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连续携液气流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晓旭 李旭 +1 位作者 王磊 谢宝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了垂直管液膜平均厚度以及界面摩擦因数的经验关系式,建立了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速预测新模型。实验和生产数据表明,模型准确可靠,临界携液气流速平均误差-7.67%。该模型是对现有定向井携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气藏大斜度井的管柱设计水平、气井配产水平以及气井投产后的积液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高液气比 井筒积液 连续携液气流速 液膜模型
下载PDF
高液气比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德政 王志彬 +2 位作者 于志刚 张瑞金 杨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1-416,共6页
高液气比气井环状流场中的液相主要以液膜形式被携带,从液膜逆流角度建立气井携液模型比从液滴回落角度建立更为合理,因此研究了倾斜管低边液膜厚度、平均液膜厚度和气液界面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液膜受力平衡和动量守恒,建立了适... 高液气比气井环状流场中的液相主要以液膜形式被携带,从液膜逆流角度建立气井携液模型比从液滴回落角度建立更为合理,因此研究了倾斜管低边液膜厚度、平均液膜厚度和气液界面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液膜受力平衡和动量守恒,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井型(直井、定向井、水平井)的液膜携带机理模型,得到了临界携液流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机理模型宽范围计算结果,建立了类似Belfroid模型的经验关系式。Belfroid模型中经验系数为常数,而文中提出的经验系数随管径增大而增大,随液相表观流速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根据南海西部产水气井实例验算,积液预测准确率达100%,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海上和陆地气井积液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气比 积液 液膜厚度 气液界面摩擦因数 临界携液流量
下载PDF
沼气水洗提纯吸收塔的体积吸收系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良 袁海荣 李秀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以设计处理量为25 m^3/h的沼气压力水洗提纯装置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温度、压力、液气比、进气量和浓度等参数对提纯气CO_2浓度和吸收塔平均体积吸收系数KYa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操作参数条件。沼气提纯过程具有高浓度和高液气比的特... 文章以设计处理量为25 m^3/h的沼气压力水洗提纯装置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温度、压力、液气比、进气量和浓度等参数对提纯气CO_2浓度和吸收塔平均体积吸收系数KYa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操作参数条件。沼气提纯过程具有高浓度和高液气比的特点,文章分析了高CO_2浓度下的KYa理论计算公式,建立了以液、气相速度比UL/UG为基础的KYa数学模型,该模型和实验数据的偏差为-22%~17%。该模型既强调了沼气提纯过程具有高液气比的特点,又为沼气水洗提纯技术提供了合理的吸收性能分析经验公式,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提纯 压力水洗 体积吸收系数 高液气比 高浓度吸收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复合排采工艺技术
4
作者 杨易骏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大牛地气田开发中后期气井积液水淹现象日益严重,而泡排、连续油管、柱塞、环空激动降压、液氮气举、制氮气举、压缩天然气气举等常规工艺及“多井联合气举+环空激动降压”“连续油管+液氮气举”“套管充压+多井联合气举”等复合工艺难... 大牛地气田开发中后期气井积液水淹现象日益严重,而泡排、连续油管、柱塞、环空激动降压、液氮气举、制氮气举、压缩天然气气举等常规工艺及“多井联合气举+环空激动降压”“连续油管+液氮气举”“套管充压+多井联合气举”等复合工艺难以满足部分不同原因导致水淹的中高液气比气井经济高效排采要求。为此,基于制氮气举、井口排液气举及泡排的工艺原理,集成创新了一种“制氮气举+井口排液+连续泡排”复合排采新工艺,研究了其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并优选3口不同原因导致水淹的中高液气比气井开展了复合工艺先导试验。现场应用表明:该复合工艺能够实现不同原因导致水淹的中高液气比气井经济高效复产及长效稳产,3口井试验后复产稳产成功率为100%,复产成本节约21.8%、复产周期缩短37.5%,稳产周期>534 d,日增产量32071 m^(3)、累计增产量2353.1681×10^(4)m^(3),累计创效2729.67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33。该复合工艺的成功开展为同类气藏水淹井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液气比 水淹气井 复合工艺 应用及评价 大牛地气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