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油高产、多抗、广适性大豆品种‘合农85’选育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张振宇 刘忠堂 《农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12,共8页
为了选育高油高产、多抗、广适性的大豆品种,采用分子设计与杂交育种结合的方法育成了大豆新品种‘合农85’,2017、2018年分别由黑龙江省和国家审定推广。该品种百粒重22~25 g,油分含量22.60%,蛋白质含量38.40%;中抗SCSH和SMVⅠ号株系,... 为了选育高油高产、多抗、广适性的大豆品种,采用分子设计与杂交育种结合的方法育成了大豆新品种‘合农85’,2017、2018年分别由黑龙江省和国家审定推广。该品种百粒重22~25 g,油分含量22.60%,蛋白质含量38.40%;中抗SCSH和SMVⅠ号株系,抗Phytophthora sojae;在北方春大豆区属中早熟品种;省级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20.8 kg/hm^(2),较对照‘合丰55(合交02-69)’增产12.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4.6 kg/hm^(2),较对照‘合丰55(合交02-69)’增产12.0%;国家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 kg/hm^(2),较对照平均值A和‘合交02-69’平均增产9.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87.5 kg/hm^(2),较对照‘合交02-69’增产8.1%。结果表明,该品种的选育不仅为油用大豆生产提供了新品种,同时也为高油大豆育种及资源利用探索了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高产 多抗 广适性 大豆品种‘合农85’ 选育研究
下载PDF
基于国内外大豆品种比较的中国大豆品种改良路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勇 姜思琦 +3 位作者 于莉莉 徐江源 洪慧龙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1,共7页
我国的大豆生产落后于世界大豆主产国,从品种角度看,存在着单产水平低、油分含量低等问题。本文对主产国大豆品种研发应用情况以及美国大豆品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了美国在大豆种质的资源研究、育种技术研发、品种特性鉴定以及环境... 我国的大豆生产落后于世界大豆主产国,从品种角度看,存在着单产水平低、油分含量低等问题。本文对主产国大豆品种研发应用情况以及美国大豆品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了美国在大豆种质的资源研究、育种技术研发、品种特性鉴定以及环境因素研究等方面对于大豆品种研发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美大豆品种特性的全面比较分析,明确我国大豆品种在单产、含油量、种植密度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快速提升我国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路径,即通过对高油大豆资源进行表型精准鉴定,研发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等高效育种技术,聚合产量和其他优异性状,创制优异大豆种质,设计培育高油高产突破性品种,以期为中国大豆品种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改良 高油高产 路径
下载PDF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郭泰 刘忠堂 +2 位作者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5期156-160,共5页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高油高产 合丰50 创新
下载PDF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勇 杨兴勇 +10 位作者 董全中 薛红 张明明 李微微 宋继玲 许德春 孟丽芬 付立新 赵晓南 胡少新 刘录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1-1246,共6页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本研究通过空间诱变有性杂交F2,采用系谱选育方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1.82%,蛋白质含量38.04%,2007-2008年参加国家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9.5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18...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本研究通过空间诱变有性杂交F2,采用系谱选育方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1.82%,蛋白质含量38.04%,2007-2008年参加国家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9.5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11.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43.8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3号增产6.9%,位列第一。采用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克山1号产量稳定性好。2009年由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9002)。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合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和内蒙呼伦贝尔中部和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高产 空间诱变 克山1号
下载PDF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 被引量:8
5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张振宇 刘忠堂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3期25-28,共4页
为了选育既高油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升中国油用大豆生产优势和商品大豆市场竞争力,通过亲本系谱与血缘关系、基因与性状遗传及亲本使用效果分析,优选亲本、配制组合与创建选择群体,优化育种技术与检测分析方法,育成了高油高产大豆新... 为了选育既高油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升中国油用大豆生产优势和商品大豆市场竞争力,通过亲本系谱与血缘关系、基因与性状遗传及亲本使用效果分析,优选亲本、配制组合与创建选择群体,优化育种技术与检测分析方法,育成了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201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油分含量达到23.4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1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25.9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0%;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合农72 高油高产 选育
下载PDF
高产高油春大豆新品种赣豆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赵现伟 赵朝森 +3 位作者 孙丽萍 厉苏宁 王瑞珍 郭兵福 《大豆科技》 2022年第3期48-51,共4页
赣豆15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浙春2号为母本,天隆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春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在江西省春大豆区域试验中,2 a平均产量2688.4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0增产9.94%,粗蛋白含量41.20%... 赣豆15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浙春2号为母本,天隆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春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在江西省春大豆区域试验中,2 a平均产量2688.4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0增产9.94%,粗蛋白含量41.20%,粗脂肪含量21.50%,平均生育期88 d,适宜在江西省春大豆主产区种植。202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豆2021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豆15号 春大豆 高产高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