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237
1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5,25,共13页
中国的转轨经济具有独特的增长模式,其典型特征就是持续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解释了这种模式赖以产生的基础。我们认为,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工业化)、由农村向城市(城市化)、由国有向非国有(市场化)的持... 中国的转轨经济具有独特的增长模式,其典型特征就是持续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解释了这种模式赖以产生的基础。我们认为,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工业化)、由农村向城市(城市化)、由国有向非国有(市场化)的持续转移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而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既是这种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劳动力得以持续转移乃至这种增长模式得以维持的关键原因。为了防止效率低下的金融部门阻碍劳动力的转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引入纯粹金融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成为了必然。与此同时,本国金融部门也将持有一个规模逐步扩大的外汇储备。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波动是统一的。尽管其中的机制有别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但是,“中性”依然应该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模式 中国经济 高储蓄率 劳动力转移 投资率 金融部门 持续 结论 过程 典型特征
原文传递
高储蓄率、货币供给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博 郭廓 马君潞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6,60,共14页
本文将一个适用于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供给反馈规则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得到了关于储蓄率、通胀率和货币政策参数三者关系的新洞见:储蓄率与央行设定的货币供给反应弹性的不同组合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同的影响,藉此得到"一张&qu... 本文将一个适用于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供给反馈规则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得到了关于储蓄率、通胀率和货币政策参数三者关系的新洞见:储蓄率与央行设定的货币供给反应弹性的不同组合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同的影响,藉此得到"一张"关于储蓄率和央行货币供给最优参数的"列表"。文章从经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得出通过间接提高代表性行为人的贴现率,同时辅以货币政策参数微调,可以提升宏观经济稳定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最优货币供给规则 代际交叠模型
原文传递
高储蓄率下养老金与个税缴纳激励联动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晓彦 陈收 李双飞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金缺口过大,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突出。将养老金与个税缴纳激励联动可以让积极缴纳税收者、税收贡献大者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支持,中国养老金制度不健全是高储蓄率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金缺口过大,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突出。将养老金与个税缴纳激励联动可以让积极缴纳税收者、税收贡献大者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支持,中国养老金制度不健全是高储蓄率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养老金部分积累制在中国应用的主要障碍是来源不足;国际上在解决该问题上所提出的通过个税减免或优惠来激励个人缴纳养老金的方案,在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要结合中国国情,从而提出养老金制度建设和税收激励联动体系设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养老金 个人所得税 个人账户
下载PDF
从经济增长审视中国的高储蓄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朝晖 刘崴 王书伟 《决策借鉴》 2002年第6期70-73,共4页
通过对中国经济的考察 ,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平衡增长路径” ,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严重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在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且改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量是短期内发挥我国当前经济增长... 通过对中国经济的考察 ,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平衡增长路径” ,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严重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在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且改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量是短期内发挥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低转化率 非平衡增长 理性 现实性
原文传递
中国储蓄率动态与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尧成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共13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高储蓄率的动态表现,指出解释储蓄率不断上升的事实是理解中国"高储蓄率之谜"的关键。为了理解这个特征事实,我们建立一个扩展的缓冲存货模型,分析了存在信贷约束时,随机冲击导致人力财富比例变动从而引起储蓄... 本文分析了中国高储蓄率的动态表现,指出解释储蓄率不断上升的事实是理解中国"高储蓄率之谜"的关键。为了理解这个特征事实,我们建立一个扩展的缓冲存货模型,分析了存在信贷约束时,随机冲击导致人力财富比例变动从而引起储蓄率波动的动态影响机制,指出该机制中存在着"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为居民在面临随机冲击时通过增加储蓄会获得流动性溢价,而且流动性溢价与随机冲击的程度成正比,因此该效应会放大储蓄率的波动。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储蓄率动态进行的数值模拟发现,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中国储蓄率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也能够较好地模拟其短期的周期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人力财富比例 金融加速器
原文传递
高储蓄率、转移成本与农民工储蓄率 被引量:4
6
作者 冯虹 李晨曦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22,共16页
研究探讨了储蓄率问题的分析思路,结合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认为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及其高储蓄率是中国居民整体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高流动性的特征,那么转移成本是农民工必然要面对的社会现实。研究解... 研究探讨了储蓄率问题的分析思路,结合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认为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及其高储蓄率是中国居民整体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高流动性的特征,那么转移成本是农民工必然要面对的社会现实。研究解释了转移成本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农民工的消费储蓄决策模型从理论上论述了转移成本与农民工储蓄率存在正相关,并进一步结合2013年和2015年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成本 农民工 高储蓄率 消费决策模型
原文传递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鹏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4-39,52,共7页
近年来,在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及随之而来的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企业与政府储蓄,以及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上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对商业银行、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造成深远影响... 近年来,在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及随之而来的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企业与政府储蓄,以及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上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对商业银行、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造成深远影响,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在于决策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源头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双顺差 高储蓄率 热钱
下载PDF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是什么——基于多元回归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鹏 冯新力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31,共8页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而快速增长,正确分析这一现象的利弊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有较大...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而快速增长,正确分析这一现象的利弊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实际利率与居民储蓄成反向增长、物价的下降会引起居民储蓄的增加、体制性因素对居民储蓄有正面影响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引导居民储蓄行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居民收入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1978-2013年数据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泉 张馨予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居民储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是影响特定时空国民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变量的重要因素和基本依据之一,持续增加的居民储蓄也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来源和动力保障之一。选取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存款名义利... 居民储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是影响特定时空国民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变量的重要因素和基本依据之一,持续增加的居民储蓄也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来源和动力保障之一。选取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预防性储蓄等因素,以山东省1978-2013年的居民储蓄为例系统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储蓄增长的主要因素,储蓄的低利率弹性是利率政策在实践层面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则进一步强化了居民储蓄的倾向。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立足于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品种及渠道,不断改善银行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和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居民储蓄分流和缩小贫富差距,进一步通过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减少预防性储蓄,对于实现居民储蓄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利率 高储蓄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汇率风险比较——基于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的视角
10
作者 刘涛 周继忠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7,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汇兑损益的影响因素,在比较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汇率风险后发现,二者在形成机理和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源于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的不同,而储蓄率和对短期流入资本的监管等制度性因素则是造成...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汇兑损益的影响因素,在比较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汇率风险后发现,二者在形成机理和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源于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的不同,而储蓄率和对短期流入资本的监管等制度性因素则是造成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汇率风险截然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应继续坚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增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适时打破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降低银行汇率风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考虑采取临时性资本管制措施,积极推动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立;适当降低中国的高储蓄率,改变传统的高投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兑损益 资产负债表 高储蓄率 新兴市场国家
下载PDF
论农耕传统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影响
11
作者 王绍东 高秀艳 李永红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悠久的农耕传统与强烈的灾荒记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传统,使勤劳节俭的品德贯穿到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之中,并被保留、传承,成为一种民族性格。在灾害频发的农业社会,储蓄是农民对付灾荒的基本手段,灾荒...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悠久的农耕传统与强烈的灾荒记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传统,使勤劳节俭的品德贯穿到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之中,并被保留、传承,成为一种民族性格。在灾害频发的农业社会,储蓄是农民对付灾荒的基本手段,灾荒与饥饿的记忆,强化了中国人储存粮食与财富的欲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耕传统的不断弱化,灾荒记忆日益淡薄,新一代中国人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重消费、轻储蓄的倾向已经开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储蓄率 农耕传统 灾荒记忆
下载PDF
中国的高储蓄率与外部失衡
12
作者 杨涛 崔传涛 李少知 《金融市场研究》 2013年第1期24-39,共16页
过去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内部与外部失衡的程度均创历史新高。这些失衡可归因于中国经济中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扭曲,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显著地放大了这些结构性扭曲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以及尚未完善的社会福利改革,也... 过去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内部与外部失衡的程度均创历史新高。这些失衡可归因于中国经济中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扭曲,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显著地放大了这些结构性扭曲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以及尚未完善的社会福利改革,也是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外部失衡 人口结构 社会福利
原文传递
中国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和应对思路探讨
13
作者 赵亮亮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8期37-40,共4页
讨论了中国养老问题的几个特殊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客观上,应对老龄化趋势需要提高储蓄率,但是中国目前的储蓄率过高,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缓解这种两难局面,需要进行分配体制的改革。通胀上升和资产价格增长降低... 讨论了中国养老问题的几个特殊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客观上,应对老龄化趋势需要提高储蓄率,但是中国目前的储蓄率过高,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缓解这种两难局面,需要进行分配体制的改革。通胀上升和资产价格增长降低了人们参加养老保障的意愿,这是推进养老保障建设需要考虑的。城乡之间养老成本差异较大,缓解养老负担也要求中国实行渐进性的城市化。为了降低养老成本,需要放松管制,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体制 老龄化 高储蓄
下载PDF
中国高储蓄率的测度与动态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尧成 顾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50,共8页
首先分析了中国储蓄率偏高的含义并对偏高的程度进行了测度,指出偏高程度不断上升是中国高储蓄率动态的主要特征事实。随后,建立一个扩展的缓冲存货模型,分析了存在信贷约束时,随机冲击对储蓄率的动态影响机制,指出该机制中存在着"... 首先分析了中国储蓄率偏高的含义并对偏高的程度进行了测度,指出偏高程度不断上升是中国高储蓄率动态的主要特征事实。随后,建立一个扩展的缓冲存货模型,分析了存在信贷约束时,随机冲击对储蓄率的动态影响机制,指出该机制中存在着"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为居民在面临随机冲击时通过增加储蓄会获得流动性溢价,而且流动性溢价与随机冲击的程度成正比,因此该效应会放大储蓄率的波动。最后应用该模型对1978年至2013年中国储蓄率动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中国储蓄率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也能够较好模拟其短期的周期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测度 金融加速器
下载PDF
流动性过剩成因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李国英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2-213,共2页
流动性过剩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章从持续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外汇储备、居民储蓄、企业、政府储蓄以及国际投机性资本等角度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双顺差 高储蓄率 热钱
下载PDF
美丽的烦恼:如何用好我国的巨额储蓄?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洋 《新金融评论》 2017年第4期75-88,共14页
我国的巨额储蓄是一种美丽的烦恼:它是美丽的,因为它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居民和政府的购买力;它也是一个烦恼,因为它创造了海量的流动性。本文认为,解决我国经济高杠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消费占GDP的份额,降低储蓄率。另一方面,... 我国的巨额储蓄是一种美丽的烦恼:它是美丽的,因为它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居民和政府的购买力;它也是一个烦恼,因为它创造了海量的流动性。本文认为,解决我国经济高杠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消费占GDP的份额,降低储蓄率。另一方面,降低储蓄率,也是提高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必需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巨型经济体,且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仍然没有结束,因此,尽管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很快,但巨大的经济腹地足以支撑消费的继续增长。当下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转变观念,把'勤劳致富'让位给'适度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杠杆 高储蓄 消费
原文传递
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基于资本和劳动力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国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112,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率大于9%,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解决了13.9亿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比例低于7%。历经几十年的连续增长后,国内经济出现了某些减弱的迹象。尤其是在国际金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率大于9%,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解决了13.9亿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比例低于7%。历经几十年的连续增长后,国内经济出现了某些减弱的迹象。尤其是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我国进出口总额迅速下降,经济增长随之放缓。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及时地扭转了经济增长下滑的局面,但却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例如通胀趋势凸显,房地产价格屡创新高,许多工业体系严重产能过剩等。所有的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文章从资本和劳动力两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展开探讨,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从而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本要素 高储蓄率 城乡差距 劳动力要素
下载PDF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玮 《商业经济》 2011年第11期45-47,共3页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大,历史传统文化和医疗、养老、住房、教育产业化等政策的误导以及投资环境发展滞后与投资渠道狭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政府应通过深化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拓宽个人...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大,历史传统文化和医疗、养老、住房、教育产业化等政策的误导以及投资环境发展滞后与投资渠道狭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政府应通过深化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拓宽个人投资渠道;开发消费热点,引导居民合理地安排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促进居民储蓄率适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率 消费 原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经济货币化对居民高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鹏程 冉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63-365,共3页
为了探讨中国经济货币化对居民高储蓄的影响,梳理已有理论成果后认为中国经济货币化推动了居民高储蓄,并以居民储蓄率、经济货币化率等5个指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85-2006年间的情况,结果显示:经济货币化率的提高和... 为了探讨中国经济货币化对居民高储蓄的影响,梳理已有理论成果后认为中国经济货币化推动了居民高储蓄,并以居民储蓄率、经济货币化率等5个指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85-2006年间的情况,结果显示:经济货币化率的提高和居民高储蓄正相关,利率及通胀率也会对高储蓄产生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体系部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储蓄 经济货币化 利率
下载PDF
对中国高储蓄率的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朝晖 何建武 +1 位作者 蒋周文 王书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共4页
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目前,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改善时间较长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关键词 中国 高储蓄率 低转化率 非平衡增长 资本积累 储蓄业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