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融熔指数薄壁注塑聚丙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有平 胡少坤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6期48-48,62,共2页
通过对氢调法生产高融熔指数薄壁注塑聚丙烯树脂工艺路线的研究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生产了符合要求的基础树脂,再经调整稳定剂加入比例,制得熔融指数超过 62g/10min、弯曲弹性模量超过1 500MPa、简支梁冲击强度高于2.4kJ/m2的聚丙烯.
关键词 聚丙烯 高融熔指数 抗冲击共聚聚丙烯 氢调法 成核剂
下载PDF
氢调法高流动抗冲击共聚聚丙烯K9928H加工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震宙 雷军庆 +2 位作者 席军 马小伟 李洪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7期41-42,共2页
从常规物性、流变性、加工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对Innovene气相工艺氢调法生产的K9928H、降解法生产的K9928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9928H密度、常温冲击性、维卡软化点与K9928相接近,刚性、耐热性、加工性及外观颜色优于K9928,且气味低于K... 从常规物性、流变性、加工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对Innovene气相工艺氢调法生产的K9928H、降解法生产的K9928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9928H密度、常温冲击性、维卡软化点与K9928相接近,刚性、耐热性、加工性及外观颜色优于K9928,且气味低于K9928,但低温冲击性及光泽度略低于K9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 抗冲共聚聚丙烯 流变 加工性能
下载PDF
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相结构的流变学 被引量:4
3
作者 娄立娟 王艳芳 +5 位作者 张丽洋 杜斌 陈商涛 姜凯 俞炜 黄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将核磁序列分析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聚合物流变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典型的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相结构。结果表明: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K9928和K7726H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的结构非常接近;乙烯总含量不同导致乙烯-丙烯无规共... 将核磁序列分析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聚合物流变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典型的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相结构。结果表明: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K9928和K7726H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的结构非常接近;乙烯总含量不同导致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含量的差异,以及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含量和结构的差异;K9928和K7726H属于具有低共熔温度的共聚物,利用时温叠加原理流变学黏弹性评价方法可知,K9928的相分离温度较K7726H低,相同温度下,K9928较K7726H的相分离现象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 相结构 流变学 相分离
下载PDF
高流动抗冲聚丙烯2240S及对比牌号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焦旗 郑鹏程 +6 位作者 王居兰 田广华 金政伟 罗春桃 崔文龙 刘白玲 陈华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92,102,共5页
考察了以煤为原料生产的高流动抗冲聚丙烯2240S与其对比牌号石油基聚丙烯YP和AR偏光显微镜的结晶形貌、液氮淬断样品断口形貌、热力学性能和基本物理性能等。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综合性能相当,均能满足下游加工应用客户和改性应用客户需求... 考察了以煤为原料生产的高流动抗冲聚丙烯2240S与其对比牌号石油基聚丙烯YP和AR偏光显微镜的结晶形貌、液氮淬断样品断口形貌、热力学性能和基本物理性能等。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综合性能相当,均能满足下游加工应用客户和改性应用客户需求,但存在一定差异。2240S刚性好,弯曲弹性模量达到1 239 MPa,但韧性略低,常温冲击强度7.0 k J/m^2,需要合理控制乙丙橡胶相的含量,分布及形态,提高产品冲击性能;YP刚性低,弯曲弹性模量达到1 091 MPa,但韧性最好,常温冲击强度11.0 k J/m^2,需降低乙烯和乙丙橡胶相含量,优化产品分子结构,提高产品刚性;AR达到刚韧平衡,弯曲弹性模量为1 175 MPa,常温冲击强度7.9 k J/m^2,乙丙橡胶相粒子大小和分布均匀、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 抗冲聚丙烯 乙丙橡胶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高流动抗冲聚丙烯专用料尺寸稳定性的流变学判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娄立娟 陈商涛 +3 位作者 王艳芳 张凤波 俞炜 黄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8-684,共7页
采用流变学研究方法,围绕注塑制品尺寸稳定性的判定和控制问题,对四种典型高流动抗冲聚丙烯专用料试样进行应变、时间、频率、剪切速率和变温速率等流变学扫描测试,考察了加工温度、加工时间、注塑工艺中的升降温过程及加工剪切速率对... 采用流变学研究方法,围绕注塑制品尺寸稳定性的判定和控制问题,对四种典型高流动抗冲聚丙烯专用料试样进行应变、时间、频率、剪切速率和变温速率等流变学扫描测试,考察了加工温度、加工时间、注塑工艺中的升降温过程及加工剪切速率对相分离和收缩翘曲变形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加应变范围控制在5%以内,以保证测试处于线性黏弹区的范围内,时温叠加测试为190~260℃;在实际注塑时,vGP曲线拐点处的复数模量(G*_T)小于110 Pa,注塑制品尺寸的稳定性较好;110 Pa<G*_T<800 Pa,制品尺寸稳定性一般;G*_T>800 Pa,注塑制品的稳定性较差;K9928和K7726H需要低加工温度和短加工时间,而K9928H和EP548R需要高加工温度;EP548R可采用增大外加流场的方式,来控制体系的相分离程度和产品最终的收缩翘曲变形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抗冲聚丙烯 尺寸稳定性 收缩翘曲 流变学 控制
下载PDF
高流动高刚抗冲共聚聚丙烯聚合工艺与结构和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丽 张鹏 +2 位作者 唐婧 段宏义 邓守军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采用两步法在Spheripol聚丙烯中试装置进行高流动高刚抗冲共聚聚丙烯中试开发,获得三种刚韧平衡的中试产品。对产品进行力学性能、乙烯含量、橡胶相含量、DSC测试,采用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结晶及脆断面形貌进行观察... 采用两步法在Spheripol聚丙烯中试装置进行高流动高刚抗冲共聚聚丙烯中试开发,获得三种刚韧平衡的中试产品。对产品进行力学性能、乙烯含量、橡胶相含量、DSC测试,采用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结晶及脆断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提高产品中乙烯含量、降低气相反应器中气相比和氢气/乙烯比、提高橡胶相的分子量、细化橡胶相尺寸、改善橡胶相的分散性,均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冲击强度。降低橡胶相含量、细化球晶尺寸、提高产品结晶度,尤其是均聚部分的结晶度有利于提高产品刚性。降低中试气相比,将产品的乙烯含量控制在4.5%左右,橡胶相含量为9.5%左右,橡胶相尺寸为0.5μm左右,可获得刚韧平衡的高流动高刚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高刚抗冲共聚聚丙烯 乙烯含量 气相比 分子量 结晶度
原文传递
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微观结构对其力学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丽 张鹏 +4 位作者 李艳芹 樊洁 郭义 贺育成 赵东波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6期426-430,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等分析仪器对3种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HFIPP)的力学、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及测试,探究了其微观结构与力学、光学性能之间的关联。结果 表明:HFIPP抗冲击强度随橡胶相含量(质量分数,下同...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等分析仪器对3种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HFIPP)的力学、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及测试,探究了其微观结构与力学、光学性能之间的关联。结果 表明:HFIPP抗冲击强度随橡胶相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增加而增大,HFIPP-1的橡胶相含量仅比HFIPP-2高1.78个百分点,但HFIPP-1的常温抗冲击强度比HFIPP-2的增大了约17%;提高橡胶相的相对分子质量能够弥补其含量降低对HFIPP抗冲击强度的负面影响;在HFIPP生产时加入的成核剂,能够细化晶粒尺寸,提高结晶度,进而提高HFIPP的刚性;橡胶相以颗粒的形态分散在HFIPP中,且橡胶相中的乙烯质量分数越低,橡胶相粒径越小,HFIPP光泽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橡胶相 乙烯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