恶劣、渣率高、金银回收率低、硒对后续工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了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火法熔炼回收绝大部分金银、冶炼渣再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得出稀硫酸... 针对某氰化银泥转炉冶炼烟尘含硒、银、铅、金高的特点,为了避免火法冶炼操作环境恶劣、渣率高、金银回收率低、硒对后续工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了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火法熔炼回收绝大部分金银、冶炼渣再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得出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的最佳工艺条件:稀硫酸浓度为25%、固液质量比为1∶6、反应温度为85℃;硒浸出液还原的最佳工艺条件:亚硫酸钠用量为110 g/L、硫脲用量为10 g/L、陈化时间为12 h;硒浸出渣火法熔炼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渣、铁粉、碳酸钠、煤的质量比为50∶1∶15∶5;火法熔炼渣氰化浸出金银的最佳工艺条件:矿浆浓度为33%、氧化钙浓度为0.12%、氰化钠浓度为1.2%、氰化浸出时间为96 h;试生产采用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共处理金品位为150 g/t、银品位为7%、硒品位为6%的高硒银烟尘40 t,获得了金5.98 kg、金回收率为99.7%,银2.77 t、银回收率为99.1%,硒2.12 t、硒回收率为88.35%,经济效益达113.19万元,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高银烟尘 浸出硒 熔炼 氰化 金银
下载PDF
高硒氰化银泥回收硒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王卫亭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高硒氰化银泥具有硒、锌、铜含量高的特点。为了给后续金银提取创造有利条件,本文研究了控电氯化全湿法预处理技术,重点分析了硫酸、氯化钠用量对氯化反应电位的影响,探究了碱溶硒时碱浓度、温度、时间对硒回收率及品位的影响。试验结... 高硒氰化银泥具有硒、锌、铜含量高的特点。为了给后续金银提取创造有利条件,本文研究了控电氯化全湿法预处理技术,重点分析了硫酸、氯化钠用量对氯化反应电位的影响,探究了碱溶硒时碱浓度、温度、时间对硒回收率及品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液固比为3∶1,氰化银泥∶氯化钠∶硫酸=5∶1∶3(质量比)时,可加入NaClO_(3)溶液,控制氯化反应电位在750 mV。碱溶硒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3∶1,碱浓度200 g/L,温度85 ℃,时间3 h。试生产验证了工艺条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预期,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氰化银泥 控电氯化 浸出 碱溶
下载PDF
浅析硒对铜电解过程的影响
15
作者 任书伟 奚英洲 《有色矿冶》 2009年第3期26-27,共2页
结合生产实际叙述了阳极铜中杂质硒含量超标对工艺过程及阴极铜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控制硒含量,确保铜电解的生产受控。
关键词 硒高 阳极钝化 电解铜质量
下载PDF
抑制高硒致肝细胞内糖代谢重塑的体外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荣 张雪 +4 位作者 王琴 韩枫 向雪松 刘轶群 黄振武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丝氨酸或甘氨酸对体外高硒培养的肝细胞内硒蛋白和内源性丝氨酸合成与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L02细胞为干预对象,实验分为抑制实验与剂量-反应实验。抑制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高硒(SeMet)对照组、... 目的观察外源性丝氨酸或甘氨酸对体外高硒培养的肝细胞内硒蛋白和内源性丝氨酸合成与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L02细胞为干预对象,实验分为抑制实验与剂量-反应实验。抑制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高硒(SeMet)对照组、丝氨酸对照组和高硒+丝氨酸干预组。其中,SeMet和丝氨酸的浓度均为0.05μmol/L,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剂量-反应实验中,SeMet的浓度为0.05μmol/L,丝氨酸或甘氨酸的干预浓度梯度均为0、0.05、0.1、0.5、1、5、10、50、100和500μmol/L。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液中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HGDH)、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1,SHMT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以及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LENO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的表达水平。结果(1)抑制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的L02细胞内硒蛋白(GPX1和SELENO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与高硒对照组L02细胞内PHGDH高表达相比,高硒+丝氨酸干预组的PHGDH、SHMT1和MTHFR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2)剂量-反应实验中,L02细胞内PHGDH表达均随着丝氨酸和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其他代谢酶(SHMT1和MTHFR)蛋白表达均未呈现类似趋势。结论外源性补充丝氨酸,可以直接反馈抑制高硒培养的肝细胞中糖酵解旁路——丝氨酸从头合成通路之关键酶的过表达,减少内源性丝氨酸合成;外源性添加的甘氨酸则可以通过在肝细胞内直接转化为内源性丝氨酸,达到类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L02 高硒 糖代谢重塑 丝氨酸 甘氨酸
原文传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纯硒中18种杂质元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熊晓燕 张永进 王津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38,共4页
高纯硒采用硝酸溶解并蒸干后于320℃的挥发炉中,挥发40 min,用盐酸溶解残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Al、As、Bi、Cd、Co、Cr等18种共存杂质元素的含量。考察了溶解酸的种类、主体硒的挥发条件、硒的残存... 高纯硒采用硝酸溶解并蒸干后于320℃的挥发炉中,挥发40 min,用盐酸溶解残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Al、As、Bi、Cd、Co、Cr等18种共存杂质元素的含量。考察了溶解酸的种类、主体硒的挥发条件、硒的残存量及干扰情况、分析谱线的选择等。方法检出限小于30 ng/g,用于测定高纯硒中各杂质元素平均回收率在90%~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与其他分析方法相对照,测定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高纯硒 杂质元素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硒中痕量铁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燕 刘英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直接进样法和石墨炉内富集法测定高纯硒中痕量铁的条件,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高纯硒中痕量铁的分析方法。直接进样法的检出限为0.008μg/g,石墨炉内富集法的检出限为0.004μg/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直接进样法和石墨炉内富集法测定高纯硒中痕量铁的条件,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高纯硒中痕量铁的分析方法。直接进样法的检出限为0.008μg/g,石墨炉内富集法的检出限为0.004μg/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和4.6%,两种方法检测样品结果基本一致。测定含铁0.3倒g的高纯硒,测定值的RSD为4.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痕量铁 高纯硒
下载PDF
高硒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西 柏才敏 +3 位作者 李敏 陈涛 龚涛 崔恒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539,共5页
将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基础日粮(含硒0.2mg/kg)和高硒日粮(含硒1、5、10、15mg/kg)饲喂6周,观察研究了高硒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当日粮中硒含量超过5mg/kg时,I... 将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基础日粮(含硒0.2mg/kg)和高硒日粮(含硒1、5、10、15mg/kg)饲喂6周,观察研究了高硒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当日粮中硒含量超过5mg/kg时,IC花环率升高,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表明,雏鸡摄入过量硒会导致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降低,并表现贫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 红细胞免疫功能 红细胞总数 血红蛋白 雏鸡
下载PDF
从含硒废料中回收制备高纯硒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远 吴昊 +1 位作者 顾珩 王继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介绍从含硒废料回收制备高纯硒的工艺过程,首先采用氧气燃烧法将废料氧化为各自的氧化物,然后于溶剂中分离、升华提纯、再还原处理纯净含硒溶液,制备出的硒粉,采用ICP-AES法对其中杂质元素进行测定,硒粉纯度达到5N(99.999%)。
关键词 高纯硒 回收 废料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