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对早期宫颈癌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鹏 郭珍 +9 位作者 赵冬梅 徐慧芳 贾漫漫 任玲艳 陈佩佩 孙星媛 李梦洁 孙喜斌 乔友林 张韶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至7月在河南省济源市招募的3231名妇女作为宫颈癌筛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 DNA检测,细胞学检查结果≥ASCUS、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但HPV16/18阳...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至7月在河南省济源市招募的3231名妇女作为宫颈癌筛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 DNA检测,细胞学检查结果≥ASCUS、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但HPV16/18阳性的受试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HR-HPV和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其95%CI。结果符合入选标准且纳入研究的受试者共计3231例,其年龄为(46.84±10.00)(21~64)岁。其中HR-HPV阳性者524例,HPV16阳性者91例,HPV 18阳性者15例。以病理检测结果CIN2+为金标准,HR-HPV检测对宫颈癌筛查人群的筛查效果的灵敏度为93.75(95%CI:79.85~98.27),特异度为84.56%(95%CI:83.26~85.77),HPV16/18型别的灵敏度(65.63%,95%CI:48.31~79.59)低于HR-HPV,特异度(97.44%,95%CI:96.83~97.93)高于HR-HPV。按照年龄30岁和45岁进行分层后,HPV16/18在<30岁年龄组的灵敏度与HR-HPV一致(100%,95%CI:34.24~100.00),特异度高于HR-HPV(98.71%,95%CI:96.27~99.56比84.48%,95%CI:79.27~88.58),在30~45岁和≥45岁年龄层,HR-HPV的灵敏度高于HPV16/18(85.71%,95%CI:48.69~97.43比71.43%,95%CI:35.89~91.78、95.65%,95%CI:79.01~99.23比60.87%,95%CI:40.79~77.84),特异度低于HPV16/18(86.89%,95%CI:84.58~88.90比98.51%,95%CI:97.51~99.11、83.49%,95%CI:81.81~85.04比96.80%,95%CI:95.94~97.48)。结论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对于年龄>30岁女性,在宫颈癌筛查是更建议进行HR-HPV检测。因此,HR-HPV检测是人群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HPV HPV16/18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筛查
原文传递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孙娟娟 宋晓婕 +2 位作者 罗自娟 夏红慧 袁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2期2336-2338,2263,共4页
目的:探究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筛查联合检查在宫颈癌(CC)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疑似CC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进行HR-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 目的:探究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筛查联合检查在宫颈癌(CC)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疑似CC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进行HR-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评价三种筛查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18例可疑CC患者中,病理学诊断炎症患者162例(50.94%),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51例(47.48%),鳞癌(SCC)患者5例(1.57%);HR-HPV、TCT及HPV+TCT联合对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8.30%、85.22%和99.37%;HR-HPV与TCT单独检测的符合率随患者病情进展呈现升高趋势(P〈0.05);TCT、HR-HPV检测单独进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低于联合诊断(P〈0.05);HR-HPV与TCT联合检测诊断CC的敏感度为98.71%、特异度100%。结论:TCT检查HR-HPV筛查联合检查C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为CC筛查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 病理学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亚型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秀灵 孙虹 +4 位作者 周琼华 陈燕娥 符剑花 李春梅 周爱梅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感染情况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探讨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感染情况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探讨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的591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照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CC)组(19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组(23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组(150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of cervical carcinoma, SCC)组(10例),回顾性分析各组HR-HPV感染情况,对不同HR-HPV感染亚型与宫颈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C、LSIL、HSIL和SCC组患者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28.2%(55/195)、79.7%(188/236)、93.3%(140/150)、100.0%(10/10),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72.464,P<0.001)。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单一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多重感染率之间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亦呈升高趋势,但在SCC组的感染率稍有回落(P<0.05)。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及全部宫颈病变患者中,感染率最高的亚型均为HPV16,且HPV16的感染率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4.805,P<0.001)。结论:HR-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组患者HR-HPV的单一感染均明显大于多重感染率,本地区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感染率最高的5种亚型依次为HPV16、52、58、1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宫颈癌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雌、孕激素受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晓波 顾依群 +3 位作者 王爱春 汪颖南 钟萍萍 卢利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甾体类激素受体ER、PR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PV、ER、PR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表达率...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甾体类激素受体ER、PR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PV、ER、PR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表达率为0,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16/18的表达率逐渐升高,至高度上皮内瘤变组(CINII、III级)达高峰。HPV16/18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PV31/33主要在低度上皮内瘤变组中表达。ER、PR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R-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首要启动因素,ER、PR在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早期起促进作用,但PR也可能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自拟益气清毒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邪瘀滞型慢性宫颈炎伴下生殖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玲玲 秦秋果 +1 位作者 郝建珍 王转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4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清毒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邪瘀滞型慢性宫颈炎伴下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效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伴HR-HPV持...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清毒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邪瘀滞型慢性宫颈炎伴下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效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伴HR-HPV持续感染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妇康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清毒汤口服治疗,记录两组HR-HPV转阴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HR-HPV转阴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清毒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邪瘀滞型慢性宫颈炎伴HR-HPV感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益气清毒汤 保妇康栓 慢性宫颈炎 湿邪瘀滞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HPV阳性宫颈癌细胞中NFX1-123与HPV16 E6的细胞定位关系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娇生 郭一帆 于浩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972-2976,共5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NFX1-12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初探其在HPV阳性宫颈癌细胞中与HPV16 E6的细胞定位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获取NFX1-123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并鉴定重组表达质粒。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方法对NFX1-123和HPV... 目的:构建并验证NFX1-12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初探其在HPV阳性宫颈癌细胞中与HPV16 E6的细胞定位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获取NFX1-123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并鉴定重组表达质粒。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方法对NFX1-123和HPV16 E6的相互作用与细胞定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了重组表达质粒nHA-NFX1-123/pRK5构建成功。NFX1-123蛋白可在HEK-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通过免疫共沉淀法验证了NFX1-123和HPV16 E6蛋白结合。免疫荧光观察到与HPV16 E6共表达时,NFX1-123从细胞质迁移至细胞核并与细胞核中的HPV16 E6发生共定位。结论:成功构建nHA-NFX1-123/pRK5重组质粒。NFX1-123蛋白可与HPV16 E6蛋白结合,并受HPV16 E6影响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补充解释了为何胞质中的NFX1-123可与胞核中的HPV16 E6结合并通过多途径促进HR-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向宫颈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X1-123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
下载PDF
2016—2020年新疆阿克苏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雯彤 王小丽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0年新疆阿克苏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宫颈癌筛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妇幼重大项目信息直报系统”收集2016—2020年新疆阿克苏市上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数据,对当地妇...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0年新疆阿克苏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宫颈癌筛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妇幼重大项目信息直报系统”收集2016—2020年新疆阿克苏市上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数据,对当地妇女宫颈癌患病特征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不同特征的妇女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的差异。结果2016—2020年,新疆阿克苏市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共13522例,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者843例(6.23%),癌前病变18例(133.12/10万),宫颈癌3例(22.19/10万),早期诊断率为85.7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既往筛查史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疆阿克苏市妇女的hr-HPV感染率、宫颈癌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均低于全疆水平。建议调整筛查人群的选择,优化资金分配,提高设备的可利用性,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强化筛查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当地妇女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前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门昊 艾雯霞 +1 位作者 孙一鸣 刘丽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18-624,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5年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关联、DNA甲基化、微小RNA、转录因子及功能蛋白在SIL中的作用。尽管HPV疫苗接种可降低发病风险,接种率低仍是问题。SIL诊疗应因级别而异,... 本文综述了近5年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关联、DNA甲基化、微小RNA、转录因子及功能蛋白在SIL中的作用。尽管HPV疫苗接种可降低发病风险,接种率低仍是问题。SIL诊疗应因级别而异,注重新疗法和手术标准,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未来研究应聚焦分子生物学领域,完善病理机制,并加强疫苗接种认知,以有效降低SIL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危型HPV 分子生物学 DNA甲基化 疫苗
下载PDF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敏 于民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据2002年数据统计,全球估计有49万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27万妇女死于该病。目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piloma virus,HR-HPV)联合细胞学检测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妇女首选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案。研... 据2002年数据统计,全球估计有49万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27万妇女死于该病。目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piloma virus,HR-HPV)联合细胞学检测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妇女首选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案。研究显示,HPV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提高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两者联合检测是一个低本高效的方案,HR-HPV与细胞联合检测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妊娠期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者的新型护理模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卫红 张秋玲 +3 位作者 刘玲 王美娟 卢旭 刘巧丽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611-612,6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期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type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者采用新型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9例确认感染HR-HPV者进行认知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并于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感...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期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type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者采用新型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9例确认感染HR-HPV者进行认知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并于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感染HR-HPV的女性出现了严重的身心障碍,采用新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增加了感染者对疾病的认知,治疗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针对妊娠期感染HR-HPV女性的新型护理模式是可行的,对改善其预后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 新型护理模式
下载PDF
TCT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丽娟 张秋菊 樊素珍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1期2569-2571,2601,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4例采用TCT与HR-HPV检测宫颈病变的女性,其中TCT检测阳性和(或)HR-HPV检测阳性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4例采用TCT与HR-HPV检测宫颈病变的女性,其中TCT检测阳性和(或)HR-HPV检测阳性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HR-HPV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及组内TCT和HR-HPV阳性率。结果TCT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41%、94.89%、74.29%、91.76%;HR-HPV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3%、93.18%、73.91%、95.91%。TCT和HR-HPV联合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6%、98.86%、94.94%、98.03%。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18例(宫颈癌组)、CIN1级25例(CIN1组)、CIN2级22例(CIN2组)、CIN3级为17例(CIN3组),正常352例(正常组)。宫颈癌组、CIN1组、CIN2组、CIN3组患者的TCT阳性率和HR-HPV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受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IN2组、CIN3组患者的HR-HPV阳性率均高于TCT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联合TCT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HR-HPV在宫颈癌及CIN2、3级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早期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下载PDF
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社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9
12
作者 左玲 李顺英 邓亭月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社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育德社区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行TCT和高危HPV检测的已婚妇女1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TCT或高危型HPV任一检查结果阳...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社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育德社区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行TCT和高危HPV检测的已婚妇女1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TCT或高危型HPV任一检查结果阳性者行病理组织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为金标准,比较TCT和高危HPV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 100例受检者的TCT阳性78例,阳性率为7.09%,高危型HPV阳性106例,阳性率为9.64%。TCT、HPV双阳性2例,TCT(阳)、HPV(阴)1例,TCT(阴)、HPV(阳)0例,TCT、HPV双阴性0例。TCT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62.93%;高危型HPV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49.27%;TCT联合HPV(串联)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25.85%;TCT联合HPV(并联)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6.34%。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联合高危型HPV(并联)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社区筛查宫颈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社区 宫颈癌
下载PDF
高危人类乳头状病毒负荷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关系 被引量:39
13
作者 金力 郎景和 +1 位作者 王友芳 程雪梅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2-425,共4页
目的:高危人类乳头状病毒(HR-HPV)负荷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分级关系。方法:分析2003.01-2004.05北京协和医院因细胞学异常,行HPVDNA检测,阴道镜活检者183例。结果:在细胞形态学表现为炎症-不同级别CIN中,HPV病毒负荷量的分布无显著... 目的:高危人类乳头状病毒(HR-HPV)负荷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分级关系。方法:分析2003.01-2004.05北京协和医院因细胞学异常,行HPVDNA检测,阴道镜活检者183例。结果:在细胞形态学表现为炎症-不同级别CIN中,HPV病毒负荷量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当将HPVDNA病毒负荷分为阴性组、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时,CIN分级与病毒负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从病理说明了炎症-CIN与HR-HPV病毒负荷间没有明显界限,病毒负荷的高低不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然而,负荷量越高,患高度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类乳头状病毒(HR—HPV) 病毒负荷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下载PDF
HR-HPV DNA PCR联合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炎添 陈青龙 +5 位作者 熊燕 苏雪棠 黄伟刚 石胜 郭翼华 陈荣策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40例T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的患者进行HR-HPV DNA 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40例T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的患者进行HR-HPV DNA 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T阳性合并HPV阳性患者共259例,其中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例数(阳性率)分别为155例(59.8%)、81例(31.3%)、15例(5.8%)、8例(3.1%);259例患者中ASCUS、LSIL、HSIL、SCC合并HR-HPV的阳性例数(阳性率)分别为28例(18.1%)、20例(24.7%)、10例(66.7%)、8例(100.0%)。HR-HPV和TCT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与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TCT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5%、11.1%、2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8%、59.2%、40.8%。结论TCT与HR-HPV DNA PCR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诊断
下载PDF
318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的TCT和hrHPV检测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石杏先 余立群 高国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现有的筛查方法,减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3,CIN2/3)及宫颈癌的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8月318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航空总医院治疗的CIN2/3及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现有的筛查方法,减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3,CIN2/3)及宫颈癌的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8月318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航空总医院治疗的CIN2/3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IN2/3为296例、宫颈癌为22例,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检测方法,分析患者的年龄、TCT和hrHPV。结果:296例CIN2/3患者中30~39岁患者为130例(43.92%)、占第1位,20~29岁年轻患者为69例(23.31%)、占第3位。318例患者中TCT阳性为199例(62.58%),hrHPV阳性为308例(96.86%),两者联合筛查阳性为313例,阳性率为98.43%(313/318)。hrHPV分型检测主要亚型依次为16、52、58、33、18、31型。结论:CIN2/3及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年轻化,年轻患者筛查不容忽视。TCT单独筛查较hrHPV单独筛查易漏诊高级别病变,TCT联合hrHPV筛查可提高检出率。TCT阴性,hrHPV非16、18亚型的其他hrHPV阳性,尤其是hrHPV52、58、33、31亚型阳性患者也建议行阴道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TCT hrHPV 阴道镜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b栓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4
16
作者 蒋桔莲 柴泽英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栓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就诊的HR-HPV感染的CIN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5例)和对照组(n=55例)。两组均于月...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栓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就诊的HR-HPV感染的CIN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5例)和对照组(n=55例)。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d行LEEP术,实验组患者于LEEP术后3d予以重组干扰素α-2b栓1枚阴道内放置,隔日1次,连用3个月,月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外余治疗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行阴道镜、HPV检查评估CIN治疗效果及HPV清除率。结果:实验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χ2=5.39,P〈0.05),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χ2=6.07,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出现并发症2例和8例,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6,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CIN病变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27,P〈0.05),CIN病变持续或残存率低于对照组(χ2=4.27,P〈0.05),实验组患者HPV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5,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栓在HRHPV感染的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应用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提高CIN病变治愈率,能提高HPV清除率,更有效清除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环形电切术 重组干扰素Α-2B
下载PDF
762例妇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谢建渝 余娟 董国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0期2533-2535,共3页
目的研究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现状及宫颈病变的感染率,并分析762例妇女年龄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762例18~65岁妇女行第2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两种方法联合... 目的研究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现状及宫颈病变的感染率,并分析762例妇女年龄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762例18~65岁妇女行第2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及电子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并以病理结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结果 762例妇女hrHPV检测阳性率为35.96%(274/762);病理组织学诊断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85例;HPV阳性患者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为79例,敏感性为92.94%(79/85)。hrHPV感染情况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HPV病毒载量及阳性表达率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高。结论 HC2-HPV-DNA检测是目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最好方法;不同年龄段hrHPV感染情况不同;HC2-HPV-DNA检测hrHPV病毒载量及阳性表达率与CIN以及宫颈癌发生有关,但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第2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 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乳杆菌活菌胶囊、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术治疗CIN伴HR-HPV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黄文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R-HPV)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就诊的CIN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于月经后5~7d行LEEP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R-HPV)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就诊的CIN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于月经后5~7d行LEEP术,观察组于LEEP术后3d予以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放置,每次1粒(0.25g),每晚1次]联合干扰素α-2b栓[阴道内放置,每晚1枚(10万IU),隔日1次]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用的干扰素α-2b栓治疗,两组连用3个月经周期。两组术后观察其阴道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流液时间及并发症,术后6个月比较CIN治疗效果及HRHPV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阴道流液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出现并发症2例和8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9,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IN病变治愈率高于对照组,CIN病变持续或残存率低于对照组(χ~2=3.98,P<0.05),HR-HPV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3,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术治疗CIN伴HR-HPV感染可促进术后创面的愈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流液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提高CIN病变治愈率,更有效清除HR-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环形电切术 乳杆菌活菌胶囊 干扰素α-2b栓
原文传递
高危型HPV分型、TCT、P16/Ki-67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艳 王瑾 +1 位作者 解浩然 桑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875-287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P16/Ki-67免疫化学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HR-HPV、TCT、P16/Ki-67双染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患者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P16/Ki-67免疫化学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HR-HPV、TCT、P16/Ki-67双染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患者98例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与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的符合度。结果:细胞学P16/Ki-67免疫化学双染和TCT检测阳性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均P<0.05)。HPV16/18型感染患者中P16/Ki-67双染阳性率(72.3%)高于HPV其他12型感染阳性患者(34.3%)。HR-HPV、TCT、P16/Ki-67双染单独检测对HSIL+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4.3%、62.3%和81.1%,特异度分别为29.0%、71.1%和84.4%。P16/Ki-67+HR-HPV+TCT联合检测筛查HSIL+的诊断准确度最高为86.7%,灵敏度84.9%、特异度88.9%。结论:HR-HPV以及TCT和P16/Ki-67免疫化学双染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率和阴道镜转诊率,可为临床分流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型 液基薄层细胞学 P16/Ki-67双染 效能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惠霞 韩肖燕 +1 位作者 林宇庚 郝增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情况,为防治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门诊行人乳头瘤病...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情况,为防治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门诊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的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HPV分型检测及宫颈病理结果。结果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173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21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34例,鳞状细胞癌5例。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中HR-HPV感染率依次为57.8%(100/173)、80.1%(169/211)、94.78%(127/134)、100.00%(5/5),在所有类型的宫颈病变中HR-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HPV型别依次为16型(27.7%)、52型(17.0%)、58型(15.7%)、51型(8.8%)、66型(8.6%)。结论 HR-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R-HPV多重感染更常见于宫颈病理学异常而非宫颈炎症,更常见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而非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PV16、52、58是本研究中宫颈病变最常见的3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宫颈癌 多重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