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在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丽君 洪子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74-476,479,共4页
目的 观察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解放军201医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目的 观察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解放军201医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20 mg/d的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术后第1 d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第2 d起降低剂量为40 mg/d,1月后改为20 mg/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记录出院后1年内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LDL-C、TG、TC、NT-proBNP下降,HDL-C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DL-C、TG、TC、NT-proBNP下降,HDL-C和LVEF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IL-18、IL-6、hs-CRP及ET-1下降,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18、IL-6、hs-CRP及ET-1下降,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75% vs. 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较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左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负荷量 高维持量
下载PDF
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晓斌 冯可青 +5 位作者 赵丽敏 程东军 况红艳 杨珍 王小丽 王学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96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96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维持剂量替考拉宁(400mg/d)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600mg/d)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效果、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01),替考拉宁Cmin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MRSA肺部感染患者应用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提升病原菌清除率、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且不会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持剂量 替考拉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部感染 疗效分析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玉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维持剂量枸... 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暂停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持剂量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1期60-62,66,共4页
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中一东北国际医院有限公司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9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替考拉宁使用剂量不同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中一东北国际医院有限公司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9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替考拉宁使用剂量不同分为常规组(26例)与高维持剂量组(33例)。给予患者替考拉宁400mg静脉滴注,2次/d,3次后,常规组改为维持剂量400 mg/次,1次/d,高负荷剂量组维持剂量为600 mg/次,1次/d,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体温变化,判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下降,高维持剂量组各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BC、PCT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PCT和体温降低,高维持剂量组WBC、PCT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维持剂量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9%(29/33),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6.9%(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能有效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和降钙素原,治疗有效率更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持剂量 替考拉宁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应用高维持量氯吡格雷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逯保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给予150mg维持量氯吡格雷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接受DES植入患者术前6-12h服氯吡格雷300mg,术后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随机接受每天75mg(75mg组)或150mg(150mg组)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治疗7d...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给予150mg维持量氯吡格雷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接受DES植入患者术前6-12h服氯吡格雷300mg,术后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随机接受每天75mg(75mg组)或150mg(150mg组)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治疗7d,以后所有患者接受每天75mg的氯吡格雷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服药前、服药后7d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随访术后30d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等)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150mg组与75mg组术前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150mg组术后30d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75mg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30d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DES患者术后服用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150mg较之常规维持剂量75mg治疗能更大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降低DES植入术后近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高维持量 药物涂层支架
原文传递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治疗对DES的ACS患者的长期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丽丽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分析行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采用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成功首次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的急性冠脉综... 目的:分析行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采用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成功首次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13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后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每日150mg氯吡格雷(150mg组)和75mg氯吡格雷(75mg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水平、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指标和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50mg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晚期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计数低于75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mg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LVEF、LPFR和LPER高于75mg组,LTPFR和LTPER低于75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mg组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为0.00%,低于75mg组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DES的ACS患者采用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高维持量
下载PDF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7
作者 祁家祥 尚晨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3期25-25,27,共2页
目的:分析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应用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UAP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将34例维持量0.05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A组,34例维持量0.1μg/(kg·min)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应用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UAP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将34例维持量0.05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A组,34例维持量0.1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B组,另选35例同期未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UAP患者作对照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A、B两组治疗后的ST段下移幅度比对照组小,研究B组的轻微出血率比其他两组高,对照组的再发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研究A、B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应用维持量0.05μg/(kg·min)替罗非班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 替罗非班 维持量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