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n reduced lodging of high-yield and-density maize 被引量:47
1
作者 XUE Jun XIE Rui-zhi +5 位作者 ZHANG Wang-feng WANG Ke-ru HOU Peng MING Bo GOU Ling LI Shao-k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717-2725,共9页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maize yield, but often increases lodging rate and severity, significantly elevating the risk and cost of maize production. Therefore, lodging is a major factor r...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maize yield, but often increases lodging rate and severity, significantly elevating the risk and cost of maize production. Therefore, lodging is a major factor restricting future increases in maize yield through high-density planting. This paper reviewed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ize lodging rate and plant morphology, mechanical strength of stalks, anatom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lks, root characteristics, damage from pests and diseas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se factors and explored possible ways to improve lodging resistance were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increasing maize lodging resistance under high-density planting condi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develop maize cultivation practices and lodging-resistant maize cultiv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lodging resistance stalk strength high yield high plant density
下载PDF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去叶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及单叶光合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铁宁 徐彩龙 +1 位作者 谷利敏 董树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当前玉米产量的提高部分归因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但过高的种植密度使冠层中下部叶片光照条件变差,致使单株生长速率降低。因此,如何缓解该条件下群体光合与单株光合性能的矛盾成为当前玉米高产栽培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种植密度为105... 当前玉米产量的提高部分归因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但过高的种植密度使冠层中下部叶片光照条件变差,致使单株生长速率降低。因此,如何缓解该条件下群体光合与单株光合性能的矛盾成为当前玉米高产栽培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种植密度为105 000株hm–2的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及半紧凑型玉米品种金海5号的群体光合速率(CAP)、叶面积指数(LAI)、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及抗氧化酶活性等对不同程度去叶的响应,以期为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稳定或提高单株生产力探讨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也为耐密高产品种选育提供借鉴。开花后3 d分别2个品种做不同程度去叶处理,包括去除植株顶部2片叶(S1)、4片叶(S2)、6片叶(S3),以不去叶植株为对照(S0)。结果表明,去叶可显著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群体透光率(LT),然而S2和S3处理显著降低了LAI,增加了生育后期的漏光损失,不利于光能利用率的提高,致使其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较低;去除植株顶部两片叶(S1)可显著提高籽粒灌浆期间CAP并延长LAI高值持续期,形成较高的籽粒产量,而过度去叶(S2和S3)则显著降低产量;花后52 d,郑单958 S1处理CAP较对照升高12.49%,而金海5号则升高23.08%;随去叶程度的增强,花后0-26 d内各去叶处理穗位叶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S0,但之后S1处理表现出较优的单叶光合特性。S1处理穗位叶自花后13 d起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可见,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去除植株顶部2片叶可有效调控两株型玉米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穗位叶光合特性及活性氧清除能力,能较好地协调高密度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且对半紧凑型品种金海5号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密度 去叶 群体光合 单叶光合
下载PDF
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4
3
作者 朴琳 李波 +4 位作者 陈喜昌 丁在松 张宇 赵明 李从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048-3058,共11页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000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000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冠优化栽培模式:(1)传统模式(旋耕20 cm,60 cm等行距,RU),(2)耕层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60 cm等行距,SU),(3)冠层优化模式(传统旋耕20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RWC),(4)综合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SWC)。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冠层大田切片(垂直)、群体光分布、光合性能、蔗糖合成酶活性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常规栽培模式(RU),耕层优化模式(SU)的玉米冠层叶片干物质增加,冠层优化模式(RWC,SWC)下密植群体株高和穗位高降低30 cm以上,但群体整齐度下降明显;RWC和SWC处理,叶片垂直分布似“纺锤型”更为均匀,垂直高度180—240 cm的光能截获相比传统模式显著降低8%—37%,而穗位以下(120—180 cm)相比传统模式提高44%—129%;RU和SU处理呈现“漏斗型”株型特征,叶片集中分布在冠层顶部。根-冠协同优化可改良高密玉米群体冠层垂直结构,显著提高穗位及穗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穗位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维持生育后期冠层叶片的生理活性,延长干物质活跃积累期10 d以上。【结论】综合优化模式(SWC)改变冠层干物质空间分布,增加了密植群体中下部光能截获和光合碳代谢能力,促进了花后冠层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栽培措施 冠层结构 干物质 密植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胡旦旦 张吉旺 +2 位作者 刘鹏 赵斌 董树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0-930,共11页
探究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在82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选用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在大田条件下设置M(两种子相同数量混合后随机混播)、1行郑单958和1行登海605混播(1∶1)、2行郑单958和2行登... 探究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在82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选用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在大田条件下设置M(两种子相同数量混合后随机混播)、1行郑单958和1行登海605混播(1∶1)、2行郑单958和2行登海605混播(2∶2)、单播郑单958(SZD958)和单播登海605(SDH605)5个水平,研究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对黄淮海夏玉米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叶片衰老酶活性、冠层透光率等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ZD958和DH605混播可显著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群体透光率,使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穂位叶净光合速率较单播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混播处理较单播增加生育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此同时,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混播显著增加玉米群体产量,究其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有效增加。M、1∶1、2∶2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较SZD958和SDH605分别增加11.47%、8.70%、8.48%和9.30%、6.42%、6.20%,其中M、1∶1、2∶2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混播处理通过优化冠层结构,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延缓叶片衰老,减缓花后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致使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提高。可见,合理品种搭配的混播栽培可显著提高密植夏玉米产量,是提高黄淮海区夏玉米产量的可选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植 混播 光合性能 产量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和氮素供应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宝俐 董金龙 +1 位作者 李汛 段增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3-660,共8页
本文通过N供应浓度[2(低N),7(中N)和14(高N)mmol/L]和CO_2浓度[400(C1),625(C2),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一,以及硝铵比[14/0(N1),13/1(N2),11/3(N3)和8/6(N4)]和CO_2浓度[400(C1),800(C3),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 本文通过N供应浓度[2(低N),7(中N)和14(高N)mmol/L]和CO_2浓度[400(C1),625(C2),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一,以及硝铵比[14/0(N1),13/1(N2),11/3(N3)和8/6(N4)]和CO_2浓度[400(C1),800(C3),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二,共同研究黄瓜叶片光合色素对CO_2升高、N供应浓度和形态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时,低、中和高N下,C4处理使得植物干物质都明显增加;而初果期干物质提高程度下降,植株生长速率降低。中等CO_2浓度(C3)显著增加植物在各硝铵比处理的干物质量,但最高CO_2浓度(C4)有提高N3处理的干物质量的趋势。苗期时,在低N和中N供应时C4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但高N时,C3处理提高总色素含量,C4处理提高叶绿素b含量;初果期时CO_2浓度处理对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N2硝铵比处理,中等CO_2浓度(C3)下叶片的3种色素含量最高。因此当苗期N素供应浓度较低时,CO_2浓度升高会显著降低叶片3种色素的含量,这主要可能与苗期植物生长速率显著提高产生的稀释作用有关。当N浓度为14 mmol/L时,CO_2浓度适当提高显著促进色素合成,其合成速率大于植物生长速率,导致色素含量提高,提高光合能力;初果期时,CO_2浓度升高的促进作用降低缓和了色素浓度的下降。适当提高NH4+-N供应比例也能达到提高色素含量的效果,但CO_2浓度不宜过高。故而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可能受到CO_2浓度升高导致的植物干物质增加速率和光合色素合成速率改变的双重调节。中N和高N供应时,叶绿素a/b在苗期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初果期仅在高N时有显著降低。而在硝铵比试验中,植株种植稀疏时,C4处理提高叶绿素a/b。因此,CO_2浓度升高下的植物捕光能力的提高,可通过适当降低叶片光照强度和提高N供应浓度来实现。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使用中等浓度CO_2施肥,提高N肥供应浓度和NH4+-N比例,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施肥 硝铵比 生长速率 色素合成速率 密植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主栽品种在稀植与密植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连发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部分小麦主栽品种为试材,分析了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组分的品种在稀植和密植条件下粉质仪稳定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的稳定时间对密度的反应因品种而异。从稀植到密植条件,稳定时间变化趋势...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部分小麦主栽品种为试材,分析了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组分的品种在稀植和密植条件下粉质仪稳定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的稳定时间对密度的反应因品种而异。从稀植到密植条件,稳定时间变化趋势存在着增长、缩短和不变化三种方式,带有7+8谱带的小麦品种稳定时间有增长趋势;不含7+8谱带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HMW-GS 稀植 密植 品种
下载PDF
控失尿素和密植对辽河三角洲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曲航 宫亮 +4 位作者 李波 金丹丹 高云 张文忠 孙文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了明确氮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辽河三角洲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选择典型稻田,以不施肥+稀植和不施肥+密植为对照,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置了普通尿素+稀植、普通尿素+密植、控失尿素+稀植、控失尿素+密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 为了明确氮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辽河三角洲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选择典型稻田,以不施肥+稀植和不施肥+密植为对照,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置了普通尿素+稀植、普通尿素+密植、控失尿素+稀植、控失尿素+密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水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受到氮肥类型的显著影响,而种植密度以及氮肥类型×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不管是稀植还是密植,施用控失尿素均能够提高水稻产量(6.6%~13.8%)和氮素利用率(5.4%~10.1%)。而与稀植相比,密植并不能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虽然密植后水稻群体增大,促进了前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和有效穗形成,但减少了生育后期的吸氮量,导致穗粒数显著降低10.3%。控失尿素能够提高稀植和密植处理的有效穗,但仅增加了稀植处理的穗粒数;此外,施用控失尿素还可以通过提高吸氮量、增加氮素利用率,从而间接减少氮素盈余15.7~28.2 kg/hm^(2)。因此,在辽河三角洲地区,采用稀植方式配合施用控失尿素就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的吸收利用,这也是适宜该地区水稻稳产高产种植的有效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植 水稻 控失尿素 氮肥阈值
下载PDF
低氮密植对机插晚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志长 沈涛 +1 位作者 胡宇倩 宋海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553,共8页
【目的】探明低氮密植对机插晚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推广低氮密植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杂交稻泰优390和常规稻湘晚籼13为材料,设低氮高密(N 120 kg/ha、36.36万穴/ha)和常规栽培(N ... 【目的】探明低氮密植对机插晚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推广低氮密植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杂交稻泰优390和常规稻湘晚籼13为材料,设低氮高密(N 120 kg/ha、36.36万穴/ha)和常规栽培(N 150 kg/ha、28.57万穴/ha)2种氮肥密度水平,测定不同氮肥密度处理下机插晚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干物质含量、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及齐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参数。【结果】与常规栽培相比,低氮高密处理下泰优390产量降低5.56%,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湘晚籼13产量无显著变化;低氮高密处理机插晚稻的有效穗数、单位面积茎蘖数、成穗率、收获指数和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上升,群体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变化;泰优390生育中后期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P<0.05),湘晚籼13生育中后期叶片SPAD值和Pn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氮肥施用量减少20%的条件下(150 kg/ha降至120 kg/ha)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机插晚稻仍可稳产。综合考虑产量、肥料成本和环境保护,低氮密植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晚稻 低氮密植 常规栽培 产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国外玉米耐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笑娟 刘彩凤 +4 位作者 谢虹 陈少方 马永良 郝学景 张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50-51,139,共3页
文章从玉米耐密性的遗传改良、影响因素以及高密度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对国外玉米耐密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提高主要归功于耐密性的增强;耐密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性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高产性和稳产性的统一... 文章从玉米耐密性的遗传改良、影响因素以及高密度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对国外玉米耐密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提高主要归功于耐密性的增强;耐密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性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高产性和稳产性的统一是现代优良杂交种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密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玉米耐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富亮 李明 +1 位作者 蒋锋 刘鹏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7期29-30,49,共3页
该文从玉米耐密性的研究现状和玉米耐密性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玉米品种耐密性选育、评价鉴定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玉米耐密性的研究方向,为开展玉米耐密性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 耐密性 研究进展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