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otype for 5G New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SCMA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被引量:15
1
作者 LU Lei CHEN Yan +3 位作者 GUO Wenting YANG Huilian WU Yiqun XING Shuangshu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S1期38-48,共11页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is a novel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 proposed to meet the challenging demand of the future 5G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in support of the massive connections. The coded b...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is a novel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 proposed to meet the challenging demand of the future 5G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in support of the massive connections. The coded bits from each data stream will be directly mapped as multi-dimensional SCMA codeword in complex domain and then spread onto the physical resource elements in a sparse manner. The number of codewords that can be nonorthogonally multiplexed in one SCMA block can be made much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orthogonal resource elements therein, resulting in an overloaded system. The sparsity in the spreading pattern and the design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modulator jointly ensure the SCMA codewords can be robustly decoded with low complexity.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low complexity receiver design and verified the superior of an SCMA system via simulations and real-time prototyping. Lab tests and field tests all show that SCMA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5G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which can provide up to 300% overloading that triples the whole system throughput while still enjoying the link performance close to orthogonal trans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MAX-Log MPA massive CONNECTIVITY low latency high reliability PROTOTYPE verification
下载PDF
大数据流计算环境下的低延时高可靠性的资源调度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怀英 虞慧群 +1 位作者 范贵生 陈丽琼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62,共8页
在大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保证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及实时性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使用数据流图(DSG)对大数据流应用过程进行描述,并将DSG表示为扩展的Petri网以便对数据流过程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CPU利用率平均变化率的资源熵算法计算资源... 在大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保证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及实时性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使用数据流图(DSG)对大数据流应用过程进行描述,并将DSG表示为扩展的Petri网以便对数据流过程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CPU利用率平均变化率的资源熵算法计算资源组可靠性,并根据资源熵算法提出了基于时间和可靠性的资源调度算法(TRS-SCHE)以获得高可靠性、低延时的资源调度方案。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实现soda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并进行资源的调度,验证了TRSSCHE相比于Storm隔离调度算法在响应时间、请求失败率和算法时间复杂度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G 高可靠性 低延时 资源熵 响应时间
下载PDF
基于4G的高分辨率气象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伟志 张文强 +4 位作者 吕清泉 王明松 王玮 周睿 周庆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6,117,共6页
近年来,风力/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监测系统变得愈加复杂,影响发电效率的气象数据的分辨率、延时等特性对电网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传统监测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4G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低延时的并发监测... 近年来,风力/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监测系统变得愈加复杂,影响发电效率的气象数据的分辨率、延时等特性对电网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传统监测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4G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低延时的并发监测系统,将延时由数百毫秒降低至数十毫秒,分辨率提升到传统系统的5倍,有助于提高发电场的资源利用率,保证数据质量和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低延时 无线通信 数据采集系统 发电站
下载PDF
基于共享内存的智能无人车进程间消息异步传输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存铜 赵君峤 +3 位作者 叶晨 邓蓉 管林挺 李德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5-1325,共11页
智能无人车软件系统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在模块间高效、可靠地传输传感器数据以及决策和控制信息等,是智能无人车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智能无人车软件系统所使用的消息传输机制均基于套接字(socket),其容易部署在... 智能无人车软件系统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在模块间高效、可靠地传输传感器数据以及决策和控制信息等,是智能无人车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智能无人车软件系统所使用的消息传输机制均基于套接字(socket),其容易部署在分布式的控制器环境中,且能满足在较小数据量下的消息快速传输.但是,随着智能无人车集成控制器性能的提升以及环境感知手段的发展,对功能模块间传输的数据量以及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基于套接字的消息传输机制因其受网络协议的限制,需要分块传输大数据包,不仅增加了收发双方的开销,而且还增加了消息传输延迟.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的智能无人车进程间消息异步传输机制,模块间通过共享内存空间进行数据交互.共享内存空间由超级块和数据块构成,通过环形队列管理数据块收发;同时,采用原子操作提高整体性能,实现图像等大数据包的有效传输.该设计应用于智能无人车模块间通信,可以明显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高系统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典型大数据包(如3MB)的平均传输时延为2.5ms,低于LCM的12ms以及ROS中Sharedmem_transport的3.9ms.另外,该系统的最大吞吐量达到1.1GB/s,高于LCM的180MB/s以及Sharedmem_transport的600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内存 智能无人车 进程间通信 高带宽 低延迟
下载PDF
高性能分布式日志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永新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0年第12期44-46,共3页
针对传统分布式日志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性能低时延的分布式日志系统方案。通过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设备和日志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吞吐量,降低了传输时延,减轻了对设备侧业务流程的影响,降低了日志系统的IT成本开支。
关键词 高性能 低时延 分布式 日志
下载PDF
适用于空间通信的LDPC码GPU高速译码架构 被引量:6
6
作者 侯毅 刘荣科 +2 位作者 彭皓 赵岭 熊庆旭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鉴于目前空间通信对高速、可重配置信道译码器的需求,利用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化运算特点,提出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软件高速译码架构。通过优化Turbo消息传递译码(TDMP)算法节点更新运算线程块内和块间并行度、减少非规则行... 鉴于目前空间通信对高速、可重配置信道译码器的需求,利用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化运算特点,提出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软件高速译码架构。通过优化Turbo消息传递译码(TDMP)算法节点更新运算线程块内和块间并行度、减少非规则行重造成的线程分支、降低线程对节点更新信息存储资源的访问延时以及合理量化译码器存储信息来提升译码内核函数的执行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异步统一计算设备构架(CUDA)流处理机制,设计优化的译码器输入输出数据传输和内核函数之间的执行调度方式以及CUDA流上的译码线程资源配置方式,最大化译码吞吐率的同时降低译码延时。在Nvidia最新的Tesla K20和GTX980平台上对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遥测标准LDPC码进行的TDMP译码实验结果表明,本架构进行10次迭代译码的吞吐率最高可达约500 Mbps,平均译码延时约为2ms左右。与现有结果相比,本架构在保持软件架构配置灵活性的同时更加有效的兼顾了译码吞吐率和延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图形处理器 软件译码架构 Turbo消息传递译码算法 高吞吐率 低延时
原文传递
LTE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玮 龚宇 +3 位作者 杜洁 游绍华 杨竞悦 胡劲松 《电力系统通信》 2012年第4期80-84,共5页
电力系统建设"重发、轻供"的局面,导致配网结构薄弱,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配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造成区域负载不均衡和停限电等现象。随着配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满足配电网智能化要求的接入层通信平台。... 电力系统建设"重发、轻供"的局面,导致配网结构薄弱,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配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造成区域负载不均衡和停限电等现象。随着配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满足配电网智能化要求的接入层通信平台。文章提出基于LTE技术的配电网接入层通信系统架构,根据配电系统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调度等多种业务进行隔离服务,针对数据传输过程中高可靠性、低时延等需求,对LTE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隔离服务 高可靠性 低时延 LTE技术
下载PDF
Robust multi-path routing for dynamic topolog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4
8
作者 HUANG Ping TIAN Hui ZHANG Ming ZHANG Ping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Wir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being widely researched and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in several scenarios. On the leading edge of treads, on-demand, high-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 routing protocol is desirable for ind... Wir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being widely researched and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in several scenarios. On the leading edge of treads, on-demand, high-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 routing protocol is desirable for indoor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routing scheme called robust multi-path routing that establishes and uses multiple node-disjoint routes. Providing multiple routes helps to reduce the route recovery process and control the message overhead. Th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his protocol with dynamic source routing (DSR) by OPNET simulations shows that this protocol is able to achieve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the packet delivery ratio and average end-to-end del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node-disjoint routes finite-state Markov channel model high-reliability low-latency
原文传递
分布式高性能自组网节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哲 周舜民 +4 位作者 王彬 孙艺铭 陈方 赵子龙 李贝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当前主流Mesh自组网技术节点传输带宽不足百兆,级跳数小于10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处理器构建实现分布式多跳、高带宽低时延的无线跳频的高性能自组网节点,对节点自动化组网连接、多信道选择避让、漫游切换及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多跳实现... 针对当前主流Mesh自组网技术节点传输带宽不足百兆,级跳数小于10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处理器构建实现分布式多跳、高带宽低时延的无线跳频的高性能自组网节点,对节点自动化组网连接、多信道选择避让、漫游切换及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多跳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现。由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在20级跳内,文中节点组网带宽损失在30%以内且带宽保持在200 Mb/s以上,时延控制在100 ms内,可以满足现实应急场景下多终端智能硬件实时进行图像、视频等大数据量信息交互对高带宽低时延网络通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理器 自组网连接 多级跳 高带宽 低时延 信息交互
下载PDF
远距离遥感数据传输协议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陶鹏飞 张箐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6-1112,共7页
针对远距离遥感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网络通信高时延、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传输协议--FRUDP(feedback retransmission user data pr... 针对远距离遥感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网络通信高时延、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传输协议--FRUDP(feedback retransmission user data protocol).该协议依据链路条件将待发数据分包、分组,发送方根据接收方IP地址及对应端口,依序集中发送数据组包及反馈重传包,接收方通过接收、解析数据包头,遍历统计得出数据包接收情况,进而反馈重传统计结果,轮询发送、接收反馈操作直到接收完成.该协议有效地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准确性,并且使发送方性能获得极大提升,提高了高时延链路环境下的带宽利用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FRUDP能够有效保障高时延链路条件下的带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传输 高时延 FRUDP协议 集中发送 反馈重传
原文传递
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网关架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兰亚柱 孙征征 梁冬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5-321,共7页
为满足数据中心网络在高并发量、低尾延时等性能上的需求,提出一种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网关架构。该新型网关架构主要包括资源池化汇聚算法、优先调度算法和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等3个核心算法模型。基于该架构,借助现场可编... 为满足数据中心网络在高并发量、低尾延时等性能上的需求,提出一种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网关架构。该新型网关架构主要包括资源池化汇聚算法、优先调度算法和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等3个核心算法模型。基于该架构,借助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智能网关的整体设计。通过第三方测试,基于分布式负载均衡网关架构的智能网关可针对数据包的关键信息实现灵活、可扩展的负载均衡,线速可达9.4 Gbps(不丢包),线速为10 Gbps的丢包率约5%,端口时延为2μs。与通用的负载均衡方案(软件负载均衡与硬件负载均衡)相比,分布式负载均衡网关架构采用基于数据包优先调度的负载均衡策略和硬件存储资源智能"池化"的流量管理,保障了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中百万级数据流的高效分发,提升高并发量、低时延应用的性能。在面向百万条并发情况下,网络链路响应尾延时小于6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负载均衡 高并发 低延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下载PDF
基于IR-UWB的高吞吐量、低延时MAC协议硬件设计
12
作者 刘灏 林敏 +1 位作者 郑立寅 于泽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10期44-50,共7页
针对IEEE 802.15.4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时特性的定制化MAC协议。基于HRP UWB PHY对数据传输模型和吞吐量深入分析,并结合MAC协议的冲突避免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 针对IEEE 802.15.4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时特性的定制化MAC协议。基于HRP UWB PHY对数据传输模型和吞吐量深入分析,并结合MAC协议的冲突避免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CSMA-CA)和保障时隙(Guaranteed Timeslot,GTS)实时传输的特性,设计了该机制有效的管理流程。最后在Vivado中使用Verilog HDL对MAC控制器进行硬件设计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IEEE 802.15.4 MAC协议相比,该MAC控制器的吞吐量提高了26%,同时数据传输时延降低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5.4 高速数据传输 高吞吐量 低延时 MAC协议 UWB VERILOG
下载PDF
Dynamically Securing the Data by^(1)O_(2)Sensitization of Fluorescent Composites with a High Latency and Uncrackable Features
13
作者 Yuanyuan Chen Jiamao Chen +3 位作者 Huacan Wu Yifan Liu Donghui Wang Weiguo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4期1651-1658,共8页
Dynamic fluorescent material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ecure inks for data encryption;however,they are still plagued by issues such as photodegradation,poor latency,and susceptibility to unauthorized access.Herein,we p... Dynamic fluorescent material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ecure inks for data encryption;however,they are still plagued by issues such as photodegradation,poor latency,and susceptibility to unauthorized access.Herein,we propose a photochemically modulated dynamic fluorescent encryption system based on^(1)O_(2)sensitization of fluorescent composites,comprising a^(1)O_(2)-sensitive fluorophore(F2)and non-emissive polymers.After UV irradiation,in-situ generated^(1)O_(2)from the polymer effectively binds with F2 to form endoperoxides(F2EPO),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redshift in emission,up to 150 nm.The^(1)O_(2)concent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rradiation time,rendering different fluorescent colors in a time-gated fashion.Moreover,the emission of F2EPO can be regulated by polymer chemical structure,molecular weight,and crosslinking density.Relying on these merits,we develop a dynamic data encryption method with various non-emissive polymers as the data storage media,UV light irradiation as the data encoder,and F2 as the data decoder.UV light irradiation of diverse polymer solutions generates^(1)O_(2)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effectively encoding the data,which remains invisible under both UV and natural lights.The addition of F2 to these irradiated polymer solutions produces different redshifted fluorescence,enabling secure data decryption.Attributing to the non-emissive nature of the polymers,time-gated readout fashion,excellent latency of^(1)O_(2),and subtle interactions between^(1)O_(2)and F2,this data encryption is nearly undecipherable.This work offers an advantage data encryption approach beyond the reach of conventional fluoroph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fluorescent materials Photochemically modulation ^(1)O_(2)-sensitive fluorophore high latency Data encryption Fluorescence PHOTOCHEMISTRY Singlet oxygen
原文传递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5G通信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
14
作者 刘志力 朱紫煜 +1 位作者 李欢 孙峰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发展,电网业务呈现出高可靠性、高安全防护、高灵活性、海量接入等级特征,5G作为无线网络接入的前沿技术,具有高速度、广连接、低延迟的特点和优势,与多元化电网业务通信需求高度契合。首先阐述了5G通信技术的特...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发展,电网业务呈现出高可靠性、高安全防护、高灵活性、海量接入等级特征,5G作为无线网络接入的前沿技术,具有高速度、广连接、低延迟的特点和优势,与多元化电网业务通信需求高度契合。首先阐述了5G通信技术的特点,总结梳理了新型电力系统中5G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及典型场景,深入分析了5G技术应用需求和潜在限制因素,并对5G通信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新型电力系统 高速度 广连接 低延迟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5G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应用
15
作者 刘建民 《移动信息》 2024年第8期41-43,共3页
在互联网时代,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文中探讨了5G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带来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5G通信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 在互联网时代,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文中探讨了5G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带来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5G通信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制作与播放提供了支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克服一些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因此,加强5G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推动广播电视工程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5G通信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 高速率 低时延 大连接数
下载PDF
快速反射镜位移传感器高精度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王凯 孔德聪 +1 位作者 车鸿鹏 王碧衡 《光电技术应用》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对位移传感器高精度及低延时的数据采集是实现快速反射镜高精度和高带宽的关键。详细分析了复合轴中快速反射镜位移传感器采集电路的需求,并依此进行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经过测试,采集电路有效分辨率可达17bit,数据频率为5kHz,信号... 对位移传感器高精度及低延时的数据采集是实现快速反射镜高精度和高带宽的关键。详细分析了复合轴中快速反射镜位移传感器采集电路的需求,并依此进行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经过测试,采集电路有效分辨率可达17bit,数据频率为5kHz,信号采集延时200μs,能够实现对快速反射镜位移传感器信号的高速高精度采集,可有效提升控制带宽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高精度 低延时 快速反射镜
下载PDF
高优先级低时延网络切片映射算法研究
17
作者 赵金玉 逄林 +3 位作者 张龙宝 刘佳宜 宋大龙 韩洁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该文针对高优先级网络切片排队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优先级低时延网络切片映射算法(P-ADE)。该算法采用优先级任务队列建立网络切片排队模型,将网络切片映射分为节点映射和链路映射两部分;在节点映射方面,为优先级高的网络切... 该文针对高优先级网络切片排队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优先级低时延网络切片映射算法(P-ADE)。该算法采用优先级任务队列建立网络切片排队模型,将网络切片映射分为节点映射和链路映射两部分;在节点映射方面,为优先级高的网络切片分配性能高的资源,并将虚拟网络功能映射到对应设备中。在链路映射方面,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ADE)来求解最优路径,并设计了相应的虚拟链路映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网络切片规模下,P-ADE算法均有效改善了高优先级网络切片时延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高优先级 低时延 差分进化
下载PDF
基于PCIE总线多主互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昀辛 吴楫捷 +2 位作者 王伟 孙大东 张明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14-2318,共5页
针对高性能计算网络的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多主互连的网络交换系统。区别于传统的高速互连网络,采用一种主机与网络IO分离的方法,避免数据信号的多次转换,降低网络延迟,增加网络带宽的利用率,确保网络的高可用... 针对高性能计算网络的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多主互连的网络交换系统。区别于传统的高速互连网络,采用一种主机与网络IO分离的方法,避免数据信号的多次转换,降低网络延迟,增加网络带宽的利用率,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仪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和较低的数据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e总线 多主互连 高带宽 低延迟 交换系统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时态查询扩展与时态索引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亮 李格非 +1 位作者 邰伟鹏 郑啸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8,37,共8页
时空数据库和基于集群计算的时间分析工具大多基于外存,将其应用在大数据处理场景下系统性能将迅速降低。为此,基于Spark构建一个易用且高可扩展的时态大数据查询分析系统。通过扩展Spark SQL解析器,使其能够支持类SQL形式的时态操作,运... 时空数据库和基于集群计算的时间分析工具大多基于外存,将其应用在大数据处理场景下系统性能将迅速降低。为此,基于Spark构建一个易用且高可扩展的时态大数据查询分析系统。通过扩展Spark SQL解析器,使其能够支持类SQL形式的时态操作,运用SIMBA开源项目的方法,引入全局过滤和局部时态索引2种优化策略,使得系统能以高吞吐量及低延迟执行时态查询操作。基于时态查询效率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影响参数下,该系统的时态查询性能优于原生的Spark SQL查询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大数据 Spark系统 SPARK SQL组件 时态查询 时态索引 高吞吐量 低延迟
下载PDF
新空口超可靠、低时延演进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志宇 郝煜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9年第11期18-26,共9页
新空口系统第一版本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增强型移动宽带的需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作为NR系统主要支持的应用场景之一,3GPP在第一版本中没有对之作针对性的设计。但考虑到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前向兼容性,第一版本设计的很多方面都为URLLC... 新空口系统第一版本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增强型移动宽带的需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作为NR系统主要支持的应用场景之一,3GPP在第一版本中没有对之作针对性的设计。但考虑到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前向兼容性,第一版本设计的很多方面都为URLLC应用和系统的演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NR演进版本中,3GPP标准组织设立"支持URLLC应用场景的物理层增强"项目,识别并研究了PDCCH增强、UCI传输机制改善、PUSCH增强、调度/HARQ流程增强、终端设备之间的发送优先级/复用、上行免调度传输增强等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空口 URLLC 高可靠性 低时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