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锰奥氏体TRIP/TWI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卫 唐正友 +2 位作者 王玫 丁桦 杨平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研究了两种不同锰含量的高锰奥氏体钢在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钢中锰含量的变化,实验钢在流变应力的作用下出现相变诱导塑性的TRIP效应和孪晶诱导塑性的TWIP效应。在1×10^-3s^-1的初始应变速率... 研究了两种不同锰含量的高锰奥氏体钢在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钢中锰含量的变化,实验钢在流变应力的作用下出现相变诱导塑性的TRIP效应和孪晶诱导塑性的TWIP效应。在1×10^-3s^-1的初始应变速率条件下,锰的质量分数为23.8%的实验钢可达到666MPa的抗拉强度和67%的伸长率,而锰的质量分数为33%的实验钢可达到540MPa的抗拉强度和97%的伸长率。并且在10^-3-10^-1s^-1的初始应变速率范围内,实验钢的抗拉强度对于流变应力不敏感,而实验钢的塑性则表现出一定的应变速率敏感性。由于该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望作为新一代高强度、高塑性汽车用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TRIP效应 TWIP效应 应变速率敏感性 汽车用钢
下载PDF
锰含量对奥氏体TRIP/TWIP钢低温冲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昊 丁桦 +2 位作者 唐正友 曾建敏 杨平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47,共6页
对3种不同锰含量的高锰奥氏体钢进行了低温冲击实验,分析了其冲击变形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196-20℃温度区间冲击时,w(Mn)-14.8%(1号)的高锰钢均为脆性断裂,冲击过程中发生了形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w(Mn):33.0%(... 对3种不同锰含量的高锰奥氏体钢进行了低温冲击实验,分析了其冲击变形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196-20℃温度区间冲击时,w(Mn)-14.8%(1号)的高锰钢均为脆性断裂,冲击过程中发生了形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w(Mn):33.0%(3号)的高锰钢,即使在-196℃冲击时,仍呈现出韧性断裂,冲击过程中出现了形变诱导孪晶(TWIP效应);w(Mn):18.8%(2号)的高锰钢有韧脆转变区间,韧脆转变温度约为-80℃,在冲击过程中同时存在TRIP和TWIP效应。随冲击温度降低,TRIP和TWIP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冲击实验 TRIP效应 TWIP效应
原文传递
能量棒以颜色为劣变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婵 董新娜 +2 位作者 李博 钱平 张晓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4-59,共6页
对军用能量棒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以产品色泽为指标,依据感官实验确定产品可接受终点,测定了产品于常温(25℃)下的货架期。通过37、45、50、55、60、65℃恒温加速实验,确定了能量棒色差亮度L*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各温度... 对军用能量棒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以产品色泽为指标,依据感官实验确定产品可接受终点,测定了产品于常温(25℃)下的货架期。通过37、45、50、55、60、65℃恒温加速实验,确定了能量棒色差亮度L*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各温度下的速率常数通过Arrhenius方程和其他5种货架寿命模型进行拟合,建立了以色差亮度L*为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色差亮度L*随贮存时间的变化符合二级模型,即倒数模型;货架寿命模型lnt=ln(1/m)-(lnK)·C是能量棒以颜色为劣变指标的最佳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拟合方程为lnt=9.9354-0.1519C,预测货架期为298 d,预测误差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棒 货架期 预测模型 预测误差
原文传递
利用FR内耗峰对高锰奥氏体合金钢高温时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闵娜 沈赟靓 吴晓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5,共5页
采用内耗方法分析了高锰奥氏体合金钢在720℃时效不同时间MC型碳化物析出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其在652 K左右出现的FR内耗峰强逐渐降低且峰宽变窄。证明了时效过程固溶于奥氏体间隙中的C发生了重新分配,碳化物不断析... 采用内耗方法分析了高锰奥氏体合金钢在720℃时效不同时间MC型碳化物析出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其在652 K左右出现的FR内耗峰强逐渐降低且峰宽变窄。证明了时效过程固溶于奥氏体间隙中的C发生了重新分配,碳化物不断析出导致基体合金含量降低。基于720℃时效不同时间FR内耗峰峰强变化,并结合JMA方程证明了在720℃时效过程中,间隙C原子与奥氏体基体中固溶合金原子形成的碳化物以缺陷为核心形核长大。基于内耗分析结果,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奥氏体合金钢中碳化物(MC型)时效析出过程,可见通过FR峰峰强变化可分析高锰奥氏体合金钢中碳化物析出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时效动力学 内耗 FR峰 碳化物
原文传递
一种高锰奥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艳敏 许艺萍 李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14,共4页
研究了高锰奥氏体钢在室温及100℃条件下拉伸变形过程中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钢在不同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均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获得了较大的延伸率(60%~70%)和较高的抗拉强度(500~700MPa)。在10-3... 研究了高锰奥氏体钢在室温及100℃条件下拉伸变形过程中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钢在不同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均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获得了较大的延伸率(60%~70%)和较高的抗拉强度(500~700MPa)。在10-3~10-1/s级别的初始应变速率范围内,实验钢对流变应力几乎不存在应变速率的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强度和塑性变化不大,由于该钢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有望作为新一代高强度、高塑性汽车用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TRIP效应 汽车用钢
下载PDF
高锰奥氏体钢的碳化物沉淀析出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云学 宋艳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根据磁性衬板对奥氏体钢超高硬度的研发需求,在高锰奥氏体钢中添加适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经热处理的后采用TEM、SEM、XRD等手段研究了固溶时效态高锰奥氏体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以期获得超高硬度奥氏体钢。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钢在固... 根据磁性衬板对奥氏体钢超高硬度的研发需求,在高锰奥氏体钢中添加适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经热处理的后采用TEM、SEM、XRD等手段研究了固溶时效态高锰奥氏体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以期获得超高硬度奥氏体钢。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钢在固溶时效状态下,组织中均匀析出大量Cr23C6相,其数量在675℃时效时达到饱和,随后开始长大聚集;时效使材料中大量弥散析出约十几纳米的VC颗粒,弥散的VC颗粒与基体间存在共格界面,存在多种共格关系,这种具有共格界面的纳米VC颗粒对材料硬度提高作用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Thermo—Calc 碳化物 时效 沉淀析出
原文传递
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力学性能及Hall-Petch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欢 孙新军 +1 位作者 王小江 肖书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共8页
高锰奥氏体低温钢作为一种经济型低温钢材料,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研究晶粒尺寸对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测试了不同晶粒尺寸实验钢的室温拉伸及低温冲击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背散射... 高锰奥氏体低温钢作为一种经济型低温钢材料,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研究晶粒尺寸对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测试了不同晶粒尺寸实验钢的室温拉伸及低温冲击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等方法进行表征并计算其Hall-Petch关系式.-196℃冲击实验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低温钢拥有良好而稳定的超低温冲击性能,且其超低温冲击性能不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经计算实验钢屈服强度所对应的Hall-Petch常数K_y为7. 27 MPa·mm^(0. 5),明显小于其他被研究的奥氏体高锰钢.进一步计算拉伸过程中不同真应变ε对应的Hall-Petch常数K(ε),发现在拉伸过程中,受TWIP效应产生的变形孪晶影响,K(ε)值随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真应变达到0. 3时,组织内变形孪晶不再继续生成,加工硬化过程不再进行,K(ε)也达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PETCH关系 高锰奥氏体低温钢 晶粒尺寸 TWIP效应 形变孪晶 低温韧性
下载PDF
ZG25Mn18Cr4热处理强韧化组织结构根据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旭中 田瑞生 +3 位作者 刘进益 徐启昆 傅典志 张丁非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7-32,共6页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等综合性实验研究了ZG25Mn18Cr4大型铸钢件热处理强韧化的组织结构根据。发现材料的晶内偏析和奥氏体晶界洁净度分析控制钢的屈服强度和韧度。从而改变了此钢按细化晶粒度控...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等综合性实验研究了ZG25Mn18Cr4大型铸钢件热处理强韧化的组织结构根据。发现材料的晶内偏析和奥氏体晶界洁净度分析控制钢的屈服强度和韧度。从而改变了此钢按细化晶粒度控制强韧性的工艺指导思想。对这种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提出了某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无磁钢 奥氏体钢 热处理 韧化
原文传递
Analysis on Shear Deformation for High Manganese Austenite Steel during Hot Asymmetrical Rolling Process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4
9
作者 Feng-li SUI Xin WANG +2 位作者 Jun ZHAO Biao MA Chang-sheng LI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Based on the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the shear stress field of deformation region for high manganese austenite steel during hot asymmetrical roll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rolling ... Based on the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the shear stress field of deformation region for high manganese austenite steel during hot asymmetrical roll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rolling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elocity ratio of upper to lower rolls,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workpiece and the reduction rate, on the shear deformation of three nodes in the upper, center and lower layers were discussed. As the rolling parameters change, distinct shear deformation appear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but the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center layer appears only when the velocity ratio is more than 1.00, and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shear stress in this layer is changed with rolling parameters. A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reflected the change of the maximal absolute shear stress for the center layer was established, by which the maximal absolute shear stress for the center layer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nd the appropriate rolling technology can be de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manganese austenite steel hot asymmetrical rolling shear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原文传递
一种高锰奥氏体无磁钢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峻 朱俊峰 +1 位作者 隋凤利 左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圆柱体单轴压缩实验获得高锰奥氏体无磁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 100℃、应变速率为0.1~30.0 s-1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建立高锰奥氏体无磁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并与实验变形抗... 利用圆柱体单轴压缩实验获得高锰奥氏体无磁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 100℃、应变速率为0.1~30.0 s-1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建立高锰奥氏体无磁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并与实验变形抗力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将变形抗力模型嵌入基于刚塑性有限元法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对实际轧制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轧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控制在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无磁钢 变形抗力 圆柱体单轴压缩 刚塑性有限元法
下载PDF
LNG低温高锰奥氏体钢材料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淑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44-148,152,共6页
高锰奥氏体钢材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降低LNG装备生产成本的新型材料,分析高锰奥氏体钢在船用LNG储罐中应用的技术问题,介绍国外根据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基本要求采用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应力应变曲线、冲击值、CTOD值、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高锰奥氏体钢材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降低LNG装备生产成本的新型材料,分析高锰奥氏体钢在船用LNG储罐中应用的技术问题,介绍国外根据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基本要求采用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应力应变曲线、冲击值、CTOD值、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热膨胀率等方面与9Ni、STS304等传统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外采用高锰奥氏体钢制造LNG储罐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在钢材生产、配套焊材和工艺研究以及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针对高锰奥氏体钢应用方面的焦点问题,从评估标准和衡准、基础研究数据、配套焊接材料和工艺及工程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定的解决思路,总结高锰奥氏体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机遇,为其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高锰奥氏体钢 应用 比较分析
下载PDF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High Manganese Austenitic Steel Fe–25Mn–3Cr–3Al–0.3C–0.01N 被引量:4
12
作者 Xiaoyun Yuan Yantao Yao Liqing Che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01-406,共6页
In this paper, a Fe-Mn-Al-C austenitic steel with certain addition of Cr and N alloy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By using the SETSYS Evolution 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pparatus, the scanning e... In this paper, a Fe-Mn-Al-C austenitic steel with certain addition of Cr and N alloy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By using the SETSYS Evolution 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pparatus,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electron microprobe (EPMA)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s of this steel in air at 600-1,000 ℃ for 8 h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whole oxidation temperature range,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stages in the mass gain curves at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800 ℃ and the oxida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t temperature lower than 800 ℃. At the earlier stage the gain rate of the weight oxidized in temperature range of 850 ℃ to 1,000 ℃ are extremely lower. The oxidation products having different surface microstructures and phase compositions were produced in oxidation reac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phase compositions of oxide scale formed at 1,000 ℃ are composed of Fe and Mn oxide without Cr. However, protective film of Cr oxide with complicated structure can be formed when the oxidation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80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manganese austenitic steel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MICROSTRUCTURE Phase composition
原文传递
微合金化对高锰奥氏体钢在酸性盐雾环境下的耐蚀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雪婷 宋嘉琪 +3 位作者 王冰 王东胜 陈文聪 王海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为进一步提升高锰钢耐蚀性能,研究了酸性盐雾环境下,Cr、N、Al等微合金化元素添加对全奥氏体高锰钢腐蚀过程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失重法、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白光干涉仪等手段研究了高锰钢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及演变规律,并通过动... 为进一步提升高锰钢耐蚀性能,研究了酸性盐雾环境下,Cr、N、Al等微合金化元素添加对全奥氏体高锰钢腐蚀过程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失重法、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白光干涉仪等手段研究了高锰钢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及演变规律,并通过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两种高锰钢电化学性能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延长,微合金化高锰钢锈层致密度更高,在长周期腐蚀中具有最好的耐蚀性。盐雾环境中点蚀逐渐发展为均匀腐蚀,微合金化处理后的高锰钢腐蚀动力学规律为ΔW_(WH)=4.44202×10^(-4)t0.9618,小于普通高锰钢的拟合结果ΔW_(PT)=8.74985×10^(-4)t0.67759。电化学结果表明,两种高锰钢腐蚀电流密度随着腐蚀时间增加均逐渐减小,且容抗弧逐渐增大。其中,微合金化高锰钢腐蚀240 h后的容抗弧远远大于未处理高锰钢,且腐蚀速率为1.925×10^(-3)mm/a,小于未处理高锰钢。微合金化处理后的高锰钢耐蚀性能更优,主要原因为Cr、N、Al等元素的微合金化使高锰钢析出碳化物减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更牢固、致密,提高了高锰钢表面氧化膜的完整性,有效阻碍Cl-渗入,使腐蚀产物变得致密,进而降低钢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盐雾试验 微合金化 腐蚀速率 电化学测试
原文传递
晶粒尺寸与应变量对高锰奥氏体钢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欢 孙新军 王小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7,共7页
选用冷轧后的高锰奥氏体钢,进行不同时间的固溶处理,以得到不同晶粒尺寸的试验钢。测试其力学性能,计算其加工硬化指数n,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 选用冷轧后的高锰奥氏体钢,进行不同时间的固溶处理,以得到不同晶粒尺寸的试验钢。测试其力学性能,计算其加工硬化指数n,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试验钢的强度有所降低,其伸长率以及n值明显提高,证明晶粒尺寸增大可明显提高试验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进一步研究试验钢中的真应变量对加工硬化机制的影响,发现在应变量较小(ε〈0. 096)时,形变孪晶并未生成,位错强化是加工硬化的主要机制。随着应变量提高,形变孪晶量逐渐增加,且增殖速度不断加快,孪晶强化机制成为主导。直至ε〉 0. 300后,形变孪晶的增殖速度不在加快,n值也不再上升,加工硬化行为在位错强化与孪晶强化的共同作用下平稳进行,直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TWIP钢 晶粒尺寸 加工硬化
原文传递
58m^3矿用挖掘机履带板的开发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盛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3年第4期47-48,54,共3页
结合58 m3履带板铸件的结构特征及使用工况,通过产品试制对产生的铸造缺陷进行分析,改进铸造工艺,优化热处理工艺,最终得到了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该履带板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履带板 铸造工艺 变质处理 时效处理 表面强化 高锰钢
下载PDF
低温高锰钢的局部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先甫 张文利 +5 位作者 陈飞 孙超 张恒坤 蔡佳兴 查小琴 刘晓勇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22年第6期83-91,共9页
采用间浸腐蚀试验、极化曲线测试、扫描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方法研究了在3.5%NaCl溶液中添加氧化剂以及敏化处理对低温高锰钢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间浸腐蚀试验后,各试样均主要发生全面非均匀腐蚀,局部可见点腐... 采用间浸腐蚀试验、极化曲线测试、扫描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方法研究了在3.5%NaCl溶液中添加氧化剂以及敏化处理对低温高锰钢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间浸腐蚀试验后,各试样均主要发生全面非均匀腐蚀,局部可见点腐蚀特征。试样在3.5%NaCl溶液中腐蚀产生的锈层疏松,在3.5%NaCl+0.25%Na_(2)S_(2)O_(8)溶液中腐蚀,试验初期自腐蚀电流密度提高两个数量级,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致密的锈层,阻止了试验后期腐蚀向内层的快速扩展,试样平均腐蚀速率降低,点腐蚀深度减小。800℃×5 h敏化处理后,高锰钢的组织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晶界析出了断续分布的碳化物,其抗腐蚀性能与原始态相当,极化曲线印证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锰钢 局部腐蚀 敏化处理
原文传递
32Mn-7Cr-0.6Mo-0.3N奥氏体钢低温变形与断裂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炀曾 付瑞东 任一宾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测定了32Mn-7Cr-0.6Mo-0.3N奥氏体钢77K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并研究了其低温变形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钢具有很好的低温强度和韧性以及高的组织稳定性。由于氮原子的影响以及在低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滑移带、形变李... 测定了32Mn-7Cr-0.6Mo-0.3N奥氏体钢77K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并研究了其低温变形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钢具有很好的低温强度和韧性以及高的组织稳定性。由于氮原子的影响以及在低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滑移带、形变李晶、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该钢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率和高的均匀延伸率。该钢于77K发生沿(111)历发生穿晶断裂,沿晶断裂被完全抑制。77K断口为韧窝占主导并混有少量准解理小刻面的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低温变形 断裂 穿晶断裂 断口形貌
下载PDF
船用高锰奥氏体钢临界CTOD仿真计算
18
作者 蒋励 郑宇 +1 位作者 李政新 刘敬喜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55,共7页
裂尖张开位移(CTOD)是一个评价高韧性钢断裂韧度的重要指标,研究其仿真计算方法,有助于提升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在船舶行业应用的安全性。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及对应的最大裂纹张开位移,采用一种... 裂尖张开位移(CTOD)是一个评价高韧性钢断裂韧度的重要指标,研究其仿真计算方法,有助于提升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在船舶行业应用的安全性。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及对应的最大裂纹张开位移,采用一种基于蛛网状网格的有限元方法对裂尖张开位移进行计算,并研究了网格参数对裂尖张开位移仿真结果的影响。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裂尖张开位移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从而为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船用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裂尖张开位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裂纹 断裂韧度 裂尖张开位移
原文传递
超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熔池凝固行为及特征
19
作者 何琼 王红鸿 +2 位作者 王杨文 张富伟 李晓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6,I0006,I0007,共9页
采用埋弧焊工艺制备了高锰奥氏体钢焊缝金属,其主要成分为(质量分数):C元素0.30%~0.50%、Mn元素22.00%~25.00%和Cr元素3.50%~5.50%.通过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仪(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 采用埋弧焊工艺制备了高锰奥氏体钢焊缝金属,其主要成分为(质量分数):C元素0.30%~0.50%、Mn元素22.00%~25.00%和Cr元素3.50%~5.50%.通过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仪(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lectro-probe microanalyzer,EPMA)对高锰奥氏体钢焊缝金属的合金元素偏析行为、熔池凝固行为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同成分体系焊丝所制备的高锰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其熔合区同样存在不均匀混合区和部分熔化区(partially melted zone,PMZ).试验钢由于热轧产生的C,Mn和Cr的合金元素偏析带,引起焊接接头熔合区中部分熔化区熔化,进一步增加了其元素偏析程度.不均匀混合区以胞状晶形态在部分熔化区上联生结晶,其合金元素分布延续了部分熔化区中的分布.熔池以胞状晶形态在部分熔化区突出的固相半岛上联生结晶,初始胞状晶宽度与母材热轧偏析带间距具有内在关联性,是由部分熔化区热轧带中合金元素的偏析及其熔化所形成的凹凸固液界面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部分熔化区 凝固结晶 偏析
下载PDF
Fe-Mn-Si系高锰奥氏体钢形变诱发相变的研究
20
作者 王鑫 魏爱玲 郝贵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9-80,85,共3页
以Fe-Mn-Si系高锰奥氏体钢为研究对象,运用金相显微镜对形变组织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应变速率下拉伸试样的变形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速率越大,材料的抗拉强度越大,随形变量的增大,α'马氏体的含量增大,并且α'... 以Fe-Mn-Si系高锰奥氏体钢为研究对象,运用金相显微镜对形变组织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应变速率下拉伸试样的变形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速率越大,材料的抗拉强度越大,随形变量的增大,α'马氏体的含量增大,并且α'马氏体是由γ相直接转变而来,随应力速率增大,α'马氏体的产生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奥氏体钢 应力速率 形变组织 α'马氏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